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71400000011

第11章 艾伦·格林斯潘——总统的老板

他曾经是美联储主席,很多人认为美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的利率政策,某种程度上他已超越党派,成为美国经济舵手。金融界评论:“他一开口,全球投资人都要竖起耳朵”,“他打个喷嚏,全球投资人都要伤风”,“笨蛋!谁当总统都无所谓,只要让他当美联储主席就成”这是一九九六年美国大选前夕《财富》杂志放在封面的一句口号。

爱好音乐的少年

1926年3月6日,艾伦·格林斯潘出年于纽约,父亲是个股票经纪人,母亲在零售店工作。

然而,很不幸,4岁时,父母离异。这以后,格林斯潘一直跟着母亲生活,感情特别深,长大后还每天打电话向母亲请安,每逢周末还要乘飞机前往纽约看望老母,直至她1995年去世。

格林斯潘从父亲和母亲那儿各继承了一份天赋:数字和音乐。他从小就对在别人眼里无聊的数字游戏如痴如醉。大约5岁左右,母亲就让他做三位数的加减法心算,小格森斯潘居然能一口报出正确的答案。每当零售店顾客多时,他自然就成了母亲的好帮手。

格林斯潘的母亲能歌善舞,在她的熏陶下,格林斯潘迷上了音乐。因此,此时代格林斯潘的理想是当一名职业音乐人。在乔治·华盛顿中学读书时,艾伦显示了他的数学天才,但他首先津津乐道的却是音乐。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他在纽约著名的吉拉德学校接受了两年培训,因为他演奏低音单簧管和萨克斯管的技巧过人,因此就进入季罗姆摇摆乐队当了一名爵士乐演奏员。

格林斯潘高中毕业后,首先报考的专业是音乐,1944年,即他18岁那一年向纽约的茱丽亚音乐学院申请入读。这所学院在音乐界可谓大名鼎鼎,而且名人辈出,是位于纽约地区研习音乐的最佳地方。而这家学院还真的录取了他,可见他在音乐方面确实是有一定的可造就之处。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格林斯潘就在那里学习和声、对位的理论和音乐史,并苦练各种器乐曲目。茱丽亚音乐学院主要教授和训练学生学习一些正统、古典的音乐,与美国大众一般所喜好的通俗音乐相比,不免有些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之感。

不过,格林斯潘并没有受到学院在教学方面的限制,而是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一支名为“亨利·杰罗姆乐队”(Henry Jeromeband)的职业爵士乐团,在里面负责吹奏萨克斯管和单簧管,并随乐队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流行乐曲。

此外,格林斯潘还在有“世界的十字路口”之称的曼哈顿中城时代广场及儿童派拉蒙餐厅里演奏,这主要是为了挣些生活费用以求自立。不过,当时这类爵士乐团到处都是,该乐团也没有特别突出的吸引人之处,所以才一年就已经因入不敷出、财力不支而要关门解散了。

而也正是这个时候,格林斯潘终于发现在音乐以外,有一个更能使自己“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广阔领域有待他去开拓,那就是金融业。因此,随着乐团的解散,格林斯潘也做出了毅然的抉择,从茱丽亚音乐学院退学,结束了昙花一现的音乐生涯,转到纽约大学去攻读商业金融。

但不管他后来的路向如何与音乐无缘,音乐仍然始终是格林斯潘一生的赏心乐事。即使到了晚年的时候,他也没有改变自己对音乐的热爱之情。他最喜欢的,还是在茱丽亚音乐学院里朝夕聆听的古典音乐,最拿手的乐器则是单簧管,并还会在兴之所至时,应朋友之邀演奏一曲爵士乐。

对于为什么会在中途如此义无反顾地改变自己的人生路向,格林斯潘在后来自述道:“我是个还算不错的业余音乐家。但是,要按专业音乐家来衡量,我就太一般了。我当时就意识到了,因为你很快就会看到,真正的职业音乐家们具有什么水平的才能。我认识到:那种才能是天生的,你要么有,要么没有。所以,我早就想好了,如果我达不到那种水平,我就是选错了职业。”

格林斯潘虽然性情内向腼腆,为人低调,但内心其实雄心勃勃,怀有“宁为鸡首,勿为牛后”的想法,觉得自己在“音乐方面没有好到优秀的程度”,他并不满足于平平静静地以一个平庸之辈终此一生,他要在自己投入毕生精力的领域内成为执牛耳者,因此他明智地放弃了音乐,虽然并未因此放弃对音乐的爱好。

另一方面,即使是在乐团还没有解散的时候,格林斯潘一边参加音乐演出,一边也通过孜孜不倦的阅读,试图寻找自己真正擅长的领域。那时的舞会,每跳20分钟的舞就会休息20分钟,乐手们也在这时歇上一会儿。格林斯潘就利用这20分钟的间隔,坐在角落里的桌子旁,入迷地读书,即使是舞厅内如此喧哗吵闹的环境,也没有妨碍他在书海中的畅游。

