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70700000018

第18章 构建视觉文化体系

时间:2003-4-18

地点:四川病院美术学系主任办公室

形式:电子邮件

郑川:张教授,在上一期本报刊发的你的《美术学在中国》一文中,你对国内高等美术院校“美术学”设置提出了质疑,而在更多场合的论述中,“构建视觉文化体系”似乎成了你提的最多的一个词语,这是否意味着我院美术学系在系科名称,学科发展方向会有比较大的调整和变化?

张强:

我想任何的怀疑只有建立在坚实的逻辑基础上才有意义。其次,怀疑来自于某些理念在现实的无法对接性。美术学这个概念就是如此而已。

首先,从学科的行政管理的概念给定上,美术学的确有它的便利之处。如“美术”这个概念下面是“国、油、版、雕”,这是它的合理之处,但是,如果我们再加上“设计”、“影像”、“建筑”,就有些不自然了。因为我们可以把“国、油、版、雕”当作是审美经验的技术传达方式。这里的区别是传达方式的不同。但是,如果我们“设计”、“影像”、“建筑”,也是审美经验的传达方式的区别,显然就有些荒谬了。因为设计的功能更多地以其先锋的文化感觉与大众趣味的结合混生,从而进入并改变生活的理念与方式;而影像作为“大众娱乐”产业的同时,还有其独立的媒介传达功能,在后者往往会承载前卫的探索者的理想与梦魇。而建筑从历史形态上就是独立于美术的,它是以空间的域度为功能切割的,其审美的经验的传达附属于其独立空间意识的营造。

在如此的前提之下,作为学科的研究,美术学的对象也就自然变得广阔起来,显然,在西方的ARTS,就是一个艺术——视觉艺术的概念。艺术史的研究可以囊括建筑等方面。但是,近年来,相关的困惑也伴生着西方的艺术史界,有关的影像、图片、卡通、插图、连环画等形式,正在日益成为影响当代人文化生活的主角,而若再以“审美经验”作为研究的课题对象,显然是不妥的。于是,有的艺术史家提出“艺术史终结了吗”的疑问。

实际上,由于研究对象的转换,相关的审美经验为对象,正在向“文化经验”、“文化智慧”、“文化方式”进行着替换性转变。

基于如此的局势,尽快完成由“美术学”向“视觉文化”的转型,也就占尽学科发展的先机。

而“构建视觉文化体系”,绝不仅仅只是一个口号而已,它可以真实地实践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课题”的选择上,落实在系科发展战略的谋划之上……

因此,当务之急是我们系科名称的改变,将“美术学系”改为“视觉文化系”,也只有从根本的理念到概念的转变,才谈得上新战略的制订。反之,则不过只是一个新的工作计划的叠加而已。

郑川:在你的论述中,“美术学”是一个基于行政管理而给定的概念,无法承载当下多媒体空前发展下的视觉文化,在其发展的意义扩展方面,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能否就这个话题,做更进一步的阐述?

张强:

由以上我们的分析可以看出,美术学的产生、以及国家教育部在90年代上半叶所进行的学科规范中,将艺术学作为一级学科,美术学作为二级学科,在以下的学科方向中囊括了雕塑(空间艺术)、绘画(平面艺术)、美术学(史论、美术教育),作为三级学科的三大类别。无疑,这是立足于以感官为基础的艺术分类学原理的评测结果。

但是,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这样一个趋势:这种分类本身是严重滞后于当代艺术发展的与艺术学研究,尤其是滞后于面向21世纪的艺术学发展的基本起点的。因为当代艺术的发展,西方世界从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就已经全面完成艺术的现代化转型问题。美术学院大致开始分为“自由艺术系”与“视觉传达系”,前者培育学生独立于实用功效之外的创造力,它直接逾越了立体空间、平面空间、行为、装置、影像的界限,在独立的观念之下,自由地挪用各种媒体手段;后者则是直接与实际应用相关的设计艺术。更多的设计艺术独立成院。

