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喜庆节日
(一)春节
春节是中国的农历新年,又称“过年”,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古代亦称“元旦”、“元日”、“元辰”、“元朔”等。流行于汉、壮、布依、侗等族。原指立春节令,后因立春常在农历元旦前后,遂泛称之。旧时春节自腊月二十三即始,延至正月十五。今则指农历正月初一或初一前后数日。其内容因时因地而异,主要有祭灶、迎神祭祖、除夕守岁、吃年夜饭、包饺子、放鞭炮、贴春联年画、拜年、舞狮子、耍龙灯、走亲戚、正月十五闹元宵等。各项活动皆围绕辟邪除凶、驱祟迎祥、除旧迎新,以合新年初始万象更新之意。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春节已抛弃了原来祭祀风俗的封建色彩,赋予了新的内容,成为全国人民欢庆国泰民安的喜庆节日。除中国外,日本、越南、朝鲜、新加坡也有过春节的习惯。
春节时的家庭过节与社交活动,一般依照传统的约定俗成进行:腊月二十三为祭灶日,腊月二十九为贴春联日,腊月三十吃团圆饭、去祖坟烧纸和守岁,正月初一鸣炮迎春和大拜年,正月初二闺女回娘家拜年,正月初三祭拜祖坟,正月初五全家团聚过“小年”(正月初五为“小年”),正月十五过“元宵节”(春节至此结束)。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其间的初四、初六至十四为走亲访友活动日。
正月初一给近亲长辈拜年时,所带礼品分量为全年节日里最重礼品,讲究四组合礼品、六组合礼品或八组合礼品。礼品组合中一般带有自家亲做的过节食品。
正月初三祭拜祖坟时,祭品里要有自家亲做的过节食品。
春节里,长辈对给自己拜年的未成年晚辈,一般要送给一定数量的新钱(习惯上称之为“压岁钱”),压岁钱数量多少不等。
(二)元宵节
元宵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是春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农历正月十五夜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夜,故称为上元节,当夜称为元夜、元宵。上元节前后,不但家家户户要送灯、玩灯,而且还设有灯市,张灯售物,故又俗称灯节。灯节活动内容丰富,主要有吃年糕、包饺子、煮汤圆(汤圆又称元宵)、赏灯、放焰火、搭彩棚等活动,还有舞狮子、踩高跷等各种杂耍,皆以乐为主,俗称“春节重在礼、灯节喜在乐”。起源很早,汉代就有记载,但成为节日并有观灯之俗起自唐代。其中,吃元宵是最主要的俗尚,意在祝愿全家团圆美满,新年幸福吉祥。
元宵节时的家庭过年与社交活动主要为:元宵节白天的吃年糕、煮汤圆和晚上的外出赏灯、看焰火等活动;元宵节节前和当日的小儿提灯笼玩耍和燃放花炮活动;元宵节节前或当日的走亲戚活动。
元宵节走亲戚时,礼品的中心是“汤圆”。亲戚家中有小儿时,还要送灯笼和花炮。
(三)端午节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五月初五,因届夏至,古代又称天中节。与春节、中秋节合称三大节。又称重午、端阳、端午,民间直接称之为“五月端午”。西晋时已有,流行于汉、壮、布依等族。其来源据说是为了祭祀投江而死的屈原。初以竹筒装米投入江河,且家家吃粽。南方举行龙舟竞赛,寓追救屈原之意。一说五月为恶月,故有各种祛毒避邪的活动,如在屋内悬艾草、喝雄黄酒、彩丝系臂、张挂钟馗像等等。一说古时该日为龙节,源出于古代越族的图腾崇拜。
端午节时的家庭过节与社交活动主要为:节日早餐吃油炸食品(糖糕、油条、菜角等)和粽子;节日当天走亲戚活动。
端午节走亲戚时,礼品主要是油炸食品和粽子。
(四)中秋节