当时,格林斯潘随着乐团到美国各地演出,每到一处,他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那里的公共图书馆免费借阅馆中藏书。有了公共图书馆这样优厚完善的文化设施提供精神食粮,任何一个有志于成才的青年人,都能利用这些便利实现自己的梦想,格林斯潘正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事例。

在阅读之中,格林斯潘渐渐越来越多地转向金融和股票市场方面的书籍。他的父亲虽然是一个股票经纪人,但在他4岁时已经离去,对他在这方面的成长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可言。他后来获得的对这一领域的认识,最早主要是来自于书本。事实上,时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接近尾声的1945年,由于战争刺激了军火工业的蓬勃发展,美国经济已经基本从战前的大萧条中恢复过来,股市也重新开始呈现节节上升之势。

对于这一切,格林斯潘都充满了好奇感,觉得金融业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行业,不由自主就为它所吸引。同时,他天性之中对于数字的爱好和敏感,也促成了他从音乐向金融业的转变。当时在他身边最需要用到数字方面的能力的东西,就是填写报税单。由于美国税制极其复杂,一般人对于报税单上那密密麻麻的表格栏目,见了就头昏脑胀,头痛不已。

然而,对于格林斯潘来说,这正是他小试牛刀之处,因此主动提出帮助乐队的同事填写报税单。此外,他还是个出色的记账员,并妥善管理着自己的账本。不过,当时有谁能想到,这个未满20岁的小伙子,在将来竟会管理起他们整个国家的“账本”来呢?

来到纽约商学院以后,经济学就像件得体的上衣一样非常适合格林斯潘,他于1948年以最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两年后,他继续在纽约大学深造,攻读经济学硕士,随后又来到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在哥伦比亚大学就读时,他已同画家琼·米契尔结婚。

也正是在哥伦比亚大学,格林斯潘遇到了他的第一位伟大的良师益友、后来在尼克松政府中担任美联储主席的来瑟·博恩斯教授。他与博恩斯的友谊成为他后来进入美联储的入场券。由于囊中羞涩,格林斯潘中途退学。这一耽搁就是近40年,直到1977年,格林斯潘51岁“高龄”时才圆了年轻时的梦想,戴上了母校的博士帽。

从华尔街走进华盛顿

20世纪50年代初,格林斯潘经历了一段短暂的婚姻后,便全心全意投身到华尔街去闯荡江湖了。当时他才28岁,就同一位年纪稍大的纽约债券交易人联手,此人名叫威廉·图森,他们共同创办了一家咨询公司:图森-格林斯潘公司。

在后来的20年里,格林斯潘一直把这家公司当作自己的职业基地。在新成立的公司里,格林斯潘自任总裁。他凭着与生俱来的经济头脑和高人一筹的政治敏感,很快就在华尔街上打响了牌子,赢得了:“最精明的证券商”的美名。短短5年的工夫,格林斯潘便拥有了公司的一半股份,日子过得颇为滋润。

1958年图森去世后,格林斯潘就接过了公司的领导权,扩大经营,开发了一批在金融和制造业领域颇具影响的客户。同时,格林斯潘还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新颖奇特、有利可图的小天地,即向高层企业管理人员提供经济分析意见。

格林斯潘的公司规模一直不大,但是在美国的金融市场上却有不可小视的影响力,而且从不需要主动去寻找客户。到1987年,因为格林斯潘出任美联储主席而被迫关张时,这家只有25名雇员的公司却有着将近90个长期大客户,多半还是工业和金融巨头。

正如一位美联储官员日后所说:“他是第一个专门向总裁们提供预测的人。”这种工作不仅在思维上有挑战性,也特别适合格林斯潘发挥个人才能,而且也因此使他变成了一位富人。当时他与债券商威廉·汤森合伙开了一家经济咨询公司,主要是为工商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经济预测和分析服务。

靠他杰出的经营之道,格林斯潘满可以就这样大把大把地赚钞票,成为美国股市上的“暴发户”,然而一次邂逅再度改变了他的人生之路。那是1966年的一个午后,格林斯潘碰到了当年爵士乐乐队老板加曼特。加曼特已经改行从政,正忙着给尼克松竞选总统出谋划策。通过加曼特的介绍,格林斯潘认识了尼克松。

当时,两人谈得很投机,都觉得相见恨晚。尼克松见格林斯潘说起国内经济政策头头是道,很是赏识,于是邀请他在自己的竞选活动中担任政策发言人。这个职位无疑比一个小公司的总裁更有诱惑力。于是,格林斯潘摇身一变,从商人变成了政客,开始在政界崭露头角。

当然,使格林斯潘真正得到转机的还是来源于他对美国经济的一次预测。还在读书期间,格林斯潘就结识了对他的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客观主义运动领袖爱恩·兰德。这位俄国出生的女作家在其畅销小说《泉头》中为自由资本主义大唱赞歌,并经常在家中举办沙龙,向紧密团结在她周围的忠实信徒传达自己的理性自私哲学,格林斯潘总是默默地坐在一边虔诚地聆听。

