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智慧。
谋之不远,是用大简;人我迭居,吉凶环转;老成借筹,宁深毋浅。集《远犹》。
【经典诠译。
冯梦龙认为,看问题不能从眼前出发,要从长远筹划;也就是说,只要想做,就要以图谋大事为第一要义。
冯氏案例:眼光必须开阔者胜
眼光是成事的根本,因为锐利的眼光总能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意味着找到解决问题的可能。以下例子可供参考:
“杯酒释兵权”初,太祖谓赵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帝王,凡十易姓,兵革不息,其故何也?”普曰:“由节镇太重,君弱臣强,今唯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曰:“卿勿言,我已谕矣。”(边批:聪明)。
顷之,上与故人石守信等饮酒酣,屏左右谓曰:“我非尔曹之力,不得至此,念汝之德,无有穷已。然为天子亦大艰难,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吾今终夕未尝安枕而卧也。”守信等曰:“何故?”上曰:“是不难知,居此位者,谁不欲为之?”守信等皆惶恐顿首曰:“陛下何为出此言?”上曰:“不然,汝曹虽无心,其如麾下之人欲富贵何?一旦以黄袍加汝身,虽欲不为,不可得也。”守信等乃皆顿首泣曰:“臣等愚不及此,唯陛下哀怜,指示可生之路。”上曰:“人生如白驹过隙,所欲富贵者,不过多得金钱,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耳。汝曹何不释去兵权,择其好田宅市之,王翦、萧何所以免祸。为子孙立永久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君臣之间,两无稍嫌,不亦善乎?”皆再拜曰:“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明日,皆称疾,请解兵权。
或谓宋之弱由削节镇之权故。夫节镇之强,非宋强也,强干弱枝,自是立国大体。二百年弊穴,谈笑革之,终宋世无强臣之患,岂非转天移日手段。若非君臣偷安,力主和议,则寇准、李纲、赵普诸人,用之有余,安在为弱乎!
“李泌”肃宗子建宁王性英果,有才略。从上自马嵬北行,兵众寡弱,屡逢寇盗。自选骁勇居上前后,血战以卫上。上或过时未食,(亻炎)悲泣不自胜。军中皆属目向之。上欲以(亻炎)为天下兵马元帅,使统诸将东征。李泌曰:“建宁诚元帅才,然广平,兄也。若建宁功成,岂使广平为吴太伯乎?”上曰:“广平,冢嗣也,何必以元帅为重!”泌曰:“广平未正位东宫。今天下艰难,众心所属,在于元帅。若建宁大功既成,陛下虽欲不以为储副,同立功者其肯已乎?太宗、太上皇即其事也。”上乃以广平王(亻叔)为天下兵马元帅,诸将皆以属焉。(亻炎)闻之,谢泌曰:“此固(亻炎)之心也!”
“李沆”李沆为相,王旦参知政事,以西北用兵,或至旰食。旦叹曰:“我辈安能坐致太平,得优游无事耶?”沆曰:“少有忧勤,足为警戒。他日四方宁谧,朝廷未必无事。语曰:‘外宁必有内忧。’譬人有疾,常在目前,则知忧而治之,沆死,子必为相,遵与虏和亲,一朝疆场无事,恐人主渐生侈心耳!”旦未以为然。沆又日取四方水旱、盗贼及不孝恶逆之事奏闻,上为之变色,惨然不悦。旦以为“细事不足烦上听,且丞相每奏不美之事,拂上意。”沆曰:“人主少年,当使知四方艰难,常怀忧惧。不然,血气方刚,不留意声色狗马,则土木、甲兵、祷祠之事作矣,吾老不及见,此参政他日之忧也!”沆殁后,真宗以契丹既和,西夏纳款,遂封岱、祠汾,大营宫殿,搜讲坠典,靡有暇日。旦亲见王钦若、丁谓等所为,欲谏,则业已同之,欲去,则上遇之厚,乃知沆先识之远,叹曰:“李文靖真圣人也!”
