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63800000035

第35章 赵汝愚定策立新皇韩胄弄权逐良相

却说韩胄入重华宫,见了寿皇,请过了安,寿皇问及宰臣出都事。胄奏对道:“昨日皇上传旨,命宰执出殿门,并非令他出都,臣不妨奏命传召,宣押入城。”寿皇称善。胄遂往浙江亭召回留正等人。次日,光宗召罗点入对,点奏请道:“前日迫切献忠,举措失礼,陛下赦而不诛,臣等深感鸿恩,惟引裾也是故事,并非臣等创行。”光宗道:“引裾不妨,但何得屡入宫禁?”点引魏辛毗故事以谢,且言寿皇止有一子,既付神器,宁有不思见之理?光宗为之默然。嗣由彭龟年、黄裳、沈有闻等,奏乞令嘉王诣重华宫问疾,总算得光宗允许。嘉王入省一次,后亦不往。至六月中,寿皇竟崩逝重华宫。宫中内侍,先奔讣宰执私第。除留正外,即至赵汝愚处。汝愚时已知枢密府,得了此讣,恐光宗为后所阻,不出视朝,特持讣不上。翌晨入朝,见光宗御殿,乃将哀讣奏闻,且请速诣重华宫成服。光宗不能再辞,只好允诺,随即返身入内。谁知等到日昃,尚未见出来。(父死之谓何?乃尚坐视耶?)留正、赵汝愚等,只得自往重华宫,整备治丧。惟光宗不到,主丧无人,当由留正、赵汝愚,议请寿圣吴太后暂主丧事。吴太后不许。正等申奏道:“臣等连日至南内,请对不获,屡次上疏,又不得报,今当率百官再行恭请,若皇上仍然不出,百官或恸哭宫门,恐人情骚动,为社稷忧,乞太后降旨,以皇帝为有疾,暂就宫中成服。惟临丧不可无主,况文称孝子嗣皇帝,宰臣何敢代行?太后系寿皇母,不妨摄行祭礼。”太后乃勉从所请,(有子而令母代,亦旷古所未有。)发丧太极殿。计自孝宗受禅,三次改元,共历二十七年,至光宗五年乃终,享寿六十有八。孝宗为南宋贤主,但也未免优柔寡断,用舍失宜,不过外藩入继,奉养寿皇,总算全始全终,毫不少忤。庙号曰孝,尚是名实相副呢。

治丧期内,由光宗颁诏,尊寿圣皇太后为太皇太后,寿成皇后为皇太后,惟车驾仍称疾不出。郎官叶适语丞相留正道:“皇上因疾,不执亲丧,将来何辞以谢天下?今嘉王年长,若亟正储位,参决大事,庶可免目前疑谤,相公何不亟图?”留正道:“我正有此意,当上疏力请。”于是会同辅臣,联名入奏道:“皇子嘉王仁孝夙成,应早正储位,借安人心。”疏入不报。越宿复请,方有御批下来,乃是“甚好”二字。又越日,再拟旨进呈,乞加御批,付学士院降诏。是夕,传出御札,较前批多了数字,乃是“历事岁久,念欲退闲。”正得此八个大字,不觉惊惶起来,急与赵汝愚密商。汝愚意见,谓不如请命太皇太后,竟令光宗内禅嘉王。正以为未妥,只可请太子监国。两下各执一词,正遂想了一法,索性辞去相位,免得身入漩涡。次日入朝,亻羊为仆地,装出一般老迈龙钟的状态。及卫士扶回私第,他即草草写了辞表,命卫士带回呈入。表中除告老乞休外,有“愿陛下速回渊鉴,追悟前非,渐收人心,庶保国祚”等语。至光宗下札慰留,他已潜出国门,竟一溜烟似的走了。(留正意议,较汝愚为正,但因所见未合,即潜身遁去,毋乃趋避太工。)

