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75500000008

第8章 金融产业创新亮点纷呈(2)

第二节 农村金融创新“破冰”

一、创新农村金融产品

针对农村地区金融需求差异大、抵押担保物缺乏等特点,2010年7月,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工作。2010年下发的《指导意见》是对2008年创新试点意见的发展和深化,不仅在农村金融创新所涉及的具体内容上更全面,而且指向性更明确。

1.创新工作的突出特点

根据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趋势和当地“三农”金融需求,各地积极探索、创新可操作性强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注重财税政策、监管政策、货币政策和农村保险业发展的协调配套。坚持市场化和政策扶持相结合的原则,以市场化为导向,以政策扶持为支撑,健全和完善正向激励机制,合理分散金融风险,科学防范法律风险,坚决严控道德风险,有效防控操作风险。

2.创新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是将满足符合“三农”特点的金融需求作为创新重点。大力发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村微型金融。切实加强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积极推动和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方式创新。二是拓宽金融服务范围,合理运用多样化的金融工具管理和分散农业风险。有效扩大抵押担保范围,加强涉农信贷风险管理。充分发挥银行间债券市场在有效分散和管理农业风险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涉农信贷与涉农保险合作。鼓励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进入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充分运用期货交易机制规避市场风险。三是加强政策协调配合,营造有利于农村金融创新的配套政策环境。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拓宽涉农信贷资金来源。做好农村地区支付结算工作,提高农村支付结算服务水平。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改善和实施鼓励创新的市场准入政策。发挥财政性资金对金融资源的杠杆拉动作用。

3.创新工作的主要成效

随着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推进,具有各地特色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村微型金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信贷支持得到扩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不断推进,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

4.继续加大产品创新

建立全面联动、反映迅速的产品研发与业务创新机制,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入农村地区,加强金融需求调研,了解农村地区各项新需求,针对新需求制定差异化的农村金融产品,探索实践多样化的抵押增信模式,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力争在信贷额度、抵押担保方式、贷款期限、贷款定价等信贷政策上有新突破,促进更多的金融资源流向农村市场。

(1)重庆农村金融工具创新种类。

2007年6月9日重庆被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标志着国家城乡一体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统筹城乡发展将有力地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重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城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为完善农村金融功能,市场机制和服务体系提供契机。同时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建设也必将带动重庆农村金融的发展,以金融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重庆是一个被广大农村所包围的大城市,农村地域辽阔,农民数量众多,在重庆经济落后的边远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贫困农户的资金需求难以通过一般商业性金融来满足,需要通过开发性金融、财政性补贴措施加以解决。在其他一些地区,随着市场机制的扩展和深化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向现代商品经济动态演进的中小农户,他们在生产经营、规避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上对专业合作组织存在一定依赖,在融资层面存在互助合作的现实需求,因此合作金融或社区金融有其存在的制度和经济基础。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的需要,农业发展银行、重庆商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发了一系列农村金融创新工具,以解决农户小额贷款和合作贷款等问题。

重庆农村地域辽阔,农民数量众多,人均耕地少,农产品低水平、结构性相对过剩,农业产值低的现状使农村金融工具创新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资产类创新产品多。由于重庆农村人口众多且贫困人口也多,为他们提供各类贷款和各种抵押贷款以支持其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进行农产品经营是非常必要的,这样能提高农民收入、减少贫困人口的数量。让农民增加收入的同时也找到了促进自身发展的路径。对乡镇企业等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的贷款不仅能解决资金短缺问题,还能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流向,使农民在本地就能就业,促进本地经济发展。

第二,农业保险类金融工具创新少。改革开放以来,重庆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重庆市的农业保险却仍处于起步阶段。2008年,重庆才开始在部分区县开展试点,并且试点的农业保险也只有生猪、能繁殖母猪、奶牛、柑橘四个险种。2008年年底新增了水产规模养殖保险并且扩大了试点范围。但是与同是直辖市的上海以及其他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同时重庆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特别是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撤出农村以后,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能真正为广大农村地区服务的金融机构很少,非常不完善的农村金融市场导致了农村保险类金融工具创新发展缓慢,即使出现了也是由于政府支持和政策要求而开发的。由于农民生活水平低下,除了对基本的存贷款有所了解外,对其他金融服务的了解几乎为零,几乎没有保险意识,因此,加大农业类保险宣传和加大政府支持类保险创新将是未来农村保险的发展方向。

第三,负债类创新几乎没有。重庆农村人口众多,农民人均收入很少,因此支农发展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和地方政府。但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对支农资金拨款是有限的,而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严重的资金缺口一直阻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大型商业银行存多贷少,基于利润驱动而把从农村吸收的资金投入到大城市,导致资金外流,进一步扩大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缺口。因此,政府采取一些优惠政策吸引资金流入农村市场、减少资金外流、拓宽资金来源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农村金融机构应加速开发一些适合不同消费层次农民需要的投资理财产品,以农村资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将是农村金融机构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重庆农村金融工具创新的发展方向

第一,继续发展小额贷款产品,扩大贷款品种,真正做到让需要贷款的人有款可贷,但是要注重创新。可借鉴孟加拉乡村银行和印尼人民银行乡村信贷部小额贷款的经验,明确小额贷款的目标群体,采取小组形式。但小组成员的确定和组织形式需要结合中国国情和地方特色来确定。可以针对不同的目标群体开展不同的小额贷款,分类管理,提高效率。同时,以小组形式既可以降低还贷风险,在小组内互帮互助以提高组内成员贷款利用率,增加贷款成员收入,保持贷款机构的持续发展,同时还可以增加利润,而不是一味地依靠政府补助。

第二,加强农村金融机构负债类业务创新。重庆目前农村金融工具的创新都集中在资产业务方面,主要依靠政府资金的注入,不能实现自负盈亏、自主经营,具有很强的政府主导型特征。在农民不断增收的条件下,农村金融机构应加强适合不同层次农民需要的投资类金融工具的创新,吸引农民存款投资到农村的经济建设,减少农村资金外流的情况。同时,农村金融机构也应该吸引城市资金,创新农村金融工具,吸引城市资金的投入。这点也可以借鉴孟加拉村镇银行和印尼的发展经验,为贷款客户提供系统全面的金融服务,吸引客户存款。

