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8700000049

第49章 A股、H股互换:一场幻觉

袁增霆

2007年的10月18日,流言蜚语再次被演绎成为我国沪深两市深幅下跌的罪魁祸首。当日上证指数与深证成指纷纷深度下挫,跌幅分别达到了3.5%和3.15%。同时,与A股已经拴成一条线的香港恒生指数的走势却格外强劲。一向嗅觉敏锐的媒体很快发现了其中的蹊跷。原来在17日便有媒体开始传言证监会正在研究,甚至准备推出A股、H股互换。事后据说证监会也有人出来辟谣,称之为“曲解”或“口误”。遗憾的是,关于传言或辟谣的言辞,都没有权威媒体的记录可以考证。尽管如此,关于A股、H股互换的问题还是这么横空出世了。

一、事件回顾

随着时间的流逝,关于A股、H股互换的传言虽然已经销声匿迹,但给投资者留下的遐想却刚刚开始。因此,回顾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辨其真伪或各种可能,对于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上的各类参与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从事后媒体关于证监会辟谣的报道来看,笔者更倾向于相信这是对2007年10月17日下午证监会屠光绍副主席讲话的曲解或误传。如媒体所报道的辟谣信息,当初真实的讲话及其意图或许确是指内地交易所与香港联交所的股权互换问题。在过去一段时间,随着全球范围内交易所相互持股的活跃发展,在国内萌生内地与香港的股票交易所联手做强的意愿也是很自然的。而且,内地交易所为了适应市场发展的客观需要,推进证券发行改革,避免大量优秀企业远赴境外上市所造成的资源流失,对于从会员制向公司制改革也是早有热衷的。于是,试图让沪深交易所探索公司制改革,进而与实行公司制的香港联交所进行交叉持股,共同聚集本土的上市资源,服务本国经济,似乎更合乎国内的现实。

的确,内地与香港交易所的股权互换问题很容易被不够专业,却过分敏感的人误传为是在沪深交易所上市交易的A股与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交易的H股之间的互换。显然,二者之间的差异远非文字之别那么简单,其中的含义和市场影响都有天壤之别。

关于所谓A股、H股互换的说法,相对而言,则缺少足够可信的证据。最为重要的一点,传言毕竟是传言,没有在官方媒体传播,缺乏公信力。该说法不仅没有在国内的官方或权威媒体,如三大证券报上报道,事后也没有其他媒体进行证实后的跟踪报道,反倒是一些境外媒体和分析师恍若煞有介事。至于股票市场的反应,就更难以解释传言的真实性了。因为至今还无法判断,短期内A股与H股的背道而驰,究竟是市场自发的运动节律所致,还是传言的真实性使然。

二、A股、H股互换:一种市场幻觉

出于思维的理性与证据的充分性,人们通常会在更大程度上相信是市场走势造就了传言,而非传言促成了市场走势。在A股、H股互换问题上,传言的发布正值A股市场行情连创新高,相对H股的溢价率又呈现出高位回落的趋势。在此形势下,A股投资者的心态已经变得脆弱起来,自发调整的预期已经在酝酿之中。再次翻开股票市场的历史行情,可以见证当时的焦躁的市场环境。

自从2007年5月30日开始的一次大幅震荡调整以来,上证指数用了大约两个月的时间进行调整,接着三个月内便一路上窜2000点,在10月16日收盘时已经到达阶段性顶点6124点。与此同时,对于蓝筹泡沫的质疑也空前弥漫,调整预期日趋强烈。随后,到10月26日(即传言后一周),累计下跌8.7%。当然,仅从一个周线数据还无法判断调整的周期和性质。