正既出都,人心益震。会光宗临朝,也晕仆地上,(莫非也学留正么?)亏得内侍掖住,才免受伤。赵汝愚情急势孤,仓皇万状。左司郎中徐谊,入讽汝愚道:“古来人臣,不外忠奸两途,为忠即忠,为奸即奸,从没有半忠半奸,可以济事。公内虽惶急,外欲坐观,这不是半忠半奸吗?须知国家安危,关系今日,奈何不早定大计?”汝愚道:“首相已去,干济乏人,我虽欲定策安国,怎奈孤掌难鸣,无可有为。”徐谊接口道:“知阁门事韩胄,系寿圣太后女弟的儿子,何勿托他禀命太后,即行内禅呢?”汝愚道:“我不便径托。”谊又道:“同里蔡必胜,与胄同在阁门,待谊去告知必胜,要他转邀胄,何如?”汝愚道:“事关机密,请小心为是!”谊应命而别。是夕,胄果来访汝愚,汝愚即与谈及内禅事,面托代达太后。胄许诺。太后近侍有一个张宗尹,素与胄友善,胄既辞别汝愚,即转至张宗尹处,嘱令代奏。宗尹入奏二次,不获见允。适胄待命宫门,见了内侍关礼,问明原委。关礼道:“宗尹已两次禀命,尚不得请,公系太后姻戚,何妨入内面陈,待礼为公先容便了。”胄大喜。礼即入见太后,面有泪痕。(小人惯作此态。)太后问他何故?礼对道:“太皇太后读书万卷,亦尝见有时事若此,能保无乱么?”太后道:“这……这非汝等所知。”礼又道:“事已人人知晓,怎可讳言?今丞相已去,只恃赵知院一人,恐他亦要动身了。”言已,声泪俱下。太后愕然道:“知院同姓,与他人不同,乃亦欲他往么?”礼复道:“知院因谊属宗亲,不敢遽去,特遣知阁门事韩胄,输诚上达。胄令宗尹代奏二次,未邀俯允,赵知院亦只好走了。”太后道:“胄何在?”礼答道:“小臣已留他待命。”太后道:“事果顺理,就命他酌办。”礼得了此旨,忙趋出门外,往报胄,且云:“明晨当请太皇太后在寿皇梓宫前,垂帘引见执政。烦公转告赵知院,不得有误。”胄闻命,亟转身出宫,往报汝愚。天色已将晚了,汝愚得胄报闻,也即转告参政事陈马癸,及同知院事余端礼,一面命殿帅郭杲等,夤夜调集兵士,保卫南北大内。关礼又遣阁门舍人傅昌朝,密制黄袍。是夕,嘉王遣使谒告,不再入临。汝愚道:“明日衤覃祭,王不可不至。”来使应命而去。

翌日为甲子日,群臣俱至太极殿,嘉王扩亦素服到来。汝愚率百官至梓宫前,隐隐见太后升坐帘内,便再拜跪奏道:“皇上有疾,未能执丧,臣等曾乞立皇子嘉王为太子,蒙皇上批出‘甚好’二字,嗣复有‘念欲退闲’的御札,特请太皇太后处分。”太后道:“既有御笔,相公便可奉行。”汝愚道:“这事关系重大,播诸天下,书诸史策,不能无所指挥,还乞太皇太后作主。”太后允诺。汝愚遂袖出所拟,太后指挥以进,内云:“皇帝抱恙,至今未能执丧,曾有御笔,欲自退闲,皇子嘉王扩可即皇帝位,尊皇帝为太上皇帝,皇后为太上皇后。”太后览毕,便道:“就照此行罢!”汝愚复奏道:“自今以后,臣等奏事,当取嗣皇处分,但恐两宫父子,或有嫌隙等情,全仗太皇太后主张,从中调停。且上皇圣体未安,骤闻此事,也未免惊疑,乞令都知杨舜卿提举本宫,担负责任。”太后乃召杨舜卿至帘前,当面嘱讫,然后命汝愚传旨,令皇子嘉王扩嗣位。嘉王固辞道:“恐负不孝名。”汝愚劝谏道:“天子当以安社稷定国家为孝,今中外人人忧乱,万一变生,将置太上皇于何地?”遂指挥侍臣,扶嘉王入素幄,被服黄袍,拥令即位。嘉王尚却立未坐,汝愚已率百官再拜。拜毕,由嗣皇诣几筵前,哭奠尽哀,百官排班侍立殿中。嗣皇衰服出就东庑,内侍抚掖乃坐。百官谨问起居,一一如仪。嗣皇乃起行礻覃祭礼,礼毕退班,命以光宗寝殿为泰安宫,奉养上皇。民心悦服,中外安然,这总算是赵知院的功劳了。(计下有未足意。)