第三,继续发展“公司+农户”为主要形式的订单农业,加速农产品远期合约的发展,同时向“公司+农户+期货”模式发展。订单农业可以缓解农民种植的盲目性,适当降低农民种植的风险,避免因为集中种植降低农产品价格而给农民造成损失,同时也解决了农产品的销售问题。而远期合约的发展能规避即期交易风险,锁定农产品价格。重庆目前已经开始投资建设畜牧产品交易市场,这一市场以生猪等畜牧产品远期合约为主要交易内容,其建设对重庆远期合约衍生品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以后相关的畜牧产品期货期权的发展做了一定的铺垫。但由于远期合约仍存在很大的违约风险,农户很容易受市场价格的诱惑而违约。因此完善远期合约市场的发展,尽快引入期货交易是长远发展之道。“公司+农户+期货”模式应成为下一阶段农村金融产品的发展方向。之所以引入期货,是因为相对即期、远期交易市场的固有缺陷,期货市场具有四大功能,即价格发现功能、风险分散功能、日清算式强制交割功能以及随时对冲了结头寸的自主退市功能。重庆期货市场的建设可借鉴美国期货市场的发展经验。先从粮食期货开始发展,逐步引入畜牧产品期货及更多农产品期货的发展。美国良好的现货市场基础和有效的政府支持政策为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而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自身的制度建设是其发展的内因,这从合约设计、品种数量与交易交割制度三个方面可体现出来。因此重庆在借鉴美国经验的同时首先要取得政府的支持,其次要加快现货市场的发展和农村总体金融体系的完善,为期货市场的发展打好基础。

第四,农村金融保险工具的创新。农业发展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农民收入很不确定,农民的基本生存问题是第一个需要解决的。因此,有关农民基本生存的保险首先需要解决,这就需要发展农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保障农民的基本生存。同时,由于农业风险的存在,人们在决策时往往过度谨慎,不敢承担风险,因此失去了很多投资的机会。如果能很好地解决农民的生产发展问题,那么农民投资的积极性肯定能够增加,这样也有利于引导农民投资,既能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又能增加农村金融机构的存款或者其他业务收入,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引入一些解决农民生存问题和保证农民收入的农业保险金融工具。农业保险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重庆农村经济的现状和农民的承受能力,改变险种单一、针对性不强的现状,重点开发设计一些收费低、保额低、责任宽的新险种,适合不同消费层次的农民的需要。重庆农业保险品种的开发可以借鉴同为直辖市的上海的经验,开发一些适合重庆农村现状的农村保险产品,例如:针对养殖业的保险,农民意外伤害保险,开发与天气指数、农产品期货指数相关的农业保险新产品。在农业保险的基础上发展农村保险,传统的农业保险只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这两部分对保险公司而言是最费力和利润最低的部分,农村保险则包括农业保险在内的相关产险寿险,保险公司可以先用种植和养殖业保险吸引农民投保,继而用良好的服务吸引农民投保该公司的其他险种。这种做法可以大力拓展现有的保险市场,将保险做到农村中去,不失为保险公司的一项长期战略。

上述四个有关重庆农村金融工具创新的方向能使重庆农村形成一个具有持续发展力的金融体系,负债类金融工具的创新能减轻对外界资金的依赖,贷款能保障农民发展农业的资金需求,订单农业和农产品期货的发展能减轻农民种植的盲目性,降低价格波动风险,保障农民收入,从而为金融机构注入持续发展的资金。保险类的金融工具创新能为农民和农业生产提供分散风险的工具,减少因自然灾害而造成的损失,为整个农村经济提供一个防护罩。上述四类创新应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促进重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重庆应该抓住统筹城乡经济建设和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建设的机遇,合理引入城市资金和外资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的发展,合理开发适合农民需要的金融工具,根据市场需要来创新农村金融工具。

二、创新农村金融组织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是相对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前就存在的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农村金融组织来说的,主要以指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民资金互助社等形式存在的农村金融组织形式。本书所界定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除包括通常所说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外,还包括未纳入人民银行监管体系的小额贷款公司和一些有资金互助功能的新型农民资金互助组织。

1.村镇银行

2006年12月22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的《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在准入资本范围、注册资本限额,投资人资格、业务准入、高级管理人员准入资格、行政审批、公司治理等方面均有所规定。国家政策的下达使村镇银行如同星星之火,大有燎原之势。

银监会对村镇银行的定义是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为当地农户或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进一步帮助加快发展当地经济的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对支持“三农”建设,解决农村资金缺口,有效增强对农户和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是否在一个地区设立村镇银行对构建普惠性农村金融体系至关重要。

(1)设立村镇银行的意义

设立村镇银行是为解决我国现有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金融服务缺位等“金融抑制”问题的创新之举,对于促进农村地区形成投资多元化、种类多样化、覆盖全面、治理灵活、服务高效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进而更好地改进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和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银监会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必将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和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促进城乡金融和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2)村镇银行的特色剖析

村镇银行是一种全新的、专为农民、农业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是深化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的一项创新之举,是我国的银行体系里的一个新角色。针对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基本上只能提供存、贷、汇“老三样”服务,农村金融创新能力不足,业务品种缺乏,服务方式单一,结算手段落后,难以满足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的现状。首先,村镇银行作为一级法人银行机构,与其他银行机构相比,具有决策链条短、反应迅速等特点,能形成贴近农村实际的业务流程,应对任何市场都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做出积极反应的优势得到充分体现,更加适应农村微小企业“短、少、急”的融资需求特征,更能灵活地支持“三农”;其次,村镇银行有较强大的后盾作保障。村镇银行的主要发起人都有较雄厚的技术力量和较丰富的管理经验,村镇银行又没有历史包袱,资金供给能力较强,这些都是村镇银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再次,民营化为主体、机构小、人员少,可以充分发挥“毛细血管”的作用。村镇银行就是在最基层提供金融服务的毛细血管,民营化的村镇银行运营的自由度很大,潜在竞争力较强,必会给农村金融市场带来新的竞争、新的活力和新的商机。村镇银行以其独特的经营机制、市场化运作、清晰的股权结构、高效率的贷款审批等优势,将更贴近“三农”、涉农广度与宽度更深更宽的特色,多层次满足农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

(3)村镇银行成为服务“三农”的新生力量

截至2012年6月末,重庆辖内村镇银行涉农贷款余额35.11亿元,占贷款余额的62.73%,比年初增长34.68%。农户和小企业贷款余额36.29亿元,比年初增长33.61%,占全部贷款余额的64.8%。自成立以来,辖内村镇银行累计发放农户和小企业贷款66.79亿元。如丰都汇丰村镇银行推出了主要针对养殖户、批发零售业主等的“无抵押个人小额贷款”、“公司+农户/中间商”贷款、“合作社社员联保贷款”等,对解决农户及农业小微企业发展规模化养殖、批量经营的启动资金难题等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江津石银村镇银行开发了适合农业产业发展的“支农项目联保贷款、农村专业大户贷款”等,满足农户因季节周期、经营规模、新建扩建的需求,一定程度地缓解了江津当地农户贷款难的问题。