(评:《左传》:晋、楚遇于鄢陵,范文子不欲战,曰:“唯圣人能内外无患。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盍释楚以为外惧乎?”厉公不听,战楚胜之。归益骄,任嬖臣胥童,诛戮三公,遂见弑于匠丽。文靖语本此。)
“范仲淹”劫盗张海将过高邮,知军晁仲约度不能御,谕军中富民出金帛牛酒迎劳之。事闻,朝廷大怒,富弼议欲诛仲约。仲淹曰:“郡县兵械足以战守,遇敌不御,而反赂之,法在必诛。今高邮无兵为械,且小民之情,醵出财物而免于杀掠,必喜。戮之,非法意也。”仁宗乃释之。弼愠曰:“方欲举法,而多方阻挠,何以整众!”仲淹密告之曰:“祖宗以来,未尝轻杀臣下。此盛德事,奈何欲轻坏之?他日手滑,恐吾辈亦未可保。”弼不谓然。及二人出按边,弼自河北还,及国门,不得入,未测朝廷意,比夜彷徨绕床,叹曰:“范六丈圣人也!”
“文彦博”富弼用朝士李仲昌策,自澶州商胡河穿六塔渠,入横陇故道。北京留守贾昌朝素恶弼,阴约内侍武继隆,令司天官二人,俟执政聚时,于殿廷抗言:“国家不当穿河北方,以致上体不安。”后数日,二人又听继隆上言:请皇后同听政。史志聪以状白彦博,彦博视而怀之,徐召二人诘之曰:“天文变异,汝职所当言也。何得辄预国家大事耶,汝罪当族!”二人大惧。彦博曰:“观汝直狂愚,今未忍治汝罪。”二人退,乃出状以视同列,同列毕愤怒,曰:“奴辈敢尔,何不斩之?”彦博曰:“斩之则事彰灼,中宫不安矣。”既而议遣司天官定六塔方位,复使二人往。(边批:大作用。)二人恐治前罪,更言六塔在东北,非正北也。
“王守仁”阳明公既擒逆濠,江彬等始至,遂流言诬公,公绝不为意。初谒见,彬辈皆设席于旁,令公坐。公佯为不知,竟坐上席,而转旁席于下。彬辈遽出恶语,公以常行交际事体平气谕之,复有为公解者,乃上。公非争一坐也,恐一受节制,则事机皆将听彼而不可为矣。(边批:高见。)
冯氏案例:舍小取大,才能高人一筹
一般人总是贪小而不能取大,其弊在于贪小者往往败得更残,而求大者虽表面艰难,但最后终能成就自己一生大目标。以下例子可供参考:
“程颢程仲游”神宗升遐,会程颢以檄至府。举哀既罢,留守韩康公之子宗师,问:“朝廷之事如何?”曰:“司马君实、吕晦叔做相矣。”又问:“果做相,当如何?”曰:“当与元丰大臣同,若先分党与,他日可忧。”韩曰:“何忧?”曰:“元丰大臣皆嗜利者,使自变其已甚害民之法,(边批:必使自变,乃不可复变。)则善矣。不然,衣冠之祸未艾也。君实忠直,难与议;晦叔解事,恐力不足耳!”已而皆验。
(评:建中初(徽宗年号),江公望为左司谏,上言:“神考与元哲宗初号诸臣,非有斩祛、射钩之隙也,先帝信仇人黜之。陛下若立元为名,必有元丰、(神宗改元)绍圣(哲宗改元)为之对。有对则争兴,争兴则党复立矣。”)
