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4300000100

第100章 国共谈判在山城艰难地进行着

多雾的山城,像一团谜。毛泽东和蒋介石之间的谈判,也如同一团谜。

重庆谈判牵动着亿万颗心。尽管是一团谜,人们的关注之情,却是那般的强烈。

重庆《大公报》在29日发表了王芸生所写的社论《毛泽东先生来了!》,有一段话很能代表当时一些知识分子的善良心愿:

说来有趣,中国传统的小说戏剧,内容演述无穷无尽的离合悲欢,最后结果一定是一幕大团圆。以悲剧始,以喜剧终,这可说是中国文学艺术的嗜好。有人以为艺术可以不拘一格,但中国人有他的传统偏爱,我们宁愿如此。现在毛泽东先生来到重庆,他与蒋主席有十九年的阔别,经长期内争,八年抗战,多少离合悲欢,今于国家大胜利之日,一旦重行握手,真是一幕空前的大团圆!认真地演这幕大团圆的喜剧吧,要知道这是中国人民所最嗜好的!

历史学家侯外庐从国共两党的历史来分析,以为这回国共谈判的前景未必乐观。他打了个比方:“老头子和青年人难成婚姻!”毛泽东笑答:“不行的话,可以刮胡子嘛。”

不过,蒋介石不愿“刮胡子”。重庆谈判进展维艰。

既然蒋介石要中共方面先提方案,中共方面由周恩来、王若飞出面,国民党方面由王世杰、张群、张治中、邵力子出面,经过几天初步交谈,中共方面于9月3日提出了方案,共十一条,要点如下:

一、确定和平建国方针,以和平、团结、民主为统一的基础,实行民国十i年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中宣布的三民主义。

二、拥护蒋主席之领导地位。

三、承认各党派合法平等地位并长期合作和平建国。

四、承认解放区政权及抗日部队。

五、严惩汉奸,解散伪军。

六、重划受降地区,中共应参加受降工作。

七、停止一切武装冲突,令各部队暂留原地待命。

八、结束党治过程中,迅速采取必要措施,实行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党派平等合作。

九、政治民主化之必要办法。

十、军队国家化之必要办法。

十一、党派平等合作之必要办法。

9月4日,中共方案提交给国民党代表。蒋介石看了后,在当天的日记中写着读后感:“脑筋深受刺激。”

蒋介石亲自拟定了另一方案,即《对中共谈判要点》。这《要点》一开头便写道:“中共代表们昨日提出之方案,实无一驳之价值。倘该方案之第一、二条尚有诚意,则其以下各条在内容上与精神上与此完全相矛盾,即不应提出。”

在蒋介石看来,中共的方案中,只有“实行i民主义”和“拥护蒋主席之领导地位”这两条“尚有诚意”,其他九条纯属“不应提出”之列。

于是,蒋介石在《要点》中提出了他的四条:

一、中国军队之编组,以十二个师为最高限度。驻地问题,可由中共提出具体方案,经双方商讨决定。

二、承认解放区绝对行不通。只要中共对于军令政令之统一能真诚做到,各县行政人员经中央考核后,可酌予留任,省级行政人员亦可延请中共人员参加。

三、拟将原国防最高委员会改组为政治会议,由各党派人士参加,中央政府之组织与人事,拟暂不动,中共方面如现在即欲参加,亦可予以考虑。

四、原当选之国民大会代表,仍然有效。中共如欲增加代表,可酌量增加名额。

双方的方案相距甚远,使谈判变得艰难。

其中,最核心的一条,依然是军队。一如往日的国共谈判,双方仍在军队问题上讨价还价。这一回,由毛泽东和蒋介石直接讨价还价:

毛泽东“开价”:中共已有一百多万军队,至少应编十六个军四十八个师;

蒋介石“还价”:以十二个师为最高限度。

毛泽东的“开价”,是蒋介石“还价”的整整四倍!这么大的差距,使得双方谈来谈去,难以取得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公平价”。

那时,蒋介石的军队为二百六十三个师,即使中共编四十八个师,国民党部队仍为中共的六倍。

另一个问题,则是政权问题。毛泽东要求蒋介石承认中共所领导的解放区,而蒋介石则一口回绝,“绝对行不通”!