而在综合性大学的人文氛围中,所培植的孤立于艺术发展之外的“美术史系”,此时也感受到与当代文化感觉格格不入的尴尬:如果脱离于艺术发展轨迹的美术史研究,仅仅只是社会与文化生活的载体,而无法体会到美术自身的特定感觉,这种精致的学问与美术鲜活的视觉冲击力又有多少关系呢?或者说如何在美术发展的动势中“与时俱进”,也就成了美术史家们所反思的问题。

由于当代艺术的取材面向了各种原本传统意义上的“低俗”,因此,艺术史的主角也将是“低俗”的。实际上这个转型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之际,美术史的研究在深入到社会文化层面的时候,已经在消解着传统意义上以教养的审美经验为基础的主流形态。因为沃林格在《抽象与移情》中,明确地将一般美术史所鄙视的对象,如埃及艺术、早期基督教艺术、东方艺术,当作是艺术史的高级形态进行收容的。

当然,这些工作一般还是面对历史形态的观念设置。面对当代形态的艺术史应该是怎样的,这已经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了。

郑川:基于你对“美术学”这一概念的理解,今天,在“美术学”范围内来进行富于个性的发展、发挥,会是一个问题吗?如果是,那么“视觉文化体系”这一概念又何以成为我们未来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的逻辑生发点?

张强:

就我们已经所论,“美术学”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作为学科整合意义下的产物,我们之所以对于它的局限性进行反思,就在于它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上半叶的产物,不仅如此,当时那些规划艺术学科的学者们知识老化,视野偏狭也是不容逾越的事实。因此,在当代艺术发展的今天,再以一个古典主义文化时期所寄生的一个概念,来囊括当代纷纭多变的艺术动势,无疑是不合时宜的。

问题的另外一面,在于学科整合的要求所致。我们无法想象在今天“艺术设计系”还叫做“工艺美术系”,将是一个什么局面。同样,在今天的已经开设了“视觉文化管理与策划”专业,并且还将要不断开拓新专业的这样一个学科,仍旧叫做“美术学系”,其结果又将如何呢?

同时,就语言学原理而言,概念、命名与含义之间,存在着一个系列的指涉关系,对于一个事物的命名包含了命名冲动、命名行为、命名效置;而概念则关涉到对事物的判断力、普遍律和穿越力;含义则是事物对于概念内容的填充度、效力度和层次度。因此,在“美术学”的概念内,所填充的内容与指涉的范围,肯定是线段性逻辑的。实际上,概念本身替换的行为,应该看作是根植于理念系统的转换。也就是说,将“视觉文化”替换于“美术学”,则不仅仅只是一个概念的替代,而是在办学理念上的层面提升,同时,它预示着新的发展战略培植成为可能。

“视觉文化体系”是试图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到办学理念的全面变革。事实上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已有的研究成果,更多地是立足于文化哲学的研究方法,从元理论进行研究系统的重新设置的。而且对于当代艺术所进行的干预性策划,也早已经敏感于“媒体的变革”。

因此,在“视觉文化体系”之上的学科拓展,可能会触及到“现代书法学”、“视觉观念与媒体传达”,在对当代艺术发展趋向“业余化”——以完善的理念系统和操作软件的娴熟把握,作为创作与应用的前提。同时,在文化学视野中,将对于历史的研究,达到充分的展开。

郑川:你所一心构建的“视觉文化系”,未来它的成熟面貌会是怎样?