反观香港恒生指数,在经历了大半年的震荡调整之后,直至最近的两个月内,才开始一段急行军。具体地说,从2007年8月31日至10月26日,恒生指数从接近24000点一路飙升到30000点,上涨了27%。相应地,A股、H股之间的比价关系发生了逆转,已由过去的不断放大转向了现在的不断缩小。在2006年12月29日,37只同时发行A股、H股的股票的平均溢价率为57%。这就是说,按照即时汇率将港币换折算成人民币后,A股样本的平均价格要高出H股价格57%。到了2007年5月30日,A股大幅调整之前,平均溢价率(扩展到44只样本股)上升到了129%,此后,溢价率的变化趋势开始反转,到10月16日,平均溢价率(扩展到48只样本股)下降到113%,至传言之后的一周,10月26日,则迅速下降到93%。

然而,必须注意的是,在过去一段时间,港股的繁荣在一定程度上来自内地资金的推动。对于一些来自内地的投资者来说,港股是块相对的估值洼地。从历史行情来看,恒生指数的急行军,以及A股、H股之间比价关系的变化,都与这种资金流动不无关系。而且,在两地行情走势关系日益密切的局势下,孰占主导地位还不够明朗。尽管内地市场在上市资源方面优势日趋明显,但至少在上市公司的治理表现与投资者结构方面还明显弱于香港市场,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定价权优势。

如此看来,在传言发生的前后,按照流行的前推式或顺势预期的逻辑,A股价格过高便会调整,调整之后将还会继续调整;A股、H股溢价率的缩小也还会继续缩小。两地市场行情的顺势表现似乎也正验证了这一点。从而,在行情走势与传言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关联。再行追究下去,在顺势预期之外寻找其他的原因,则可能是金融财富的不断膨胀最终侵蚀了投资者曾经坚定的自信心。传言,或许只是当时焦躁行情中的一种市场幻觉。

三、A股、H股互换的可能性与方式

投资者对于A股、H股互换的关注,重点在于在未来的不远处,两类股价差异依然较大时,是否果真被官方提上议事日程。这恐怕是A股投资者最为忧心、H股投资者最为乐见的事情。然而,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对此,我们可以从互换的前提条件与可能方式进行分析。

中国证监会声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是其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单就A股投资者的利益而言,如同一些分析人士所质疑的,只要A股、H股溢价率仍然明显为正,即存在显著的套利机会,直接1对1的互换就伤害了A股投资者的利益,从而是不可能被采纳的。其实,只要伤及任何一方,都不可能被官方推出。

如果考虑更为公平的互换方式,人们可能会很快想到股权分置改革,会弄出一个比例出来。这样,就相当于对股权互换进行公平定价。对于这样一项金融工程,与股权分置改革不同的是,A股与H股并非绝对的同股。实际上,内地公司在香港股联交所上市,大多采用的是分拆上市的方式,或者只是集团公司在港上市,或者是将集团公司内部的某个业务部门分拆成一个子公司在港上市。如果考虑到分拆上市的问题,A股、H股便存在着股权差异,并非真正的同股不同权。如若追求同股地位,自然就需要上市公司重新进行资源整合,从而违背了当初分拆上市的动机。特别是由监管部门来推动股权互换,就很难避免对商业行为的人为扭曲,而不再是为了统一股权关系来优化经济资源配置。否则,几乎就相当于在不同股之间进行互换。

此外,由于H股在香港联交所交易,还涉及如下三个方面的障碍:一是人民币与港币之间的自由兑换政策,这是互换问题之外的政策环境。二是交易所之间沟通协调的能力,甚至需要接近于统一监管的程度。三是上市公司需要在两种法治条件下与国际投资者进行谈判。因此,将这些障碍因素汇总起来看,由官方推出互换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未来短期内几乎不可能,且不必要。

换一种角度来考虑,A股、H股之间的股权近似而股价差异,尤其来龙去脉,也并非完全的资源配置扭曲。作为金融资产交易领域的“价格双轨制”,如同20世纪80年代商品流通领域的价格双轨制一样,它的推出有其历史渊源,先天本无错。譬如,为了获得境外投资者的认可和资本支持,或公司的战略发展需要。在当初的市场发展条件下,H股的积极作用是不容抹杀的。

