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72000000082

第82章 认同赢得员工追随

优秀的公司之所以能够使员工甘于为企业卖命,除了必要的生存原因外,每个企业总会有值得员工所认同的地方——企业文化、愿景目标、领导魅力、激励机制等,可以说企业能够吸引员工的东西不仅仅是金钱,公司经营的方方面面都可能成为员工认同并追随的原因。

认同是潜移默化的激励,需要不断加强员工认同感。

公司形象、运作方式、管理制度等都是企业文化的外在形式,都体现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具有独特核心价值观的企业往往更容易得到员工的认同。

Google——如何赢得员工认同

周红于2 0 0 0年加入 Google ,是一名资深软件工程师,是 Google公司的第一位中国人。2005年,她被派驻中国,协助李开复开拓中国市场、招聘员工,被Google公司称为“文化大使”。

起初,周红也经历了与 Google的选择和被选择的过程。把2 0 0 0年的周红和2 0 0 0年的 Google ,做一个对比就可以看出对企业文化认同的魅力。周红,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几乎同时拿到机械工程博士学位和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面临数家全球著名的大公司选择;Google公司刚刚创业不久,连门牌号都没有,只是在路边电线杆上贴了张小纸条,用圆珠笔写着“Google”,再打了个箭头,特别不容易找。

像 Oracle、SUN、思科都是大公司,建筑都很漂亮,而且公司实力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但周红最终选择了的 Google。为什么呢?回想当初的情景,周红说:“我感觉这个公司和其他公司完全不一样。”

“不一样”,不仅仅因为是 Google公司不一样的寒酸。周红说:“我觉得他们员工的工作都特别用功。负责招聘的主管是晚上9点打电话给我的,我当时很感动,负责招聘的都要工作到晚上 9点钟,工程师那就更不用讲了。”她认为,选择 Google ,是因为面试者给了她最难的题目;而面试她的 3个同事都非常聪明。“我想跟他们在一起工作一定有很多乐趣,也能学到不少东西”。

正是这种基于对 Google专于技术的文化认同,这位高才生才会加盟。然而来公司后所亲身经历的企业文化氛围更是赢得了周红的认同,使其乐于去追随Google共同成长。

刚来公司时,尽管只有几十名同事,但令她惊讶的是,公司不但有厨房,还有洗衣机、按摩室等设施和服务。而且到了半夜还经常人声鼎沸,甚至还能听到员工们在大厅弹奏钢琴,停车场也总是有车。周红说:“这给我深刻的印象,让我觉得他们都非常有激情,因为他们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所以他们不在乎工作很长的时间。”

在五年多时间里,周红从来不担心上班会迟到,因为她一般都是中午才上班。由于公司实行的是弹性工作制,公司的员工睡得比较晚,起来得也很晚。周红认为这种弹性工作制对一个人的创造力也是非常好的。如果把工作时间限制在‘朝九晚五’,那怎么能创新?灵感不是什么时候都能来的。

创新对一个企业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为鼓励创新,Google规定一星期内员工有2 0%的上班时间做自己工作之外的事情。Google有很多产品就是2 0%时间内做出来的,比如说 Gmail就是如此。Google还有一个规定,就是管理层不能限制员工在公司内部自由流动。周红就因为兴趣的原因,曾从一个部门到另一个部门,正如周红所说:“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能很有创意。如果有所限制的话,就难以发挥出个人的最大潜力”。

不止是周红,全球有4 0 0 0多名员工都因为对 Google的文化所认同,而追随其左右。

企业愿景是企业未来的发展目标,是员工今后的努力方向。让公司有一个绚烂美好的前景,不仅是领导者的心愿,更是公司每一位员工的心愿。如果这个目标既伟大而又现实,能够获得员工认同的话,必将对员工是一种巨大的激励。

据说有一家每年均有高额盈余的公司,其总经理的年薪不但很高,而且他的居所更是占地数百英尺,并且拥有三部进口豪华轿车。他表示,他之所以如此做,并不是心存暴发户的心理,而是要以身作则,让公司职员了解,在大家的努力下,如果公司赚钱的话,他们同样地也能过着与他相同的富裕生活。

这的确是个活生生的教材。该总经理在新进人员的讲习会中,也先以展望公司未来20年的前景作为说明。原因在于20年之后,新进人员早已结婚生子,并且必须供给子女读书,那正是需要一切的时期。所以,先让他们具体地想像一下如何工作才能有多少收入,然后给他们描绘出一个未来发展的愿景:实现这个计划在于自己。如此做的目的是使他们发奋努力,产生学习的动机。

企业领导者就是企业的代言人,领导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了整个集体的生存状态。领导者的个人魅力是赢得员工认同的关键。

