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69500000018

第18章 史学与哲学

李大钊

李大钊(1889~1927)原名耆年,字寿昌、守常,笔名李钊、剑、剑影等。河北乐亭人。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政治学家、历史学家、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1913年留学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1916年为参加国内的“讨袁”运动,辍学回国,任北京《晨钟报》主编、《甲寅》日刊编辑,宣传民主革命思想。1917年应聘到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校评议委员会评议员,经济系、历史系教授,参与编辑《新青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接受和积极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著名的论文。参与组织“少年中国学会”,与陈独秀等创办《每周评论》,积极领导“五四”运动。1920年与邓中夏等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会见共产国际代表,讨论有关建立中国共产党的问题。同年9月与邓中夏等在北京建立共产主义小组,并创办《劳动者》周刊,向工人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为创建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和组织上作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在北京大学等校讲授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历史哲学、唯物史观,工人的国际运动、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等课程和专题,并撰写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重要论文,系统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负责中共北京市委和北方区委的工作。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校长秘书、学生事业委员会长,中共中央委员等职。1923年2月参与组织和领导“二七”大罢工。同年6月参加中共第三次代表大会,赞成国共合作,会后代表中国共产党与孙中山进行会谈。1924年1月,参加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同年6月率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出席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1925至1926年积极参加和领导北京“五卅”运动、“三·一八”运动。1927年4月6日被奉系军阀张作霖逮捕,28日在北京英勇就义。主要论著收入《李大钊文集》。

今日所要和诸位商榷的,是史学及史学与哲学的关系,主体是讲史学。

凡一种学问,必于实际有用处,文学、史学都是如此。但是,用处是多方面的。得到了一种智识,以此智识为根据去解决一种问题是用处;以所有的学识成一著作与学术界相商榷,以期得到一个是处,也是用处。但是最要紧的用处,是用他来助我们人生的修养,都有极大的关系。人们要过优美的高尚的生活,必须要有内心的修养。史学、哲学、文学都于人生有密切的关系,并且都有他们的好处。从不同的研究,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与我们以不同的修养。哲学、文学在我国从前已甚发达,史则中国虽有史书甚多,而史学却不发达。这不但中国为然,外国也是如此。因为史学正在幼稚时代,进步甚慢。但他于人生有极大影响,我们不但要研究他,且当替他宣传,引起人们研究的兴味,以促史学的进步。

历史一辞的意义

《说文解字》说,史是记事的人(即是书记官),“史”字从“中”从“又”,“中”是中正的意思。文字学家说,“又”字是象形字,“中”字不是中正的中,乃是“册”的象形芋。“史”字有书役的义,即指掌记事者而言。日本训“史”字有ヮヒト,以之为归化的人而专从事于文笔的事者的姓。此“史”字遂辗转而有记录的意思。英语称历史为History,法语为His—tore,意语为Storia,皆由希腊语及拉丁语从Historiai而起,本意为“问而知之”;把“问而知之”的结果写出来,即为记录,即是History。德语称历史为Geschichte,荷兰语为(Gesohiedenis,原皆指发生的事件或偶然的事变而言。各国文字的本义都不相同,今日使用的意义也复各异,所以发生了混乱错杂的见解了。

我们日常泛言历史,其涵义约有三种:(一)譬如说吾汉族有世无与比的历史,这并不指记录而说,乃指民族的经历或发展的过程,所以四千年的历史一语,可以说是文化进化的代名字;(二)又如说吾国无一可观的历史,其意乃指见识高远、文笔优美的历史书籍而言;(三)又如问一友人,以君所专考的科目是什么?答云历史。此“历史”二字,乃指一种科学的学问而言。中国并不没有普通的记录,而专考历史,以历史为一门科学的,却是没有。我们现在所要讨论的,就是成为一种科学的历史究是什么?