中秋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恰在秋季正中,又称仲秋节,又因此时夜间往往天气晴朗,月圆且大,是亲人团聚的好日子,故又俗称团圆节,有时直呼为“八月十五”。流行于汉、壮、布依、侗等族。主要活动围绕赏月、庆丰收、亲人团聚等进行。千家万户要于当夜围坐赏月,分享象征团圆的月饼及时令瓜果,共享天伦之乐。旧时尚有女子祭月、拜月之俗。
中秋节时的家庭过节与社交活动主要为:节日当天吃月饼和全家团圆聚餐,节日前的走亲戚活动。
中秋节前走亲戚时,礼品分量仅次于春节送礼,也讲究礼品的四组合、六组合等;礼品主要是月饼,传统礼品习惯上还要有“笋鸡”(因此时当年生长的小公鸡最好吃)。
(五)重阳节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农历九月初九。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一三五七九为阳,二四六八为阴,九为阳数,双九故谓重阳,亦称重九。
在重阳节,民间多出游登高,登高成了九月九重阳节的标志,所以,又名“登高节”。据史书介绍,它是受一则神话传说的影响而形成的。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曾说:“汝南恒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戴茱萸囊,盖始于此。”又因人们常常在此时赏菊、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以免灾避祸,故民间亦称之为“菊花节”、“茱萸节”或“女儿节”。
由于九为数之最大者,亦称老阳,所以传统观念认为,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因此,人们把重阳节当作“老人节”,每至此节便举办以老人为中心的尊老、爱老、敬老活动。
中国传统祭奠节日
(一)正月初三
在中原地区和东南沿海等地,正月初三为祭坟、祭祖的传统日期。在中原地区,若是亲友中有去世不到三年的,还要在这天走亲戚,以祭奠亲人。在东南沿海,则各自在家祭奠亲人,忌讳在这天来亲友,也不出门走亲访友。这天又是传统的“穷鬼日”、“送穷日”,人们要把春节期间家中、门外堆积的爆竹纸屑或其他垃圾污物全部清扫,俗称“送穷鬼”。河南某些地区还以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天忌食米饭,否则会导致谷子减产。传统习俗还认为这一天晚上是老鼠嫁女的时间,必须早点熄灯入睡,以免让老鼠们借灯火成功举行婚礼。老鼠子孙满堂,人们就会遭受更大的损失,所以要早点关灯睡觉,让老鼠结婚的队伍在黑漆漆的夜晚摸不着路,结不成婚。
正月初三的祭奠活动中,要焚香、烧纸钱、磕头行礼等,并要用春节家做的食品(蒸馍、饺子、扣碗等)上供。
(二)清明节
清明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祭奠节日。清明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与寒食相近,故后两节合并为一,一般在农历二月末或三月初。旧俗认为,清明节是“鬼节”,主要活动内容有祭祖扫墓、踏青郊游、插戴柳枝等。壮、苗、侗、朝鲜等少数民族亦有此节日。
传说,清明节期间正是百鬼并出寻找替代之时,人们在祭拜众鬼的同时,还要设法阻止鬼的侵害。柳被认为是“鬼怖木”,有辟邪功用,因此,人们在清明节到来时,普遍插戴柳枝,谚云:“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还有一说,黄巢起义时,以清明为期,以戴柳为号,戴柳可以免遭杀戮,故亦有谚云:“清明不戴柳,死在黄巢手。”