司马光为政,反王安石所为。毕仲游予之书曰:“昔安石以兴作之说动先帝,而患财之不足也,故凡政之可以得民财者,无不用。盖散青苗、置市易、敛役钱、变盐法者,事也;而欲兴作患不足者,情也。(边批:此弊必穷其源而后可救。)未能杜其兴作之情,而徒欲禁其散敛变置之事,是以百说而百不行。今遂废青苗、罢市易、蠲役钱、去盐法,凡号为利而伤民者,一扫而更之,则向来用事于新法者,必不喜矣。不喜之人,必不但曰‘青苗不可废、市易不可罢、役钱不可蠲、盐法不可专’,必操不足之情,言不足之事,以动上意,虽致石人而使听之,犹将动也。如是,则废者可复散,罢者可复置,蠲者可复敛,去者可复存矣。为今之策,当大举天下之计,深明出入之数,以诸路所积之钱粟一归地官,使经费可支二十年之用。数年之间,又将十倍于今日。使天子晓然知天下之余于财也,则不足之论不得陈于前,而后新法始可永罢而不行。昔安石之居位也,中外莫非其人,故其法能行,今欲救前日之弊,而左右待职司使者,约十有七八皆安石之徒,虽二三旧臣,用六七君子,然累百之中存其十数,乌在其势之可为也!势未可为而欲为之,则青苗虽废将复散,况未废乎!市易、役钱、盐法亦莫不然。以此救前日之弊,如人久病而少间,其父子兄弟喜见颜色而未敢贺者,以其病之犹在也。”光得书耸然,竟如其虑。
“刘晏”刘晏于扬子置场造船艘,给千缗。或言所用实不及半,请损之。晏曰:“不然,论大计者不可惜小费,凡事必为永久之虑。今始置船场,执事者至多,当先使之私用无窘,则官物坚完矣。若速与之屑屑较计,安能久行乎?异日必有减之者,减半以下犹可也,过此则不能远矣!”后五十年,有司果减其半。及咸通中,有司计费而给之,无复羡余,船益脆薄易坏,漕运遂废。(边批:惜小妨大。)
“王文正”文正公之婿韩公,例当远任。公私以语其女曰:“此小事,勿忧。”一日谓女曰:“韩郎知洋州矣。”女大惊,公曰:“尔归吾家,且不失所。吾若有所求,使人指韩郎妇翁奏免远,适累其远大也。”韩闻之,曰:“公待我厚如此!”后韩终践二府。
(评:古人自爱爱人,不争目睫,类如此。)
“公孙仪”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争买鱼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既受鱼,必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免于相,虽嗜鱼其谁给之?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不受鱼,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孙伯纯”孙伯纯史馆知海州日,发运司议置洛要、板浦、惠泽三盐场,孙以为非便。发运使亲行郡,决欲为之,孙抗论排沮甚坚。百姓遮县,自言置盐场为便。孙晓之曰:“汝愚民,不知远计。官卖盐虽有近利,官盐患在不售,不患在不足。盐多而不售,遗患在三十年后。”至孙罢郡,卒置三场,其后连海间刑狱盗贼差役,比旧浸繁,缘三盐场所置。积盐山积,运卖不行,亏失欠负,动辄破人产业,民始患之。又朝廷调军器,有弩桩箭干之类。海州素无此物,民甚苦之,请以鳔胶充折。孙谓之曰:“弩桩箭干,共知非海州所产,盖一时所须耳。若以土产物代之,恐汝岁岁科无已时也。”△冯氏远犹之释用(一)
大志向才能有大作为《智囊》曰:“一生之志,为成事之本,否则无志便无成。”立志之道,人人皆知,但何以行之呢?
