登陆注册
6175900000027

第27章 教子有方

朱元璋妃嫔众多,她们为他生育了26个儿子、16个女儿,其中二子二女早殇,共有38个孩子长大成人。朱元璋认为他的儿子们“将有天下国家之责”,非常重视对他们的培养教育。

吴元年(公元1367年)八月,朱元璋出城祭祀山川毕,即将回宫,对随行诸子说:“人处富贵,则必骄奢,身处安逸,则忘辛劳。现在国家初步安定,百姓稍得喘息,你们知道他们的劳苦吗?能够熟悉世事人情,就不易流于骄奢怠惰。今天士兵们半夜即起,扈从至此,还未吃饭。你们都要步行回去,亲身体会劳苦,将来才不至于骄奢怠惰。”不久,他又派13岁的长子朱标和12岁的次子朱木梜前往临濠谒祭陵墓,训谕说:“人们都说商高宗、周成王是贤明的君主,你们知道原因吗?商高宗曾亲身参加劳作,了解民间疾苦,周成王在周公的教导下,也深知稼穑之艰难,所以他们在位时勤劳节俭,不敢懈怠,成为商、周的好君主。你们生于富贵,不曾涉历艰难,习于安逸,必生骄惰。现在让你们去旁近郡县,游览山川,经历田野,观小民之生业,以知衣食之艰难,察民情之好恶,以知风俗之美恶。到了祖宗陵墓所在,你们要访求父老,询问我起兵渡江时的事情,牢记于心,以知我创业之不易。”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于洪武三年(1370年)首次分封诸王,当时已出生的十个皇子,除长子朱标已被册立为皇太子外,其他九子均封为王。朱元璋阐述分封的目的说:“天下非常广阔,必须建立藩国,上可以保卫国家,下可以安定百姓。现在朕诸子已长成,应当各有爵封,分镇各地。这不是朕对儿子们有私心,而是遵循古代圣王的制度,从长治久安的大计考虑。”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朱元璋再次分封自第11子到第15子的五个儿子为王。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朱元璋第三次分封,这次受封的是自第16子到第25子,共十王。朱元璋期望诸王将来能担负起“屏藩皇室,磐石社稷”的重任,亲自挑选儒士以辅佐、教导诸王。他告谕王府官员说:“储存药品是为了防病,积聚财货是为了防贫,任用贤才是为了提高道德素养。朕选择贤才以辅佐诸子,你们这些在诸王身边的人,要朝夕规劝教诲,以增进他们的德性。”朱元璋也常训谕诸子,告诫他们说:“过去有道的明君,都勤于政务,关心百姓,所以能保守住天下。他们的子孙失去了这些品德,生活荒淫,政教废弛,礼乐崩坏,遭到上天的唾弃和民众的叛离,以至于丧失了国家。我的子孙,应当效法古代的圣帝哲王,兢兢业业,小心谨慎,以那些荒淫失国的人为鉴戒,决不蹈其覆辙,这样就可以长享富贵了。”

长子朱标是皇位继承人,朱元璋尤其重视对他的教育。朱标未满六岁就开始读书,他的老师是著名学者宋濂。宋濂素以道德文章为人称道,又富有教学经验,对朱标要求很严格,一言一行皆以礼法规劝,朱标对他很是敬重。明朝建立后,朱标被立为皇太子,辅佐教育制度更加系统完善。中国历代相传,太子所居之处称为东宫,设置专门官署。朱元璋经过仔细考虑,决定不为东宫设置专官,而以朝廷大臣兼任。兼任东宫官职的,既有李善长、徐达这样的功臣勋旧,也有刘基、章溢这样的饱学儒士。朱元璋曾向李善长等人解释他这样做的用意说:“朕于东宫不设专职,而以卿等兼领,是考虑到战事未息,朕若出征巡狩,必以太子监国。如果设立东宫专官,即等在内有事启闻,太子倘与卿等意见不合,卿等会说是东宫官教的,难免生出嫌隙。”他还以周公教成王、召公教康王为例,叮嘱他们用心辅导太子。朱元璋深知,光靠书本知识是不够的,必须让太子在实践中磨炼成长。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朱标刚满20岁,朱元璋下令:“今后日常事务启奏皇太子,重大事情才许直接奏报。”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他命太子率秦王、晋王、楚王等到凤阳练兵,以熟悉武备。次年,又让太子率秦王、晋王、燕王等到凤阳谒祭祖陵,沿途了解民间疾苦。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朱元璋又下令:“自今大小政事都先启奏皇太子处分,然后奏闻。”他还面谕太子说:“自古以来,创业之君历经勤劳,通达人情物理,所以处理事情,少有不当。守成之君,生长于富贵,若平日不先练习,处理事情很少有不出差错的。所以我特意让你日临群臣,听断事务,以熟悉国政。我自获得天下以来,未曾享受闲暇生活,对于各种事情,总怕处理稍有不当,辜负了上天的付托。每天戴月上朝,半夜方睡,白天有什么事情未处理妥当,还睡不安稳,这些都是你亲眼见到的。你能体会我的心意,认真做事,是天下之福,我也不用担忧了。”