领导者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领导者的“来”就是从群众中冒出来,在能力、业绩、胆略、品德上要与群众拉开距离。换言之,领导者的智商、胆商要比群众高。领导者的“去”就是要回到群众中去,在内心和感情上与群众缩小距离。这个“去”需要领导者的亲和力,需要领导者的人格魅力,需要领导者的领导艺术,需要领导者的情商。领导者的“来”能赢得群众的认同,觉得你像一个领导者。领导者的“去”也能赢得群众的认同,觉得你更可亲可信,更自觉地去追随。

三星集团——认同文化也是创造力

三星集团是韩国的标杆企业,是韩国这个拥有高度自信的民族中最大的骄傲。创造这个骄傲的是三星的领导者——李健熙。

在很多人眼里,李健熙是一个具有超凡魅力的人。首先,他是韩国当之无愧的第一富人:根据最新的计算,目前李健熙在2005年的《福布斯》全球财富排行榜上位居第122位,拥有近5万亿韩元(约合43亿美元)的资产;李健熙又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甚至连表情也极少变化,因此在韩国商界,他得了个“木鸡”的绰号,有人形容李健熙沉默的性格说:“如果电闪雷鸣,别人当场就会吓晕,而他会一步一步地走回家,第二天早上才会被吓晕。”但与此同时,他又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一旦开口,便直抵问题核心。他主持的会议经常持续几个小时不间断,因此职员们都养成了在会前去洗手间的习惯。因为李健熙专于工作的人格魅力,赢得了整个三星的员工认同,整个三星集团每个员工都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在李健熙领导三星集团后更是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相对于这些,李健熙对于韩国的影响更是现代历史上鲜有的特例。自从1993年开始领导三星“第二次创业”以来,他在三星实行的每天7点上班4点下班的新工作制就改变了整个韩国的日常作息时间安排;而在2003年他又率先推行了5天工作制,此举亦成为韩国人的新习惯。可见,领导者的魅力是无穷的,所能够赢得的认同也是无限的。

员工的认同源于企业的方方面面。如何增强人才和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呢?国际著名管理顾问尼尔森(Bob Nelson )为我们提供了五个不需任何花费的方法:

第一,有趣及重要的工作:每个人至少要对其工作的一部分有高度兴趣。对员工而言,有些工作真的很无聊,管理者可以在这些工作中,加入一些可以激励员工的工作。此外,让员工离开固定的工作一阵子,也许会提高其创造力与生产力。

第二,让信息、沟通及回馈管道畅通无阻:员工总是渴望了解如何从事他们的工作及公司营运状况,管理者可以告诉员工公司利益来源及支出动向为开端,确定公司提供许多沟通管道让员工得到信息,并鼓励员工问问题及分享信息。

第三,参与决策及归属感:让员工参与对他们有利害关系事情的决策,这种做法表示对他们的尊重及处理事情的务实态度。当事人(员工)往往最了解问题的状况、如何改进的方式以及顾客心中的想法;当员工有参与感时,对工作的责任感便会增加,也较能轻易接受新的方式及改变。

第四,独立、自主及有弹性:大部分员工,尤其是有经验及工作业绩杰出的员工,非常重视有私人的工作空间,所有员工也希望在工作上有弹性,如果能提供这些条件给员工,会相对增加员工达到工作目标的可能性,同时也会为工作注入新的理念及活力。

第五,增加学习、成长及负责的机会:管理者对员工的工作表现给予肯定,每个员工都会心存感激。大部分员工的成长来自工作上的发展,工作也会为员工带来新的学习以及吸收新技巧的机会。对多数员工来说,得到新的机会来表现、学习与成长,是上司最好的激励方式。

◎ 认同是一种互动,只有认同员工才能被员工认同

虽然企业文化、公司愿景、领导者魅力等都是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员工认同的,但认同却永远是相互的,而且是主动的。

企业文化、公司愿景、领导者魅力等企业的方方面面,建设之初如果不主动的考虑员工利益,那么也就不会赢得员工的认同。不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奖励,无论是只字片语的赞扬,还是对员工细微习惯的尊重,只有认同员工,才会赢得员工的认同。

国际著名管理顾问尼尔森认为,为顺应未来趋势,企业经营者应立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条件、目标与需求,发展出一套低成本的肯定员工计划。他的看法是,员工在完成一项杰出的工作后,最需要的往往是来自上司的感谢,而非只是调薪。尼尔森并特别强调,赞美员工需符合“即时”的原则。管理者应能做到在每天结束前,花短短几分钟写个便条纸对表现好的员工表示称赞;透过走动式管理的方式看看员工,及时鼓励员工;抽空与员工吃个午餐、喝杯咖啡;公开表扬、私下指责;等等。管理者只需多花一些心力,员工却能受到莫大的鼓舞,使工作成效大幅提升。正如管理学家彼得·杜拉克所言:对员工而言,只有深受信赖,才能满怀忠诚。