清明节的祭奠活动,要焚香、烧纸、磕头行礼等,并要给坟堆添土圆坟。坟前栽树也在此日。
(三)七月十五
农历七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元节。中国旧时节令有所谓“三元”: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民间还称七月十五为鬼节,与清明、十月一合为三大鬼节。旧时,人们于此日到坟地或村外路旁烧纸祭亡灵,称为“放鬼魂”。新中国成立后,此俗渐废,但未绝。中原农家也称这天为“牲口节”,此日有许多敬奉耕牛的活动。中元节,也是佛教的“盂兰节”,传说这一节日来源于目莲救母的故事。
七月十五的祭奠活动中,要焚香、烧纸钱、磕头行礼等。
(四)十月一
农历十月初一亦称“十月一”、“十月朝”,又名“寒衣节”、“冥阴节”、“祭祖节”,与清明节、中元节合称为三大鬼节。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现在江南的许多地区,还有十月初一祭新坟的习俗。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气候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做“送寒衣”,因此,十月初一,又称为“烧衣节”。后来,有的地方“烧寒衣”的习俗演变成了“烧包袱”,人们把许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之中,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这就叫“包袱”。人们认为冥间和阳间一样,有钱就可以买到许多东西。
中国红白习俗
(一)婚俗
自古以来,汉族的婚姻习俗,全国各地几乎都一样,其婚姻程序都遵循着周代已确定的“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这六种程序。如今的婚俗大体上包括议婚、定婚、请期(要“好”)、催妆、迎亲、拜堂入洞房、回门等。
(1)议婚 又称议亲,是婚姻程序的最初阶段,包括求婚、过帖、相亲等几项内容,一直到准备定婚为止。
议婚之初,一般都是由男方家长托嘱亲友、邻居或媒人前往女方家中提亲,这相当于“六礼”中的“纳采”。河南、河北一带叫“保媒”“说媒”或“通媒”,山东等地叫“提亲”。如果女方看中男方,主动托人到男方家中说媒的,河南、河北一带叫“倒说媒”,山东一带则称为“攀亲”。不过此种情况一般都是暗地里进行,以防男方不愿意,影响女方的声誉。
(2)定婚 在定婚时,男方大都要按照双方协定的结果往女方家中送去聘礼。在河南等地,还有“押帖”定婚的习俗。这一婚姻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的“纳吉”和“纳征”。
(3)请期 商议结婚的良辰吉日,也叫“要好”。定婚之后,如果男女双方都已到了当地约定俗成的结婚年龄,双方都愿意成婚,就要由男方到女方家商量结婚的日子。各地在“请期”中的具体礼仪也不尽相同。
(4)催妆 婚娶日期确定之后,男方要收拾布置新房,女方则要整理嫁妆,亲朋好友也要分别为新人送礼物。给女方送礼,称作“添箱”“填箱”或“添花粉”。临近婚期,男方家人或媒人要向女方催妆礼,同时商议安排结婚当天的有关具体事宜。
(5)迎亲 结婚当天,新郎或男方派人前往女方家中迎娶新娘的仪礼。一般来说有三种方式:一是新郎亲自去女方家中迎娶新娘,这叫“亲迎”或“大娶”;二是新郎不去,在家恭候,而由男方委派其兄弟叔侄或至亲好友去女方家中迎娶新娘,这叫“等亲”或“小娶”;第三种是男方不派人去女方家,而由女方把新娘送来,称为“送亲”。这三种方式在河南、山东等地都比较普遍,但各地具体风俗礼仪有些差异。