在兰德的影响下,格林斯潘开始研究自由市场经济学原理,相信在经济中加强政府干预是邪恶的,并对通货膨胀打心眼里感到厌恶。

1966年7月,格林斯潘在兰德的期刊《客观主义者》上发表题为《黄金和经济自由》的文章,预言美国将爆发严重的通货膨胀。那时候,美国经济在全世界一枝独秀,谁会在意这个无名之辈的痴话呢?连尼克松也只是笑着拍拍他的肩膀说:“你太多虑了。”格林斯潘备感失落,于是又回到华尔街经营他的咨询公司。

不幸的是,1974年,格林斯潘的预言显灵了,美国遭遇了二战以来最可怕的通货膨胀,经济陷入全面困境。焦头烂额的尼克松总统这才悔悟。连声惊叹格林斯潘是个“神人”,急急忙忙邀请他二度出山,出任美国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

但格林斯潘坚决不干。原来,他热爱他在图森-格林斯潘公司的工作,不愿意让公司失去像他这样强有力的领导人。这时,亚瑟·彭斯,这位格林斯潘在哥伦比亚大学的良师益友,出面相劝当年的同窗好友。彭斯自1970年以来一直担任美联储主席。他对格林斯潘讲:图森-格林斯潘公司成立20年了,假如这时离了创始人还不能运转,这就正好说明这家公司存在着严重问题。格林斯潘认为彭斯的分析语重心长,便同意担任这项职务。

两周后,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辞职,继任总统福特并没有收回尼克松的任命。

格林斯潘不仅很有经济头脑,在政治方面也工于心计。早在8年前首次活跃于华盛顿时,他就已经充分地挖掘了自己的社交潜力,给福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此番东山再起,他更是下了大力气赢得头面人物的赏识,对待有权力的人如同“对待病床上的病人那样关心体贴”。

当时,格林斯潘原本连网球拍都不会拿,但当他意识到白宫的网球场是一个权力游戏的集聚地后。于是,格林斯潘便刻苦训练。终于成了一名不错的网球手,彻底弥补了这个遗憾。

随着格林斯潘的不断经营,他声名鹊起,逐渐成为总统面前的大红人。1980年里根竞选总统期间,他是里根的经济顾问。里根当选总统后,他担任美国全国社会保障改革委员会主席,后又成为经济政策顾问委员会成员。

1987年是格林斯潘实现了他人生的一次重大转变。这年的8月,保罗·沃尔克辞去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一职,格林斯潘应运而生,被里根任命为继任者。从此,格林斯潘开始了他的十几年的美联储主席生涯。

拯救1987年股灾

1987年,尽管此时的格林斯潘已经小有名气,但出任美联储主席这样一个众人瞩目的敏感职务仍多少有些出人意料。美联储主席相当于美国中央银行行长,掌握着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对经济的影响力“仅次于总统”。

以前,历任美联储主席向来都是很谨慎地从内部产生,可这回却开了戒,让一个从未在美联储任过职的“外人”占了一把手的位置。而且,前任“大个子保罗”以其独断专行的处事风格与70年代后期两位数的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艰苦的斗争,刚刚恢复了人们对美元的信心,俨然是美国人心中的“巨人”。这个时候,很难想象还有谁更能胜任联储主席一职。

因此,格林斯潘的任命一宣布,道·琼斯指数竟下降了22个点。债券价格下滑得更厉害,在一天之内降到了五年内的最低点。在东京,美国对日元的汇率由1:145跌到了1:142.5;在巴黎,美国对法国法郎的汇价下降了2%。

这位新任的美联储主席不得不马上对付通货膨胀。在7月份,原油价格跌到了每桶11美元;而到了8月,又猛涨到每桶22美元。价格的暴涨连同其他通胀压力,促使美联储于1987年9月4日将贴现率提高了0.5个百分点。

这是一年多来首次利率调整,又是从1984年春季后第一次上调利率。实际上,从1984年以来,美联储共七次削减利率,由原来的90%下调到后来的5.5%。大多数经济权威人士认为:9月上调利率,明显地意味着格林斯潘主持的美联储要认真对付通货膨胀。

然而,危机四伏,接连不断。在经过一周的惨重损失后,到10月19日这一天——不久就成为臭名昭著的“黑色星期一”,这一天,股票市场大幅度地下降了508点,降至1738.74点,造成帐面损失高达5000亿美元。

这一天下降的百分比为22.6%,是1929年大萧条时著名的黑色星期二那一天的两倍。5000多亿美元灰飞烟灭,这可是美国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8啊!