自古功成名就的帝王将相,多志高于人,而终成大事。英年周瑜立下“灭曹贼指日可待”之决心,而于赤壁之战立下千古奇功;岳飞抒出“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而成为万世流芳的民族英雄;由此可见,一个人一旦立下志愿,从而毕生为之奋斗,必然会成就一番大事。
刘邦本是秦帝国的一个微不足道的亭长,他在带民夫去服徭役的途中观秦始皇出游,发出了“嗟呼,大丈夫当如此也”的感慨。对于这则故事,司马迁在做《史记》时,于《高祖本纪》中以凝炼的文笔生动地记载了事件的经过:
高祖常徭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叹息曰:“嗟呼,大丈夫当如此也。”
原来,刘邦是带队的头目,施工的地点距咸阳大约有几十里的路程,他则利用职务上的方便,有机会瞻仰了雄伟的咸阳城墙和城楼,游览城中繁华的街市,特别是目睹了秦始皇车驾的出行。
秦始皇车驾出行,一般都是戒备森严,禁止老百姓观看。但偶尔也有破例的时候,即允许路旁的百姓观看,任人瞻仰,借以在平民百姓面前显现他的神威。史书记载中的“纵观”,即是任人观看的意思。刘邦有幸赶上这一盛大场面,当时,警戒线之外,人山人海,刘邦被人流涌至前沿,他叉腿站稳了脚跟,得以观看了皇帝车队在他面前驶过的全部情景:
车队前面的是类似兵车性质的所谓“高车”,每车驾清一色的四匹高头大马。车上笔直地站立着高大魁梧的卫士,手持兵器,身着盔甲,目光直视,威风凛凛。兵车之后是副车,即所谓“安车”。车上椭圆形车盖,车厢分前后二室,外表装饰华丽,前面坐着谦恭谨慎的驾车御官,也是每车驾清一色的四匹高头大马。副车过后是秦始皇乘坐的更为豪华壮丽的所谓“金根车”,车上驾六匹清一色的高头大马。金根车过后,又有副车、兵车驶过。整个车队浩浩荡荡地在刘邦眼前驶过,他感到眼花缭乱,也说不上有多少车驾驶过,行进了多少时间。
据文献记载,天子车驾出行,有大驾、法驾、小驾之分,除皇帝乘坐的金根车、五时副车之外,大驾有属车(包括兵车在内)八十一乘,法驾有属车三十六乘,小驾有属车九乘。秦始皇此次车驾出行,不是出函谷关巡行帝国的东土,当然不会配备有八十一乘属车的“大驾”;但他恩准百姓“纵观”,用配备九乘属车的“小驾”又不足以在百姓面前显现皇帝的神威;因而他下令配备有三十六乘属车的“法驾”。由金根车、五时副车、三十六乘属车和仪仗所组成的车队,可谓是浩浩荡荡了。
秦始皇当年所乘坐的车驾,实物当然难以保存至今。但是,1980年秦始皇陵出土的两驾铜车、铜马、铜俑系精美的仿真制品,大小相当于真车、真马、真人的二分之一,车与系驾的结构完全模拟实物,与真车马基本上无有差异,现已修复完好,公开向人们展出,使我们有幸从实物上分享刘邦当年所曾享受到的一点眼福。
当秦始皇的车驾从纵观的百姓面前驶过的时候,警戒线随即撤除,人群也随之鼎沸起来。当时,刘邦也弄不明白,自己怎么会在大庭广众面前冒出了这样一句犯有杀头大罪的狂言。好在当时离散的观众人声沸腾,周围也没有什么人听全他这句话,但刘邦却对自己一字一字吐出的这七个字,听得清清楚楚。
刘邦虽有幸看到了秦始皇出游,但也有一个小小的遗憾,就是没有看到秦始皇的“龙颜”。但他脑海中所想象的皇帝的尊容,肯定会比实际要神秘与高大得多,所以这对他具有长久的诱惑力。
第二年的秋天,沛县有一批来咸阳服徭役的民夫到达阿房宫工地,刘邦这才带领去年秋天来到这里的民夫启程返回家乡。
家乡毕竟是家乡,亲人毕竟是亲人。暂且不说刘邦同父母、朋友、妻子如何叙一年多来的离别之情,也不说刘邦与朋友在饮酒间谈及他在关中、咸阳的感受和皇帝车驾仪仗和自己的口出狂言之类,但有一点却是事实:
刘邦在关中、咸阳神往离宫别馆和纵观皇帝车驾前前后后的那些日子,他早已把家乡的父母、朋友、妻子儿女忘得一干二净,仿佛自己成了另外一个世界的主人,同往昔断绝了一切。因而,当他回到家乡的亲朋之间、身在温柔之乡却仍对关中、咸阳不能忘怀,时时神往。