张强:

实际上,有关“视觉文化系”的基本设想和发展战略,我在前不久学院召开的各学科战略研讨会上,已经有过比较充分的介绍。在此我可以粗略地将我们的发展脉线阐述一下:

1.从名称上,“视觉文化”包含的是有关与视觉相关的各种文化现象,以感官功能为感受特征而锁定的研究对象,是基于相对科学的分类原则。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所在。

2.“视觉文化”概念之下的美术史论研究,无疑将进入更为开放的境地。立足于人类的文化视野所进行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于改变艺术学的结构理念,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我们系所增设“视觉文化策划与管理”专业,明确的面向层次有城市空间、动态与静态传媒、时尚与流行,从概念策划到概念管理上进入到当代视觉文化的腹地。

4.视觉文化研究机构的建立,将成为对于“视觉文化”基础理论学术把握的基地。同时,对于各种原理的全面研究和体系构架。

5.学术研讨制度,学术交流制度的建立。定期召开相关主题的学术研讨会,进行海内外的学术交流,出版《视觉文化研究》丛刊,出版《黄桷坪:视觉文化讲坛》,办好《视觉文化学报》,出版“视觉文化学”系列专著和教材。

6.以“视觉文化空间”为平台,进行全方位的发展。以元理论研究、理念策划、市场实践、独立制作、多媒体创作为关系逻辑,进行立体展开。

7.开设新的专业,办学空间辐射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观念与媒体结合的新艺术/技术形态……

郑川:从前段时间你的论述,包括岛子先生以前的文章中,都提到美术学系的中心工作,即“视觉人文”的构建,而今天向“视觉文化”一字之差的转换,有什么样的深刻含义在里面?

张强:

我自己逐渐地发现概念对于心理定位的重要性,同时,明确的概念对于理念的转述的意义重大。

“人文”这个概念是以人为本的文化积累。我意识到人们通常所说的人文素质,人文素养,人文关怀之类的概念,实际上更多地包含在社会层面与历史层面。于是,社会必然与道德有关,而历史必然与积淀的心理有关。

如果说我们设定在一个社会与历史的层面上,就必然会使得我们“视觉”对象研究,变得温情而充满沉重的历史含义,或者说它如果是面向历史形态与社会学层面的,那么还不如就叫美术学。

因为以感官差异为艺术特征的表述本身,就已经将艺术设置在一个相关的平面上,或者说是设定在一个零度空间之中。而“文化”更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它包括了在其中填充新的含义的可能性。

同时,由于我们把文化定义为是在“具有可传播性的集体意识”层面上,因此,它本能地包含了对于艺术史研究的文化视野,同时,也是面向当代文化进行智慧方式探询的肯定。因此,开放性便是它当然的前提,而开放度也将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所在。

于是,“视觉文化”这个概念,目前也就成为我们系科学术定位的一个最优化的概念。

郑川:作为未来的“视觉文化系”,在致力于我院学术传统的梳理、学术资源的整合、学院的改革发展方面,你抱有怎样的期望呢?

张强:

作为未来的“视觉文化系”,只有与学院整体的发展战略密切相关才能够进入到良性的渠道之中,因此,其相关的发展脉线如是:

1.以学院要上博士点为提高办学层次的标志性要求,我系将加强“视觉文化”的基础性理论的研究,从而为提升我院的学术层次提供最切实的保障。更为具体地讲就是在2006年之前,拿出若干部高层次的研究著作。

2.随着学院办学空间的拓展,希望能够成为首批进入大学城的单位,在一个更为综合性的人文环境之中,全面地提升学生的素养。

3.整合学院的研究资源与对象资源,发挥我系在当代艺术研究方面的优势,以四川美术学院的艺术创作为研究对象,编著《当代艺术史情境中的艺术家》系列丛书。

4.拓阔学科空间,扩充办学规模,将新上两个本科专业:“现代书法学”、“视觉观念与媒体传达”。

5.规范硕士研究生教学,规范导师的指导行为,强化导师的成果意识,定位导师的研究方向,使得“研究生出成果”的提法不仅仅流于口号。

附:视觉观念与媒体传达专业

传统意义上的美术学,是立足于审美经验形态研究,同时,从时间的意义上,是在博物馆层面上,以过去时的历史化状态为对象。而美术学系现代转型的一个最明确的标志,就是将在“审美经验形态”的基础上,扩充到“视觉文化与智慧形态”上,以当代性的现在时与未来时为对象,同时,从当代智慧层面上解读历史形态。