(4)村镇银行的竞争优势

跟大型商业银行相比,村镇的银行的魅力就在于“小而快”。村镇银行拥有贷款终审权,而大银行的分行、支行,在一些比较大的贷款业务上需要向总行进行申请。从一些大的银行贷款,基本上要花十天半月,而村镇银行一般情况申请贷款的时间比较短。据调查,很多村镇银行都推出了自己的特色产品。比如渝北银座村镇银行主打的小本贷款,就是专门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家庭作坊和自然人生产经营活动提供的小额贷款。而江北一家村镇银行甚至在酝酿推出专门针对果贩的信贷服务。重庆忠县稠州村镇银行针对农民贷款抵押物少、融资难的现状,推出了“融易贷”个人联保贷款新品种,适时发放联保贷款让农民增收,动员有信贷需求的农户组成3户以上、5户以下的“联保小组”,联保小组之间分别相互签订有连带责任的保证书,各自存入一定的自有资金作为保证金。以前不受重视的小微企业和个体户现在逐渐受到金融机构重视,其中,村镇银行是主力,甚至一些贷款金额比较少的业务也有银行愿意做。

(5)村镇银行发展的局限性。

第一,办理支付结算业务的途径不畅。

由于未获得独立的联行行号,目前村镇银行办理跨行支付和异地结算主要是委托他人代理办理,这无疑就给此新兴的金融机构——村镇银行以致命的打击。作为一个完善的金融机构,其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提供结算服务,将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都为客户统统解决掉,加之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农村农民对这一需求也逐渐加大,所以迫切需要村镇银行能够独立的办理结算业务,为农民提供更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

大部分银行都已经有了自己的电子银行客户群体,而很多村镇银行还停留在信用社初创的那个阶段,只有简单的存贷业务,连银行卡都没有,只有一个存折。村镇银行现在都面临的问题,就是支付手段欠缺,很多东西都需要审批,村镇银行想加入银联公司必须在开门营业一周年后再打申请报告,而监管部门同样要对此进行管控,比如盈利情况、管理能力等。目前重庆市23家村镇银行,只有大足县汇丰村镇银行、江津区石银村镇银行、南川区石银村镇银行成立了5家支行,村镇银行网点单一、缺乏的问题普遍存在。

第二,吸储困难是村镇银行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农户对村镇银行相对于传统国有银行自身的规模和品牌特点来说,吸储已成为制约村镇银行发展的关键因素。农民收入水平比较低,闲置资金少;村镇银行进入市场时间短,声誉不高,导致其处于弱势地位;各大银行存款利率相近,农村人口比较倾向于将钱存到自己熟知的大型金融机构;村镇银行由于刚刚起步,营业网点少,竞争力不足,在数量上不能满足居民的需要;客户对村镇银行的认识存在偏见,由于村镇银行有自然人入股,不少人将其视为有钱人开的银行,也有人将其视为专做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或地下钱庄,加之有过去农村基金会的教训,导致人们不敢把钱存在村镇银行;村镇银行资产规模小,相对于资本比较雄厚的传统国有银行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更易出现流动性风险。因此,为避免流动性带来的不足,需要加大对存款重视度,从而降低了村镇银行的盈利性。

村镇银行大都选择上浮10%的存款利率。之前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存贷款利率是固定的,但是今年开始,各家银行可以选择性地将存款利率上浮,最高可以上浮到10%。

村镇银行在吸储难的现实面前,大都选择了上浮10%。按照一区一家村镇银行的规定,虽然村镇银行只能向本区县内客户进行贷款,但是存款却不受限制,可以接受全市的居民存款。

第三,安全防范措施差。

由于村镇银行的创建初期规模小,营运资本相对短缺,其安全措施也相对比较薄弱。从硬件上讲,其营业点设立在农村,一般就在农民的居住所加以简单的修缮就进行营业,安全防范措施少甚至没有,这就大大地加大了安全隐患,增大了经营的风险,甚至有的村镇银行最大的安全防范措施就是防盗门,保险箱以及相应的保险措施很少具备;从软件上讲,其管理信息系统不够完善,各种风险防范措施都不存在,这些极可能会导致信息系统崩溃,从而导致重要信息的丢失或是外泄,最终给客户或村镇银行带来安全隐患。除此之外,村镇银行的财务管理,账务处理都不规范。由于对村镇银行进行运营管理的大都是一些经验丰富的老会计,其阅历丰富,但是由于他们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培训,他们所形成的账目可读性并不强,再加上这些老会计安全防范以及谨慎心不强,很容易导致信息的外泄,最终被一些不法分子得到,从而使村镇银行经营失败。

2.发展中的重庆小额贷款公司

根据银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2008年5月共同发布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小额贷款公司是由自然人、企业法人与其他社会组织投资设立,不吸收公众存款,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执行国家金融方针和政策,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开展业务,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担风险,其合法的经营活动受法律保护,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涉。以有限责任公司方式设立的小额贷款公司应由50个以下股东出资;股份有限公司应有2~200个发起人,其中,须有半数以上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设立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资本必须全部为货币资金,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金不得低于500万元人民币,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000万元,由投资人一次性足额缴纳。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为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以及来自不超过2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且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的融入资金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O%,融资利率以同期“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为基准加点确认。《指导意见》指出,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应坚持“小额、分散”原则,鼓励面向农户和微型企业提供信贷服务,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小额贷款公司资本净额的5%。贷款利率上限放开,但不得超过司法部门规定的上限(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下限为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

小额贷款公司作为不吸收公众存款、可经营贷款业务的新型机构,是我国旨在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而进行的重要金融体制创新,也是传统金融业态的有效补充。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重庆市小额贷款业务得到较快发展,社会反响积极,小额贷款公司在规范民间借贷行为、调动社会各种资源、加强对重庆“三农”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维护金融市场秩序、活跃金融市场、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

2010年末,进入人总行统计系统的重庆小额贷款公司有75家,从业人员1042人,实收资本55.28亿元,贷款余额60.32亿元。从总体规模看,2010年末,重庆小额贷款公司户数占西部的比重为8.6%,从业人员数占西部的11.7%,实收资本占西部的10.8%,贷款余额占西部的12.4%。从企业效率看,2010年末,重庆小额贷款公司户均实收资本高于西部平均1522万元,户均贷款余额高于西部平均水平2488万元。

三、创新金融服务方式

在为广大居住分散且偏远的农户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中,高成本成为重要障碍之一。在农村金融市场中,一个能够满足农户需要的覆盖范围广泛的支付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安全、高效、可靠的支付体系能够降低服务成本,而且对低收入人群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影响。因此,电子化金融服务在农村地区应运而生。

在重庆市农村地区设立的金融网点由于业务形式单一,成本较高,以利益为导向的金融机构都不愿将网点设置到农村地区,导致了农村金融服务不到位。重庆市主城区每万人金融网点数为4.07家,而县域每万人金融网点数只有1.39家,明显少于主城区。信息通信技术作为普惠型金融的有效载体,可有效解决重庆市农户金融服务需求。近年来,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创新了重庆农村金融市场的交易和结算方式,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空间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业务选择进一步向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重庆幅员辽阔,农户规模小分布散,一些农村地区至今仍然没有金融机构网点,甚至存在金融服务空白。如何既能不断拓展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又能使农村金融机构保持商业可持续,是新时期农村金融体系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客观上为涉农金融机构开展农村电子化金融服务提供了可能,进而有助于解决由于农村物理网点不足所造成的农村金融服务缺失问题。

