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75600000008

第8章 从《广志绎》看王士性的军事地理思想

王士性,浙江临海人,万历五年进士,是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他在许多地方做过官,平生好游,足迹几遍于全国。其所著《广志绎》一书,虽说是笔记体裁,但地理资料十分丰富,其中有许多论述明代山川名胜、关塞险要的内容,不仅为我们了解明代军事地理的情况提供了许多原始资料,也为我们研究王士性的军事地理思想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王士性在《广志绎》中对我国古代山川形胜、险要缓急与明都燕地的军事形势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同时,他对我国北方边防与沿海御倭也提出了新的见解;他还在书中对我国南北各地尚武风气的异同和原因详加评述。他的这些论述,体现了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地理学家,而且在军事地理思想方面也颇多建树。

(一)王士性论我国山川形胜与明都燕地

山川形胜历来为舆地学者所重视,王士性生当明之乱世,十分留意我国山川形势的研究,在《广志绎》一书中有许多精辟的论述。

山川形胜的险要缓急并不是亘古不变的,它常因政治环境和军事条件的变化而有所更易。就以疆域方面而论,明朝与汉、唐时期已不能相提并论。自“宋北失燕、云、山前、山后十城于辽;西北失银、夏、灵、盐四城,甘、凉、都、廓七城于元昊;西失松、叠十一城于羌;西南失滇云全省于段氏”,疆土就比汉、唐大大缩小。明虽收复了许多宋朝失去的土地,但仍然“北弃千里之东胜,南弃二千里之交趾,东北弃五百里之尕颜三卫,西北弃嘉峪以西二千里之哈密”,因此,各地山川形势的险要所在也与汉、唐有所不同,战略防守的重点也应有所变化。王士性对此看得十分清楚,他认为关中业已失去了建都的条件,而明朝立都燕京才是正确的选择。关中自古号称四塞之国,“盖东有函关,西有散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而长安居其中,其他如大震关之在陇右,瓦亭关之在固原,骆谷关之在周至,子午关之在南山,蒲津关之在同州,豹头关之在汉中,设险守固,皆在名义之内。”明初建都南京,由于偏于东南,不便控制全国,朱元璋就曾想迁都西安,但未克实现。朱元璋欲迁都不选择燕京而选择西安,主要是想避开蒙古人的“王气”。但核实而论,自唐中后期以来,中原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的斗争重点已从西北转移到东北,选择燕京比西安更占有军事形胜。另一个原因,正如王士性所分析的,由于明朝疆域的缩小,关中的四塞形势已有所减弱,“关中三面居险,以东临六国诸侯言耳,非今之所称备边也。雍州山原皆从西北来,西北最高,羌虏据之,故关中视中原其势俯,视羌虏其势仰,甘、凉一路,云‘断匈奴右臂’,盖不得已而以人为险守也。近日虏据之,番常夺路横截而过,时或住牧其中,则西北之险,我已与虏共之矣”。洛阳形势自古也称险要,但范围狭窄,且“大抵入秦之道皆仰行”,其形势自又在关中之下。燕京则不然,在明代,其形势比关中更优。王士性论道:“燕有兴王之理,邵子明以堪舆言也,但不尽吐露耳。燕地,太行峙西北,大海聚东南,气势大于晋中、晋左、山右。河倚空向实,而燕坐实朝虚,黄花、古北诸关隘,峻险相连,庞原百里。晋已发唐、虞、夏矣,已家安得不之燕也?旧燕在蓟。今京师,乃石晋所赐辽人建为南都者,金、元因之,在今城西南。今京师正在唐渔阳、上谷之阳,犹上谷辖,比蓟规模更博大。天寿山自西山东折而来,龙翔凤舞,长陵一脉,真万年宝藏之地也,包络蟠亘,倍蓰钟山。”燕京的形胜,主要是依托于太行山脉,“太行,首始河南,尾绕山海,而出数千里。其至京师则名西山,旧称第八陉。在燕原数十百里,势则连山巨阪,地轴天关,胜则春花夏果,秋云冬雪,良伟观也。居庸、紫荆、倒马为内三关,咸隶太行。大水如桑干、清浊漳,咸穿太行东出”。这样有利防守的天然形势,明朝的皇帝犹嫌不足,又以人为的力量,修建长城(即所谓“边墙”),东起鸭绿江畔,西迄祁连山麓,总长12700余里,分设九个边镇,驻兵防守,其中,居庸关一带的城墙竟有三重之多。正是在天然形势与人为的努力下,自成祖永乐十九年(1421)正式迁都北京,至崇祯十七年(1614)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得以在燕地立都224年之久。