《国际先驱论坛报》刊登了这样一幅漫画:一头公牛倒地而毙,手持利剑的斗牛士百思不得其解:“正炒得起劲,怎么突然就死了呢?”所有报刊头版头条的标题都触目惊心:《血溅华尔街!》《十月大惨案!》,权威金融杂志《福布斯》新进列出的全美400名大富豪,一下子就出局38人;首富萨姆。华尔损失高达21亿美元;而百万富翁亚瑟·凯恩一夜之间背上了近千万美元的债务,绝望之中对准自己的脑袋扣动了扳机……

举国上下,哀声四起,仿佛世界末日突然降临。大家都眼睁睁地看着联储,把格林斯潘当成最后“救世主”。对大多数观察家来说,这个时候真是可怕之极。这就需要具有果断决策能力的领导人担此重任,力挽狂澜,而坐在美联储主席高位上的这个人却是人们记忆中最没有经验的那一位。

但是,面对挑战,格林斯潘挺身而出。下午刚过4点钟,格林斯潘在达拉斯走下飞机,收盘铃声已响,使华尔街避免了遭受更大的损失。一个惊慌失措的美联储官员告诉格林斯潘,市场在收盘时已下降了508个点,格林斯潘当时一愣,但马上做出反应,他听到的应是508个点,而不是5.08个点。

于是,格林斯潘立即取消了预定的讲演安排,飞回华盛顿,当夜召开紧急会议,同顾问们研究处理危机的对策,并做出了至关重要的决策。

经过一整夜的思考,格林斯潘做了也许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决定——命令联储在星期二交易开始前50分钟发表一个一句话的声明:“作为这个国家的中央银行,联储遵从自己的责任,已经决定准备起到清偿力来源的作用,以支持经济和金融体系。”

这个声明简单而不失优雅,表明联储将暂时放弃信借贷紧缩政策,倾其所能向银行系统“紧急输血”,以确保银行信誉。就这样,格林斯潘稳稳地拨正了美国经济这艘大船的航向,在全国人民面前交上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令许多人对他刮目相看,这对生性小心谨慎的格林斯潘来说,的确堪称一次“大手笔”运作。

此政策也就是说美联储会根据需要,向金融体系注入资金,以防止金融崩溃。换句话说,对付危机的紧迫性已远远超过了紧缩银根的政策。虽然这与格林斯潘过去的主张不合,但正如爱默生所说:“愚蠢的政策一致性是目光短浅之辈的做法。”然而,格林斯潘并不愚蠢。

在过去的黄金年代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只要像摩根这样的金融巨头走进股票交易所,在大庭广众之下签下大额订单,就可以制止恐慌。其含义很明确:没什么值得害怕的。而现在的美联储是在摩根去世那一年创建的,在众多方面成了他的继承者,也正以类似的象征性手段干预经济来稳住投资者。学了一辈子经济史的格林斯潘,对摩根和其干预手段了如指掌,更确切地说,他也了解美国1929-1933年金融史上的悲剧,当时正是由于中央银行愚蠢地紧缩银根,把已经受到打击的股票市场推进了大萧条的深渊。

因此,当格林斯潘的一些顾问正苦于无计可施时,格林斯潘却毫不犹豫地说道:“懂得经济史的人都会明白,如果股票市场下跌了500个百分点,跌幅达20%时,经济肯定会出现大问题。这时我们所要考虑的不是应不应该向市场注入资金的问题,而是如何注入的问题”格林斯潘采取措施后,市场很快就平静下来。在短短几个月内,人们挽回了黑色星期一中所遭受的全部损失。正如《福布斯》日报所描绘的那样:“这是格林斯潘最辉煌的一刻,他高举起喇叭,告诉银行把钱借给华尔街,然后降低短期利率,而长期利率也随之下降。”这种有效的干预,对格林斯潘来说,还只是开头。股票大跌几个月后,美联储又调高了利率,这是一个惊人的举动,而且传递了两个有关信息:首先,格林斯潘已下定决心抑制通货膨胀;其次,他相信1987年的股票大跌与其说是危机,倒不如说是对经济的调整。他高瞻远瞩,不让短期波动影响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多亏了格林斯潘的决断,股市跌价后才没有出现经济萧条。值得庆幸的是,1987年的股票大跌没有重演1929年的悲剧。

格林斯潘的此举为他的美联储主席生涯第一个辉煌。从此,他与美联储主席一职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这天开始,他在美国的经济决策中一言九鼎,成为这个全球经济中心的“经济总统”。在此后的18年里,这一直是格林斯潘的行动逻辑,每当市场波动危机美国经济的整体稳定,他都果断地充当那只“看得见的手”,主动扮演市场拯救者的角色。从里根到布什,再到克林顿,无论华盛顿官场中如何风云迭起,人事震荡,格林斯潘硬是“我自岿然不动”。

逐渐被神化

在经济领域取得胜利后,格林斯潘现在面临着重大的政治考验。保守的共和党总统乔治·布什正争取连任,大多数悲观的华盛顿内部人士预测:保守的共和党人格林斯潘不会对利率采取任何行动来支持布什,尽管当时迫于通货膨胀的压力很明显需要再次调高利率。

就在这时,格林斯潘更惊人的举措出台了。在共和党全国大会召开前的几个星期,美联储将贴现率提高了50个基本点,整整提高了50%,这一来几乎窒息了原本就不景气的经济。

这是什么意思?首先,这位美联储主席尽管经验仍然欠缺,但却从不受任何人控制,也不领任何人情。其次他的视野远远超过了政治家的视野,因为政治家最远只能看到下一次选举。格林斯潘经常不厌其烦地讲:我们的目的是获取最大程度的可持续性增长。