1.农村电子化金融的概念及其主要形式

一般认为,农村电子化金融(Rural Electronic Banking)是在传统金融服务的基础上,依托先进的信息、电子技术,以网络为媒介,为县域和农村客户提供完善的自助式金融服务。它摆脱了传统金融服务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柜台业务的灵活延伸和有效补充。借鉴银监会2006年3月1日施行的《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中的有关内容,可以对农村电子化金融服务下一个定义:指商业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利用面向农村地区开放的通信通道或开放网络,以银行为特定自助服务设施或客户建立的专用网络,向县域或农村客户提供的银行服务。

目前,适合乡村的电子化金融服务产品主要包括:惠农卡、转账电话、ATM机、POS机、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短信通。

惠农卡和转账电话。惠农卡是农业银行推出的面向“三农”的创新金融产品。这种借记卡附加了满足“三农”服务需要的功能;转账电话是在普通电话机上加装了刷卡槽,使它具备了转账、查询、缴费等功能,由于购置成本低,非常适合在农村大量推广。转账机布放必须和有线电话网络结合在一起,并需要支付租金,高成本的租金影响了转账机在商店、农户中的普及和推广。

ATM。由于ATM必须用人工方式经常补充现金或是清空现金,因此,在人口密集的地区设立ATM是最为节省成本的方法。印度ICICI银行正在率先试验一种低成本的ATM,它可以抵御高温,也可以处理被污损和揉皱了的纸币。

POS机。一般被用于处理支付交易。它可以是一个读卡器、一部移动电话,也可以是一台个人电脑,一个条形码扫描器,或是任何可以识别客户并接受指令转移一定金额的硬件设备。POS机设备都需要通过电话线、移动电话或者是互联网与外界相连。因此,超市、药店、邮局以及其他零售店就成了POS机理想的设置地点。银行或者支付处理公司把POS机租给零售网点,在处理电子支付交易中收取费用。零售网点通常要向银行支付销售额的一定百分比作为处理支付交易的费用。

手机银行。手机银行是金融电子化渠道的另一个重要领域。银行业金融机构与移动通讯运营商之间通过跨行业合作,整合货币电子化与移动通信业务,借助移动互联网络平台,以手机作为终端,向客户提供银行服务的一种金融服务方式。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低收入和偏远地区人口是使用手机银行的一个主要群体,手机银行可以减少他们获得金融服务的成本,并保证金融服务的可持续性提供。

目前,适合我国农村地区的电子化金融服务产品主要包括:惠农卡、转账电话、ATM机、POS机、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短信通等。结合这些产品的特点,拓展农村电子化金融服务的主要途径包括:

全面推广惠农卡。惠农卡是面向“三农”推出的具有特色服务功能的借记卡,除具有存取现金、转账结算、消费、理财等各项金融功能外,还可向持卡人提供交易明细折、农户小额贷款、农村社保医保身份识别及费用代缴代付、农村公用事业代收付、财政补贴代理等多种特色服务,能够满足农户对基础金融服务的需求。

积极推广和创新转账电话的小额现金流转机制。根据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将成本较低的转账电话布放到人口流动相对较大的专业批发市场、农资农机农药销售点、专业农户、个体工商户等重点领域和客户,并通过农村致富带头人的示范效应,带动更多农户使用电子化的金融服务产品。同时,这也有利于减少银行柜台现金业务交易量,为农户惠农卡资金的封闭运转提供条件。

依托转账电话创新小额现金流转模式。当农户需要小额存取现金时,可通过安装转账电话的商店店主进行现金取存,然后通过惠农卡用转账电话进行逆向转账,实现农户的现金存取,商店店主可适当收取费用。商店店主可将日常经营的周转资金用于小额现金流转,并在去县城或镇里进货时进行调剂。

这种机制使电子化金融服务的外部经济得到体现,大大节约了农户往返物理网点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也可使商店店主得到适当的经济回报,实现农村社会总体福利的增加。同时,通过这种机制和技术创新,电子化金融服务解决了其无法提供现金服务的弊端,使其功能大大加强。

有重点地发展自助银行业务。自助银行业务是指通过自助设备,由客户自助完成存取款、查询、转账、缴费、贷款、货币兑换和理财等金融交易的银行业务。自助设备包括现金类自助设备和非现金类自助设备。现金类自助设备包括自动取款机(ATM)、自动存款机(CDM)、存取款一体机(CRS)等设备。非现金类自助设备包括自助服务终端和电话支付终端(转账电话)等设备。

农村地区地广人稀,自助银行设备维护成本较高,使用率较低等问题存在,在没有营业网点的乡镇和农村地区投放自助银行设备存在较大困难。因此,当前自助银行设备的投放原则上集中在县城和乡镇,依托物理网点建设在行式自助银行,首先实现自助银行服务对现有网点的覆盖,提高现有网点服务能力,降低自助银行管理成本、分流现有网点柜面业务,释放网点人力资源,逐步培育客户自助银行交易习惯。根据业务发展状况,有选择有计划地逐步增加农村地区离行式自助银行的建设,加大对农村地区的金融业务覆盖。

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为乡村高端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网上银行是一种虚拟银行,是电子银行的高级形式,它无需设立分支机构,就能通过因特网将银行服务铺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使客户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能以多种方式方便地获得银行的个性化全方位服务。电话银行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结合的新型应用,采用呼叫中心(Call Center)的金融服务模式,集自动语音服务和人工服务于一体,具有账户查询、转账、信息查询、账户管理、投资理财、业务受理、咨询投诉和产品营销等功能。农村地区经济环境差异较大,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的金融需求也不尽相同。为此,一方面要针对县域高端客户、惠农卡农户、农村大中专学生等群体,推出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产品,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培育潜在客户群体,带动农村地区整体电子渠道应用环境的转变;另一方面,要加快研发推出面向客户经理使用的消息服务,无限转账电话、移动银行等产品,用科技手段解放客户经理生产力,增强面向“三农”的服务能力。

积极拓展电子商务业务。电子商务业务是为农村地区特约商户及支付客户提供电子渠道资金支付结算、信用中介以及相关的增值服务,支付渠道涵盖互联网、固定电话、移动电话、自助设备以及数字电视等各个电子渠道。商户涉及基金、保险、客票、第三方支付、大型生产流通企业、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等多个领域。这是向农村地区企事业单位拓展的业务品种,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该业务也越来越会引起广泛重视和应用。

2.电子化金融对重庆市农村金融发展的推动作用

商业银行在广大农村地区开展电子化金融服务,使农户的基础金融需求得到了满足,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水平得到了改善。具体体现在:

