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逋,字君复,又称和靖先生,北宋钱塘人。早年丧父,自学成才,不重功名利禄,乐于清贫生活,后在西湖孤山的一个草屋中定居。著有《省心录》。
《省心录》中说:“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有过知悔者,不失为君子;知过遂非者,其小人欤!”其大意是:与人交往时,首先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样才能少犯错误,多交朋友。如果犯了错误知道改正,仍然是一位君子;反之,知错不改,姑息迁就,那可就是小人了。
林逋认为:自恕和责人是两个方面的问题,有了错误总是找理由原谅自己的人,就会把自己的过失推给对方,或过分强调客观因素的不利条件。为此,他要人们严格要求自己,成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君子。同时,他还认为,作为一个君子有三个基本要求:
第一,抛开讳疾忌医。有了错误就要敢于面对,他说:“人有过失,己必知之;已有过失,忌不自知。”又说:“制水者必以堤防,制性者必以礼法。”要把自己的行为纳入礼仪和法度中,并经常自我检查和约束,才能防止违礼背俗或是违法掠纪的事情发生。
第二,要有自信心。他说:“自信者人亦信之,胡越犹弟兄;自疑者人亦疑之,身外皆敌国。”翻译过来就是:只有自己相信自己,别人才会相信你,即使是相隔迢迢万里甚至是不同民族,双方的关系也会亲如手足。反之,自己缺乏自信,将会寸步难行,到处都是“敌人”。
第三,从严要求自己。修身在于治民主,要以仁人志士作为自己的表率。他说:“见善明,则重名节如泰山;用心刚,则轻生如鸿毛。”又说:“为善易,进为善之名难;不犯人易,犯而不较难。”意思是说:想要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了好事不求别人知道;不侵犯他人的利益并不难,难的是当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时而不计较。
林逋一生虽然没有做什么官,但是他的有关治心修身的名言,仍常被后人当做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