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66700000013

第13章 我曾经问海雯最崇拜哪位权威人士

8、我曾经问海雯最崇拜哪位权威人士,她却说,我就是我,权威就是权威,迷上权威还会有创造吗?

随着海雯逐渐长大,她会不会像很多女孩崇拜明星一样迷上美国那些权威人士呢?我曾经问海雯最崇拜哪位权威人士。她却说,我就是我,权威就是权威,迷上权威还有创造吗?我看海雯的作业发现,她用去时间最多的是写研究性报告。

美国各行各业都有许多世界级的权威人士和偶像明星。伴随这些权威与偶像的当然常常是鲜花和掌声,然而却很少有人迷上他们。

美国小孩的开放和自由程度是很高的,对权威的迷信和敬畏程度却很低。在美国的街头或汽车尾杠这些地方,常可见到小孩涂抹的“挑战权威”或“滚蛋吧,权威”之类的字句。

中国的小孩却恰好相反,开放和自由的程度很低,对权威的迷信和敬畏程度却很高。经常听小孩说“这是我爸说的”、“这是老师说的”之类的话。

盲从,是相当可怕的!如果家长、老师无数次向孩子灌输:家长、老师的话是不容置疑的,都必须无条件遵从。久而久之,孩子遇事后就不再独立思考,一味盲从,长大后就只能唯唯诺诺、毫无骨气。这样的孩子怎么可能自立于竞争激烈的当代社会呢?

爱因斯坦说:一个人不需要上大学去学习知识,这些知识通过读书就可以学到,大学教育的价值应体现在培养人的思考方式上。有人说最优秀的学生是对教授的每一个论点都持半信半疑态度,而不是全盘接纳,他需要自己消化、证明和理解。

常给老师出难题的学生往往采取批判性学习或研究性学习,我不知道在中国是否算好学生。老师也有很多东西不懂,这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老师也需要学习、研究和提高,更何况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老师不懂而学生懂,老师应觉得骄傲才对。

我前些日子与国内的一位朋友吴先生打电话聊天,他儿子现在已上北大,过去就常因为与老师有不同看法而与老师的关系搞得不好,最后不得不转学。

我认为美国教育与中国教育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就是美国人从小开始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知识灌输。另外,从中学开始就重视研究性学习。

许多人也许有这样的体验,幼童时代认为父母有本事:我爸怎样,我妈怎样。为什么呢?因为爸爸妈妈知道3 4=7,而不是等于8.长大了,发现父母太多的东西也不懂,一次方程都搞不清楚。这时呢?老师懂得多了,“老师说的”可以当论据了。

我常对我女儿说,如果一个人大学毕业不觉得父母笨,还一直觉得他父母处处本事大,那就有可能是自己笨了。

不过,有一点要说明的是,师生间、同学间是从学术的角度探讨问题,应该善意地进行质疑,而不是恶意地诽谤,或是在一旁说三道四,那就是抬杠了。

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是比较容易先相信别人。但如果你真是使用不合法的手段,除了会陷入法律的麻烦外,还会失去诚信。

有时我想,我们老祖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意识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我们许多人从小就被灌输“求功名”、做“人上人”的等级观念。人们梦想着拥有特权,使得平等、公平在社会上被边缘化了。

天生我材必有用。人人都是社会的分子,其实教授需要被人尊重,打工仔同样要得到尊重,只要遵纪守法、自食其力的公民都应得到社会的尊重。社会有分工,职位有高低不同,但作为公民是平等的。仅以在美国超市收银处的排队为例,不论你是高官,还是穿着制服的警察,这种场合决无特权可言。

作为父母应该帮助孩子树立一种正确的权威观,因为一个孩子对待权威的态度和方式是否正确,会极大地影响到孩子将来的成功。

同类推荐
  • 传播与文化

    传播与文化

    本书是作者2005年出版的《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一书的延伸。《跨》奠定了从事跨文化传播必须解释清楚的后殖民“文化语境”,本书在此基础上,又引入传播和新媒体(新媒介)语境,以“文明演进”为横轴,以“文化变迁”为纵轴,探讨传播科技和新媒体为世界和中国的文化变迁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本书梳理和重新界定文化与文明的含义和关系,建构了一个二者的逻辑函数关系模型,提出了“新媒体成就中国”的理论假设并作了论证。这本书也是为作者下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建构一个中国视角下的跨文化传播学科所需要的理论体系一一在解决了研究语境、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概念问题之后。
  • 每天懂点开心经济学·心理学·博弈论·国学

    每天懂点开心经济学·心理学·博弈论·国学

    读懂心理学,做他人的读心高手,做自己的心理理疗师,掌握经济学,你会在财富的每一角落遇见亚当·斯密,知晓博弈论,你将拥有行走江湖的处世王牌,了解国学,你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结构。
  • 韩国电视娱乐节目形态研究