越日,由太皇太后特旨,立崇国夫人韩氏为皇后。后系故忠献王韩琦六世孙,初与姊俱被选入宫,事两宫太后。独后能曲承意旨,因此归嘉王邸,封新安郡夫人,晋封崇国夫人。后父名同卿,胄系同卿季父。自后既正位,胄兼得两重后戚,且自居定策功,遂渐渐的专横起来。(为后文写照。)汝愚请召还留正,命为大行攒宫总护使。留正入辞,嗣复出城。太皇太后命速追回。汝愚亦入请帝前,乃特下御札,召留正还,仍命为左丞相,改令郭师禹为攒宫总护使。一面由嗣皇带领群臣,拜表泰安宫。光宗方才闻知,召嗣皇入见。韩胄随嗣皇进谒,光宗瞪目视道:“是吾儿么?”(光宗已死了半个。)复顾胄道:“汝等不先报我,乃作此事,但既是吾儿受禅,也无庸说了。”嗣皇及胄,均拜谢而退。自是禅位遂定,历史上称作宁宗皇帝,改元庆元。

韩胄欲推定策功,请加封赏。汝愚道:“我是宗臣,汝是外戚,不应论功求赏。惟爪牙人士,推赏一二,便算了事。”胄怏怏失望,大为不悦。汝愚但奏白宁宗,加郭杲为武康节度使。还有工部尚书赵彦逾,定策时亦曾预议,因命为端明殿学士,出任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胄觊觎节钺,偏止加迁一官,兼任汝州防御吏。徐谊往见汝愚道:“胄异时,必为国患,宜俾他饱欲,调居外任,方免后忧。”汝愚不从,(错了。)别欲加封叶适。适辞谢道:“国危效忠,乃人臣本务,适何敢邀功?惟胄心怀觖望,现若任为节度,便可如愿以偿,否则怨恨日深,非国家福。”汝愚仍然不允。适退后自叹道:“祸从此始了,我不可在此遭累呢。”遂力求外补,出领淮东兵赋。(见机而作,不俟终日。)宁宗拜汝愚为右丞相,汝愚不受,乃命为枢密使。既而韩胄阴谋预政,屡诣都堂。左丞相留正,遣省吏与语道:“此间公事,与知无与,知不必仆仆往来。”胄怀怒而退。会留正与汝愚,议及孝宗山陵事,与汝愚未合。胄遂乘闻进谗,竟由宁宗手诏,罢正为观文殿大学士,判建康府,授汝愚为右丞相。汝愚闻留正罢官,事出胄,不禁愤愤道:“我并非与留相有嫌,不过公事公议,总有未合的时候,为什么胄进谗,竟请出内旨,将留相罢去?若事事统照此办法,恐谗间日多,大臣尚得措手足么?”(你何不从徐、叶之言,将他调往外任?)签书枢密院事罗点在侧,正要接入论议,忽报韩胄来谒相公。汝愚道:“不必进来!”吏役即传命出去。蜀点忙语汝愚道:“公误了!”汝愚不待说毕,却也省悟,再命吏役宣胄入见。胄闻汝愚拒绝,正拟转身出门,嗣又闻吏役传回,乃入见汝愚。两下会面,各没情没绪的谈了数语,胄即辞去,自此怨恨越结越深了。