有利于加快重庆市农村金融的发展步伐。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与“三农”的金融需求存在不小差距。农村金融的供给和需求缺口较大,农村金融资本“漏出”现象频现,加之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机构数量有限,“三农”金融服务盈利水平较低,农村金融的发展受到了限制。电子银行业务的出现,突破了办理“三农”业务必须去网点的物理桎梏,使涉农金融服务变得简便、快捷,刺激了“三农”的金融需求,激发了农村金融的发展。同时,农村电子化金融也满足了广大农户对金融服务的时效性、差异性的要求,实现了人人享有“平等、普惠”的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最终有助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立,同时有利于实现金融服务体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有利于扩大农村金融的服务范围。电子银行业务的“自助式”金融服务特点,使它具有了贴近受众和高度辐射的能力。农户可以通过自助银行设施选择自己需要的服务,并在农村“能人”的示范下尝试更多更新的金融服务,获得快捷多样的金融服务。与建设物理网点相比,电子化金融服务渠道建设的购置成本和运营成本均大大降低,同时便于在整合各类渠道的基础上进行金融创新,而且可以实现任何地点、任何时间,提供自助式的金融服务。通过电子化金融渠道的构建,商业银行无论在提供金融服务的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扩大了服务半径和服务范围,从而对“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构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模式。

有利于降低农村金融的交易成本。我国农村地域广袤,农村人口居住分散,金融机构在农村开设网点成本较高,其提供“三农”服务过程中所创造的商业利润较为有限。在农村地区营业网点的交易双方每达成一笔交易所需的成本都与城市业务没有太大区别,但交易前的信息审核、交易中的合约签署、交易后的客户维护和交易跟踪的成本与收益相比都相对高昂得多。电子银行业务使网点的概念淡化,取而代之的是金融业务需求本身,因为多数业务都会在距离客户最近的“机器”上实现,只要对“三农”客户作出一定的指导,客户便能自行完成交易,大大节省了金融交易的成本。

有利于提升“三农”的现代金融服务意识。电子银行业务的出现使农村客户增加了了解金融业务的途径,他们可以通过网络或电子银行设备了解相关金融业务的作用、流程和办理业务的结果,出现在网络和物理设备上的信息全部为客观信息,可信度高,而且不受地域、时间和人员素质的限制,加上金融机构工作人员适当的讲解和培训,农村客户便可以尝试办理所需的金融业务,在利用较少的成本成功办理金融业务后,便能对电子银行业务有所认同,并能在平日增加对金融业务的关注度,更易接受和尝试更新的金融服务。电子银行业务在“三农”中这种良好的示范效应,对增强“三农”的金融意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国外乡村电子化金融服务的实践

(1)印度模式

印度工业信贷投资银行(ICICI)在创新电子化服务模式方面走在了前列。ICICI最初在农村大规模铺设物理网点,但是高昂的交易成本最终导致了其失败,其后开始尝试电子化金融服务。尤其是进入21世纪,在政府的支持下,ICICI在乡村地区开始大规模的建立互联网信息站,即通过信息技术的植入,在农村地区提供便利的网银收费服务和免费信息咨询服务等基础性的金融服务。在实际运行中,ICICI采取了“电脑吧”的形式将信息站交给当地高素质的青年农民管理,并实行商业化运作。

加强信息技术运用。为了促进印度普惠金融体系的建设,印度储备银行(RBI)鼓励商业银行普遍推广信息技术,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交易更加安全,能够方便地进行审计并且能够用统一的标准把所有的交易系统连接起来,如印度成功推广运用的电子福利支付系统。这个系统是RBI在与各邦政府沟通协调的基础上,广泛采用电子福利支付系统来统一发放国家农村就业保障计划的工资和社会保障支出。目前,印度政府绝大部分向农村居民发放的支付通过这套系统来完成;此外,对于一些银行分支机构无法覆盖到的地方,印度银行业金融机构采用了生物识别智能卡来提供基本的银行服务,并有选择性地在一些商店安装了连接银行网络的刷卡终端来提供取款、代缴费用等业务。

在全国范围开展普惠金融全覆盖活动。RBI在每个邦发起实施了一个“普惠金融100%实施县”活动,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定期评估信息技术发挥的杠杆作用来促进各个县普惠金融发展的最终程度;RBI还要求低收入群体都能获得各家银行机构提供免费或低成本的基本账户,这类账户被允许保留很低的余额(甚至为零),RBI要求银行对这类账户执行最低的收费标准,从而能广泛地覆盖低收入群体;RBI要求银行能为穷人提供便利的信用工具,叫通用信用卡(GCC),GCC的最高额度为2.5万卢比,主要是为了促使开户人激活账户交易;对于每年开立的账户中,如果年底存款余额没有达到5万卢比、信贷额度低于10万卢比,RBI就会要求银行将“了解你的客户(KYC)”这道程序进行简化,从而进一步简化了城乡低收入群体开户遇到的困难;2009年以来,RBI对商业银行摆放ATM从审批制实现了完全放开。

(2)肯尼亚模式

在肯尼亚,全国只有19%的人口可以获取正规银行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农村地区获取金融服务的人口比例更低。从2006年开始,小额信贷机构Jamii Bora在农村地区广泛推广并安装POS机,还推出磁条卡和指纹鉴定技术来处理偏远地区的借款、还款业务及其他相关的电子金融服务,最终Jamii Bo-ra拥有15万用户。

肯尼亚的一个叫Faulu的微型金融机构最近开始试验一个叫M-Pesa的项目,通过与Vodafone机构的Safaricom公司建立合作关系。该微型金融机构可以向借款持有者的移动电话中的M-Pesa银行账户上授予信贷信用额度,借款者于是就可以在Safaricom的交易商处把信用额兑换成现金。该项目也允许使用者将货币保存在虚拟的“贮值”账户里面,客户通过移动电话来接受或是偿还贷款,经销商随后就可以以文本向Fau-lu发送消息,从而调整客户的贷款账户信用额。客户也可以将其可用余额转到移动电话中用于购买话费或者作为货币贮存起来等。电信运营商将客户存储在M-PESA账户上的资金汇集到统一账户,委托商业银行集中管理。

(3)巴西模式

巴西移动市场在近20年经历了一次显著的增长,在2009年底已经达到了92%的渗透率(1.76亿的用户,6.8%是3G使用者)。巴西有四大电信运营商(Vivo,Claro,Oi,TIM),但是没有任何运营商占据主导地位。巴西政府成功地要求所有公司都有义务去覆盖所有的地区。巴西拥有3G服务的城市在显著增加。到2009年底,超过63%的人口拥有至少一个公司提供的手机服务。巴西的银行体系是拉丁美洲最具包容性的一个:43%的人口拥有一个银行账户。巴西每10万居民拥有15个银行网点和18个ATMS,仅次于这个地区的智利。