二、历史的定义

关于史的定义,史家不一其辞。因为各人目光不同,定义也因此各异;而现在史学又不十分发达,所以完全妥当的定义,竟是没有。今且举出几个定义中,我们或者能得到一个史学的概念。

Felint的史的定义

弗氏谓历史学即是历史哲学。他说:“历史哲学,不是一个从历史事实分出来的东西,乃是一个包蕴在历史事实里边的东西。一个人愈能深喻历史事实的意义,他愈能深喻历史哲学;而于历史哲学,也愈能深喻于其神智。因为历史哲学,只是些历史事实的真实性质与根本关系的意义,合理的解释、知识罢了。”这里他所说的历史哲学,史学也包括在内。

LamPrecht的史的定义

郎氏在他的《什么是历史》一书中说:“史事本体无他,即是应用心理学。历史乃是社会心理学的科学。”

Vanloon氏的史的概念

万龙氏作有《人类史》一书。他的序文中有几句警语:

“最善的点,乃在环绕吾们的光荣的过去的大观,当吾们返于吾们日常的事业的时候,与吾们以新鲜的勇气,以临将来的问题。”

又说:“历史是经验的伟大楼阁,这是时间在过去世代的无终界域中建造的。达到这个古代建筑物的屋顶,并且得到那全部光景韵利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非青年的足是健强的。这事才能做到。此外,绝无人能登临。”

内田银藏博士的史学的要义

内田银藏博士是日本的史学者。他说:史学有三要义:

(一)随着时间的经过,人事进化不已。研究历史,当就其经过的行程而为考察。社会一天一天不断的发达进化,人事也一天一天不断的推移进行。就其发达进化的状态,就是就其不静止而移动的过程,以遂行考察,乃是今日史学的第一要义。

(二)当就实际所起的情形,一一搜察其证据。考察历史,须不驰空想,不逞臆测,应就现实发生的事例,依严密的调查考察,证据的手段,以究明人事的发展进化。这是历史的研究的特色。

(三)不把人事认作零零碎碎的东西去考察他,应该认作为有因果的、连锁的东西去考察他。现在的历史的研究。不能单以考察片段的事实为能事。须把人事看做整个的来研究,就其互相连锁的地方去考察他,以期能够明白事实与事实间相互的影响和感应——即是因果。但零碎的事实,也很要紧的。没有零碎,便没有整个。所以当就一个一个的零碎为基础,而后当做一个整个的而观察他的因果的关系。不过此一个一个事实,必须考查精确。假使是假的,差误的,那么由此而生的整个,也靠不住了。但太致力于烦琐的末节,而遗其大端,那也是不足取的。

梁任公氏的史的定义

最近梁任公氏著有《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在那本书里所下的史的定义是:“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的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资鉴的是史。”

以上所举的,不过是供吾人参考的资料。我甚希望诸位参考诸家的说,自己为史学下一个比较的完全确切的定义。

三、史学与哲学及文学的关系

讲到史学与哲学、文学的关系,最好把倍根的分类先来参考一下。关于人生的学问,本不能严格的分开,使他们老死不相往来的,因为人生是整个的。但现在为分工起见,所以不得不分成多种专门的学,以求深造。但学问虽贵乎专,却尤贵乎通。科学过重分类,便有隔阂难通之弊。所以虽然专门研究,同时相互的关系也应知道。专而不通,也非常危险,尤以关于人生的学问为然。史学和哲学、文学的来源是相同的,都导源于古代的神话和传说。虽然我们分工之后,同源而分流,但也一样可以帮助我们为人生的修养,所以也可以说是殊途而同归的。

倍根的分类,见于他所著的,Advancement of Learning(1605)及以拉丁文著的The Dignity and Advancement of Learning(1623)。这二书都是讲当时的思想的发展的。在此二种中,他把学问分为三大类:(一)历史;(二)诗;(三)哲学。这是按照心的能力而分的。因为心的能力也有三:(一)记忆;(二)想象;(三)理性。记忆所产生的是史,想象所产生的是诗,理性所产生的是哲学。这个分类,在今日看来是不完全的,因为他只是指他那时代的学问状况而说的,但我们正好藉用他的分类,说明史学、文学、哲学三者的关系的密切。

