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个孩子在县城里的一所省重点中学读书,由于家离县城有十多公里路,孩子于是住校学习。初中一年级时候,由于两个孩子都是从乡村小学考入县城中学的,成绩一直排在班级前几名。可是从初中二年级开始,孩子就迷上了上网,经常逃课去上网,钱不够就开始在学校门口的小卖部和餐馆赊账吃饭、借钱。
有一次,两个孩子的家长到学校去,小卖部和餐馆的老板便找这位家长要钱,并说明孩子经常上网、逃课。家长才到学校了解这两个孩子情况:成绩一落千丈,经常逃课。
从这以后,虽然两个孩子改掉了上网的习惯,可是由于成绩落下太多,最后只能辍学。
“故事解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应及早关注孩子,孩子为了图一时痛快便会借债、赊账。家长一旦发现这种现象要及时了解情况、及时纠正,并对孩子加强教育。
作为父母和孩子怎么正确认识负债呢?
第一,父母和孩子应分清楚,负债不应该完全被视为是坏事,而是有好坏之分的。
提及负债,很多人都会联想出很多负面的东西,比如“不会过日子”、“穷困潦倒”等等。
如果孩子或者家庭在认可的投资中增加负债,则是值得鼓励的。这可以快速地让财富增值。当然,负债的前提是负债不能过多,负债比率应控制在30%以内。
第二,在平时的消费中,如果孩子遇到一件确定需要的东西或者是一件错过了就再难买到的物品,可以让孩子借债,只是孩子借债对象要明确,就是父母。借债的前提是孩子要在不久之后要还上这笔钱。通过让孩子负债的方式,可以让孩子们了解财务计划的意义。
第三,孩子因为过度消费、无计划消费经常导致负债是不好的,要明确禁止。如果孩子陷入了债务泥潭,家长不要急于给他们经济上的帮助,要给孩子建议,让孩子自己摆脱困境,这对于孩子来说是有益的。
第四,孩子花钱大手大脚,不考虑将来,并向外人借钱,父母要立刻想办法制止并和孩子讨论这件事,避免以后再发生类似甚至更为恶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