巴西是第一个拉丁美洲的国家对电子金融服务采取特定监管措施。甚至从1973年就开始了,当时还没有对电子货币金融服务进行监管。汇款的规模和价值也很庞大,虽然仅仅占了GDP的1%,他们总量在2007年有71亿元,主要是来自美国、日本和欧洲。在巴西获取汇款的农户中,63%的拥有银行账户,移动公司和银行合作,开始使用WAP技术提供基本的交易(转账,账户咨询)。而且,直到2007年才开始广泛地提供金融服务。

在巴西,银行使用销售终端设备POS机,如银行卡读卡器,在各零售店和邮局的网点开展传输账单、邮政储蓄、信贷、保险以及资金转账等多种业务。通过这种方法,巴西把金融服务几乎扩展到每一个行政区域。而建设这种终端系统的成本,只相当于建设一个标准银行分支机构成本的0.5%。巴西银行通过在零售网点使用POS设备,在以前没有银行设施的东北部偏远贫困地区建立了银行服务渠道。

(4)菲律宾模式

2009年年底菲律宾的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82%(6500万用户),这是亚洲3G服务表现最好的市场之一,该市场主要由两个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运营商——智能通讯和Globe电信,控制着近90%的市场份额。在2008年,第三个运营商——Digitel移动进入市场,迅速获得了10%的市场份额。菲律宾是少数几个电子支付和电子化银行取得重大突破的发展中国家,2000年菲律宾开始实施大银行与小银行合作,其能通过雇主的电话领取工资,支付他们的费用和接收国内和国际汇款。根据最近的信息发展研究,2006年,有250万人使用这些智能的金融服务。

全球电信于2004年进入电子化银行市场,推行其所谓的手机钱包G-Cash,G-Cash是一种便携式的持卡人自我服务金融设备(ATM),并且能被用于汇款、转账和支付,通过连接着3500代理网络终端。环球电信没有和任何银行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客户不需要提前准备好卡或银行账户来获取金融服务。

现在全球电信正在扩大其使用支付平台用于农村银行贷款支付和偿还。据普罗恩萨(Proenza,2007)的研究,菲律宾电子化银行的成功因素是其庞大的城市人口和短信文化,这也间接表明了大部分人口的收入低下和年轻群体的文化程度较高。在基础设施的需求方面,电子化银行需要广泛的可以支付的移动网络覆盖范围,实惠的价格以及负担得起的SIM卡,而这在菲律宾都满足。

总之,这些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机构通过在乡村地区创新电子化金融服务,有效地延伸了金融服务半径,降低了运营成本,并且提供了及时、高效、可行的基础金融服务。

4.重庆农村地区发展电子化金融服务的优势

(1)成本优势

在农村金融服务领域,电子银行可以帮助银行解决建立网点的成本和处理小额交易的成本两大问题,减少低收入人群和居住在偏远地区的人们获取金融服务的成本,并保证能可持续地提供金融服务。低成本可以使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人口有能力享有正式的金融服务,特别适合偏远山区和成本偏高的农村地区。

发达国家开设互联网银行和自动柜员机等处理业务的成本只相当于一个银行柜员成本的1/5.据秘鲁信贷银行估算,通过传统银行完成现金交易的成本为0.85美元,而通过手机银行完成现金交易的成本仅为0.32美元。在菲律宾,通过手机银行完成一笔业务的成本平均仅为传统银行的1/5,分别为0.5美元和2.5美元。巴基斯坦泰玛尔(Tameer)银行收集卡拉奇的数据计算得出,建立一个实体银行网点的成本是建立一个零售代理点的30倍,为1400美元。银行网点每月的运营成本为28000美元,而零售代理点的运营成本仅为300美元。

(2)技术优势

金融机构物理网点的高成本导致依靠其服务农村的“良好愿望”已无法实现。近年来,随着重庆县域经济的发展,农户对金融服务需求明显增强,而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布局和人员数量均难以满足金融服务需求,极大地影响了农村金融在服务“三农”中的“支农主力军”作用。电子化金融的技术优势表现在如下两个个方面:电子化金融服务的发展有效地延伸了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半径,破解了在农村偏远地区构建金融支付体系的难题,切实提高了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电子化金融服务凭借价格相对低廉的成本优势,将有效地增加农户的金融产品消费能力,而且通过广泛采用基于现代通信手段的电子化金融,摆脱了传统银行业务对网点、人员的依赖,实现了在农村地区可以持续、有效利用低成本的现代通信技术提供存款、汇款、贷款和保险等基础性金融服务。

第三节 外汇管理机制创新全国领先

重庆外汇管理部不断加大管理方式创新力度,深入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全面提升外汇管理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以切实贯彻落实“五个转变”。以构建全方位监测体系为突破,深入推进主体非现场监管全覆盖,为“五个转变”奠定坚实基础。

一、建立健全主体非现场监测与主体监管机制

按照“监管主体全覆盖、监测指标全口径、监管系统运用全方位”的总体思路,建立涵盖银行、企业、个人主体的全覆盖监管机制,实现对外汇收支的全口径持续监测和对跨境资金异常流动的全过程跟踪监管。

近来,重庆外汇管理部在提高非现场监管水平上狠下功夫,陆续推出多项措施,努力提高银行结售汇非现场监管的有效性。

1.建立外汇收支形势分析例会制

每月由外汇管理部各处业务骨干参加,以重庆外汇收支数据为基础,结合重庆市经济总体形势及经常项目、资本项目管理过程中的情况,分析外汇管理动态情况与潜在的问题,并及时关注、跟踪、调查、分析、研究,提高了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制定结售汇相关数据核对制

将结售汇统计报表中贸易、非贸易和资本项目下的各细项与国际收支统计监测系统中各对应交易类型的结售汇发生额按月核对,针对差额部分查找原因,及时发现管理漏洞。

3.推出银行结售汇异常情况报告制

要求银行随结售汇旬、月报表,对其中同比或环比超过一定比例的情况提供书面详细说明,分析主要原因,利于外汇管理部及时掌握具体情况。

二、自主开发并不断完善主体非现场监测系统

通过梳理各业务系统数据内在联系和口径差异,筛选反映主体外汇收支全貌的最优数据汇集到主体非现场监测系统,形成全面反映各类主体收支信息的数据支撑平台。目前系统一期已建立起涵盖总量监测指标和主体监测指标的两大类监测指标体系,系统二期预警功能开发正稳步推进。

重庆外汇管理部自主开发了主体非现场监管软件系统,健全跨境外汇资金流动全口径监测体系,主体非现场监管工作机制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确定交易主体为监管单元,构建非现场监管架构。一是以交易主体为监管单元,跟踪主体外汇收支,及时发现主体异常外汇收支行为。二是在本地区外汇收支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异常变化交易项目,确定异常交易主体。通过这两条并行的监管主线,将单个主体的监管置于本地区外汇形势总体分析框架下,使宏观总量结构分析与微观个体具体分析有机结合,既能够对辖区外汇收支总体趋势整体把握,也有利于发现追踪单一主体的异常外汇收支行为,构建起非现场监管框架模式。选择最佳数据信息,确定主体非现场监测数据整合方法。根据外汇局现有各个系统数据特点,选择反映主体情况的最佳数据作为采集对象,并区分不同情况对数据进行甄别和加工处理。