1990年,经济滑入轻度衰退期,许多经济学家和投资者指责格林斯潘把持的美联储,说它在发现经济指标有问题以后,采取行动时动作太慢。但到了1992年,经济又出现大幅度增长,同时通胀率和失业率保持很低水平。当其他人正在沾沾自喜、津津乐道时,格林斯潘的目光已经投向了更远处。他得出结论:最大可持续增长已处在危险之中。

美联储预计再过一年左右时间,紧张的劳动力市场便会引发通货膨胀,于是从1992年7月开始提高利率。这就是所谓的通货膨胀“先发制人的打击”。于是,此时从华尔街到各城镇,对格林斯潘可谓众说纷纭。许多人把他当成讨厌的扫兴鬼:经济本来处于良好发展势头,就因为过度害怕通货膨胀而去抑制其发展。而工会组织只想提高工人工资,增加就业机会,因此就把这位美联储反通胀斗士骂得狗血喷头。

但是美联储却继续调高利率,一共调整了五次。从1992年7月的3%的最低点调至1995年2月1日的5.25%的最高点。与此同时,经济继续增长着。先发制人的打击的确保证了经济的最大可持续增长,格林斯潘的理论得到了验证。

随着格林斯潘的努力,美国的经济状况日益好转。1999年初,美国经济以5%的年增长率发展,而失业率跌到了28年的最低点。这样一来,他每说一句话人们就越加关注格林斯潘担任联储主席以来,美国经济度过了险象环生的80年代,迎来了90年代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经济连续9年持续增长,而且失业率和通胀率实现了双低,美国人正享受着二战以来“最灿烂的阳光”。

当时,“性情总统”克林顿毫不谦虚地把这一切归功于自己的英明,认为是他带领美国人跨进了幸福时代的门槛,其实格林斯潘才是真正的英雄。

格林斯潘的工作说起来简单:当各项指标显示经济发展过火,他就做出调高利率的暗示,为发烫的经济降降温;反之则降低利率,给疲软的股市煽煽火。他就像一位忙碌的“调音师”,当弦刚刚显得太紧的时候,赶忙松一点;当弦刚刚显得太松的时候,再去紧一下,使琴弦永远保持最佳的音调。

因此,格林斯潘对经济运行进行调整的油门和刹车主要是利率,他几乎将通过改变利率对经济进行微调发挥到了极致,1992-1995年,在美国经济一片向好的情形下,格林斯潘未雨绸缪,7次提高联邦利率,为经济适度降温。

继1987年股灾之后,格林斯潘又有两次“大运作”。一次是在90年代初期,美国经济萎靡不振,金融机构处于破产边缘,格林斯潘决定大幅度削减利率,并允许银行以3的利率从联邦储备借入资金购买利率为5的政府债券,以此来支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从而成功地走出经济持续低迷的阴影,从此步入经济增长的黄金岁月。

另一次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世界通贷紧缩,美国股市也受其影响一路下挫,华尔街上人心惶惶。格林斯潘斟酌再三,于1998年下半年果断出手,连续3次下调利率,给愁云惨雾的股市注射了一针兴奋剂。而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扩散到全球,格林斯潘又在10周内连续三次减息,创造了美国历史上最快的减息速度,稳定了经济。由于世界经济“领头羊”始终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其他国家很快就缓过劲来,纷纷踏上复苏之路。格林斯潘的大名也在全世界家喻户晓。

同样在2001年网络泡沫破灭、恐怖分子袭击美国后,格林斯潘在短短一年内将利率从6.5%降至1.75%,刺激经济增长。那些悲观论者曾经认为恐怖袭击后,美国经济不可避免地将出现负增长,但当年美国经济增长达到了3.5%。

事实上,这是所有人闻所未闻的奇迹,格林斯潘担任美联储主席的18年,美国经济持续增长,期间只被两次小规模的经济衰退打断,从1987年到1998年更是创造了90多个月的战后经济连续增长的纪录,更重要的是,尽管失业率已经低至5.5%,通货膨胀依然被控制在3%以下,被传统经济理论认为不可能两全的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竟然同时出现,美国出现了所谓“零通货膨胀型经济”。

这是一切都是格林斯潘被神话的来源,在很多时候,连稳重成熟的人们也开始从这位麻脸主席的讲话、证词和态度中寻求潜台词:他会干什么?他不会干什么?

理智地说,投资者的确应完整地分析一下格林斯潘对世界的看法,因为他对这个世界的影响太大了。

不过,更多的时候,格林斯潘会挂着一脸愁容,不断给股市念“紧箍咒”,一再警告泡沫危险,并不遗余力地推行货币稳定政策,再三“威胁”要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货膨胀,生怕“黑色星期一”的悲剧重演。

在格林斯潘看来,任何经济政策的核心只有一个——控制通货膨涨,而最佳的货币政策应当是保持适当的通胀,但又不产生过度的泡沫,否则就会呈现大起大落。他希望的是进三步,退两步,而不是进十步,退九步。