侍御史章颖,劾论内侍陈源、杨舜卿、林亿年等十人,离间两宫的罪状,乃将诸人贬官斥外。复因赵汝愚奏荐,召朱熹为焕章阁待制,兼官侍讲。熹奉命就道,途次即上陈奏牍,请斥近幸,用正士。及入对时,复又劝宁宗随时定省,勿失天伦。宁宗也不置可否,由他说了一通。熹见宁宗无意听从,复面辞新命,宁宗不许。汝愚又奏请增置讲读诸官,有诏令给事中黄裳,及中书舍人陈傅良、彭龟年充选,更有祭酒李祥、博士杨简、府丞吕祖俭等,均由汝愚荐引。在汝愚的意思,方以为正士盈朝,可以无恐,那知挟嫌衔忿的韩胄,已日结奥援,千方百计的谋去汝愚。宁宗复向用胄。看官试想这赵丞相,还能长久在位么?已而罗点病逝,黄裳又殁,汝愚入朝,泣语宁宗道:“黄裳、罗点相继沦谢,这非二臣的不幸,乃是天下的不幸呢。”宁宗也没甚悲悼。但听了韩胄说话,用京镗代罗点后任。镗本任刑部尚书,宁宗欲命他镇蜀,汝愚道:“镗望轻资浅,怎能当方面重任?”宁宗乃留诏不发。镗闻汝愚言,当然怀恨,胄遂联为知交,荐镗入枢密院,日夜伺汝愚隙,以快私图。

知门事刘,(即古弼字。)自以不得预定策功,心怀不平,因语胄道:“赵相欲专大功,君非但不得节钺,恐且要远行岭海了。”胄愕然道:“这且奈何?”答道:“只有引用台谏,作为帮手。”胄又道:“倘他又出来阻挠,将奈何?”笑道:“从前留丞相去时,君如何下手?”胄亦自晒道:“聪明一世,朦懂一时,我已受教了。”过了一天,即有内批发出,拜给事中谢深甫为中丞。嗣复进刘德秀监察御史,也由内批授命。继而刘三杰、李沐等统入为谏官,弹冠相庆。朱熹见小人幸进,密约彭龟年同劾胄。偏龟年奉命出伴金使,遂不果行。熹乃转白汝愚,谓:“胄怨望已甚,应以厚赏酬劳,出就大藩,勿使在朝预政。”汝愚道:“他尝自言不受封赏,有甚么后患呢?”(至此犹且不悟,汝愚真愚。)熹遂自去进谏,面陈胄奸邪,宁宗不答。右正言黄度,将上疏论胄罪,偏被胄闻知,先请御笔批出,除度知平江府。度愤然道:“从前蔡京擅权,天下遂乱,今胄假用御笔,斥逐谏臣,恐乱端也将发作了。我岂尚可职么?”遂奏乞归养,飘然径去。

熹见黄度告归,因上疏极谏,略言:“陛下即位未久,乃进退宰臣,改易台谏,均自陛下独断,中外人士,统疑由左右把持,臣恐主威下移,求治反乱”云云。这疏呈入,胄大怒。会值宁宗召优入戏,胄暗嘱优人峨冠阔袖,扮大儒像,演戏上前,故意把性理诸说,变作诙谐,引人解颐。胄因乘此进言,谓:“朱熹迂阔,不可再用。”宁宗点首,俟看戏毕,即书手诏付熹道:“悯卿耆艾,恐难立讲,当除卿宫观,用示体恤耆儒之至意。”这诏颁出,应先经过都堂,赵汝愚见是御笔,即携藏袖中,入内请见。且拜且谏,并将卿批取出缴还。宁宗不省,汝愚因求罢政。宁宗摇首不许。越二日,胄乞得原诏,用函封固,令私党送交朱熹。熹即上章称谢,出都自去。中书舍人陈傅良、起居郎刘光祖、起居舍人邓驿、御史吴猎、吏部侍郎孙逢吉、登闻鼓院游仲鸿交章留熹,均不见报,反将傅良、光祖落职,特进胄兼枢密院都承旨。