如此看来,在解决A股、H股的互换问题之前,可以先回顾国内众多领域中价格双轨制的解决经验。价格双轨制现象在国内的很多领域都存在,特别是在20世纪的市场化改革初期。多数的解决方式都是随着市场条件的成熟,放开原有的双轨制约束,再交由市场来统一价格。从这些经验来看,现在股权互换的市场条件还不够成熟。已经呈现出的溢价率的不断缩小趋势,表明市场本身可以缓解股权定价矛盾。而且,两种股权的价格差异也还没有表现出愈发突出的资源扭曲。因此,单从类似经验来看,还没有必要刻意去打破股权形式上的双轨制。

对于未来的可能情形,现在只能想象。显然,未来存在两种可能情形:一种是A股的定价效率依然低迷,A股、H股的股权差异在缩小,但溢价率无法收敛;另一种是A股、H股溢价率经过不断缩小,已经接近于收敛状态。在前一种情形,表明了市场矛盾的激化,在其他各种制度障碍可以扫清的条件下,由监管部门去推动股权互换也是可能的。同时,即使不考虑官方的推动,或人民币对港币的自由兑换,如果存在风险对冲的潜在市场需求,也可能会有国际金融机构会感兴趣,开发柜台交易的非交割的股权互换合约。对于后一种情形,则几乎没有必要再去考虑互换了。

原文载于《西部论丛》2007年第12期

同类推荐
  • 世界500强优秀员工标准

    世界500强优秀员工标准

    本书由国内著名人力资料专家宏超先生编译,是国内众多企业和员工首选的职业培训读物。
  • 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

    本书共分为理论篇和实务篇两大部分。前者以“社会—公众—传播”三要素为重点来阐述和回答诸如公共关系的性质、职能、类型等方面的问题;后者以“信息—传播—效果”的方法论为立足点,进而对涉及言语、文字、实像、网络等媒介的“公关”实务操作作以详证,分门别类,自成一体。全书取例丰富,具有一定的可读性,既适合作为大专院校的教材,也可供企事业单位专职干部、专业人员阅读。
  • 不懂带人你就自己做到死

    不懂带人你就自己做到死

    常言道:“一个人是条龙,三个人便成虫。”表面上看,“三人成虫”是因为不懂得合作、各自为战造成的,其实,本质上是因为没有优秀的领导者带领这个团队。如果一个团队有优秀的领导者带队,那么,这个团队绝不会萎靡不振。相反,它还会产生“111> 3”的团队效应。企业管理的关键就在于带人、带团队。
  • 淘宝创业内幕

    淘宝创业内幕

    《淘宝创业内幕》由周俊宏编著。《淘宝创业内幕》讲述了:淘宝网成立于2003年,起初只是 C2C市场的跟随者,但仅仅两年后的 2005年,淘宝网即超越eBay易趣,并且开始把竞争对手们远远抛在身后。到了2006年,淘宝网已成为亚洲最大购物网站。2010年,致力于B2C的淘宝商城独立,淘宝开始“两条腿”走路。如今,创立9年,淘宝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网络零售商圈,其制胜的秘诀在哪里?网购改变了数以亿计人的消费方式,更为数百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在大淘宝战略下,淘宝的未来将会怎样?
  • 高技术产业人力资本投资

    高技术产业人力资本投资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是指企业作为投资主体,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而开展的旨在改善企业人力资本结构和质量,增加人力资本存量的一系列投资活动。本书主要研究我国高技术产业中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存在的风险及其控制问题,力图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系统工程、风险管理学的工具手段来对微观高技术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内在衍生机理、风险识别、综合评价与预警控制机制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与规避策略及措施。
热门推荐
  • 帝尊宠妻:绝色兽妃逆天下

