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昭然于人的容颜之上,更闪烁于举止之间。有才华而且能做到礼仪周全、言行得体,会使人敬重有加。泰然自若是成熟心灵的外在表现。一种沉着、威严的境界,是一种成熟的气质,出语必智慧,行事必成功。你成熟的程度和你人格的完善程度有一定的关系。当你的行动不再幼稚而变得庄重时,自然而然地就能产生一种威严感。
初涉社会,青年人总觉得为人处世难,渴望自己早一些成熟起来,可往往却又无法分清成熟与世故的界限,反而陷于世故的一面越走越远。在生活中,成熟的人多受敬仰,世故的人多受鄙夷。
一个成熟的人能看到社会或人生的阴暗面,却不被阴暗面所沾染。表面上沉静而内心却有一腔热血。有不平而不悲观,既坚信希望在于将来,又执著于今天的努力。世故者也会看到社会的阴暗面,但他们却可以容忍、顺从这一切,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们因为曾在事业、理想、生活、爱情等方面遭受过打击或挫折便冷眼观世,觉得人生残酷,社会黑暗,自以为看透了社会和人生,以“众人皆醉我独醒”自居。
那种世故之人对社会与人生极度冷漠。他们不再奋斗、不再坚持原则,似乎看破了“红尘”,顿悟了人生,对一些违背原则的问题也是轻轻放过、不以为意,表现出了彻头彻尾的世故嘴脸。
成熟的人不虚伪。他知道社会是复杂的,因此人的头脑也应当复杂些好。遇事要自己思索,自己做主,不轻信,不盲从;与人交往,考虑复杂些而不失其赤子之心,同朋友,不可处处介意,事事留心,对不熟悉的人,也不会一下子就推心置腹,因为这样既不尊重自己,也不尊重别人,可以多听少谈,真正了解后才可以敞开心扉交流思想。世故者由于过多地看到人生和社会的阴暗面,因而错误地认为人世间没有真诚可言。他们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对人外热内冷,处处设防,奉行“见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的处世原则。与友相交,虚与委蛇,巧于周旋,别人的事自己探听尤详,自己的事隔墙难闻,说给别人听的,尽是些“不着边际”的话。
成熟者善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们坚持互惠互利、互帮互进的态度。交往的热情源于对方的利用价值,且常常会“雨过地皮干”,你刚刚帮过他忙,转脸他就忘却。犹如果戈理小说《死灵魂》中的主人公乞乞可夫一样,在刚当小职员时,百般讨好巴结上司的麻脸女儿,以博得上司的好感;当上了科长,站稳了脚跟之后,便马上翻脸不认人,那个痴情的姑娘便成了他愚弄的对象。
世故的人看风使舵,他们善于观风向,看气候,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投人所好,八面玲珑,采取“随风倒”的处世方法。成熟者遇事头脑冷静,坚持原则,有主见,自己该干什么仍干什么。一个成熟的人,是绝对不会四处讨好他人;更不会去任意滋事造谣,在背后批评别人。
一位西方哲人说得好:“要善于处世,不过,可别成为处世的专家。”一味研究如何讨好别人、在如何使自己不吃亏上下工夫,就会扭曲了自己,使自己变成一个变色龙似的人,还会使自己时常陷入尴尬狼狈的境地之中。
成熟者对事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作敢当,有“舍我其谁”的大丈夫气概,往往小事糊涂,大事清楚。世故者玩世不恭,游戏人生,采取滑头主义和混世主义态度,专搞中庸,惯于骑墙。他们和人可以谈天说地,但只是摆现象,不下结论,迫不得已时就巧于应付说一些“大家早已公认”的结论,谁也不得罪。遇有原则问题需要辨明时,则不问是非曲直,要不然就是模棱两可,说些咋说咋有理的话。与人意见不一时,便以“今天天气……哈哈哈”的态度加以回避。如果一个人凡事都采取一种嘻嘻哈哈、无所谓的态度,在体态上总是摇摇晃晃,显得极不稳重,就会让人觉得你十分轻浮。对于社会上存在的种种乖巧行为,虽知其隐秘,却不露声色,做冷眼旁观者,既可明哲保身,又可留条退路。行动上却草率之至,做事极不负责任,这样的人会因世故失去人心。
世故在人际交往中留下的印象是不可信、不可靠和不可近,世故的人生态度只会将人引入歧途。
§§第五章 好人缘才有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