有鉴于此,美术学系要实施自己的战略发展规划,就必定要在更为广阔的层面上,进行学科设置与空间发展,因此,拟新增设“视觉观念与媒体传达”专业。

一、本专业创办的背景:

当代艺术的发展,愈加趋向于独立的观念培养与媒体的操作。而艺术家独立观念的设置,又将来自于对于艺术史论的全面而系统的知识背景建立。因此,美术学系在此方面,具备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另一方面,对于视觉媒体的掌握,不仅使得独立观念得到实施,同时,也可以对于视觉文化策划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有了相应的实践机会。

二、本专业的特色:

它主要通过对于视觉艺术历史、视觉文化理论的掌握,对于当代国际艺术思潮发展动势与国内艺术动态的把握,对于视觉多层次传达媒体的娴熟运用,来实践对于目标的承诺。

三、培养目标:

艺术批评家、观念艺术家、多层次视觉媒体工作人员。

四、专业课程设置:

本专业将与美术史论、视觉文化策划与管理,一、二年级开设的基础课程相同,从二、三年级将相继开设出专业课。

1.影像概论

2.摄影理论及表现方法

3.摄像理论与表现方法

4.非线形编辑

5.网站的建立与传播

6.网页设计

7.观念作品的创造基础

8.装置、行为作品的历史、特征与代表人物

9.视觉媒体操作实践

10.观念艺术创作实践

以视觉切入文化以文化改变生活

同类推荐
  • 有些事永远不要等:一生必须从容面对的50件事

    有些事永远不要等:一生必须从容面对的50件事

    本书内容包括:尊师不能等、感恩不能等、示爱不能等、结婚不能等、生育不能等、改变不能等、告别昨天不能等等。
  • 你总是默默无语

    你总是默默无语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是指个人按社会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性,是人们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 阳光灿烂的日子(保持学生良好心态的故事全集)

    阳光灿烂的日子(保持学生良好心态的故事全集)

    走进如歌的生命,走过诗意的青春。曾几何时,我们叹息时光的飞逝,叹惋落日的凄美,却任凭美好从身边转瞬即逝。不是青春短暂、岁月苍白,而是我们不曾将它涂上丰富的色彩。何不于喧闹中体会宁静,于繁杂中感受简约,以平静的心情看待得失,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功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是人生之大境界。
  • 情绪操控术

    情绪操控术

    经常有人无法把握自己的情绪,导致不可估计的后果,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改变这样的困境?坏情绪可能导致局面失去控制,还可能带来人际关系以及自身身体健康受损。情绪生病比身体生病更可怕,76%的常见疾病都是由情绪引起的。这是你的第一本兼具理论指导与实战策略的情绪指导图书,本书就是告诉你:情绪的地雷在哪里、如何规避情绪的雷区、在什么场合下什么原因让你的情绪不受控制、如何很好地化解情绪失控的尴尬局面等等,让你从此成为可以操控情绪的达人。
  • 去人多的地方捞世界

    去人多的地方捞世界

    这25个话题里的任何一个,都足以压垮我们,必须以拼命的方式,才能得到一个稍许满意的回答。海漂这些年,我遇见形形色色的人。故事里的每一个人,都在这座城市里真实的存在着。我看见在求职公寓里,每天有人住进来又有人离开,在异乡永远没有落脚。我看见无数人经历多次求职失败,在坚持和放弃间不断徘徊。我看见了真正“道明寺”级别的富二代的生活,我明白世间并不存在真正公平。我在工作中结识了乐天派好朋友璐璐,却看见她闪婚闪离背后的无奈。我目睹了凤凰男刘志刚从矿工到程序员角色的转换,在重重压力下克服困买房安家。还有,同事偷拿公款被抓,我倾听他离开上海前对欲望的解读。
热门推荐
  • 年少匆匆太轻狂