(二)王士性论北方边防与沿海御倭

朱元璋虽然将元人的势力逐出了中原内地,但漠北蒙古部落仍然相当强盛,不时牧马而南,侵凌中原。明廷亦因秦汉旧制,在北边修筑长城(“边墙”),分设九个边镇,驻兵防守。“边墙”是明朝在北方的主要防御设施,王士性关心北方边防,对九边的防御作用十分重视,在其《广志绎》一书中,不惟备载九边的走向、沿途驿站、各镇名称、营寨塞堡的数目,对各边镇的防御重点也有评述。

明之“边墙”东起鸭绿江畔,西迄祁连山麓,其中,山海关以东的部分工程简陋,历时既久,遗迹很少,山海关以西部分则“边墙”多有遗存。山海关以东属辽阳边路,辽阳地区的得失直接关系到山海关的防守,因而关系利害。王士性指出,“开原至辽阳四百五十里,城固无忧,辽阳至山海,常有零虏,然山海至开原皆平野无山”,无险可恃,自需派重兵防守。蓟州大边,内外四重(其中内边三重,外边一重),“其关口营寨,皆倚山补筑”。防守坚固,自可无虞。宣、大二边,在二重边墙之内,但其雁门、宁武、偏头这外三关,“脉自雁门,乱山横,为北京、山西之界,亦倚山凑筑,大道为关,小道为口,有人马并通者,有止通人者,缓急险要不同”,应区别对待。延绥大边,“成化间修筑榆林等城,二十余堡,俱在二边之外,盖重边设险以守内地也”,也称得上防守坚固;固原大边有旧边、新边之分,“今新边近广武,包梁家泉诸水,土坚易守,直抵河岸,俱可耕种,止河冻乃守旧边。宁夏路在边墙东北之外,路外又有花马池,墙隔套虏”,可见也是牢固的。甘肃庄凉大边七百里之外唐阳关,“左番右达,汉所称断匈奴右臂者是也,止线路通中国尔。平羌将军镇之”。西宁边,起庄浪,西抵番南至积石,也是可以凭以防守的。

王士性分析北边的军事防守还具有动态的观念,他认为:“前代都关中,则边备在萧关、玉门急,而渔阳、辽左为缓。本朝都燕,则边备在蓟门、宣府急,而甘、固、庄、凉为缓。本朝土木后,包先驻牧,吉囊、俺答驻牧,皆在松、庆、丰胜左右,则宣、大急。今互市定,则宣、大为缓。边备无定,第在随时为张驰,视虏为盛衰。”这尤能体现其军事地理思想。

自明初以来,日本逐渐强盛,不时骚扰我国东南沿海,故如何防御倭寇,也是王士性十分关注的。王士性认为,防倭不仅是为了保证东南沿海的安全,对于京师来说也同等重要。王士性指出:“惟山东腹内向称安静之地,近乃有朝鲜之变,若倭得志朝鲜,则国家又于登、莱增一大边也。谭东事者,止言辽阳剥肤,无一语及登、莱,不知辽阳虽逼,然旧边地,辽宿重兵,一时不能得志,且陆行千里,寇至声息时日得闻,更有山海关之限;登、莱与朝鲜止隔二百里之水,风帆倏忽,烽隧四时,非秋防,非春泛,其难守比诸边为甚。”应该说,王士性的这一看法还是颇有先见之明的。明清都于北京,北边防守虽固,但因我国自来不谙海战,京师东南面的防守就显得比较单薄。明虽未亡于倭,但清廷却饱尝了西洋诸列强船坚炮利的侵辱,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设防登、莱固然有利于京师的拱卫,但山东沿海本身如何防守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王士性指出:“山东备倭府立于登州。癸巳、甲午间,倭方得志朝鲜,东人设备往往于是。余谓客曰:‘此非山东之所谓备倭也。’曰:‘祖宗不建府于登乎?’曰:登州备倭之设,祖宗盖为京师,非为山东也。海上艨艟大舰乘风而来,仅可抵登郡东面而止,过此而入则海套之元,大舰无顺风直达,欲泊而待风,则岸浅多礁石,难系缆。故论京师,则登州乃大门而天津二门也,安得不于登备之。”至于山东本身如何防倭,王士性则有另一套设想,他分析道:“以山东筹之,则登乃山东东北一隅,犹人家之有后水门也,尚有前堂在,倭从釜山、对马岛乘东风而来,正对淮口,然淮有督储部府,尚宿重兵,在倭遽登岸也,其登必从安东、日照,此数百里无兵。然中国之殷瘠夷险,倭必有乡导预知之,而泰山香税,外国所艳闻也,则必驰泰安州。既则济宁商店咸在城外,倭必觊之而走济宁。又进则临清大贾所必觊也,而驰临清。掠劫既饱,然后入省城,此山东大厅堂而倭所必由之道也,不备前门而备后门乎?”“总府立登州既祖法不可改,当从倭汛议,以关中防秋例处之。登州至安东惟胶州为中,南北救援咸相去五六百里,今遇汛时,当调登州总戎驻胶州,以南援安东、日照、安邱、诸城一带,而北仍不失救援,随遉随发,而调临清参戎于登州镇之,如总督出花马池、巡抚出固原例,汛毕,仍归本镇,是于备京师、山东经权两不失也”。后来明廷采纳了王士性的主张,设防安东,可见王士性确实是谙于军事地理的。