1994年,格林斯潘竟一连7次提高利率,使华尔街盛传一则笑话:交易员在哄骗哭闹的孩子时不是喊:“狼来了!”而是说:“格林斯潘要加息了。”格林斯潘那“沉重”的表情也广为流传。后来,美国人已经把“格林斯潘”当成了“忧心忡忡”的代名词,一见谁面色阴郁,便调侃道:“瞧你一脸的‘格林斯潘’。”

尽管人们有时会埋怨格林斯潘把钱袋“捂得太紧”,但正如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市场观察”栏目的首席经济学家欧文·凯尔纳所言:“格林斯潘和投资者之间是一种既爱又恨的关系,格林斯潘就像一个受人信任的医生保管着一些散发着难闻气味的药品,但每个人都知道这些药对他们是有好处的。”

美国《幸福》杂志曾对上千名公司负责人进行调查,发现格林斯潘的支持率高达96%。他们认为,过去近30年里,没有一位联储主席像格林斯潘那么称职人们也许会问:这位聪明睿智的老人究竟是如何创造出美国历史上最长的经济奇迹的呢?答案是:在浴缸里。他每天早晨6点左右起床,其后的一个半小时就是泡在浴缸里阅读各种经济和金融材料,有时甚至还动笔写点什么,因此他带到办公室去的讲稿常常是湿漉漉的。这个习惯是在70年代养成的。那时候,他的背部有些不适。他发现清晨时分长时间泡在热气腾腾的浴缸里,不仅能够解除病痛,而且才思泉涌。他甚至对朋友说,他的智商在早晨6点钟时比晚上6点钟时要高出20分。

作为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深知自己责任重大,其决策可以影响到美国的整个国民经济乃至全世界经济在今后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发展状况。因此,他在办公室里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钱从这里滚出来。”提醒自己三思而后行。

多年的联储主席工作已使格林斯潘不情愿地变成了保守派,只要政府能及时调整方向顺应发展,他就可以勉强接受缺少纯自由竞争东西,他的电脑与全世界的电脑联网,这使他能够时刻触摸到全球经济的动脉。同时,他的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幅讽刺他的漫画,将他形容为希腊神话中特洛伊国王之女卡桑德拉,虽有预卜凶吉本领,却不为别人所信,讽喻他在经济问题上经常发出耸人听闻的警告。对这幅“丑化”他的漫画,格林斯潘却十分欣赏。

身为华尔街股市最大的庄家,格林斯潘本人从不“湿鞋”。自担任美联储主席以来,他每年都要公布自己的收入。人们发现,他从来不买股票,而是选择了几乎没有风险的政府短期债券进行投资,目前大约持有240万美元国债。

当时,有好事者为他算了笔账:由于不炒股,这位理财才高手每年至少至少损失20多万美元。可是格林斯潘并不在乎这些损失,他的发言人说,格林斯潘在投资时比较理智,这一点与他的个性吻合。同时,他也不想让人觉得自己有“近水楼台”之嫌。

随着名声的不断扩大,作为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的省份不断被神化了。当时,在美国金融界有这么一说:格林斯潘咳嗽一声,全世界都得下雨。因此,他的一言一行格外引人注目。

当时,华尔街的投资者们花了很大力气研究他的每次讲话,试图从他的遣词造句中捕捉到哪怕一点蛛丝马迹,但结果总是枉然。原来,格林斯潘的话实在太隐晦曲折、模棱两可了。

有时,格林斯潘自己也承认:“我花了不少时间努力回避问题,因为我担心自己说话过于直白。最后,我终于学会了‘美联储语言’,学会了含糊其辞。”

其实,“美联储语言”并非格林斯潘首创,早在前任主席麦克切斯尼。马丁和保罗。沃尔克的嘴上已经初显端倪,只是格林斯潘把它“发扬光大”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索洛曾这样评价这些“狡猾”的主席们:他们就像乌贼鱼,喷出一团墨水后就溜之大吉,让听者抓耳挠腮,摸不着头脑。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一次,格林斯潘居然把这种暧昧的语言方式也套用到自己的黄昏恋上,差点断送了晚年的美满婚姻。12年来,格林斯潘一直与美国国家广播公司高级女记者安德拉·米切尔拍拖,心仪已久。

然而,经常使用“美联储语言”的格林斯潘那含混不清、充满暗示的语言,竟连长于揣度的女记者也被弄得一愣一愣的,他先后求了两次婚,对方却毫无反应。

直致到1996年的圣诞夜,当格林斯潘第三次模模糊糊表白心意时,女记者才拎清了他的真意,接受了他手中迟到的红玫瑰。次年4月6日,71岁的格林斯潘终于结束了“冤枉”的单身生活,再次当上了新郎。渐渐地,新娘竟喜欢上了格林斯潘的晦涩,她说:“原以为对他了如指掌,可实际上我永远也猜不透他的心思,这种感觉妙不可言!”这不禁让人想起格林斯潘的那句名言:“如果你以为对我个人已经研究非常透彻了,那我可以告诉你:你一定误解了我的话。”

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他们可不想新娘那样,他们为了赚钱必须要搞懂格林斯潘。在无法揣摩格林斯潘的讲话,就只能另辟蹊径了。很快,精明的投资者们就发现了一个“秘密”:格林斯潘的公文包——如果是瘪的,这表示平安无事;如果鼓鼓囊囊,那可就大有文章了,意味着格林斯潘“有话要说”。