谈判的地点,从林园改到桂园,又从桂园改到尧庐。尧庐即曾家岩德安里蒋介石的侍从室。

谈判桌上,双方僵持。谈判桌外,蒋介石和毛泽东频频交往,倒是客客气气:

8月29日晚,蒋介石前往林园二号楼,探望毛泽东。

9月2日晚8时半,蒋介石在林园宴请毛泽东,并介绍毛泽东和国民党官员、参政员见面,其中有孙科、熊式辉、陈立夫、王云五、白崇禧、翁文灏等,还有那位提出电邀毛泽东来渝的吴鼎昌。熊式辉、白崇禧则是曾与毛泽东在战场上多次较量的对手。宴罢,毛泽东和蒋介石在林园进行第二次直接会谈。

9月4日下午5时,毛泽东应蒋介石之邀,出席军事委员会举行的庆祝胜利茶会。会毕,毛泽东和蒋介石在军事委员会进行第三次直接会谈。

9月5日晚6时半,毛泽东应蒋介石之邀,在国民党中央干部学校礼堂,出席招待苏联大使彼得洛夫的茶会,并同观京剧《穆桂英挂帅》。京剧由重庆厉家班演出。f道明任总招待,蒋经国为副总招待。毛泽东对京剧饶有兴趣。茶话会开始时,蒋介石致欢迎词,毛泽东致答词。

9月12日中午,蒋介石邀毛泽东午餐。午餐后,蒋介石和毛泽东进行第四次直接会谈。

9月17日中午,毛泽东赴林园与蒋介石作第五次直接会谈,赫尔利在场。

除了蒋介石和毛泽东这国共两巨头作了五次直接会谈之外,周恩来、王若飞和张群、王世杰、张治中、邵力子等又进行了许多次会谈。

笔者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所藏的蒋介石日记中,查到蒋介石所记的与毛泽东的多次见面:

8月31日,“晚宴毛泽东”。

9月4日,下午“5时举行庆祝胜利典礼后约毛共在办公室谈话片刻”。

9月12日,“正午约毛泽东谈话约半小时,余示以至诚与大公,允其所有困难无不为之解决,而彼尚要求编其二十八师之兵数耳”。

9月17日,“正午约毛泽东、哈雷照相、谈话。据岳军言恩来向其表示者前次毛所对余言可减少其提军额之半数者,其实为指其四十八师之数已照其共匪总数减少一半之意也。果尔侧共匪诚不可与言矣。当时彼明言减少半数为二十八师之数字也。是无信不诚有如此也”。

蒋介石在8月31日所写日记中的《上月反省录》中,声称:“毛泽东应召来渝,此虽为德威所致而实上帝所赐也。”蒋介石居然把毛泽东来重庆谈判,归功于“上帝”。

各方关注桂园“何先生”的行踪

国共双方的每一次会谈,国共双方均有记录在案。这记录分两种,一种是当场的速记,字迹显得潦草;另一种记录,是用小楷字工工整整写在竖行红格花笺纸上,显而易见是经过整理誊抄以供各方内部传阅及存档用的。中共方面是由当时任毛泽东秘书的王炳南整理的;国民党方面,则是由蒋介石秘书陈布雷整理的。如今,在北京中央档案馆存有中共方面的记录,在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陈布雷卷宗内存有国民党方面的记录,在台湾则保存着国民党方面的另一份记录。

此外,还有一种奇特的记录,专记“何先生”每日的行踪。这种记录日《情报日报》,每日呈送蒋介石。

以下是《情报日报》的作者事后回忆的大致内容:

一、何先生今天×点××分到十八号。

二、上午×点有某人(男、女或外国人,包括相貌、身材、服装、年龄),乘小轿车(汽车号码)到十八号会何先生,于×点××分离去。何先生把客人送出十八号上汽车,目送汽车走后,就幔步返回。这时街上不少人停步观看何先生。我们向老吴提出:何先生把客送出门外,我们对何先生的安全很担心。老吴点头表示会意,没有答复。

三、中午,何先生赴×××宴会(写明请客人的姓名住址)。

四、下午2时半,何先生接见一名新闻记者,接着又接见两名外国记者。3时半,何先生走到花园迎接一位坐小轿车的客人,好像是事先电话约定的。

五、下午5时,何先生赴某街某号访×××、×××,接着又赴某街某号访友,不知名。回到十八号后,不久即离去,老吴没有通知,我们没有随车护送。

其中的“十八号”,即重庆中山四路十八号,即桂园。不言而喻,“何先生”乃毛泽东;“老吴”则是毛泽东警卫副官朱学友的代号。

透露这一内情的,是当年桂园的特别警卫班班长李介新。

李介新,宪兵特务。当毛泽东移居桂园时,宪兵司令部特高组少校组长杨香命李介新率一个班的宪兵特务,进驻桂园,据云是奉总裁之命。当然,蒋介石此举,也是为了确保毛泽东的安全。不管怎么说,毛泽东毕竟是蒋介石请来的贵客。也不管怎么说,毛泽东在重庆有个三长两短,那账总是要算在蒋介石头上的。

国民党宪兵司令张镇,也对李介新的上司、宪兵第i团团长张醴泉作了如下吩咐:

共产党的主席毛泽东要来重庆,他在渝期间的安全责任由驻防重庆市区的宪兵第三团负责,要照校长出来时的特别警卫那样采取保卫措施,以策安全。任务重大,你须特别注意,并准备少校官兵以备临时灵活使用。如果需要你亲自率领必要的官兵护卫毛先生时,由校长侍从室或宪兵司令部随时电话通知。