1.完成系统程序初步开发,强化主体非现场监管手段建设

该系统整合了外汇局现有业务系统数据和重要外部数据,为数据匹配核对、日常监测提供技术支持。系统以Sybase数据库为开发平台,设计完成8大功能模块的开发,以满足主体非现场监管需求;同时设计16个指标,实现了对企业主体外汇收支自动预警、监管信息共享,能够做到对企业实施分类管理。建立组织架构,为实施主体非现场监管提供机制保障。重庆外汇管理部成立了主体非现场监管领导小组,统筹各项工作;设立主体非现场监管办公室和监测组,负责主体外汇收支监测具体工作。此外,还拟订了主体非现场监管实施方案,明确各个环节及相关人员的职责及操作规范,切实推进主体非现场监管有效开展。

2.集中监测,提高跨境外汇资金监测分析预警合力

依托主体非现场监测系统,采取“人员集中、时间集中、地点集中”的“三集中”方式,跨处室统筹组织业务骨干,全面开展主体非现场监测。通过不断探索,相关工作人员总结出以下体会:实现数据整合是基础。主体非现场监测系统将企业主体多角度、全方位的外汇收支数据、结售汇数据、相关的外部重要数据等进行有效整合,为主体非现场监测提供了较为完整的数据平台,为提高主体非现场监测效率奠定了基础。于创新监测方法是关键。在主体非现场监测系统实现数据整合的基础上,需要创新有效的分析方法对异常外汇收支线索进行分析查找。如重庆外汇管理部创新“比对分析筛选”方法,实现了依托主体非现场监测对贸易项下可能存在异常的线索进行快速分析筛选。

3.持续追踪核实

完善追踪核实工作机制,针对主体非现场监测筛选出的异常线索采取多种形式的追踪调查,确定异常情况后及时采取相应监管措施。提高管理有效性是目标。通过主体非现场监测和主体监管,将宏观外汇收支、结售汇数据分解到具体的企业主体,强化异常资金流动监测分析,实现对异常线索的快速发现和精准锁定,为有效管理提供有力支撑。后续完善梳理并完善外汇局统计数据体系。现有系统数据采集方式和数据统计口径之间的差异,造成数据难以综合利用,外汇收支统计的全面性、及时性不足。建议总局从以下方面入手解决此问题:一是对于国际收支申报、结售汇和外汇账户等基础数据,直接从银行会计系统提取逐笔数据,确保数据采集时点一致,便于外汇局内部不同口径下数据的统计,提高数据的及时性和可比性。二是在立足外汇局现有系统和采集渠道的基础上,还可考虑利用人民银行统计数据资源或统计途径获取数据,使统计数据更全面、更好地服务于管理需要。三是对于外汇局不同部门、同一口径的数据信息,由一个部门牵头,负责采集并导入外汇局各个内部系统,减轻重复采集成本。

4.推进本外币资金一体化监测

按照主体非现场监测原理,通过账户平台,搭建本外币资金一体化监测平台。可在现有人民银行数据信息资源基础上,采集涉汇主体人民币账户资金相关信息,并与其外汇账户资金情况进行对接,实现对涉汇主体本外币资金收支情况的及时监测,以利于对微观主体经营行为的变化做出前瞻性判断。

5.建立监测分析专职机构

建议择机建立监测分析预警专职部门,使监测分析预警职能得到更有效的发挥,为强化跨境资金流动监测和管理提供基础支撑,增强外汇管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三、深入推进主体非现场监测与主体监管全覆盖

按照分阶段、分层次推进的方式在辖内中心支局开展主体监管试点并完成全辖推广。通过专题讲座、技能测试、劳动竞赛等多种方式加强监测技能培训,打造与主体监管要求相适应的人才队伍。

1.以加强金融机构管理为抓手,引导金融外汇产品和服务创新,进一步丰富“五个转变”内涵(1)将金融机构外汇业务纳入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综合服务管理体系,从本外币一体化角度,强化对金融机构外汇业务综合管理。同时,细化银行、证券、保险外汇业务管理流程,对金融机构实行归口统一管理。

(2)探索银行主体非现场监测与主体监管的方式方法,从资金运作监测和合规性管理两方面不断改进和完善对银行机构的主体监管。

(3)出台《关于金融外汇支持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金融外汇服务支持涉外经济稳定增长的意见》等,根据各类型银行的经营特点及优势,结合重庆企业实际需求,采取与银行联动的方式支持银行产品创新、服务方式创新,稳妥有序落实改革措施。

(4)构筑“银、政、汇、企”交流平台,组织开展政策宣传与培训,促进政府部门优惠扶持政策、银行金融支持与企业实际需求相对接,统筹全市金融资源服务涉外经济发展。

(5)开辟银行结售汇网点市场准入“绿色通道”,促进金融外汇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截至2010年9月末,重庆市对公、对私结售汇覆盖率分别达到95%、100%,渝东南少数民族偏远地区对公结售汇网点实现100%全覆盖。以提高管理有效性为目标,加强外汇收支监测分析,精准打击外汇违法行为。建立和完善外汇收支形势监测旬报制度,突出对全辖外汇收支动态的加工整理和监测分析。据此及时发现了表外融资增大资金跨境净流入压力、非居民个人结汇购房猛增等值得关注的问题。于将外汇业务综合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加大涉汇主体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截至2010年9月末,已完成对两家银行外汇业务综合检查及对22家主体贸易信贷登记、个人外汇管理等政策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充分发挥了检查对管理的促进作用。针对非现场监测发现的非法“网络炒汇”等违反外汇管理行为的线索进行深入追踪,加大打击力度。2010年联合公安机关破获了两起“网络炒汇”案件,受到总局和重庆市政府表彰。在数据整合的探索方面,重庆外汇管理部实现了监管对象从逐笔外汇收支到涉外交易主体的转变,并对主体实施不同频度和力度的分类监管,做到了对地区外汇收支总体情况“说得清”,对正常企业“便利高效服务”,对异常线索“持续追踪”,对违规行为“精准打击”。

2.外汇管理部畅通,企业收付汇及核销通道

近年来,重庆外汇管理部创新服务手段,延伸服务外延,支持地方涉外经济发展。2008年,重庆外汇管理部召开促进缓解船舶出口企业融资难座谈会、支持出境务工座谈会,三峡贴息贷款专题会等,“一对一”地帮助企业解决相关实际问题。大力推进贸易便利化,对10余家重点企业的涉汇难题进行研究化解,如雅马拓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快递付汇核销难题、马勒发动机等受次货危机影响收汇难题、中赛迪出口预收货款合同签订问题、邮储银行内部账户资金划转难题、重庆力帆(集团)进出口公司摩托车设计费支付难题等,积极支持企业发展。同时,通过上门培训方式加强对企业的宣传。走访了美联物流、宜进利、风琴针业、渝江压铸等10余家企业,向其重点宣传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贸易收汇结汇管理的政策,以及在办理进出口收付汇业务和非贸易方面的新政策,规范企业收付汇行为。加强对银行的政策指导,赴邮储银行重庆分行现场指导,了解银行业务办理过程中外汇管理政策执行情况,解答银行相关工作人员业务办理中的疑难问题,规范银行业务操作。