刘邦在关中忘却家乡,在家乡又神往关中,这就决定了他在第一次去咸阳之后,又多次隔年带领服徭役的民夫去咸阳,这就是《本纪》所说的“高祖常徭咸阳”。
刘邦在沛县生活了40多年,他除了熟悉终年劳苦的农夫之外,所见到过的人物上至郡守令,下至守令的属吏,除了萧、曹之外,他一概瞧不起。然而瞧不起守令及其属吏又算得了什么?“大志”又从何谈起?他多次带领民夫去关中,走咸阳,才知道人世间有多大,见到了他从未见到过的一切。沛县是刘邦生活了40多年的现实世界。关中与咸阳也是现实世界,但这个现实世界反映到刘邦的头脑中,却是属于他的理想王国。在这个理想王国中,当然要有士农工商四民,人人安居乐业,但国王则是他刘邦,他享有关中的三百余处离宫别馆,拥有秦始皇帝那样的车驾仪仗,手下有呼之即来的文武百官,后宫有数不清的嫔妃美人……
从刘邦的经历来看,“常徭咸阳”是他一生的转折点。他多次来到关中,实际上是在接受“洗礼”,洗去身上的世习俗气,终于找到了大致的终极目标。从此,他在物质上生活于现实世界之中,而在精神上向往另一个理想的世界,从而形成了他的双重人格。在后来,秦末农民大起义的洪流中可谓英雄豪杰辈出,刘邦不过是其中的一员。然而,那些诸多叱咤风云的人物虽然是现实世界里的英雄豪杰,论指挥作战的本领和拥有的势力,超过刘邦者大有人在,但谁也没有像刘邦这样曾多次到关中接受洗礼,没有像刘邦那样在头脑中多年追求着属于他的理想王国,说穿了,谁都没有在秦始皇在世时便有“大丈夫当如此也”的大志,也没有在起义之初便想当皇帝的雄心和规划,因此一个个败在刘邦的手下。
试想,刘邦如果不是“常徭咸阳”并树立了“大丈夫当如此也”的大志,他又凭什么能在秦末乱世,于多路诸侯之中贵为皇帝?又怎么能以微弱的力量而定鼎天下呢?
因此,《智囊》所言“大志者总能走在前”,是一句不可不明的成功之道!
△冯氏远犹之释用(二)
见贤思齐,立志高远做大事《智囊》强调“人生之立志”,因为,“志”字决定一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能走多远。一般讲,志气越大的人,就越不容易被困难和挫折打垮。古往今来,立志是成大事者最重视的成功资本。
关于立志的看法,刘伯温有一段至理名言: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如果立志不坚定没有恒毅的信心,思想信念不勇敢果断,空空地受限于忙忙碌碌的世俗之中,无声无息地被困束在****之内,长期地生活行止在庸俗低下的小圈子里,那就难免于低级下流了!
刘伯温的《郁离子》,很值得认真读一读。这是他修养成“高人”的经验之谈。他日理万机,无暇长篇大论个人修养问题,只是百忙中抽隙为子侄甥儿辈敲关抓节般指点一二要点。没有废话,有的全是要领。扼要地说,全文有下列几个要点:志存高远,追效圣贤,绝欲弃滞,领受顿悟,忍去广除,志强恒毅,思念慷慨,出低拔俗,超脱下流。这是一套成功的仁人志士的修养经,好多地方透露出“超人”的观点。
我国传统有言:明师出高徒。很难想象,糊涂庙里能供奉着明白的神灵,糊涂庙里只能有糊涂神,这才合逻辑。刘伯温被朱升称赞为“天下奇才”。这个“奇”字,也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除个人奋斗、努力、聪明,善于吸收、学习外,又加上有好的师承因素。他的优秀的启蒙老师是庞德公、司马德操,军事教者为酆公玖,而教他天文地理等过去被人称为超人的神才会知道的东西的教师是当时脱离红尘的一代高人北极教主。我觉得这才能正确解释刘伯温所以成为“天下奇才”的真正奥秘。有超人之志,方有超人之行,方求超人之师,方得超人之智,方成超人之才。夫超人者,超过平常人之所行也。一般人,吃、喝、玩、乐,七情六欲缠身,七姑八姨宴请,酒肉宾朋满座,花天酒地终日,言不及义,而废其学,何时成才?