王士性认为,防御倭寇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侵一样,设防的重点应随敌情的变化而变化,不应一成不变。例如,在登州是否设防这一问题上,王士性认为,为山东计议,当时防御的重点不在登州而在安东等地,但如日本侵占了朝鲜,则登州又变成防御的重点,这是因为“登海浅,水行二十里皆淖途,前所云多礁,船不得泊即起岸,而登州地旷人稀,鲜富室,若清野待之,一望萧索,四五日必回舟,而大舟必漂去,又无渔船、客船可拏用之,故倭不走登州也”。但如果日本得朝鲜,“则登与旅顺口相对一岸,不用乘风,不须巨舰,只舳舻舴艋一夜而渡抵岸,方知此时难防又特甚焉,则非公日之比。故备寇者须知我险,须知彼情,难刻舟以求剑也”。

(三)王士性论各地尚武风气的异同

由于各地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的不同,人民或崇文墨,或尚武力,情况颇有不同。自古盛言“关东出相,关西出将”,班固在分析“关西出将”的缘由时就说过,天水、陇西、安定、北地、上郡、西河六郡,“皆迫近戎狄,修习战备,高上气力,以射猎为先”,“汉兴,六郡良家子选给羽林、期门,以村力为官,名将多出焉”。可见尚武风气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军事人才的成长。王士性《广志绎》一书对于各地风俗的采集十分注重,文、武风气的差异自属其间的重要内容。透过对《广志绎》中各地尚武风气异同的分析,当有助于了解明时军事地理的情况。

明都于燕地,不惟在军事形胜上占了便利,而燕、赵地区崇尚武力的风气对于京师地区的武备也应有一定的帮助。“燕赵古称多悲歌慷慨之士。即如太子丹一事,何一时侠烈者之多也!千古侠骨如荆轲,不惜己头为然诺如樊於期,以死明不言如田光先生,荆卿所待舆俱如狗屠,臛目而筑扑秦王的高渐离,报仇而护穷交如燕丹。当时圣泽未远,皆一行偏才,以末世视之,种种亦何可及。”南京地区所属江北诸府州,自古以来尚武风气也十分浓厚,“淮阳年少,武健莺傻,椎埋作奸,往往有厄人胯下之风。凤、颖习武好乱,意气倡人,雄心易逞”。这里虽然是叙述古时风气,但王士性认为“大抵古今风俗不甚相远”。可见明代也基本上是这样的。朱元璋起兵淮上,明初功臣名将即多出于淮阳、凤、诸地。明代上述诸府州直隶南京,就显出了其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

王士性在记叙各地尚武风气的时候,常能注意到其表现形式的差异。如“中州俗淳厚质直,有古风,虽一时好刚,而可以义感。语言少有诡诈,一斥破之,则愧汗而不敢强辩”。山东地区亦有古遗风,尚武风气与河南略同,“青州人易习乱,御侨长枪手皆出其地。盖是太公尊贤尚功,恒公、管仲首霸之地。其走狗斗鸡,六博之俗犹有存者”。如河南地广,诸郡尚武风气之强弱与表现方式又有不同,“八郡惟睢、陈难治,以多盗故。光、罗山难治,以健讼故。卢氏、南召难治,以好遭故。洛中难治,以豪举故。荥阳、荥泽难治,以冲疲故”。

