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7300000017

第17章 汉高帝四年

——司马光评韩信之死(臣光曰20)

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韩信被杀。事载《通鉴》卷12,司马光的“臣光曰”第20篇评论了韩信。是论之笔意完全接受司马迁的观点:“夫乘时以徼利者,市井之志也;酬功而报德者,士君子之心也。信以市井之志利其身,而以士君子之心望於人,不亦难哉。”

什么是“市井之志”?商人以赚钱为目的,从不做赔本买卖。货物紧缺时抬价邀利,充盈时降价回本,着意趋利是其本性,即此之谓。司马迁说韩信有“市井之志”,意即认为其人终归未能超脱利害算计,刘邦顾忌的正是这一点。

当刘邦与项羽僵持荥阳之时,正是刘邦生死存亡之秋。刘邦在彭城大败后逃至下邑(安徽砀山),收集散亡士卒,于汉高帝二年(前205年)五月,驻军荥阳(河南荥阳北)南。萧何发关中老弱前往增援,汉军复振。刘邦此时的粮食补给在成皋(河南省汜水县虎牢关)敖仓——秦时所建的粮仓,却屡被项羽侵夺,汉军乏食。刘邦求和,项羽不肯。汉高帝三年(前204年),汉军绝食,危在旦夕。陈平使了一计,刘邦侥幸脱身,荥阳陷落。

当此之时,韩信攻城拔寨,尽占齐地。不与此时回军助刘邦一把,却派人向刘邦讨做假齐王。刘邦怎么办?许还是不许?不许,韩信完全可以撕破脸,自做齐王;许他,刘邦感觉被要胁。而且楚汉相持广武,刘邦甚至挨了项羽一箭,此时刘邦心里是什么滋味,对乘机哄抬物价的韩信怎么看,会放心?这小子要有机会做皇帝,会放手?刘邦肯定会这么想。于是理所当然地开始防他。司马光说:“当是之时,高祖固有取信之心矣,顾力不能耳。”

韩信的结局就这样被注定了,时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十一月。距他的被谋杀,仅七年。

而事实证明,韩信就是有做皇帝的机会,他也不会做。因为作为国士,韩信欲报刘邦知遇之恩之心如此真切,以致武涉、蒯彻策反韩信三分天下这样的大利,他都不干。“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背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於此。夫人深亲信我,我背之不祥,虽死不易。”问题是,刘邦在被要胁了一次之后,已难以再体谅韩信的此番心思了。这就是司马迁所说的,韩信“以市井之志利其身,而以士君子之心望於人,不亦难哉”。

司马光如是分析韩信的成败:

世人认为,韩信首从军事角度给汉高祖作全面的形势分析,与他一起在汉中起事。平定三秦后,分兵向北,灭魏、代、赵、燕诸国,再向东攻占齐国,复向南在垓下消灭楚国。汉王之所以能得到天下,大抵都是韩信的功劳。再看韩信拒绝蒯彻的建议,在陈丘(河南淮阳县)迎接高祖,岂有谋反之心?实是由于失去王位,心有不满,才陷于大逆不道。卢绾仅仅因为与高祖有老邻居的旧交情,就封为燕王,而韩信却以侯爵的身份在朝供职,高祖难道没有亏待韩信的地方?

我认为,汉高祖在陈丘使用诈术逮捕韩信,说刘邦亏待韩信,确是有的。不过,韩信也是咎由自取。当初,汉王与楚王在荥阳相持,韩信灭了齐国,不在第一时间向刘邦报告却自己想当齐王。其后,刘邦追击项羽至固陵,与韩信约定共同进攻项羽,而韩信却按兵不动。当此之时,高祖已萌生要诛杀韩信之念,只是还不是时候罢了。待天下平定,韩信还有什么可凭恃的呢。

乘人之危以要取最大的利益,这是市井小人的勾当;论功以报答恩德,这是士君子的胸襟。韩信用市井小人的勾当为自己谋取利益,而希望对方用士君子的风度回报,这不太难了吗?所以,太史公评论说:“假如韩信明了君臣相处之道,虚怀谦让,不居功自傲,不自负其能,情况大概就大不相同了。以他对汉家的功勋,可与周公、召公、太公吕尚等人媲美,不但确保了后世荣华不绝,他也能永享子孙后代的祭祀。他不去这样做,却在天下已定之后,图谋叛逆,全族被屠灭,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由此可见,人生的关键处,其实只有一步,决不可能有第二步,可不慎哉。

注:余著《历史的性格》一书,收有《韩信的市井之志》一文。为保证“臣光曰”的完整性,故另作此文。观点还是《韩信的市井之志》的观点,只是行文侧重解读“臣光曰”,可参看。

臣光曰20:世或以韩信首建大策,与高祖起汉中,定三秦,遂分兵以北,禽魏,取代,仆赵,胁燕,东击齐而有之,南灭楚垓下,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观其距蒯彻之说,迎高祖于陈,岂有反心哉。良由失职怏怏,遂陷悖逆。夫以卢绾里旧恩,犹南面王燕,信乃以列侯奉朝请,岂非高祖亦有负于信哉?

