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的第一届内阁是联合内阁,是南京和北京政府双方妥协的产物。十位总长公平地出自不同的省份,这样做可以报答那些自革命爆发以来,为创立共和国作过突出贡献的人。
唐绍仪是广东人,他担任总理兼交通总长。外交总长陆征祥是上海人。他奉命参加过1881年签订的《中俄陆路通商条约》的修订。他在欧洲生活了20年,法文、英文均极佳。他曾两度代表中国出席海牙国际和平会议。去年,因与荷兰签署在荷属东印度建立中国领事馆的协议而享盛誉。内务总长赵秉钧与总统是同乡,都是河南人。陆军总长段祺瑞是安徽人,两人均是合适人选。另一个合适人选是司法总长王宠惠,是广东人,中国最有才能的人之一,获得过英国律师资格。
海军总长刘冠雄是福州人,在英国留学多年。财政总长熊希龄在日本学习过,在欧洲游历过。他是湖南人,长期担任财政方面的职务,一直在东三省任最高的财政官员。他管理盐税多年,经验丰富。因此,任命熊希龄为财政总长,今后政府的对外贷款能够提供盐税上的保证。教育总长蔡元培是浙江人,他已在德国和其他国家研究教育法多年,因此这一任命尤其适合其位。农林总长宋教仁和工商总长陈其美均在日本留学,他们没有就任。工商总长陈其美自上海光复以来,一直任沪军都督。
黄兴是湖南人,人们普遍认为他是领导起义的最为著名的领袖。他任参谋总长。他在日本多年,可能留守南京,在各议员齐集北京后负责军队的遣散工作。南京临时政府各部不再独立存在,原有的部门现在归一个机构负责。
现任内阁成员无论在教育背景还是知识面,特别是对日本和欧洲的知识,均比先前所有内阁丰富。在现政府13个高官中,只有总统和内务总长没有去过国外。
1912年4月11日,星期四(10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