他把历史分为自然史、人事史,而人事史又分为宗教史、文学史等。

哲学也分为三类:(一)关于神明的;(二)关于自然的;(三)关于人的。哲学二字的意义,也与现在不同。他所说的哲学,是穷理的意思;此外又有第一根源的哲学,包括三部的本源的普遍的学问。

诗也不是专指诗歌而言,凡想像、假作而叙事的文学都是,不必定为韵文。

诗与史的关系是很密切的。要考察希腊古代的历史,必须读荷马的《史诗》,因他的诗中包蕴很多的史料。孟子说:“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春秋是史,他说诗亡而后春秋作,也可见史与诗间大有关系。即如《诗经》一书,虽是古诗,却也有许多许多的史料在内。要研究中国古代诗,不能不把此书当作重要的参考书。郎氏(Lamprecht)谓:“史有二方面:(一)取自然主义的形式的——谱系;(二)取理想主义的形式的——英雄诗。谱系进而成为编年史,英雄诗进而成为传记。”这都可证明诗与史的关系密切了。

哲学与史的关系的密切,也很容易证明。譬如老子是哲学家,但他也是个史学家,因为他是周的史官。班《志》说:道家出于史官。可见哲学与史学也是相通的。

倍根之后,孔德、斯宾塞、冯德诸家,各有另立的分类。不过倍根的分类,与我们以特别有关系的材料,所以藉来作史学、哲学、文学的关系的证明。

四、历史与历史学的关系

以历史为中心,史学可分二部:记述历史;历史理论。记述的历史的目的,是欲确定各个零碎的历史事实,而以活现的手段描写出来,这是艺术的工作。历史理论的目的,是在把已经考察确定的零碎事实合而观之,以研究其间的因果关系的,这乃是科学的工作。

此外,又有历史哲学一项,但从系统上讲起来,宜放置哲学分类之下。

五、哲学与史学的接触点

哲学与历史相接触点有三。即是:哲学史、哲理的历史及历史哲学。

哲学史是以哲学为研究的对象,用历史的方法去考察他,其性质宜列入哲学系统中。哲理的历史,是用哲理的眼光去写历史,是属于史的性质的,但太嫌空虚。历史哲学是哲学的一部分,哲学是于科学所不能之处,去考察宇宙一切现象的根本原理的。历史事实是宇宙现象的一部分,所以亦是史学所研究的对象的一部分。

六、哲学与史学的关系

哲学仿佛是各种科学的宗邦,各种科学是逐渐由哲学分出来的独立国。哲学的领地,虽然一天一天的狭小,而宗邦的权威仍在哲学。

科学之所穷,即哲学之所始。两者的性质上区别虽经确立,不容相混了,然而两者的界限,却并未如长江大河为之截然分界。二者之间有一中区,譬如历史与哲学虽各有领域,而历史哲学便处于二者之间,不能说完全属诸史学,也不能完全属诸哲学。

立在史学上以考察其与哲学的关系,约有四端:

(一)哲学亦为史学所研究的一种对象。史学的对象,系人生与为人生的产物的文化。文化是多方面的,哲学亦其一部分。所以哲学亦为史学家所认为当研究的一种对象。

(二)历史观。史学家的历史观,每渊源于哲学。社会现象,史学家可以拿自己的历史观来考察之,解释之。譬如现在的女权运动和打破大家庭的运动,是从什么地方来的,都可以一种历史观观察之。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历史观的一种。他以为社会上、历史上种种现象之所以发生,其原动力皆在于经济,所以以经济为主点,可以解释此种现象。此外,圣西门有智识的史观,以为智识可以决定宗教,宗教可以决定政治。此外,还有宗教的史观、算术的史观等等。或谓史学家不应有历史观,应当虚怀若谷地去研究,不可有偏见或成见,以历史附会已说,才可算是好史学家。或者说史学家应有历史观,然后才有准绳去处置史料,不然便如迷离'漂荡于洋海之中,茫无把握,很难寻出头绪来。这话是很对的。史学家当有一种历史观,而且自然的有一种历史观,不过不要采了个偏的、差的历史观罢了。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很受海格尔的辩证法的影响,就是历史观是从哲学思想来的明证。