尚武风气的强弱不惟与古风有关,更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紧密相连。王士性认为,关陇地区民风尚武,还与高原地区土厚水深的地理条件有关,“关中多高原横亘,大者跨数邑,小者亦数十里,是亦东南冈阜之类。但冈阜有起伏而原无起伏,惟是自高而下,牵连而来,倾跌而去,建瓴而落,拾级而登。葬以四五丈不及黄泉,井以数十丈方得水脉,故其人察者博大劲直而无委曲之态。盖关中土厚水深,川中则土厚而水不深,乃水出高原之义。人性之察多与水推移也”。王士性在分析两浙地区文武风气的异同时,也持与此相类似的观点。他认为浙西、浙东民气迥乎不同,“浙西俗繁华,人性纤巧,雅文物,喜饰鞶帨,多巨室大豪,若家僮千百者,鲜衣怒马,非市井小民之利。浙东俗敦朴,人性俭音啬椎鲁,尚古淳风,重节概,鲜富商大贾”。浙东地区总体而言比浙西地区尚武,但各州郡民风仍有不同,可划为三大风俗区,“宁、绍盛科名逢掖,其戚里善借为外营,又佣书舞文,竟贾贩锥刀之利,人大半食于外;金、衢武健负气善讼,六郡村宫所自出;台、温、处山海之民,猎山渔海,耕农自食,贾不出门,以视浙西迥乎上国矣”。王士性又根据自然环境和风气差异,将两浙的居民划分为泽民、山谷、海滨三类,“杭、嘉、湖平原水乡,是为泽国之民;金、街、严、处丘陵险阻,是为山谷之民;宁、绍、台、温连山大海,是为海滨之民。三民各自为俗,泽国之民,舟楫为居,百货所聚,闾阎易于富贵,俗尚奢侈,缙绅气势大而众庶小;山谷之民,石气所钟,猛烈鸷愎,轻犯刑法,喜习俭素,然豪民颇负气,聚党羽而傲缙绅;海滨之民,餐风宿水,百死一生,以有海利为生不甚穷,以不通商贩不甚富,闾阎与缙绅相安,官民得贵贱之中,俗尚居奢俭之半”。从这些论述可知,在王士性看来,山谷之民尚武风气最浓,泽国之民尚武风气最弱,而海滨之民则居其间。

王士性不只重视中原内地的尚武风气,对西南少数民族的风俗也很留意,如其在《广志绎》一书中就详细地记载了广西瑶僮地区的民风,“祖宗有仇,子孙至九世犹兴杀伐,但以强弱为起灭,谓之打冤。欲怒甲而不正害甲也,乃移祸于乙,而令乙来害甲,谓之著事。白昼掠人于道,执而囚之,必索重赂而赎乃归,谓之堕禁。两村相杀,命毙不偿,弊者以头计,每头赔百两或几十两,以积数之多寡为贵,实无两也,而以件代之,如豕一为一两,而一鸡一布亦为一两也。抚安僮老为其租毕,则截刀为誓,始不报冤,谓之赔头。谚云:‘瑶杀瑶,不动朝;僮杀僮,不告状’”。王士性不惜笔墨的这些记叙,虽说是为当时的统治者说事,但也为我们今天研究当地的风俗地理和军事地理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实际上,瑶僮等少数民族强悍不驯,正说明他们在军事上也有一定的能力。

当然,王士性在《广志绎》对有些地理问题的论述并非全面,甚或有错误之处。如其在论述明代政区犬牙相错的划分方式在军事上的意义时,就一味地认为是“祖宗建立,自有深意”,其实是很不全面的。犬牙相制的政区划分方法,固然有利于明廷的从中控制,但也给各省的行政管理带来不便,在军事统治方面也不甚理想,清人魏源在《圣武记》中就剖论过明清省制的种种弊端。当然,我们不应苛求于古人,王士性及其《广志绎》在中国地理学史尤其是历史军事地理学思想史上仍占有一定的地位。

同类推荐
  • 植物园的大影展

    植物园的大影展

    在人类进化的漫漫长河中,人类一时一刻也离不开植物界。开天辟地时至今,人体一直在不断接受各种植物的“馈赠”。如果一个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处于同植物的绝对隔离状态,那么人体,首先是大脑就会生出麻烦:无缘无由的坏心情相随而至。每个人都懂得,多一些郊游、多一些林中散步对身体和美好心情大有裨益。让我们投身可爱的大自然,尽情享受植物带给我们的身心愉悦吧!
  • 新知识图书馆:不容忽视的食品安全