(6)拜堂、入洞房 也叫拜天地,婚礼中最隆重的仪式。旧时,举行此仪式后,新娘新郎即成为正式夫妻。因各地风俗差别较大,这里不再具体赘述举行仪式中的仪礼差异。
(7)回门 婚礼的最后一项是“回门”,即新婚夫妇同去女家省亲。新娘从娘家嫁到婆家称为“过门”或“进门”,从婆家再回娘家,便叫“回门”。回门的时间各地并不统一,但大多在婚后不久的几天内,因地而异。回门时,除新婚夫妇外,还有兄弟等近亲陪同前往,河南等地在回门时,还有闹新女婿的习俗:新郎要受到品头论足,甚至取笑嬉闹。这一婚俗,从新娘来说,是表示出嫁后不忘父母养育之恩;对新郎来说,除感谢岳父母恩德外,还有拜会结识女方亲友的交际意思。回门日,新娘的娘家要设宴款待新郎以及陪客。
(二)丧俗
年老或病危后,要准备好“老”(即死)的一切衣物,也叫“寿衣”。
人死后,要赶紧“报丧”,即将死讯通知亲戚朋友。亲属外出者要“奔丧”,即接到讣闻后要抓紧时间赶回家中。旧俗接讣闻的子女要“哭悼”,即临到家时要“望乡而哭”。出嫁的女子要一路哭到家。
家中长子要为死者的尸体沐浴,即洗身。还要对死者进行修面整容,也叫“净面”。要为死者穿上寿衣,这叫做“小殓”。然后把死者尸体放入棺中,盖上被子,这叫做“大殓”或“入棺”。
去世之后到殡葬之前,家人要为死者“守灵”。一般把家中客厅改造成“灵堂”。灵堂正中设一供桌,上摆逝者遗像,并有供品、蜡烛(要长明不熄)等,下燃长明灯(油碗中灯芯要长明不熄)。逝者后代、近亲晚辈等,披麻戴孝,跪立供桌两旁,并向前来吊唁者磕头致谢。灵堂设立一般为三日、五日或七日。发丧时撤“灵”。
守灵期间主要办理的事情为:撰写悼词、联系殡仪馆、确定追悼会时间、确定出殡车辆、制作阴钱、查看墓地等。
旧式出殡,用品和程式都极复杂,一般都“请响器”,发丧途中还有多次“路祭”(即出殡途中停棺哭祭)。
死后第七日家人做第一次祭奠,俗称“一七”或“做七”。之后逢“七”便要做祭奠活动,直至“七七”(四十九天)为止。至百日时,家人也要去坟前祭奠。以后便是“周年祭”,分别有一周年祭、二周年祭、三周年祭、十周年祭等。其中尤以三周年祭最为隆重,届时要遍告亲友,邀其来参加祭仪。
(三)寿俗
中国自古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给老人做寿(过生日)是我国重要的传统习俗。古人把人寿分为上、中、下三级。年满60岁的是下寿,年满80岁的是中寿,年满100岁的是上寿。通常,60岁以前称“生日”,60岁以后称做“做寿”。过60岁才举办较为隆重的祝寿仪式。年龄越大,仪式越隆重。祝寿的礼仪主要有设寿宴、吃寿桃、吃长寿面等。晚辈要为老人敬献寿桃、亲朋则备寿幛、寿联及寿礼前去祝贺。过寿老人被称为“寿星”“寿翁”等。贺寿时,寿翁要坐于堂中正位,接受亲友、晚辈的祝贺、叩拜,并有司仪唱礼。人们按顺序入堂行拜。辈分不同,拜礼也有区别。一般平辈只是一揖,子女同辈及其他卑幼者均要行四拜。有些家庭还要请来鼓乐吹打,或请戏班唱戏、放电影等,既是娱乐亲朋,也以示庆贺。近年,这一习俗的礼仪已经大大简化,寿桃也已日渐被生日蛋糕取代,给老人祝寿已成为亲人借机团聚的喜庆日子。
(四)生子俗
有关生子的传统风俗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得喜、添喜、坐月子、报喜、洗三、送喜面、送祝米、满月、百日、周岁等一系列仪式活动。各地风俗不尽相同,但这些活动中都寄托着父亲、母亲等长辈亲友的祝福和希望。
(1)得喜 人们传统上称育龄妇女怀孕为得喜,或叫有喜。怀孕的妇女在饮食和其他生活方面有着一定的风俗和禁忌。
(2)添喜 婴儿出生,俗称“添喜”。旧时重男轻女,生了男孩叫“大喜”,生了女孩叫“小喜”。临近产期,有些地方还有“催生”习俗的遗风。
(3)报喜 婴儿诞生之后,要在大门上挂一块红布,上面附有红枣、栗子、花生等物,依所生婴儿性别不同有所区别。这一风俗叫“挑红”或“挂红子”,一是添喜的标志,在一定范围内起到报喜的作用;二是所悬挂物品有辟邪和象征意义。另外,报喜的重要内容还包括向产妇的娘家报喜:有的地方是女婿亲自去报喜,有的是委派兄弟去报喜。各地报喜的时间有当天、次日、第三天不等。