    年少匆匆太轻狂

    等风来,待人归。青春有多长,流年匆匆将它一笔带过。
  • 妃子太霸气之异国皇妃

    妃子太霸气之异国皇妃

    得天女者得天下。她是传说中的天女,她有着绝色容貌,她是敌国妃子!在凌国,她即使是天女有着绯色的容貌,却从不受宠。直至后来凌国输了。整个皇宫只剩她孤身一人,她的敌国,那个从不屑于任何人的皇上,却执意让她成为自己的妃子!她是后宫中的一个传奇,她是唯一不靠恩宠却活的尊贵的人。(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穿越之极品皇后

    穿越之极品皇后

    为何穿越女儿身,这片天该怎么撑。谁在弹奏着古筝,远处传来战鼓声。学不会的女儿娇,最后为何握着刀。只要我还在九霄,这片天它能多高。谁是真心谁假意,身旁多少人离去。苍天都在为我泣,这一剑我斩天地。天困我在这红尘,看尽多少负心人。心中全都是伤痕,我要屠尽负心人。待我夺下这皇都,还要你做我的夫。一身本领使不出,日月星辰都在哭。谁说女子不如男,我要一刀斩金銮。九条龙都为谁盘,看我如何破天悬。整个天地都在抖,看你能压我多久。天下皇权皆在手,我要杀尽负我狗。三界皆笑我眼瞎,不要一切只要他。哪怕鲜花配蛤蟆,我也要给他个家。
  • 跟果树一起长大的爱情

    跟果树一起长大的爱情

    爷爷承包了一处被山火毁掉的山谷打算建成果林,而我因为表白被拒,拖着心伤躲到人少清净的山谷--帮爷爷种树.付出劳动,收获爱情,花田里果树下,我们的爱在长大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错过之泪之痕

    错过之泪之痕

    挣脱不了的命运,就如铁链般束缚着灵魂,爱情的世界里,不后悔为你付出多少,只害怕付出的不够。她的世界原本一片黑暗,但是因为他的出现,带给了她温暖,因为有他她的世界渐渐有了彩色。“如果,我的生命只剩下十天,你会怎么办?”“那么我会时时刻刻陪在你的身边,对你不离不弃,你离开了,我就等着转世的你出现。”“如果,我死了你怎么办呢?”“那么,死亦同穴。”她多么庆幸遇到了暗痕,愿意陪着自己。如果不是命运的捉弄,也许我们能幸福的在一起。。。。。。但是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如果但是,有的只是那些不争的事实。
  • 拨开迷雾

    拨开迷雾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屠夫举起手中的屠刀,剥的是谁的皮,切的是谁的骨,割的是谁的肉。仰望苍穹,看见漫天繁星。夜色之中,星空之下,延伸出生命的奇迹。天使们的故事,从书里跃出现实。正与邪的斗法,延续了千百年,直到今天还在继续。【破案,高智商犯罪,悬疑,恐怖,心理游戏】PS:本人工作繁忙,不一定能够保持日更,但一定会持续更新,感谢大家的支持
  • 都市星星系统

    都市星星系统

    被庚羽称之为娘娘腔的系统意外绑定在庚羽身上,从此无敌之旅开始了,系统立于天地之上,别惹我,丹药多的砸死你!!!
  • 仙侠红包群

    仙侠红包群

    被拜金女友甩掉的龙羽,莫名其妙被拉进了一个自称为神仙的红包群,奇葩的修仙之旅,等你来看.
  • 泰元龙尊

    泰元龙尊

    天意大陆至强者龙九霄,意外之下重生到东海之滨的一个小镇少年身上,少年不能修行,面临重重磨难,却有着龙九霄灵魂记忆所在,吸收血液能量,破开灵魂中的泰元石,汲取这个诸天位面唯一牛逼的泰元能量,强大崛起。前世白龙魂魄破封,这一世再修青龙血龙神魂,诸龙魂合一,看我踏破诸天位面,成为最强者,天下人的神祇。为什么前世会被她所害,她身后的组织是什么组织,龙九霄与她无冤无仇,却深受她所下的旷世奇毒,这一世一定要了解,斩断所有羁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