    新知识图书馆:不容忽视的食品安全

    在人们的第一印象之中,营养、美味等这些美好的词语似乎正在逐渐远离被我们称之为食品的那些东西。在这种种问题的困扰之下,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食品安全问题,不得不将保障人类的食品安全提上议事日程。因为食品安全不但关乎着每个人的生命,还关乎人类的未来。
  • 环球风情

    环球风情

    《巅峰阅读文库·我的第一本探索书
  • 发现外星人

    发现外星人

    本书重温了对外星人的探索史,解释了现代科技的应用,介绍了太空科学的先驱们及其最新的惊人发现。
  • 恐龙真相

    恐龙真相

    本书共分两章,内容包括:千万年前恐龙的风姿和浅析恐龙的种族。恐龙究竟是什么、“恐龙”之名的诞生、恐龙主宰世界之谜、恐龙习性之谜等。
热门推荐
  • 时光请你停一下

    时光请你停一下

    一个问题少年,在漫漫的自我探索中他肆无忌惮的挥洒着青春的热血,有仇必报和无端滋事是他的一贯风格。他在生活里胡冲乱撞,但生活的墙壁让他遍体鳞伤。直到他碰到他的人生导师,从此花开明朗,天空海阔。
  • 神魁纪

    神魁纪

    洪荒时代过后,风起云涌,时局动荡不定,一男子横空出世,引领史上最强时代席卷而来,征战八荒,战界外神秘之族。
  • 梦回高中

    梦回高中

    醒来后,发现自己处在高一的课堂上。难道我从高中到大学的时光全是梦。接下来发生的事却和梦里的剧情一模一样。既然这样,那我就改变遗憾吧。
  • 第四太阳纪

    第四太阳纪

    他是一个被恶魔选中的人,但是他小的时候却是有着一颗纯正善良的心。然而,少年注定要经历坎坷,在他十一岁那年,一桩血案改变彻底改变了他的心态,而后接二连三的变故让少年接近崩溃的边缘,他内心恶魔的种子在发芽,他为恨疯狂,他为爱痴狂……从此,他坠入堕落的怀抱,并继承了堕落之王十五世——尼古拉斯?凯奇的传承,成为第十六世堕落之子!此后,一个名为恐怖的组织在他的策划下成立,这是一个妖孽齐聚,平均年龄不到二十岁,成员只有七个的恐怖组织。在他的带领下,恐怖征战异界,纵横世间,所到之处,无不掀起滔天巨浪!恐怖之名冠绝异界!!
  • 沉默无言

    沉默无言

    七年了,黎默带着曾经的伤痛回来了,同时在一家公司也碰见了她曾经的恋人,她惊奇地发现他竟然是她的老板。。。
  • 绝世小狐攻(全文)

    绝世小狐攻(全文)

    纯属娱乐之作!讲述一只小狐狸的风流史……ps:《绝世小狐攻》参加了第四届腾讯网原创文学大赛!如果喜欢本文的朋友不介意的话,给影投上一票吧!(*^__^*)...麻烦各位了!
  • 神魔战三国

    神魔战三国

    一不小心,就穿越了。可是,同时穿越的不止我一人,有朋友,也有敌人。三国从此不再一样。历史从此改变了轨迹。但是,敌人为什么这么强大?居然都会修炼,居然还有魔兽!这还是原来那个三国吗?什么,织田信长来袭?时空完全错乱了啊!这还是原来那个三国吗?自然是,为何如此?谜团渐渐揭开……
  • 那只鬼的那些年

    那只鬼的那些年

    是做人好,还是做鬼好?一只修行了四百年的鬼,迷失在现代都市的茫茫红尘中
  • 我路过的我的青春

    我路过的我的青春

    没有太多的苦恨仇深,没有勾心斗角,只有那一个个鲜活的身影,你想记得的,你想忘记的,你一同笑过的,你无奈哭过的,都在你的身后存在着,伴随你的成长,他们也在成长,谁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谁知道上天拿走你一样东西的时候会不会是为了更让你遇见更好的呢……
  • 恶作剧专家

    恶作剧专家

    得到恶作剧系统之后王俊熙的生活变得忙碌了起来。看我恶作剧天才的整人办法,照妖镜把你变成妖怪!!!这个甜点看起来很香吧?哈哈其实是个臭气弹!很多人开不起玩笑的,整蛊他们就有被暴揍的风险,我先升级点个抗揍的天赋好了……看我时间停止器,停了时间暴虐你、看我无敌辣椒水、看我这管超渗透强力胶,我要抹在校花椅子上!看我变小药水,变小之后我就哪儿都能去啦!各种道具、各种技能各种欢乐,这是个非常快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