(4)洗三 婴儿诞生的第三天,人们用槐枝、艾草煮水,请有经验的接生婆为婴儿洗身。洗身时要一边洗一边唱祝词。
(5)送喜面和送祝米 在婴儿出生第三天,河南、山东等地都有向本家族和街坊邻居送喜面的风俗。在收到喜面或其他物品后,一般在婴儿出生后的一周左右,亲友和乡邻要回送些鸡蛋、挂面、小米、糕点、红糖、婴儿的鞋帽衣服等礼品,称为“送粥米”或“送祝米”。
(6)坐月子 孕妇分娩以后,三天之内不下床,一个月之内不出屋门或院门,这叫“坐月子”。
(7)满月 指婴儿出生后满一个月。要为婴儿办满月酒,即“做满月”或“过满月”。婴儿满月当天,都要由母亲带着回姥姥家住几天,这叫“挪窝”。
(8)百日 婴儿出生一百天整。从前,婴儿出生一百天内死亡率很高,如果能平安度过百日,便有了长大成人的希望。人们把百日视为一个路标,意味着对先前的一段担忧告一段落,也对婴儿的未来充满信心,所以,婴儿出生百天,家人要庆贺。
(9)周岁 婴儿出生满一年。周岁这天,除请客祝贺外,还要“抓周”。以前是以此预测小孩的性情、志趣和前程,如今则用以笑乐,成了一种渲染喜庆气氛的形式。
(五)乔迁俗
这里的乔迁专指“搬家”。从旧屋搬到新屋是人生大喜。有乔迁之喜的人家,中国传统上看重挑日子,即挑个黄道吉日为搬家日。如果日子挑好了,搬家事宜没能准备好或因天因事不能搬家,可在黄道吉日那天往新家送去一个四条腿的凳子或桌子,以此算作已经搬家了。以后什么时间再正式搬家都随意了。
搬家之前的新房讲究用鞭炮拖绕屋里墙根炸一圈,以此求得驱邪和平安。
搬家时一般鸣炮庆贺。
家宴待客,俗称“燎锅底”。主人对前来贺喜的亲友用新灶、新锅烹制菜肴待客,以志喜庆。为这种活动而来的亲朋好友要携带礼品,以祝贺乔迁之喜。
中国民间大忌
(1)孕妇禁忌
孕妇被称为“双身人”,一般不能参加婚礼和丧礼。
孕妇忌看到死尸,忌探望产妇,忌夜晚出门,忌入庙。
孕妇忌吃兔子肉,以免胎儿破相,长成豁嘴;忌吃姜,以免胎儿生出六指;忌吃鸡肉或狗肉,据说这两种肉能够化胎;忌吃葡萄,以免生下葡萄胎;忌吃螃蟹,以免有横生逆产之险。
(2)产妇禁忌
1)坐月子期间,忌进入他人家门,若犯此忌,会“污秽冲宅”,会“热血扑门”,给这家带来血光之灾。
2)忌在娘家或别人家里生孩子:若在娘家生孩子,“补”了娘家,自己会穷一辈子;若在别人家生孩子,会对该家族大不吉利。
3)刮宫、流产者也为产妇。忌讳相同。
(3)守丧禁忌 农历腊月办完丧事的丧主,在春节期间忌登门“拜年”。
(4)吊丧禁忌 前往吊丧或参加葬礼时,穿戴忌鲜艳。
(5)扫墓禁忌
清明烧前:俗传清明节为鬼开门的节日,谁家上坟烧纸晚了,谁家的鬼开门就晚,即获自由就晚,就会对活着的人不祥。“清明烧前”之俗,要求清明节的扫墓,可在清明节当日上午十二时之前进行,也可在清明节前几日进行。
十月一烧后:俗传十月初一为鬼关门的日子,谁家上坟烧纸若早了,谁家的鬼关门就早,即比别的鬼早失去自由,这同样会对活着的人不祥。“十月一烧后”之俗,要求十月初一的扫墓,可在十月初一当日上午十二时之前进行,也可在十月初一的后几日进行。
墓地返家:每次从墓地返家时,忌直接走回自己家中。从墓地返家时,要在大街上串串门之后再回家。进家门之前,还要从头到脚拍打一遍,再用清水洗手洗脸。这一忌讳的内在含义是墓地为死人和鬼魂之所,扫墓的人在回家时,要丢掉跟随的鬼魂和去掉脏垢。
(6)探病禁忌 探望病人时,探视时间忌在下午或晚上。礼品忌单数。
(7)药锅禁忌 若借用了别人家的药锅煎药,忌空药锅送回。送还时,要在药锅里放些粮食或洒上盐,欧美传统节日
(一)情人节
情人节是欧美国家的重要节日。节期在每年的2月14日。据说,在古罗马时代即有情人们的节日——“牧神节”,后来,基督教教会希望把这个节日接过来,同基督教信仰结合起来,便以一个殉道者“瓦伦丁”的名字为这个节日重新命名,把日期由原来的2月15日改为2月14日。相传瓦伦丁是公元3世纪的一个主教,他不同意为安定军心而发布的禁婚令,秘密为年轻人主持婚礼,因而遭到拘禁,死于狱中。
