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禄贞被刺
被任命为山西巡抚的吴禄贞统制已被第一镇的满人士兵所杀,因他与在太原府刺杀满人的哗变士兵联合。这使局势进一步复杂化,加深了满汉之间的敌对倾向。
吴禄贞是中国最有能力的军官之一,在日本受过严格的训练,在间岛争议中他担任驻满洲前线指挥官(译者注:即延吉边务帮办),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是湖北人,他的被杀增加了实现议和的难度。就在两天前,他激烈地谴责荫昌在汉口指挥清军犯下了暴行。那是满人在武昌报复革命军的行为。吴禄贞被满人所杀的事件,使局势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混乱。
今天民政部的一些建筑被毁。一般情形下,此事可能无人关注,但北京正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此事立即引起恐慌,说皇宫着火了,一时气氛十分紧张。现在人们认为,不用说,大火是煽动叛乱。
山东省的独立使朝廷处于更加无望的境地——尽管从一开始朝廷就对它无望了。
英国在上海的利益
我们(译者注:指英国)在上海巨大利益的保护问题,引起了英国公使馆的极大关注。我们的政策清楚和明确地在以下文字中表明出来:
革命政府如取代帝国政府,不可以任何形式影响租界之已建机构。已有程序不可改变,同时,我们为寻求保护的道台和其他中国官员提供庇护。被庇护的无论道台还是其他官员,均不得以政府官员名义利用提供给他们的避难所行使职权。
报界的态度
北京报界正在改变腔调,变得大胆起来。一些报纸公开支持革命党,抨击一些暴行(译者注:当指荫昌纵兵焚烧汉口)和袁世凯起用声名狼藉之人。舆论呼吁没收满族王公的财产,以赔偿人们因汉口大火而遭受的损失。
社会上似乎普遍存在一种不确定的、不能解释的恐慌。但无论如何对外国人没有任何不友好的言行。相反,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如果可能的话,北京的绝大部分人都会欢迎派外国军队维持全城的秩序。
在福州,满人军队由于害怕受攻击,已请求允许他们在英国领事馆避难。
1911年11月10日,星期五(9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