由于诸王受过良好教育,成年后,多数都较有才干。二子秦王朱棱、三子晋王朱和、四子燕王朱棣都有军事才能,朱元璋将功臣宿将诛杀殆尽后,北部边防重任便由他们承担起来。五子周王朱棣爱好文学,工于词赋和书法,著有《元宫词》百章。朱柿还是一位著名的植物学家,他把收集到的四百多种植物种在园圃中,亲自观察,待其滋长成熟,则召画工绘制标本图样,编成《救荒本草》一书,收录记载了414种植物,描述得相当细致准确。六子楚王朱桢也喜欢习武,朱元璋曾命他和汤和等一起率兵到贵州平叛。七子齐王朱榑亦喜武略,数次率兵出塞。八子潭王朱梓聪敏好学,擅长文词。十子鲁王朱檀好文礼士,善写诗歌。十一子蜀王朱椿博览群书,学识渊博,被朱元璋称为“蜀秀才”。十二子湘王朱柏能文能武,喜欢读书,常常读书至深夜,还建立了一座景元阁,召集文人儒士,校勘古书。十六子庆王朱檹也“好学有文”,在文学上有相当造诣。十七子宁王朱权对文学和音乐都颇有研究,著有《通鉴博论》、《家训》、《宁国仪范》、《汉唐秘史》、《史断》、《文谱》、《诗谱》等著作数十种。当然,朱元璋的儿子中也有几个不成器的,如十三子代王朱桂为人残暴,十九子谷王朱穗为人暴横,二十五子伊王朱彝为人淫虐,都深为封国所在地百姓的痛恨。

朱元璋分封诸王,是希望他们能起到拱卫皇室的作用。可在历史上,分封制常常导致同室操戈、骨肉相残的悲剧,汉代的“七国之乱”、晋朝的“八王之乱”,是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朱元璋熟读史书,对分封制潜藏的危险自然了然于胸,可他太疼爱儿子,又太过自信,总认为只要教育有方,措施得当,就能避免分封制的弊害。对于朱元璋“分封过侈”的问题,当时许多人感到忧虑,但都不敢进谏,只有山西平遥训导叶伯巨冒死上书,指出:“国家裂土分封,使诸王各有分地,并赐与大量军士,数世以后,将会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如果到那时再削其地、夺其权,则他们必然心生怨恨,就像汉朝七国、晋朝诸王一样,或凭险抵抗,或拥兵入朝,再想防备也来不及了。历史事实证明,分封逾制,祸患立生。希望皇帝及早采取措施,割一世之恩,制万世之利,以安社稷,则天下幸甚。”朱元璋见了这份奏疏,不由得大怒,说:“小子竟敢离间我的骨肉,快把他逮来,我要亲手射死他!”叶伯巨被逮到南京后,中书省趁朱元璋高兴时奏报,叶伯巨才暂免杀头,后死在狱中。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对分封诸王表示异议了。

朱元璋精心栽培的皇太子朱标,因不赞成父亲大肆杀戮的政策,心情长期抑郁,终至患病,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去世。朱元璋经过权衡,立朱标之子朱允火文为皇太孙,是年朱允火文只有16岁。朱元璋仍照培养皇太子的办法,培养皇太孙,但在性格上,朱允火文比其父还要仁弱。朱允炆已迫切感到诸王的威胁,曾向朱元璋谈到这个问题,朱元璋说:“朕让诸王承担边防重任,边境无警,可给你一个安定的环境。”朱允炆问:“边境不安,让诸王抵御,若是诸王不安,让谁抵御呢?”朱元璋沉默良久,反问说:“你看应怎么办?”朱允炆说:“以德感化他,以礼制约他,不行就削夺他的封地,再不行就废黜他的爵位,还不行就只能举兵讨伐了。”朱元璋想了一会儿,说:“对,我看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可惜的是,朱元璋有生之年,始终没有采取有力措施解决诸王势力过强的问题。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闰五月初十,辛勤工作了一生的朱元璋撒手西去。十六日,朱允炆即皇帝位,改明年为建文元年,葬朱元璋于南京城外钟山下,名曰“孝陵”。朱元璋去世后,诸王与朝廷的矛盾迅速激化。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举兵反叛,经过三年多的战争,于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攻破南京,朱允炆自焚而死。

倘若朱元璋地下有知,看到自己亲手造成的骨肉相残的悲剧,他一定无法瞑目。分封诸王,给他们过重的兵权,是朱元璋一生最大的政策失误。皇家的这场内部争斗,使刚刚从元末战乱中恢复起来的社会经济,再次遭受摧残,对此,朱元璋是难辞其咎的。