情人节富有浪漫色彩,充满了青春的友谊和欢乐。这一天,年轻的恋人互赠纪念品或贺卡。礼品常常是装饰成心形的糖盒、饰物或香水,也有的是系着红丝带的郁金香或红玫瑰花束。有的老年夫妇也在这一天互赠鲜花,以表达他们长久的爱情。在欧美,有的亲朋之间,不论年龄大小,也利用这一天互赠小礼品,以增进友谊。
(二)复活节
复活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的节日。节期为每年春分3月20日或21日月圆后第一个星期日。
基督教初时仅仅是古老的犹太教的一个派别。相传耶稣基督率领12个门徒在犹太各地传教,后为犹太当权者所仇视,被扭送到罗马驻犹太巡抚。彼拉多衙门以“称王惑众”罪名把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信奉基督教的人们,相信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后第三日复活升天。由于耶稣蒙难的日子是春天,到公元325年,尼西亚教士会议规定每年过春分3月20日或21日月圆后第一个星期日为庆祝耶稣复活的节日。因为各教派使用的历法不同,复活节的具体日期也就不同。
复活节的传统食品是肉食,主要有羊肉和火腿。它们都具有一定的涵义。
复活节有不少传统的庆祝活动,彩蛋就是复活节最典型的象征。古时人们常把鸡蛋视为多子多孙和复活的象征,因为它孕育着新的生命。后来基督教徒又赋予鸡蛋以新的涵义,认为它是耶稣墓的象征,未来的生命就是从其中挣脱而出世。复活节时人们常把蛋染成红色,代表耶稣受难时流的鲜血,同时也象征复活后的快乐。兔子也是复活节的象征,因为兔子繁殖力很强,所以人们也把它视为新生命的表现者。
(三)愚人节
愚人节也称万愚节,节期在每年的4月1日,是西方重要的民间传统节日。
据说愚人节起源于法国。1564年,法国首先采用新改革的纪年法——格里历(即目前通用的阳历),以1月1日为一年之始。但一些因循守旧的人反对这种改革,依然按照旧历固执地在4月1日这一天送礼品,庆祝新年。主张改革的人对这些守旧者的做法大加嘲弄。聪明滑稽的人在4月1日就给他们送假礼品,邀请他们参加假招待会,并把上当受骗的保守分子称为“4月傻瓜”或“上钩的鱼”。从此,人们在4月1日便互相愚弄,这成为法国流行的风俗。18世纪初,愚人节习俗传到英国,接着又被英国的早期移民带到了美国。
愚人节时,人们常常组织家庭聚会,用水仙花和雏菊把房间布置得像过圣诞节或新年一样。待客人来时,则祝贺他们“圣诞快乐”或“新年快乐”,令人感到别致有趣。
4月1日的鱼宴,也是别开生面的。参加鱼宴的请帖,通常是用纸板做成的彩色小鱼。鱼宴上所有的菜都是用鱼做成的。
在愚人节的聚会上,还有一种做假菜的风俗。表面上看是一盘“烤土豆”,其实下面是甜面包屑和鲜蘑。
愚人节最典型的活动还是大家互相开玩笑,用假话捉弄对方。有的人把细线拴着的钱包丢在大街上,自己在暗处拉着线的另一端。一旦有人捡起钱包,他们就出其不意地猛然把钱包拽走。还有人把砖头放在破帽子下面搁在马路当中,然后等着看谁来了会踢它。
(四)母亲节
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即为母亲节。此节日在美国最为隆重,现在已流行于世界各国。
据说母亲节起源于古希腊,是为了纪念传说中的众神之母塞比亚而设立的。美国的母亲节是由费城的安娜·M·贾维斯倡议提出的。1907年5月,她的母亲去世,悲痛欲绝的她由此萌发出了创立母亲节的愿望。她曾亲自在教堂中安排仪式,组织活动,同时要求前来参加者胸前要佩带白色的石竹花。这一活动,曾引起不少人的关注和兴趣。翌年,便有更多的教堂纷纷组织同样的活动。1911年,庆祝母亲节的活动已经开展得非常广泛,不仅席卷美国的每一个州,而且连加拿大、墨西哥和南美的一些国家也都开始庆祝这个节日。美国人还把宣传母亲节的传单用10种不同文字印发到各国去,以便扩大影响。此后几年中,庆祝母亲节运动的热潮有增无减。1912年,美国专门成立了母亲节国际协会。1913年5月10日美国国会通过决议,把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定为母亲节。