    韩国电视娱乐节目形态研究

    进入2000年,随着互联网的发达,可以看到的电视娱乐节目越来越多,欧美、日韩、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自然也包括我国几十家电视台的众多节目。各有千秋,各具特色。在网上经常可以看到不同节目的论坛,会员数量惊人,帖子数量更加惊人,有些评论一针见血,有些观后感悟则令人不由得怦然心动。于是,传播学毕业的自己也渐渐萌生了写点儿什么的愿望。这一想法几经沉淀,到2009年底开设了“电视娱乐节目赏析”这门选修课后才终于动笔。
  • 那些“穿越”的孩子

    那些“穿越”的孩子

    农民工子女从不发达的乡村到繁华的大都市,从乡音、乡情到很不熟悉的语言与人文环境,从离别后的重逢到重逢后的离别,这些一次一次“穿越”的孩子值得关注。上海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工,农民工离不开他们的子女,这些“穿越”的孩子也要有他们的精神家园,如何在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让“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每一个具体的生命面前显示其温情,是本书提出的一个问题。
  • 百日危机

    百日危机

    《百日危机》是第一部反映SARS病毒入侵人类的中国灾难文学的力作,因具有“备忘录”和“启示录”的双重意义而格外受到关注。作者不是为了简单地宣传铁腕治非典的官员、抗击SARS一线的医护人员、为找到对付病毒而呕心沥血的科学家以及为公众讲述抗击SARS一线真相的新闻记者,而是把他们还原成具有职业守精神的普通人,力图传达的是危机中人性的美丑以及更深层的生存境况,用文字做成警钟,提醒人们“悲剧常常重演”的危险存在。
热门推荐
  • 波段为王

    波段为王

    本书包括波段炒股之常见陷阱、波段炒股之成功法则、波段炒股之大好时机、波段炒股之前人之智、波段炒股之紧贴在家、波段炒股之技术指标、波段炒股之技法图形、波段炒股之择股奥秘、波段炒股之分析软件、波段炒股之买入点判断技法、波段炒股之卖出判断技法等内容。
  • 神农乾坤经

    神农乾坤经

    他是一个身世离奇的孤儿.....却因为父辈的恩怨身中九尾银针之奇毒.....而他是玄女门叱咤风云的卜三爷.....偶然之间.............当他遇见了他从此走上了寻找解药的道路...........面对各种离奇古怪,荒诞怪异的事情他教会;了他坚强,勇敢。在这一路上.......他收获了,友情。亲情爱情。
  • 请君难入瓮

    请君难入瓮

    爱恨相织,请君难入瓮情仇难泯,劝君且入瓮生死与共,叹君甘入瓮。
  • 噩运之眼

    噩运之眼

    因为我天生左眼黑白双瞳,所以我行走于黑夜。
  • 小花仙之花之法典之念

    小花仙之花之法典之念

    花精灵是属于自然的种族。而雪莲精灵王吉祥给大家的印象是伪娘、对比下个子很矮,奶妈。而如果吉祥是个女生,能力全面,知晓部分未来,又会发生什么?也许一切都会不同。
  • 未闻花名之双生花

    未闻花名之双生花

    她是lucine娱乐圈的当红小花旦。戏中,拥抱着国民男神;戏外,各种占男神便宜。当男神终于像梦中一样向自己告白,她又狠心拒绝。不是不爱,而是因为我不是我车祸随之而来,到底是意外,还是有人刻意而为之。她终于可以重新做回自己,那么梦也该醒了!
  • 罗马死亡女神

    罗马死亡女神

    周奈姬在节假日和闺蜜一起用抽奖得来的旅游卷去了一趟名胜古迹——古罗马角斗场。却不料,在参观的过程中,不慎从高处跌落下来,本以为就这样结束的生命,竟然又奇迹般的开始逆转起来……她穿越了,在这里,为了生存,你必须拿出全部的精力去战斗。却不料赌上了朋友的性命,她发誓要让所有让她和她朋友乌力朴受伤的人得到应有的惩罚,于是,奈姬开始了一场复仇计划,本以为自己的计划天衣无缝,却不知天下没有天衣无缝的计划,而她自己正一步步掉入另一个人的陷阱中……在这样一个到处充满危险的时代,她开始了梦一般的奇遇,当命运的面具被拆穿,究竟是幸福还是丑陋?她该怎样抉择?
  • 总统我不稀罕你的爱

    总统我不稀罕你的爱

    所有的人,所有的事,在范芷柔之间发生,她没有办法阻挡,也没有办法接受,只能忘记,可是如果轻易忘记,当初的青涩,算什么呢?
  • 美食界

    美食界

    美食风靡全球,未知食材动辄千金的美食时代为舞台,每个人都在追求未知的美味,那是无上的奢侈和幸福,在这样一个时代,有着这样一群冒险家,他们接受美食家的委托,探寻那些见所未见的神秘食材,他们就是美食猎人。但是,那些传奇的食材动植物之凶猛超乎人们的想象,“强大”=“美味”,在美食时代,唯有“强大的食材”才是“美食”,“美味”是“强大”的代名词,美食猎人投身危机四伏的地带,寻找凶猛之至的“食材”,堪称美食时代的英雄!
  • 蓝先生

    蓝先生

    之前的生活原是A帝国植入人类大脑的幻想素造成的梦境幻觉,当蓝成为第一个清醒过来的人之后,后面会发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