(三)就历史事实而欲阐明一般的原理,便不得不借重于哲学。

(四)史学研究法与一般理论学或智识哲学,有密切关系。

现在再从哲学方面来考察他与史学的关系:

(一)历史是宇宙的一部分,哲学是研究宇宙一切现象的,所以历史事实亦属于哲学所当考量的对象之中。

(二)人生哲学或历史学,尤须以史学所研究的结果为基础。

(三)哲学可在旁的学问中,得到观察的方法和考量的方法。所以哲学也可以由历史的研究,得到他的观察法和考量法,以之应用到哲学上去。

(四)要知哲学与一般社会及人文的状态的关系,于未研究哲学之先,必先研究时代的背景及一般时代的人文的状况。所以虽研究哲学,也必以一般史识为要。

(五)研究某哲学家的学说,必须研究某哲学家的传记。

(六)哲学史亦是一种历史的研究,故亦须用历史研究法的研究以研究哲学史。

历史哲学是研究历史的根本问题的。如人类生活究竟是什么?人类的行动是有预定轨道的,还是人生是做梦一般的?我们所认为历史事实的是真的呢,还是空虚的?人类背后究竟有根本大法操持一切的呢,还是历史上种种事实都是无意义的流转,譬彼舟流不知所届呢?人类自有史以来,是进步的,还是退化的?人类进化果然是于不知不识中向一定的方向进行呢,还是茫无定向呢?国家民族的命运及其兴衰荣枯,是人造的,还是人们无能为力的?种种事实,纷纭错杂,究竟有没有根本原理在那里支配?这都是历史哲学的事。因为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只能到一定的程度为止;科学所不及的,都是哲学的事了。

七、史学、文学、哲学与人生修养的关系

我们要研究学问,不是以学问去赚钱,去维持生活的,乃是为人生修养上有所受用。文学可以启发我们感情。所以说,诗可以兴,可以怨;又说,兴于诗。文学是可以发扬民族和社会的感情的。哲学于人生关系也切。人们每被许多琐屑细小的事压住了,不能达观,这于人生给了很多的苦痛。哲学可以帮助我们得到一个注意于远大的观念,从琐屑的事件解放出来,这于人生修养上有益。史学于人生的关系,可以分智识方面与情感方面二部去说。从情感方面说,史与诗(文学)有相同之用处,如读史读到古人当危急存亡之秋,能够激昂慷慨,不论他自己是文人武人,慨然出来,拯民救国,我们的感情都被他激发鼓动了,不由的感奋兴起,把这种扶持国家民族的免于危亡的大任放在自己的肩头。这是关于感情的。其关于智识方面的,就是我们读史,可以得到一种观察世务的方法,并可以加增认知事实和判断事实的力量。人名、地名,是不甚要紧的,能够记得也好,不记得也不妨事的。二者帮助人生的修养,不但是殊途同归,抑且是相辅为用。史学教我们踏实审慎,文学教我们发扬蹈厉。

此外,历史观与人生观亦有密切的关系。哲学教我们扼要达观。三者交相为用,可以使我们精神上得一种平均的调和的训练与修养。自马克思经济的历史观把古时崇拜英雄圣贤的观念打破了不少,他给了我们一种新的人生观,使我们知道社会的进步不是靠少数的圣贺豪杰的,乃是靠一般人的;而英雄也不过是时代的产物;我们的新时代,全靠我们自己努力去创造。有了这种新的历史观,便可以得到一种新的人生观。前人以为人们只靠天、靠圣贤豪杰,因此不见圣贤出来,便要发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叹声;因此生逢衰乱的时代,便发出“吴天不吊”或“我生不辰”的叹声。在此等叹声中,可以寻知那听天认命的历史观影响于人们的人生观怎样大了。现在人们把历史观改变了,这种悲观、任运、消极、听天的人生观,也自然跟着去掉;而此新的历史观,却给我们新鲜的勇气,给我们乐观迈进的人生观。