欲做超人者,就要克制欲念,弃烟废酒,抓紧一切时间修真养性修身学习。——能不苦吗?能不勤吗?能不俭吗?能不廉吗?“通往成功勤和苦,修养品德俭与廉。”据载,刘伯温在北极教主处学习天文地理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神学知识时,是颇费了一番周折哀求的。北极教主乃一代高人,平生所学,不轻易授人。虽有酆公玖先生之荐,他也要对少年刘伯温进行严格考验。因为我国古代教育,须先知被教育者的心性,然后决定弃取与因材施教。刘伯温先是长跪不起,其意甚诚。心诚则灵,北极教主稍为之动。然后就是劳动考验:采黄精。全部道士都向北极教主汇报:惟刘伯温虽年小而所采最多。北极教主暗想道:“此子堪教。”就收留了他。在北极教主处,刘伯温付出了超人的刻苦努力,表现了异常优良朴实的品质与天才,表现了突出的好学的品德。这才真正打动北极教主,立意教他成才,倾其所知,罄囊而教。请问:留恋红尘,贪图安逸享乐,吃、喝、玩耍,狐朋狗友相征逐,可能吗?所以,在这封书信里,刘伯温告诉他外甥的全是经验之谈,是科学的、经得起实践考验的真理,堪称“修养经”、“成才状”、“圣贤路”……要成才,就要取法于此,这也是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明师的指点,再加上个人的刻苦,再加上天才条件,仅得乎中,只有师徒再做超常的努力,才能铸造出杰出的人物来。——刘伯温就是如此成才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非常欣赏这两句诗,因为它道出了人才成长的真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十年磨一器,廿年磨一人。杰出人才之成,岂易事哉!
可见,刘伯温的《郁离子》,立意高远,劈头第一句“夫志当存高远”立即破题亮出观点。其后各句,都是紧关结要的纲领条件,为成才所必要,其实都有具体内容在其内涵中。因此,我们可以说《郁离子》的思想内容含量是很大的。这些高度概括的东西,是刘伯温总结自己的人生经历与古圣先贤的光辉经验,浑然一体,读书实践自然糅合而成的。
孟子曾经说:“自己损害自己的,不要和他交谈;自己放弃自己的,不能和他交往。”说话无礼不讲道义,这就是所说的“自暴”,做事不仁不义,这就是所说的“自弃”。材质笨拙的人,自己安心于笨拙,不思进取,所以说自暴自弃的人,不值得和他谈论事理。如果不甘心笨拙,爱好学习而且努力施行,期望能达到知识广博的境界,那么“我想要仁,就达到‘仁’了”,又怎么会有志向而事情不成功呢?刘伯温把立志说成是改变气质的金丹良药,而梁启超也说他“一生最为可贵的立志不流于俗人”。这正是说他得到了根本。
刘伯温在谈及自己能够有一点作为的原因时也说:“真正的君子圣人的做法,在于忠诚,并且以忠诚倡导天下。世道之所以变乱,因为从上到下充满了各种坏的欲望,奸人和伪君子来危害,他们害怕灾难,四处逃避,甚至不肯出哪怕一根丝一粒米来为拯救天下做点事情。于是那些忠诚的人站出来改变这些坏的现象,克制自己的欲望去关心他人,提倡忠诚,反对邪恶,挺身承担各种困难,并不要求别人一起来担当这个困难,慷慨地捐献财物和献出生命,就像远游的人回到乡里一样无所顾忌、无所保留。于是人人都仿效他们的行为,都把苟活看作是羞耻的事情,躲避是可耻的行为。哎呀!我们的君子们之所以能够鼓舞众人,历经九年而平定大乱,除了他们的忠诚又是什么呢?”这里的“忠诚”也就是一种脱于流俗的高雅之志。
因此不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只要想做成自己的心中目标,就一定能如《智囊》所言:“立志者可缓胜,但不能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