因此,每当美联储开会时,笃信此说的美国CNBC电视台就会派出两个摄制组守在门外,一台摄像机用来拍摄格林斯潘的言谈举止,另一台则专门拍摄他的公文包。

由此可见,格林斯潘的影响在当时是如何地大。而对格林斯潘的评价也有很多,英格兰银行行长默尔文·金曾用挽歌般的语调赞美这个人,“伟大的经济学家极其少见,这种人必须具备几种人的天赋,数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和哲学家,艾伦·格林斯潘正是这些天赋的化身。”

风光不再

俗话说,见好就收。格林斯潘却不以为然。当行将鞠躬下台的克林顿总统请他第四次出任美联主席一职时,他“很爽快地答应了。”这样,他将在这个位子上一直呆到2004年,前后长达16年,创下历史纪录。

当时,许多市场分析家认为,73岁格林斯潘今年将面临任职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因为美国长达9年的经济扩张已经显现吃紧的迹象,劳动市场是紧的,零售开支是强的,并且经常账户赤字已超过国内生产总值4%。美国人的好日子还能过多久?这是人们心中最大的疑问。尽管格林斯潘目前在美国备受赞誉,可一旦未能继续保持经济增长和低通胀,他将前功尽弃,从前的所有功绩将一笔勾销。历史有时就是这么苛刻。

对此,格林斯潘很坦然:“我只想做大多数学院经济学家从未干过的事情,检验一下我的理论在现实世界中是否真正行得通。这就好比吃花生,只有不停地吃,才不会觉得累,因为未来是不可知的。”

然而,格林斯潘毕竟是人,而不是神。2006年1月,格林斯潘退休之时,美国经济强劲,通胀水平较低,股价和房价都在节节上涨。也因为此,已从美联储主席位子上退休的格林斯潘还被尊为“史上最伟大的央行行长”。

但几个月后,危机的种子就开始发芽。房价不再上涨。房屋建设开始下滑。次级抵押贷款的拖欠情况越来越严重,导致几家贷款机构和对冲基金破产。

第二年年8月,问题蔓延到欧美银行业。9月,格林斯潘出版回忆录《动荡年代》。在报纸和电视上纷纷讨论格林斯潘的大作之时,他的继任者贝南克(Ben Bernanke)为应对危机而开始降息,迄今共降息6次。

在此以后,人们对格林斯潘的看法也随着经济的转向而每况愈下。人们普遍指责说,他在任最后几年Fed实行的低利率和监管方面的放任政策为当前的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这场危机始于美国房市,现在正席卷全球银行、股市、贷款者和消费者。康涅狄格州民主党参议员克里斯·多德2004年曾说格林斯潘在参议院赢得了极大的尊重,很快他却出言指责格林斯潘。身为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的多德指责格林斯潘的政策令数百万美国消费者面临止赎的境地。

一时间,批驳格林斯潘的言论、书籍在全球范围内蔓延。曾经一度,反格林斯潘的情绪在“格林斯潘造成的混乱”和“格林斯潘致死人数统计”等博客上如火如荼。后者对据称与房地产崩溃有关的死亡人数进行统计。对冲基金经理威廉·弗雷根斯坦1月出版的新书《格林斯潘的泡沫:美联储的无知年代》,现已再版三次。

如今对格林斯潘的评价还没有最终的结论,但人们更多地认为,格林斯潘神话的产生,或者一些更本质的因素在起作用,它们通过格林斯潘充分展示了自身。甚至在自己的新书中,格林斯潘也承认,是市场力量而不是他才是缔造繁荣的真正功臣。

格林斯潘担任美联储主席的18年是这样一个时代:随着柏林墙的倒塌,接下来是不可遏止的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跨国企业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和重新配置资源,并借助技术进步,变得更强和更有效率。而发展中国家由于发达国家制造业的移入,可以制造出口大量廉价商品,从而抑制了发达国家的通货膨胀,而赚取的外汇又大量回流到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促使股票市场繁荣,并使利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股票市场上升的财富效应,提振了消费信心,保持了市场的繁荣。更有效率的企业,更廉价的商品,更低的资金成本造就了格林斯潘时代的繁荣。

而后来,这个良性循环的时代也许已经进入尾声,2007年的次级债危机是变化的最初征兆。过量的资金形成了资产价格的泡沫,而资产泡沫可能引发全球范围的通货膨胀,最早的危机已经在房地产市场体现,而当大多数人选择离开市场,就意味着繁荣的终结。

一个动荡年代选择了格林斯潘作为时代的印记,而缔造这个时代的元素仍在继续发酵,将格林斯潘看作是未来世界的预言者不如看成是一个镜像,他的因势利导或者无意为之都将成为格林斯潘遗产继承者的解剖标本。

当然,这种看法也只是学者们的一种观点,到底格林斯潘神话的取得是客观环境使然,还是格林斯潘主观因素促成,现在仍然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非常确定的,那就是格林斯潘确实创造过一个神话。