从前的历史观,使人迷信人类是一天一天退化的,所以有崇古卑今的观念。中国如此,西洋亦然。他们谓黄金时代,一变而为银时代,更变而为铜时代、铁时代,这便是说世道人心江河日下了。这种黄金时代说,在十七世纪时为一班崇今派的战主攻击的中心。当时,今古的争论极烈,一方面说古的好,他方说今的好。倍根等都是赞成新的、崇尚今的。他们说:以前的圣贤的知识,并不如我们多,今世仍旧可以要出圣贤豪杰的。二者相争甚烈,在法、意等国两派都有极烈的争论。诗人的梦想,多以前代、过去的时代为黄金时代。中国的《采薇》、《获麟》诸歌和陶渊明一流的诗,都有怀思黄、农、虞、夏的感想。黄、农、虞、夏之世,便是中国人理想中的黄金时代。新历史家首当打破此种谬误的观念,而于现在、于将来努力去创造黄金时代。因为黄金时代,总是在我们的面前,不会在我们的背后。怀古派所梦寐回思的黄金时代,总是些草昧未开、洪荒未阔的景象,没有什么使我们今人羡慕的理由。我们试一登临那位时先生在过去世代的无止境中,为我们建筑的一座经验的高楼绝顶,可以遍历环绕我们的光荣的过去的大观,凭着这些阶梯,我们不但可以认识现在,并且可以眺望将来。在那里,我们可以得到新鲜的勇气;在那里,我们可以得到乐天迈进的人生观。这种娱快,这种幸福,只有靠那一班登临这座高楼的青年们,长驱迈进的健行不息,才能得到。这是史学的真趣味,这是研究史学的真利益。

[说明]此文是李大钊于一九二三年三月在上海复旦大学的讲演记录稿,发表于一九二三年四月十七日——十九日《新民意报》副刊《星火》,署名李守常。

同类推荐
  • 冬(小故事 大道理)

    冬(小故事 大道理)

    本书是一本寓言神话故事集,通过几百个经典的古今中外寓言神话故事告诉人们做人、做事的道理,给人以启迪,发人深省。
  • 巧言能善辩游刃皆有余

    巧言能善辩游刃皆有余

    一位诗人约翰·唐说过:“没有别人,你即是一座孤岛。”或许每一个人在广袤的地球上都能建立属于自己的小天地,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小天地一定是相互联系、彼此依靠的。其中联系和依靠的纽带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交际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虽然有的人好像天生就具有交际能力,他们总能在事业上找到成功,在经济上找到财富,不过,大多数人并不是天生就有这种受人欢迎的个人魅力,他们需要付出许多努力来培养这种受人欢迎的品质。
  • 有一种幸福叫淡定 有一种智慧叫宽心 有一种境界叫放下

    有一种幸福叫淡定 有一种智慧叫宽心 有一种境界叫放下

    世事喧嚣,人事纷扰,让人们的心绪难以平静;名缰利锁,诱惑重重,让人们欲望丛生,烦恼不断,焦虑、忧郁、抱怨、迷茫、彷徨、失落……如何才能回归宁静的心灵?如何才能活出真实的自己?如何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人生之所以感到不幸福和快乐,是因为我们欲望太多,迷失本性,从而被世俗的功名利禄所俘虏,被人生的挫折困顿所击倒。在物欲横流、充满诱惑的社会里,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守住一颗淡定而宁静的心,顺境中宠辱不惊、怡然自得,逆境里不悲不愁、不弃不馁,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如此,你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活出生命的色彩。
  • 突破平庸:做人的10个发力点

    突破平庸:做人的10个发力点

    本书内容包括:心眼多一点、做事勤一点、嘴巴甜一点、说话藏一点、胆子大一点、筹码押一点、头脑活一点、意见听一点、观念新一点、交友慎一点。
  • 培养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培养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如何适应社会,在复杂的成长环境里生存、发展,让生命既充满阳光和雨露,也承受义务和责任,是每一个未成年人必须面对的课题。《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愿陪同青少年朋友快乐成长,打造成功的健康、理想、阳光的人生。
热门推荐
  • 厉先生的替妻