在胸前佩带的石竹花的颜色是有讲究的。那些母亲已经去世的人仍然佩带白色石竹花,而母亲健在的人则佩带红色石竹花。
这一天,人们总要想方设法使母亲愉快地度过节日,感谢和补偿她们一年的辛勤劳动。最普通的方式是向母亲赠送母亲节卡片和礼物,但最珍贵、最优厚的礼物还是把她们从日常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轻轻松松地休息一整天。这一天,许多家庭都由丈夫和孩子们把全部家务活包下来,母亲不必做饭,不必洗盘刷碗,也不必洗衣服。不少家庭还有伺候母亲在床上吃早饭的惯例。
(五)父亲节
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父亲节。
1909年就开始有人建议确定父亲节。据说第一个提出这个建议的是华盛顿的约翰·布鲁斯·多德夫人。多德夫人的母亲早亡,其父独自一人承担起抚养教育孩子的重任,把他们全部培养成人。1909年,多德夫人感念父亲养育之恩,准备为他举行庆祝活动,同时,想到所有的父亲对家庭和社会的贡献,于是给当地一家教士协会写信,建议把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父亲节。该协会将建议提交会员讨论,获得了通过。1910年6月,人们便在此庆祝了第一个父亲节。当时,凡是父亲已故的人都佩带一朵白玫瑰,父亲在世的人则佩带红玫瑰。这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1934年6月,美国国会规定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父亲节。
(六)感恩节
感恩节的节期在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感恩节是美国人民独创的一个古老节日,也是美国人阖家欢聚的节日。
感恩节的由来,要一直追溯到美国历史的发端。1620年9月,著名的“五月花”号船,满载不堪忍受英国国内宗教迫害的清教徒102人离港起航。在漫无边际的大洋中,漂泊了整整66天,经历了狂风巨浪的种种折磨,才在马萨诸塞州科德角顶的普洛文斯敦港靠岸。接着,“五月花”号按计划继续南行,本打算在弗吉尼亚的詹姆斯敦靠岸,但因航行误差,却意外地发现了另一个优良的渔港——普利茅斯港,从而使这里成为英国移民在美洲的第二块永久居留地。但到了1620年和1621年之交的冬天,移民们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在寒冷无比的冬季,他们自己搭盖的简陋房屋难以抵御风雪,粮食也不足,再加上繁重的劳动和传染病的侵袭,待到冬天结束,活下来的移民只有50来人了。在开春时节,普利茅斯村的移民结识了一位名叫斯·昆图的印第安人。斯·昆图对移民们十分友好。不久,他把自己部落的酋长马萨索德介绍给移民。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热情地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马萨索德不仅给移民带来礼物,还特地派本部落的人教会移民们怎样狩猎、捕鱼和种植玉米、南瓜、蚕豆。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移民们终于获得了丰收。移民们在欢庆丰收的日子里,按照宗教传统习俗,规定了感谢上帝的日子,并决定为感谢印第安朋友的真诚帮助,邀请他们一同来欢庆节日。印第安人欣然接受了邀请,并且提前送来了5只鹿,表示他们的友好情谊。这就是感恩节的由来。