同类推荐
  • 踏北斗天赐英雄:努尔哈赤

    踏北斗天赐英雄:努尔哈赤

    本书包括少年才俊出身世家、努尔哈赤起兵扩张、一统白山黑水、筑实力满蒙大联盟、用汉官增强民族大融合、铲除异己权谋内外、大漠北斗星陨落等内容共10章。
  • 达·芬奇(名人传记丛书)

    达·芬奇(名人传记丛书)

    一个怀着无穷好奇与创意的天才画家,除创作了《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惊世杰作之外,还涉猎数学、地质、解剖学、机械制造学等多种学科,并终其一生都在不断地追求进步,永远不知疲倦。本书客观生动地叙述了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他的艺术实践和科学探索精神为青少年读者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 包玉刚:我的爸爸

    包玉刚:我的爸爸

    这是一本女儿写爸爸的书,字字感人动情:不仅让在“天堂的爸爸”安心,也使读者看到这位世界船王的内心世界。包玉刚是首位登上世界船王宝座的华人,辉煌成就的背后,是其自强不息、好学不倦的精神,是以家国为重、无视个人享乐的勤奁天性。身为包玉刚的长女,包陪庆时刻面对船王爸爸的严格要求和训勉但亦得到了非常可贵的栽培教育。女儿笔下.这位外严内慈的好爸爸.—生低调、实干、高效率,不仅是叱诧风云、举世瞩目的企业家,也是以诚待人、轻重分明的和平使者,对平衡上世纪的国际风云、使香港顺利回归,暗里著力良多不愧是包拯包大人之后。
  • 文字生涯

    文字生涯

    自传体小说《文字生涯》诙谐俏皮、妙趣横生地讲述了作者本人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的过程,解释存在主义思想和整个学说的出发点。
  • 一个人的奋战

    一个人的奋战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刻画了李家安和发生在他身边的典型人物,艺术地再现了一个优秀青年积极向上奋发努力的生存姿态,真实地再现了一个时代的特色。
热门推荐
  • 异界冒险纪

    异界冒险纪

    他原本是一个平凡的人,却因为病魔缠身进入异界。带着前世的记忆,从出生就异于常人,拥有前世记忆的他阵法自学成才,从一个小小的村落走向了繁华的阵法世界,他修炼的资质平平,却以刁钻,奇特的阵法走向了修炼的最高峰。他有仇必报,却总是成君子之美。他资质平平,却总有美人作伴。看他如何走开这一段奇幻冒险的旅程。
  • 烟云十三州

    烟云十三州

    在外戚和宦官无休止的争夺中,王朝走向了崩溃的边沿,乡村一片白骨露於野的惨像而国都长安的公子小姐们还过着奢华荒唐的生活,但没有人可以永远生活在世外桃源,腐朽的政权土崩瓦解后,国家迎来了群雄逐鹿的时代,国破,家亡,妻离,子散,所有悲伤的事情都降临在了这些昔日的贵族少男少女身上,面对这灭顶之灾有人选择隐忍,有人选择堕落,有人选择东山再起!长安城的少年们,此时全力争夺天下的你们还记得当年伙伴们在一起的温馨往事吗?逆袭与沉沦,背叛与忠诚,一个个残忍,热血,饱含着喜悦与热泪的故事都将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里发生,男女主角的爱情充满利益,纷争和对抗,可最后他们不得不承认自己一直深爱着对方。
  • 小城醉劍之五四一七

    小城醉劍之五四一七

    自從開放各地經商後,繁華的小城進入了高速發展,當鋪、妓院、鏢局、武派、幫會等越開越多,仇剎不斷,惹來陣陣風雨。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天地残

    天地残

    九大世界的碰撞,同一个自我或是九种性情,同一个故事或是九篇传奇,同一颗心或是九段情。
  • 调教三界

    调教三界

    某国际集团独生女儿突犯怪病,变成了活死人,宅男司马风接受深度催眠实验进入自己的意识世界寻找解救方法。进入意识世界的他却发现等待他的是一个大麻烦……仅仅凭着些微的物理化学生物知识,他该如何挑战四大神兽,十大妖王,三大鬼王呢?10多年的宅男知识积累,到底能不能对他调教三界提供帮助?身处意识世界的闷骚男,又该如何处理慕容雪的痴情?
  • 漫游人生

    漫游人生

    谢晓由于身世不能与某人相处虽然家长极力反对,没用!!!
  • 惊异魅魂

    惊异魅魂

    一次不算惊险的春游——登山,却因为一块具有特殊意义的玉,而使得这次活动惊险不已。玉坠遗失的那一刻,或许已经注定了赵兴将要过上不平静的生活!
  • 神皇传人

    神皇传人

    这是一个被族长认定无法练功的少年,在这个强者为尊的世界,他的命运似乎已经被确定,可是他却并没有放弃自己,一颗武道之心指引着他,在厮杀中成长,在逆境中突破,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改变他一生命运的人。
  • 大命运时钟

    大命运时钟

    一名普通人刚被诅咒称为鬼手就变成了帝血弑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