    厉先生的替妻

    她亲手从废墟里刨出来的爱人,为了和别的女人在一起,竟然流掉了她的孩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杀戮大道

    杀戮大道

    剑乃杀器,兵器之皇者;剑之极道,莫非剑皇!少年本是天帝之子,流着鸿蒙祖血而生;身拥至强法诀武技,集天界万千宠爱于一身!可一朝被打落凡尘,只能孤单成长于一个下界小大陆!年至十六,被书院判定为天道的弃儿,遭天弃不能修炼,小小少年又该何去何从?孤身卷入阴谋,至亲无端被杀,天下满目皆敌!少年仗剑怒起,一个人,一把剑,斩天道、碎命运,剑动九天,走出一条杀戮大道,却留下一个无尽传说!
  • 隐藏小公主,少爷请接招

    隐藏小公主,少爷请接招

    小公主隐藏身份,后来少爷发现了。她和他就住在一起。夜半,少爷盯着那红润的小嘴流了流口水。心想,这个小丫头的小嘴到底有多甜呢?一吻芳泽,多么的美味,以后就,年月月亲天天亲,没完没了,终于小公主发现了说:“你到底在干什么?”←_←。欢迎跳坑,么么哒哒。
  • 江山美人侠客行

    江山美人侠客行

    五指山下斧头帮大当家至尊宝在一次打劫之中救下了人人喊打的鉄尸梅超风,从此开启了他在偌大的江湖中兴风作浪之路。汇集了多部金庸小说,乱炖的江湖,别样的故事,你的遗憾我来填补,我的梦想与你分享
  • 误惹豪门:娇妻太惹火

    误惹豪门:娇妻太惹火

    当年一个意外,偷了他的种。逃出国外,五年后强势归来。他是商场上的风云巨子,掌控各种命脉。她是世界著名的催眠师,被万人所崇拜。那日,两个萌宝找上门,问道:“你是我们爸爸吗?”男人震怒,将她逼入墙角。“说,我的种是怎么来的。”“充话费送的,”“哦,是吗?”欢迎入坑,绝对宠文。
  • 在意你在意我

    在意你在意我

    “爱情没有先后遇到之分,你在意我,爱我,你就是我的一辈子。”“你过的不好,我过的也不会好,所以我们要在一起过好我们一起的一辈子。”
  • 愿世界待你安好

    愿世界待你安好

    如果遇到了喜欢的那个人,千万不要放手,不要像岳琳一样。傻傻离开。不敢面对然后什么都没了,一个人走下去多累。阿琳,我……对不起。我走了,再见。
  • 修道炼器士

    修道炼器士

    一个修道与炼器的世界,一个修道与炼器者的成长人生
  • 爱妻:说出你的秘密

    爱妻:说出你的秘密

    “我不信命,可我斗不过它,我改写了我的命运,却让它给我了狠狠一棒,轮回结束了,我也该结束了,”她看着他,静静的看着,仿佛看着世间最纯洁无暇的人儿一样。“你,相信我吗?”他盯着她的眼睛,一字一字的说着。“你说呢?”她歪着头,肩膀不受控制的上下抖动,仿佛听到了开心的事情一样,嘴角洋溢着笑容,“我们经历了这么多,怎么可能互相相信?”“呵,是啊,”他看着眼前的女孩,似乎想起了最初见到的样子,绝望,隐忍,却又不甘被打倒。“你和当初一样。”“或许吧,”她没肯定,却也没否认。“轮回或许结束了,但你没有,你别想逃出我的手心,”在她诧异的眼中,他起身离去。新的一轮开始了。
  • 画说天涯

    画说天涯

    离家出走的TA,刚出楼道门就被楼上发泄情绪的老妈一不小心给弄死了,额..TA表示无语,不可思议的是TA竟再次醒来,来到了另一个大陆,开始了画说天涯...(想知道主要内容不?现在立刻马上开始阅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