胄势焰益张,彭龟年以劾奸致罢。陈马癸谓龟年不应罢职,也坐罪免官。用余端礼知枢密院事,京镗参知政事,郑侨同知枢密院事。京镗两次迁升,统由胄一力保举,他心中非常感激,每日至胄私第,商量私计。胄欲逐赵汝愚,苦无罪名,镗即献策道:“他系楚王元佐七世孙,本是太宗嫡派,若诬他觊觎神器,谋危社稷,岂不是一击即中么?”(奸人之计,煞是凶狡。)胄欣然道:“君也可谓智多星了。”镗复道:“汝愚尝自谓梦见孝宗,授以汤鼎,背负白龙升天,是辅翼今皇的预兆,我等何妨指他自欲乘龙,假梦惑人。”(汝愚履历,及自言梦事,均借京镗口中叙告,省笔墨。)胄鼓掌道:“甚善。我便嘱李沐照奏一本,不怕此人不去。”李沐尝向汝愚求节钺,汝愚不许,胄遂荐引李沐入为右正言。至此召沐与商,教他劾奏汝愚。李沐极口应允,即日具疏入奏,略称:“汝愚以同姓为相,本非祖宗常制,方上皇圣体未康时,汝愚欲行周公故事,倚虚声,植私党,定策自居,专攻自恣,似此不法,亟宜罢斥,以安天位而塞奸萌”云云。汝愚闻得此疏,亟出至浙江亭待罪。有旨罢免右相,授观文殿学士,出知福州。中丞谢深甫等又上言:“汝愚冒居相位,今既罢免,不应再加书殿隆名,帅藩重寄,乞收回出守成命。”于是又将汝愚降职,只命提举洞霄宫。祭酒李祥、博士杨简、府丞吕祖俭等,连章请留汝愚,俱遭内批驳斥。祖俭疏中,有侵及胄语,胄更入诉宁宗,加诬祖俭罪状,说他朋比罔上,窜往韶州。太学生杨宏中、周端朝、张、林仲麟、蒋传、徐范六人,不由得动了公愤,伏阙上书道:

近者谏官李沐,论罢赵汝愚,中外咨愤,而李沐以为父老欢呼,蒙蔽天听,一至于此。陛下独不念去岁之事乎?人心惊疑,变在旦夕,是时非汝愚出死力,定大议,虽百李沐,罔知攸济。当国家多难,汝愚位枢府,据兵柄,指挥操纵,何向不可?不以此时为利,今天下安恬,乃独有异志乎?章颖、李祥、杨简发于中激,力辩前非,即遭斥逐。李沐自知邪正不两立,思欲尽覆正人以便其私,必托朋党以罔陛下之听。臣恐君子小人之机,于此一判,则靖康已然之验,何堪再见于今日耶?伏愿陛下念汝愚之忠勤,察祥、简之非党,窜沐以谢天下。还祥等以收士心,则国家幸甚!天下幸甚!(特录此疏,以示学风。)

看官!你看这书中所言,也算明白澈底,偏此时的宁宗,已被胄蛊惑成癖,把所有七窍灵气,尽行蔽住,辨不出什么是奸,什么是忠,看了此疏,反惹懊恼,即援笔批斥道:“杨宏中等罔乱上书,煽摇国是,甚属可恨,悉送至五百里外编管。”这批发出,杨宏中等六人,呼冤无路,只好屈体受押,随吏远徙去了。