臣以为高祖用诈谋禽信于陈,言负则有之;虽然,信亦有以取之也。始,汉与楚相距荥阳,信灭齐,不还报而自王;其后汉追楚至固陵,与信期共攻楚而信不至;当是之时,高祖固有取信之心矣,顾力不能耳,及天下已定,信复何恃哉。

夫乘时以侥利者,市井之志也;酬功而报德者,士君子之心也。信以市井之志利其身,而以士君子之心望于人,不亦难哉。是故太史公论之曰:“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通鉴》卷12)

同类推荐
  • 千古第一将韩信之千古传奇

    千古第一将韩信之千古传奇

    毋庸置疑,韩信是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故事广为人知,胯下之辱、鸟尽弓藏、萧何月下追韩信,2000多年来,一直为大家所熟悉。他的兵法受兵家推崇备至,甚至有观点认为,他开启了刘汉四百年历史。然则,韩信从出生到死亡,充满传奇色彩。本书依据历史基本事实,经过作者三十多年的研究和思考,将韩信身上的一个个迷通过通俗的语言,详细道来,使这些传奇显得十分合情合理
  • 戏说木兰

    戏说木兰

    花木兰,一个自小读书习武的另类姑娘,为了心中那份无比的夙愿,毅然替父从军,从此演绎了一个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成为了古今中外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
  • “史式谈史”:古来冤案知多少

    “史式谈史”:古来冤案知多少

    本书内设有“古来冤案知多少”、“兔死狗烹谈韩信”、“苏东坡的乌台诗案”、“揭开岳飞冤案的内幕”、“功成祸至说于谦”等十一个专题的内容。
  • 美丽的敦煌

    美丽的敦煌

    世界著名的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和古丝绸之路,把人们的目光引向中国西部。位于西部高原的河西走廊,是一块极富魅力的地方。沿着走廊西行,途中的雪山峻岭、边墙塞障、大漠孤烟、古道驼铃、石窟塔影、清泉绿洲……皆如诗如画,目不暇接。当来到走廊最西端的敦煌时,展现在你面前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就更加多姿多彩、美不胜收了。
  • 华夏之帝国风云

    华夏之帝国风云

    未知的大陆,众多的部落,诸侯争霸,风云变幻;政治斗争,经济角力,外交争锋,军事搏杀,江湖纷争;智谋,权谋,阳谋,阴谋,爱情,亲情,友情将一幕幕围绕着各自的野心展开,又是谁能在最后的苦斗中笑到最后,成为开天辟地第一帝;而主角那如迷一般的身世又会带给这个世界怎样的变化,他又能否真正觉醒,如果觉醒,主角又该如何面对,何去何从;
热门推荐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英格瑞尔新纪元

    英格瑞尔新纪元

    在那个帝国大战一触即发的时代,传奇剑圣杰克·奥斯顿·伯特开创了英格瑞尔大陆的新纪元。
  • 原谅我不懂你的心:学习孝道感悟亲情美文80篇

    原谅我不懂你的心:学习孝道感悟亲情美文80篇

    本书共六章,内容包括:成长的烦恼、父子之间的战争、温暖着365里路、兄弟情深、那些无私的爱、你不明白的爱。
  • 生化农场

    生化农场

    间谍女友误以为咱发现了她的秘密,毫不留情的爆了咱的脑瓜。冤死的主角莫名其妙的来到一个神奇的空间,遇到了一个很不负责任的家伙,而在主角稀里糊涂的选择了一个条件然后,自己就像垃圾一样被丢到了一个陌生又恐怖的世界里。
  • 修真魔枭

    修真魔枭

    魔刀器灵转世为人我暴虐好杀?我柔情似水?我笑傲天下..........
  • 逍遥地仙记

    逍遥地仙记

    善恶一念,生死一线。痴心一片,逍遥地仙。
  • 都市全能教师

    都市全能教师

    医神传人宋江闯入繁华都市当老师。紧抱美女校长大腿却引来腥风血雨!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身怀绝技的宋江一路高歌猛进,顺着都市主宰的路越走越远。推荐以前的
  • 霸道校草溺宠甜辛丫头

    霸道校草溺宠甜辛丫头

    两年前,她伤心跳崖自杀。两年后,她成为转校生重新来到他们的身边但她还是她么两年前的事件是阴谋还是偶然经过时光洗涤,她不再是曾经的她惊人的身份众多帅气校草围绕身边,她该选择谁?【请看霸道校草溺宠甜辛丫头】
  • 山海无双

    山海无双

    流不尽的英雄血杀不完的仇人头试问世间谁敌手
  • 万物自然系统

    万物自然系统

    偶然得到的一卷修仙之法,奇异开启的万物自然系统,系统与修仙的怪异组合。一套三无的西游记,一张印有巨大树木的卡片,开启不一样的崛起之路。是在平淡中死亡,还是在平淡中崛起。我要让着天地天翻地覆,我要这方众生随我征战诸天万界!!(PS:本人新手,更新十分不稳定,还请见谅。本文内容纯属虚构。提醒一句,本文可能极度平淡,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