    帝尊宠妻:绝色兽妃逆天下

    她本是实力强悍,医术毒术超群的世家家主。一朝穿越成将军府的废材嫡小姐,成为第一位被退婚的太子妃,人人嘲讽!当七星连珠之时,锋芒涌现,整个天下为我独尊!说姐是废材,姐让你见识下什么叫鬼才!说姐是傻子,姐一脚把你踢飞,直接飞到欧洲,别忘了还要给飞机票!说姐太嚣张,不好意思,姐有嚣张的资本,有本事你也嚣张啊!说姐没男人要,个个美男排队等着他,“喂,别插队,我先来。””滚一边去,姐不要男人。“”我不是男人,要我吧,要我吧。“我去,一个一个的没女人要吗?
  • 我的贴身大小姐

    我的贴身大小姐

    战友在任务中牺牲,临死之前把漂亮妹妹托付给我,让我抚养!由此发生了一系列未闻未见的传奇故事!
  • 中医小秘方

    中医小秘方

    有人说中医药是国粹,更有人说民间偏方是“国宝”,是中华医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所谓偏方,指药味不多,大众尚未知,且对某些病症具有独特疗效的药方。中国传统医药,自神农尝百草以来,历经五千年而不衰,留下来的偏方,更是历久弥坚,绝非西洋药品所能替代。民间素有“小偏方治大病”“单方气死名医”之说。有些说法虽有夸张之嫌,但其疗效几乎有口皆碑,深入民心。
  • 武魔之最

    武魔之最

    魔气大陆有个受人敬仰的职业武道家与它相对立的是华丽的武道家与魔法师的战争持续了几个世纪直到这个少年的出现。他是个孤儿父亲是龙族一王母亲是魔法师因武道家与魔法师成对立而被各自的组织家族拆散他能否打破龙族合并武气与魔法成为一代天骄?
  • 分别业报略经

    分别业报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豪门孕色之暖妻入怀

    豪门孕色之暖妻入怀

    水允诺,孤女,S市知名音乐学府普通学生妹。靳彦西,S市锦石集团CEO,四大家族之首靳家的下任继承者,天之骄子。两年婚姻,形同陌路,他和她有过的交流,十根手指都数不完。高级会所驻唱,遭人暗算,她意外怀孕,却不知宝宝的爹地是谁?自此,平淡的生活被意外逆转。他一反常态,突然关怀备至。扭到脚,送她回家,还抱她上下车。陪她用餐,陪她回家……俨然一副模范老公样。(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遇灵笔录

    遇灵笔录

    我,叫令素茗。相传,在令家,每一辈的人中都会出现一个人,十八岁后便会拥有阴阳眼,在这个人身上发生的灵异事件便会被记录下来代代相传,命名遇灵笔录。很奇怪的是,阴阳眼只会出现在男子身上。无一例外。更加奇怪的事是,从我出生起便拥有阴阳眼。殊不知是命运还是意外。只是这世间又怎会有那么多的意外?
  • EXO之我们会一直陪着你

    EXO之我们会一直陪着你

    一个家里比较富而又平凡的少女尹莫妍,在20岁那年父母因车祸而双亡,她无奈来到韩国爸爸的朋友家(朴灿烈的爸爸)住,意外认识了十二个少年,十二个少年也同时爱上了这个女孩,而尹莫妍最终只爱上了其中一个少年。后来,尹莫妍得知父母车祸不是意外,偶然间听到了杀自己父母的竟然是他的爸爸。。。。。
  • 溺宠甜心:首席,血好甜

    溺宠甜心:首席,血好甜

    那夜,顷刻一无所有,面对身边人的深究,熟视无睹,明明是……一个个看似不禁意的相识,背后到底……?嘀嗒嘀嗒……人都到齐了,角逐游戏开始咯
  • 神探王妃

    神探王妃

    当代顶级特工七姑娘不幸身亡在自己队友抢下,当她再次睁眼,新的人生,新的传奇,重新拉开了帷幕,男尊女卑的世界她也要披荆斩棘锋芒再现,破译无数重大悬案,一手银针,翻手救人于危难,覆手杀人与无形,且看她在古代将掀起怎样的狂潮呢?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