胄尚未快意,必欲害死汝愚,再令中丞何澹、监察御史胡。申行奏劾,只说:“汝愚倡引伪徒,谋为不轨,乘龙授鼎,假梦为符,暗与徐谊造谋,欲收送上皇过越,为绍兴皇帝等事。”宁宗也不辨真假,竟谪汝愚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安置永州;徐谊为惠州团练副使,安置南字军。汝愚闻命,从容就道,濒行语诸子道:胄必欲杀我,我死后,汝辈尚可免祸哩。(至此才知为胄所害,毋乃已迟。)果然行至衡州,衡守钱鍪受胄密谕,窘辱百端,气得汝愚饮食不进,竟至成疾,未几暴卒。是时正庆元二年正月中了。当有敖陶孙题诗阙门,隐寓感慨,小子只记得二句云:

一死固知公所欠,孤忠赖有史长存。

汝愚已死,后事如何,且待下回再叙。

光,宁授受,事出非常,留正以疑惧而去,独赖赵汝愚定策宫中,始得安然禅位,汝愚之功,固不可谓不大矣。然汝愚固非能成此举也。创议赖徐谊,成议赖韩胄,事定以后,自当按功论赏,岂可因己不言功,遂谓人之欲善,谁不如我乎?胄所望,不过一切钺耳,苟请命宁宗,立除外任,则彼已餍望,应不致遽起邪心,小人未尝无才智,亦未必不可用,在驭之有道而已。乃靳其节使,反使居内,徐谊、叶适、朱熹等,屡谏不从,反自言乘龙授鼎诸梦兆,使奸人得援为口实,忠有余而智不足,古人之论汝愚也,其然乎?若第以功成不退,为汝愚咎,汝愚固贵戚之卿,非异姓之卿也,异姓可去,贵戚不可去,子舆氏有明训矣。然则汝愚之不早退,犹可自解,误在元刂印不封,无以塞小人之望耳。故观于汝愚之行谊,殆不能无叹惜去。

同类推荐
  • 少年游乐山

    少年游乐山

    该作品讲述的是隋唐时期,在暗潮涌动、诸侯纷争的历史条件下,以一个流落江湖却率直随性、快意恩仇的女子为代表的少年豪侠扶危济困、解救苍生的壮志义举。该作品中的诗词歌赋、对联骈文均是作者原创。
  • 三国之疯狂系统

    三国之疯狂系统

    帝泽一个三流大学毕业的学生,在一次偶遇中通过一块“白玉”穿越到了三国时期。“什么,你说刘备派十万大军杀过来了。”看我在商城了兑换一枚导弹炸死你娘的。“郭嘉,你说我们没粮草了。”看老子现在就去商场买三十万石粮草。
  • 那朝

    那朝

    一个原本在三流大学混吃等死的毁容学生,因为一场手术事故莫名其妙来到了...这是什么朝代?不知道?那就叫那个朝代吧...一心想回家,但可能吗?在陌生的朝代同样混吃等死梦中回家,还是...自己建造一个家?看男主在新世界的生活、奋斗、争夺。“不忘初心,不忘本心。”
  • 大明朱文正

    大明朱文正

    朱文正,朱元璋之侄,为人狂放不羁,却又胸怀大略。洪都保卫一战,使其名扬天下,被誉为明朝第五大将。然而却在战后被告谋反,被朱元璋关进囚室,幸得马皇后求情,才保住性命,终其一生再也未能出战。其子最后却能获封藩王,令人诧异,其中到底有哪些内情,不禁让人浮想联翩。且后人多对朱文正洪都一战大加赞扬,却对朱文正的人品多加贬抑。试想,一位用兵的绝世奇才岂不会洞察天下大势,而昏庸的去背叛自己掌握大权的亲叔父?其中必有很多曲折与内情,或者说是误解,那么,我的这篇小说就以朱文正为中心,讲述一个属于朱文正、属于大明的故事。
  • 最后一百天:希特勒第三帝国覆亡记

    最后一百天:希特勒第三帝国覆亡记

    本书以电影场景式笔法,向人们展示了二战后期欧洲战场的场面:雷马根的突破、对德累斯顿地狱般的轰炸、德国东部一百万平民的死亡、苏联俘虏对布拉格的保卫、希特勒在暗堡中的最后日子等等。
热门推荐
  • 慈航普渡