四、促进监测与监管的有效衔接

确保非现场监测发现的异常线索能通过监管环节进一步追踪核实,并通过监管提示、监管警示、约见、查处等方式实现对违规行为的分级处理和对涉汇主体的分类管理。创新“事前便利、事后监管”管理模式,建立涵盖外汇局与金融机构的特色服务机制。

创新管理模式。针对跨国公司特殊的资金运作模式制订监管工作方案及操作规程,建立专项服务工作组和定期、不定期调查机制,对跨国公司实行“点对点”服务,确保跨国公司在渝高效、顺畅运转;主动研究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运作模式和政策需求,采取建立数据认证中心、跨部门联合监管的方式解决电子商务交易真实性审核难题,支持重庆市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大力推进出口收汇自动核销。截至2010年9月末,全市共有243家企业获得出口收汇自动核销便利,核销额占全市出口收汇总量近70%。同时,按照“先试先行、打好基础”的工作思路,主动探索进口付汇核销管理新模式;采取简化进出口核销程序和出口收汇联网核查手续、放宽贸易信贷登记额度限制等系列贸易便利化措施,对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及保税区企业给予切实支持,助推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平台建设;推动投资便利化,对重钢集团、博赛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走出去”涉及的外汇需求给予切实便利。2010年1~9月,重庆市企业境外投资外汇资金流出同比增长7.8倍,通过收购境外自然资源及核心技术,增强了重庆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能力。

管理方式创新,多项措施并举,促进了干部职工积极思考,敏锐发现问题能力的提高;充实了外汇收支分析内容,强化了外汇收支分析职能;开拓了增强银行结售汇非现场监管有效性的新思路,为切实提高非现场监管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类推荐
  • 东亚家族企业的制度分析

    东亚家族企业的制度分析

    本书从企业制度的视角入手,系统的对东亚家族企业的制度基础、制度失衡与制度变革等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
  • 哈佛最受欢迎的营销课

    哈佛最受欢迎的营销课

    什么是营销?哈佛商学院著名教授、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说过:“最简短的解释是,发现还没有被满足的需求并满足,这是一个整体思维体系,你的成功不是跟着别人干已经干成功的事,而是找到人们想买却只有你能卖的东西。”所以说,营销是开拓性的、创造性的活动,需要智慧的凝练。现代市场营销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事业,也是一项极富创造性的活动。无论从对社会的影响看,还是从对促进生产、指导消费、拓展市场角度看,创造力一直是现代营销活动存在和发展的动力。
  • 股市从110至五八八

    股市从110至五八八

    本书内容主要以通达信为分析软件,以选股为重点,以帮助股民建立正确简洁的选股理念方式为目标,将作者及其团队多年实战及研究中所总结出的最常用,最简单上手的技巧与股民分享。本书分为十大章节以及附录,分别从主图的三买五卖的北斗七星讲起,利用量比、换手率、股价、涨幅、振幅;最后与资金量及金叉配合一同选股。这些内容既看起简单又非常实用;不论事新股民以及老股民都是非常实用的工具书。另外在附录之中我们帮您整理一下相关网页让股民查询方便。
  • 每天知道点处理客户异议技巧

    每天知道点处理客户异议技巧

    在销售中,你要想提升你的销售业绩,就一定要懂得察言、观色、攻心,正确处理客户异议,真正明白心理学对销售的重要性,从而让自己成为销售行业中的一名佼佼者。
  • 销售要懂心理学Ⅱ

    销售要懂心理学Ⅱ

    本书讲述了成功实现销售的必备技能。分别从“望闻问切”四字来剖析销售的成功秘诀。
热门推荐
  • 我是金刚狼

    我是金刚狼

    【2016爆火新书,超级英雄小说】五年的黑暗历程,将本是性格懦弱的林晓打造成了一柄无坚不摧的利刃!当上天重新给他一次机会,重回繁华都市,身具金刚狼的超强体魄,他又将上演一段怎样的传奇,兄弟,美人,热血,权谋……一切尽在本书中!『ps:无种马,无恶俗,逼格高,这是一本不一样的都市,颠覆你的想象』【本书群号:168467639】
  • 剑为心生

    剑为心生

    “嗯,今天又是一个平凡的一天啊,平凡万岁\(≧▽≦)/!”本只是一个喜欢平凡,又怕麻烦的高中生,却因为一夜之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搞毛啊!穿越,老天!你逗我呢吧!”
  • 台案汇录甲集

    台案汇录甲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洞仙经

    三洞仙经

    海外仙岛,小道士与几个伙伴因探奇遭妖蛇追逐,误闯入仙家洞府,缘来道醒,散仙陆修静出关,洞中七日,世上何年,他临行前算出邪气日盛,未来世间将有大动乱,启示几人后驾云而去,不只是寻那祸根还是羽化登仙去了。只留下年幼的几人对那瑰丽奇幻的仙侠世界无限的憧憬。卧云逍遥游八极之表,御剑杀人于千里之外。
  • 无根时代

    无根时代

    这是一个没有根的时代。在异乡的土地上,我们非常勇敢,非常励志,为了改变自己的未来,纵横拼杀。但是我们都知道,清晰地知道,我只是一朵蒲公英,虽然努力想要将根扎住,但是终究无法长成参天大树。
  • 胖子,你好嗨

    胖子,你好嗨

    不过是雇主在车里爱爱的时候不小心往里面丢了一串鞭炮,老天啊,需要用这样的方式惩罚她吗?看着镜子里壮硕的男性躯体,童真一片郁闷。然另一位正主,竟毫不在乎的躺在说发上翻起了杂志。“sir,下面总吊着一杆枪,好难受。”“我胸前也垂着二两白肉。”“这样该怎么生活啊?”“简单,饭你煮,碗你刷,你去工作你养家。”“那你呢?”“我负责减肥和——养花。”
  • 学会发泄:发泄是一种自我完善的人生智慧

    学会发泄:发泄是一种自我完善的人生智慧

    本书是一本励志书,是通俗读物。本书从几个方面告诉读者如何在压力面前,学会发泄,并调整好心态,在职场和人际关系中获得成功。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印度贵妇的五亿法郎
  • 西路军:天山风云

    西路军:天山风云

    本书描述了西路军余部进入新疆活动的全过程,记录了共产党人在新疆培养后备人才的历史情况,并揭示了盛世才政权表面上平静祥和掩不住暗藏的重重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