起初,感恩节日期并不固定,而是由各州州长或州议会临时确定。直到美国独立后,感恩节才成为全国性的节日。
每逢感恩节这一天,美国举国上下热闹非常。城乡市镇到处举行化装游行、戏剧表演和体育比赛等,学校和商店也都按规定放假休息。
感恩节的传统食品有火鸡、红莓苔子果酱、甜山芋、玉蜀黍、南瓜饼、面包及各种蔬菜和水果等。
(七)圣诞节
圣诞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稣诞生的节日,也是欧美国家最重要的节日。基督教是天主教(即公教)、耶稣教(即新教)和正教的总称。他们相信耶稣就是基督(即救世主),因此称基督教。
耶稣的信徒们为纪念耶稣,每年都举行耶稣诞生活动,但是,耶稣的生日历史上并无记载。公元354年,基督教派中的多数派把罗马帝国密司拉教在12月25日纪念太阳神诞辰的节日宣布为耶稣的生日,从此圣诞节就定为每年的12月25日。这一宗教节日,现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信奉基督教的西方国家的群众性节日。
一进入12月初,人们便为欢庆这一年一度的节日而开始忙着采购圣诞食品,并把街道、商店等公共场所布置一新。圣诞节前夕,教徒们按照圣经中所说耶稣降生当夜有天使向人间传报“佳音”的说法,组织歌咏队到各教徒家中去唱圣诞歌曲,传报佳音。24日晚上为圣诞夜,基督教会要隆重举行“子时弥撒”,天将破晓时举行“爽弥撒”,25日上午举行“天明弥撒”。此外,在圣诞节节期还要举行大型音乐会,演唱圣诞诗,演出圣诞剧,表演耶稣诞生的故事等。
基督徒们把圣诞节看做是家庭团聚、赠送礼品的节日,也是儿童的节日。一般有小孩子的家庭往往都在室内竖起一棵圣诞树。一家人围坐在美丽的圣诞树周围,互赠圣诞礼品,共进圣诞晚餐。餐桌上往往多设一个座位,多放一份餐具,据说这是为“主的使者”预备的。全家人唱着宗教色彩的圣诞歌曲,跳起欢快的舞蹈,尽情地欢乐。午夜,天真的孩子把鞋袜口朝上吊在壁炉旁,期待圣诞老人送来礼品。
每逢圣诞节,人们便在圣诞树——小杉树或小松树上挂满礼物、彩花和彩灯(传统习惯是挂蜡烛,后来为了避免失火,就用彩灯取而代之),树顶还装上一颗大星。这些装饰品都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树上的蜡烛象征耶稣是世界的光明,树顶上的大星则代表耶稣降生后将三位东方贤士引到伯利恒的那颗星。
在圣诞节里,除了圣诞树是必备之物外,人们还忘不了和蔼可亲的圣诞老人。在公共场所、贺年片上到处都有圣诞老人的形象。有时在家里也由一人扮成圣诞老人,为大家分发礼物。在人们的想象中,圣诞老人留着一脸银白色的胡须,身穿一件镶有白毛皮边的红外套。他那一副总是乐呵呵的样子,真不知为圣诞节增添了多少欢乐的气氛。相传圣诞老人是当年小亚细亚米拉城的主教圣尼古拉斯的化身。他为人仁慈,乐善好施,生前做过许多好事。他死后,人们十分怀念他,把他称为爱护儿童之神。
圣诞节用冬青和槲寄生点缀环境,是西方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过节时,美国人常常用冬青树枝编成花环挂在大门上,或是将几枝冬青摆放在餐桌上。按照传统习俗,美国许多家庭还要在室内门框或天花板上悬挂一束槲寄生。
为圣诞节添姿增色的还有圣诞蛋糕。人们常常把圣诞蛋糕做得新奇漂亮。上面用奶油或果酱浇“圣诞快乐”字样,四周插上特制的圣诞蜡烛。点燃之后,由主人吹熄,然后大家分吃蛋糕。人们有时还在蛋糕里放进三粒豆子,以此代表圣经故事中的三个东方贤士,谁吃着豆子谁就当上了“三王”,令人感到十分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