    慈航普渡

    人性本善,不论你生前是善人,还是死后化作恶鬼,在我看来你们都应该是平等的,都有再次轮回的机会。我叫陆亭,是一个渡魂人,上天好德,赐我慈悲,普渡万灵。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永恒逆天

    永恒逆天

    纳宇宙山河入衣袖,收天地万物入眼底,一人之威,震万世诸雄;诸天之帝,众神之皇,万仙之尊,群魔之王,屹立于诸天万域之上,威震八方;一位少年从下位面走出,踏上登天之路。
  • 冥灵大帝

    冥灵大帝

    一群地球杂鱼穿越到异界摸爬打滚战到了万界巅峰。
  • 最终离别

    最终离别

    蔚蓝而冰冷的海水将月光撕的支离破碎,我浸泡在这座将千百人困住的囚牢中,渐渐模糊了视线。太好了,终于不会在你的阴影下兀自悲哀
  • 焚罪

    焚罪

    地球末日之后一千年,人类进入星际殖民时代,他们利用太空战舰及机甲等强大武力,征服其他星际种族,掠夺各种宇宙资源。精于格斗却向往普通生活的聂槃,他将如何一步步地解开身世的谜底?又该如何面对残酷与荒诞的现实?当疯狂的阴谋与惩罚的雷霆紧紧缠绕,人类面临灭顶之灾时,他到底要独善其身,还是力挽狂澜?火爆的机甲格斗、疯狂的星河探险、奇异的外星生命……一切精彩,尽在《焚罪》!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圣魔之光石

    圣魔之光石

    火焰之纹章,圣魔之光石的同人文,尽量忠实于原著,把原本的剧情展现,可能会加入一些自己的东西(有生之年系列)
  • 清幽一刹遇君倾

    清幽一刹遇君倾

    他是当朝王爷,邪魅腹黑。他是首富独子,温润如玉。那日,他被下药时在树林的小河畔遇见了他。事后他每每纠缠于他,谁知这一纠缠便是纠缠一辈子。那日,他闲来无事想清静一番却在河畔遇见了他,帮他解除了药力。事后便喜欢上了他,他每日都想见一见他,不知是为何,每天不见便心绞的厉害。谁知这每日一见便是一辈子。谁人都知琼澜过有一倾王是圣上最宠溺的孩子,倾国容貌,天之骄子,迷倒了许多的少女,就连奶娃和老太太都暗许芳心脸红的不得了,谁知倾王偏偏是个断袖。京城有才子,谁人都知首富之子学识渊博温柔如玉,媒婆也踏破了门槛可谁知当时人却当没事人一样“她说的不是我一般”。最后,谁许谁的生生世世。
  • 狐止千年

    狐止千年

    王父...王母...你们在哪里啊?云儿寻不到你们了。这里是哪里啊?云儿好害怕啊!----------------------------------千年前的记忆在一夜间丢失,千年后的觉醒带来了对世界的所有未知。哥哥?溪哥哥?百里夜溪?是否应该相信?一家人的团聚,温存了不久,血誓的代价,灵狼族的侵略。使好不容易建造的世界支离破碎...再次陷入黑暗的世界,她又将何去何从?又有谁,能给她指引前面的方向?
  • 德意志之红色警戒

    德意志之红色警戒

    当一战中的德军比历史上早了四十年出现在西欧大陆,当德意志帝国统一后国土面积更大并且拥有了历史上不曾拥有的广阔殖民地,拥有了中东大油田和地中海的德军还会重蹈一战的覆辙吗?德意志的战旗将插满整个西半球!当坚韧,勇猛,拥有顽强意志的德军拥有更加先进的装备将会爆发出怎样的战斗力,还有谁能挡住西欧平原和西伯利亚上的黑色钢铁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