同类推荐
  • 对称管理:战略与细节的对称决定成败

    对称管理:战略与细节的对称决定成败

    对称经济学的核心,是以经济主体为主导同经济客体的对称,也正是由于这个对称,使经济学的主体性和科学性得以统一。对称管理是科学管理的真谛,有没有做到对称管理,是企业成败的根本原因之一。既不是战略决定成败,也不是细节决定成败,而是对称决定成败。对称经济是有序经济、双赢经济,合理的结构才出效益。 对称经济学是与和谐社会相对称的经济学,是与科学发展观、创新战略相吻合的管理学;对称管理的观点与方法有原创性、前沿性与时代的必然性,是以经济主体为主导同经济客体的对称;由于这个对称,使经济学的主体性和科学性得以统一。
  • 实话实说谈保险:人寿保险

    实话实说谈保险:人寿保险

    本书介绍了各种保险的功能、用途、特点和好处,内容着重在于人寿保险,对象是未买保险的人、已买保险的人和卖保险的人。
  • 学习经济

    学习经济

    本书对目前经济学发展的状况作个简要的评价,根据新剑桥经济理论框架,我对“学习经济”的国内结构调整机制做了一个粗略的设计,重点强调了劳动市场和资本市场,提出一个新的“国家学习体系”的概念。
  • 变革的路径与变革者的勇气

    变革的路径与变革者的勇气

    本书记录了2000~2002年中国证券市场那一段冲突与矛盾交织的历程,特别是2001年9月到2002年11月对每周证券市场的变动做了重点评述。内容涉及证券市场发展的阶段、上市公司质量等诸多方面。
  • 中国商品市场景气与预警研究

    中国商品市场景气与预警研究

    本书内容包括:中国商品市场概述、中国商品市场景气研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中国商品市场景气指数研究以及市场预警系统的编制等。
热门推荐
  • 壁花女遇到钻石男

    壁花女遇到钻石男

    她是壁花女,他是钻石般耀眼的校园王子,他为她绑上手腕上的许愿绳,点亮了她的世界,她追逐着他梦一般的幻影,直到毕业那天,站在时光的分叉路口。佛说:在她出现在你的生命里的时候,一切的结局也都无从知晓。
  • 凯源之恋

    凯源之恋

    当初的我,发现不了你对我的感情,现在换我来守护你了...
  • 心神志

    心神志

    万千心魔扰凡尘,喜怒哀乐现真神。神魔虽有通天能,奈何心性不如人。爱好和平,却被推至争斗的漩涡。天赋异禀,却不能守护所爱之人。在利益的大染缸面前,是畏畏缩缩停滞不前被洗涤地体无完肤,还是勇敢面对不断超脱去搏一个坦荡未来。相信了亲情、友情、爱情之后,回首望去,我当问心无愧!
  •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民族主义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民族主义

    本书对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民族主义进行了深入研究,内容包括:俄罗斯民族主义的历史渊源,诱发当代俄罗斯民族主义的主要因素,当代俄罗斯民族主义的表现形式,当代俄罗斯民族主义对社会的影响等。对当代俄罗斯民族主义的研究可以为探讨俄罗斯独特的历史发展道路提供新的切入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同时也可以为解析现阶段俄罗斯政府的内政外交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 苍梧小札

    苍梧小札

    一株半朽的苍梧树下,三个注定纠缠一生的人“为何你救了我的命,却不肯回应我的爱情?”“既是利用与交易,何苦做得一往情深?”······我这辈子,只后悔过两次,若非我捉弄于你,你是否就不会认识青煜?若我当时肯带你走,是不是我们从此就逍遥江湖
  • 随文字

    随文字

    有的时候,只是一个简单的小故事,没有开头,没有结尾,来的突然,去的匆匆,随心所欲。
  • 天下阴主

    天下阴主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之大,不知其几千万里,至今没有人敢称天下之主。上官弈,出身豪门,地位尊崇,有志于逐鹿天下,看他如何用他的实力,他的阴谋诡计,成为一代天下阴主,统率天下,兵锋之所至,万民之所臣服。
  • 友谊的青春

    友谊的青春

    几个人的友谊结识,也遇到了几个很强势的老师,在学校过得生活很是不亦乐乎,班里的几个刺头,却也有拿知分寸,彼此关心照顾。
  • 小公主

    小公主

    是一部灰姑娘式的儿童小说,写的是19世纪的故事。既刻画了心地善良、不怕困苦的萨拉,使人对她又是同情又是佩服,又对明卿女士那种势利小人作了淋漓尽致的讽刺。
  • 把栏杆拍遍

    把栏杆拍遍

    本书收集作者近年创作的散文精品五十余篇,集中展示作家精神境界与文化品位。作品多以写人为主。突出文学与政治纠葛的背景,善用理性分析和形象表现,因此,作品大多视野宏阔,充满磅礴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