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
管理的概念和性质、管理的基本职能
管理者的分类、角色和素质
管理学的特点、研究对象和内容
技能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
正确认识管理活动与作业活动的区别和联系
明确管理者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运用正确的方法学习管理学
“走进管理”
王新是一家生产小型机械的装配厂经理。每天王新到达工作岗位时都随身带来一份列出他当天要处理的各种事物的清单。清单上的有些项目是总部的上级电话通知他需要处理的,另一些是他自己在一天多次的现场巡视中发现或者他手下报告的不正常的情况。
一天,王新与往常一样带着他的清单来到了办公室。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审查工厂各班次监督人员呈送上来的作业报告。工厂每天24小时连续工作,各班次的监督人员被要求在当班结束时提交一份报告,说明该班次进行了什么工作,发生了什么问题。看完前一天的报告后,王新通常要同他的几位主要下属人员开一个早会,会上他们决定对报告中所反映的各种问题应采取些什么措施。王新在白天也参加一些会议,会见来厂的各方面访问者。他们中有些是供应商或潜在供应商的销售代表,有些则是工厂的客户。此外,有时也有一些来自地方、省、国家政府机构的人员。总部职能管理人员和王新的直接上司也会来厂考察。当陪伴这些来访者和他自己的属下人员参观的时候,王新常常会发现一些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列入待处理事项的清单中。王新发现自己明显无暇顾及长期计划工作,而这些活动是他改进工厂的长期生产效率所必须做的。他似乎总是在处理某种危机,他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他就不能以一种使自己不这么紧张的方式工作呢?
从管理职能、管理者的职责和管理者在组织中所处地位的角度,你对王新的工作做一种什么样的分析和评价?
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管理作为人类实践中一种极为重要的社会活动,是任何组织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本章着重介绍了管理的含义、性质、职能,管理者的类型、角色、素质,以及管理学的特点、研究对象与内容。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可以对管理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一、管理的含义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生产日趋社会化和专业化,社会化大生产提出了分工合作的要求,劳动者之间如何分工与协作才能提高效率,取得最佳的效果,这就需要管理。管理活动自古有之。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认识到了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管理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概念,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系统的研究,只是近一二百年的事。因此,关于管理的概念,至今国内外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
我们认为,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协调以人为中心的活动过程。管理的概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
(1)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所有的管理行为,都是为实现目标服务的。世界上既不存在无目标的管理,也不可能实现无管理的目标。
(2)管理的手段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要实现管理目标就必须实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管理行为与过程,这是一切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都要履行的管理职能。
(3)管理本质是协调。协调就是使人的努力与集体的预期目标相一致。每一项管理职能、每一次管理决策都要进行协调,都是为了协调。协调是社会组织不可少的活动,协调的中心是人,协调的方法是多样的。
(4)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管理者的第一个责任是管理一个组织,管理者应明确,组织是什么,它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目标。管理者的第二个责任是管理管理者,对管理者应该通过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进行管理;管理者应该培养其下属。管理者的第三个责任是管理工作和工人,主要是激励组织成员发挥其创造的热情,求得组织的最佳效果。
二、管理的性质
管理的性质主要有:管理的两重性;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一)管理的两重性
管理的两重性是指管理所具有的合理组织生产力的自然属性和为一定生产关系服务的社会属性。管理是由许多人协作劳动而生产的,它是有效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需的,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管理又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志,因此,它又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管理的两重性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正确理解管理的两重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自然属性是管理最根本的属性,它要求管理工作要适应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按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规律来合理组织生产力,采用科学的方法,不断提高管理的现代化水平。这有助于我们及时吸收和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知识。同时,管理又具有明显的社会属性,任何一种管理方法、管理技术和手段的出现总是带有时代的烙印,其有效性往往同生产力水平及社会历史背景相适应。实践证明,不存在一个适用于古今中外的普遍管理模式。因此,在学习和运用某些管理理论、原理、技术和手段时,必须结合本国、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管理的科学性是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客观规律。人们经过无数次的实践与成败,从中收集、归纳、总结出一系列反映管理过程中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一般方法。管理是一门科学,是指它以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其实践性,没有实践则无所谓艺术。管理人员仅靠背诵管理原则、原理进行管理活动,如同医务人员靠背医书诊断疾病、建筑师靠公式设计建筑一样,必然是脱离或忽视实际情况的无效活动。管理人员必须在管理实践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地将管理知识与具体管理活动相结合,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所以,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因此,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体。这种科学与艺术的划分是大致的,其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说它是科学,是强调其客观规律性;说它是艺术,则是强调其灵活性与创造性。而且,这种科学性与艺术性在管理的实践中并非截然分开,而是相互作用,共同发挥管理的功能,促进目标的实现。管理的这一特性,对于我们的学习管理和从事管理工作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三、管理的基本职能
管理的职能是指管理过程中各项活动的基本功能,一般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五种。
(一)计划职能
计划职能是管理的首要职能,组织中所有层次的管理者,都必须从事计划活动。计划职能是指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对工作所进行的筹划活动。计划职能一般包括:确定目标、调查与预测、选择实现预期目标的活动方案等一系列工作。
(二)组织职能
组织职能是把组织的各种资源、各个要素、各个环节,从劳动分工和协作上,从时间和空间的相互关系上,科学合理地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有效地完成组织计划,实现组织目标。组织职能一般包括:设计与建立组织结构,合理分配职权与职责,选拔与配备人员,推进组织的协调与变革等。合理、高效的组织结构是实施管理、实现目标的组织保证。
(三)领导职能
计划与组织工作做好了,也不一定能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因为组织目标的实现要依靠组织全体成员的努力。领导职能是指管理者指挥、激励下级,以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领导职能一般包括:选择正确的领导方式,实现有效沟通,激励下级调动其积极性,加强领导者修养与领导艺术等。
(四)控制职能
人们在执行计划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常常使实践活动偏离原来的计划。为了保证目标及为此而制定的计划得以实现,就需要有控制职能。控制职能是管理者为保证实际工作与目标一致而进行的活动。控制职能一般包括:制定控制标准、衡量工作成效、采取有效的纠正偏差的措施等一系列工作过程。
(五)创新职能
创新职能作为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与其他各种管理职能不同,它本身并没有某种特有的表现形式,它总是在与其他管理职能的结合中表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创新职能一般包括:目标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机构和结构的创新、环境创新等。
“阅读资料”
一家饭店的老板为了在与当地竞争对手竞争过程中占据竞争优势,决定推出新的服务项目。他与饭店的一线管理人员讨论后,决定上一项新的早餐项目,并利用6个月的时间进行试验和完善。做出决定后,老板组织了一个特别任务小组来开发这个新项目。具有不同技能的人员被安排在这个小组中,包括预算人员、领班、负责设备的人员等,其中一个人被任命为这个小组的头头,直接受饭店老板的指挥。在第一次小组会议中,老板向大家解释了目标,回答了大家提出的问题,并强调了新项目对饭店的重要性。会议结束前,老板鼓励大家要富有热情并全力以赴达成目标。之后大家按计划努力工作,当预定结束日期临近时,老板又为这个小组增加了人员并在预算上适当予以放宽。项目按原定的时间完成了,在饭店推出这项新的早餐项目的那一天,所有参与该项目开发任务的人员都被请到了现场。
你能从上面的情景中识别出各种管理职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