同类推荐
  • 莫泊桑

    莫泊桑

    本书主要以其人物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写作的艰难过程,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本书包括人物简介、思想点拨、经典故事、人物年谱和名人名言等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迪性和知识性。
  • 中国五千年帝王之谜全集

    中国五千年帝王之谜全集

    本书在众多的皇帝中选择了一百多位。他们并非都是最具特色,但他们都有各自的特点:有的贤明,有的昏庸;有的雄才大略,有的鼠目寸光;有的功勋卓着,有的庸碌无能;有的绝妙文才,有的情思万种;有的长寿,有的短命;有的勤俭执政,有的荒淫败国……形形色色,我们从各“色”的皇帝中,从他们的身世、性格、情感、登基、执政、立储、立后、死因等多个层面,用不同的视角去探求他们“秘”而不宣的各种细节,以及朝代更迭、家国兴衰的种种秘闻轶事。
  • 拿破仑(名人传记丛书)

    拿破仑(名人传记丛书)

    拿破仑出生在战乱的地中海小岛——科西嘉岛上。拿破仑从小在法国读书,他经济困难,倍受歧视,但他顽强不屈,刻苦努力,成绩优异,大学提前毕业,在炮兵团表现卓越。每当法国危难时,他都挺身而出,成为一代名将,当上了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他一次次远征,威名传遍世界,他是个伟大的军事家,也是个伟大的政治家。拿破仑无论成败,都是个奇迹。
  • 扼住命运咽喉的人:介绍德国音乐家贝多芬

    扼住命运咽喉的人:介绍德国音乐家贝多芬

    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于1770年12月16日出生在波恩。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宫廷里的乐师和歌手,母亲是宫廷厨师的女儿。他们一家象当时为宫廷服务的所有仆人一样,过着贫困清寒的日子。贝多芬的母亲生过七个孩子,只活下了三个,贝多芬最大。
  • 林肯(名人传记丛书)

    林肯(名人传记丛书)

    “平民总统”林肯(1809~1865),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深受人们的爱戴与敬仰。从平民走向总统后被暗杀,其传奇的一生熠熠生辉中伴着无数常人不及的坎坷与曲折。
热门推荐
  • 阴阳诛鬼师

    阴阳诛鬼师

    他!是阴阳两界令人闻风丧胆的诛鬼师!他!是敢将阴阳两道双修的绝世奇才!但他命犯天煞,命中孤独,他只是渴求一场平凡的爱情!
  • 蛇君放开我

    蛇君放开我

    樱落,现代魔女,只因一次外出历练,而来到神秘山村,并因撞破山村秘密,而掉入蛇界。他,菲欧斯,冷漠如冰,不喜女子靠近,却独爱这从天而降的少女.谁来告诉我,这个深情抱着我的男人还是那个冷酷如冰的他吗......
  • 挚爱回归首席靠边站

    挚爱回归首席靠边站

    曾经,我把你当做唯一,追着你满地跑,可你却和外面的烟尘女子一再羞辱我,侮辱我,你把我伤害的伤痕累累,我怀着一颗支离破碎的心远赴他国,三年后,我回来呢,那个追着你跑的凌安安已经不在呢,蜕变成为自己的女王,我回来呢,南宫傲天,你准备好呢吗?
  • 天使,别离开

    天使,别离开

    对楚千宇来说她是她今生最大的后悔爱情从来没有假设只有心如刀割初次见面她被他吻了那么突然又那么惊喜她是他磨人的小妖精他为他放弃全世界她成为他的天使他发誓谁也不能夺走她可她最后还是离开了.......
  • 守护甜心之叠恋杀

    守护甜心之叠恋杀

    【原创】樱花树下为你歌唱,你却将我默默忽视,我是否还是你身边的女孩?清晨的雾气包围着世界,玻璃窗模糊了。酸酸涩涩的湿气掏空人心,泪水却弥补不了这扎心的疼痛。想忘,忘不掉……想恨,恨不了!时间折磨得我遍体鳞伤……无法忍受、无法忍耐这漫长而孤独的夜晚。与其被折腾地连口气都喘不过来,还不如端一杯红酒来麻痹自己的心。
  • 完美器灵分身

    完美器灵分身

    少年肖寒,上古神雷入体,修无上雷帝法体,踏破三千界!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中论

    中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倾世凤凰妃

    倾世凤凰妃

    异世觉醒,她成了人尽皆知的废物。森林相遇,他却被人追杀。他见到她,什么都已经晚了,她全忘了,他,她的六个哥哥们。在七辰大陆上成为了众人仰慕的神后,最终却为了他,葬身殒神崖
  • 武魂的曙光

    武魂的曙光

    一名妖孽天才突然魂力全失,从一名被所有人看中的天才,魂力全失,没人在看重他,在一个下雨天,武魂破碎,变成残魂,而就在变成残魂这个少年即将死去的时,残魂突然复合,终归完美!从此再回强者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