不过,蒋介石也很注意毛泽东的行踪,所以要李介新逐日填写关于“何先生”的《情报日报》。起初,李介新为了弄清来访者的姓名,在传达室设立了会客登记簿。“老吴”发觉后,随即关照他取消会客登记簿。所以,李介新也就在《情报日报》中写某男某女了。

李介新的《情报日报》倒是一份可贵的实录,记载了当时毛泽东频繁的社会交往。

毛泽东在山城,确实活动频繁,r泛接触各界名流,从宋庆龄到中国民主同盟张澜、章伯钧、罗隆基、沈钧儒、黄炎培、张申府,中国青年党左舜生,国民党人孙科、陈立夫、戴季陶、白崇禧,还有郭沫若、柳亚子等等,或宴请,或赴宴,或来访,或回访……

很多人为毛泽东的安全担心。张治中是其中的一个。

张治中和蒋介石有着深谊。早在蒋介石当黄埔军校校长之时,张治中便被蒋介石委任为军官团团长。北伐时,张治中担任蒋介石的行营主任;抗战时,任第九集团军总司令、湖南省省长;自1939年起任蒋介石侍从室第一处主任,成为蒋介石身边要人。他在1942年、1944年两度作为国民党代表,参与国共谈判。

虽说张治中是蒋介石非常信任的人,但他在国共谈判中跟周恩来建立起友谊,对毛泽东颇为尊重。正因为这样,他才会让出桂园给毛泽东居住。他又另派了自己的亲信、宪兵第一团团长蔡隆仁,保卫毛泽东。

于是,蔡隆仁常驻桂园。有一回,蔡隆仁在查哨时,路过曾家岩钱剑夫家。钱剑夫是他的同乡、同学,那时任职于国民政府行政院。蔡隆仁说起,毛泽东习惯于夜深工作,而且清早来桂园,喜欢外出散步,保卫工作不易做。

钱剑夫闻言,当即写了四句话:“晨风加厉,白露为霜;伏莽堪虞,为国珍重。”

钱剑夫嘱,将此条子送交毛泽东。蔡隆仁不解其意。尤其是“伏莽”,应是“伏蟒”。钱剑夫却说,毛泽东自会明白含意。蔡隆仁只得从命。

奇怪,自从毛泽东看了此条,果然不再在清早出桂同散步!

直到前些年,钱剑夫才说出其中奥秘。原来,《易经·同人》篇中有一句“伏戎于莽”。戎,即兵戎。莽,丛木。这句话的意思是小心有人暗伏草莽,施以兵戎。“堪虞”即警惕。至于前两句则是陪衬。末句表达写条子者的期望。深谙古文的毛泽东,当然明白那条子暗含的善意的提醒……

不过,蒋介石毕竟做过软禁张学良之类不光彩的事,免不了,重庆传出消息,说是蒋介石欲软禁毛泽东。那消息有鼻子有眼,据云是从蒋介石身边某某人那里传出来的,绝对可靠。

自然,这消息不胫而走,传人冯玉祥、于右任的耳朵。他俩来了个“反话正说”,给蒋介打电话,说要请报界辟谣:蒋主席请毛泽东来重庆,为的是共商国是,天下皆知,如今居然有好事者造谣中伤,称蒋主席欲软禁毛泽东,纯系捕风捉影,子虚乌有……

蒋介石一听,急了,连忙答道:“不必登报,不必登报。明人不做暗事,谣言不攻自破。中正为国为民之心,神人共知,请不必介意道听途说!”

毛泽东呢?倒是坦然。他早在赴渝之前,便做了被囚以至被害的思想准备,并对刘少奇作了吩咐。不过,他却也料到这回蒋介石未必敢于对他下毒手。他外出,照样坐蒋介石拨给他的专车,由蒋介石所派的司机给他开车……

同类推荐
  • 诺贝尔 居里夫人(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诺贝尔 居里夫人(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侧重讲述诺贝尔和居里夫人两位科学家青少年时代的家世及对其一生产生影响的人和事,有童趣,有苦难。希望这些影响人类文明史的科学家对科学孜孜以求的精神对成长中的青少年有所裨益。
  • 将星纵横: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将领

    将星纵横: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将领

    本书讲述了蒙巴顿、哈尔西、巴顿、尼米兹、朱德、彭德怀、刘伯承、贺龙共八位著名将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生平事迹。具体内容包括:欧战爆发勇斗德国潜艇、普升上将发动英帕尔战役、珍珠港被炸率舰队出海复仇等。
  • 孟子慷慨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孟子慷慨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儒藏》春秋:汤一介传

    《儒藏》春秋:汤一介传

    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儒、道、释历来三分天下。但在中国的历史上,却只有《佛藏》和《道藏》,而没有《儒藏》。21世纪初,这一历史终于得以突破,而改写中国这一历史的带头人就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一代国学大师汤一介。
  • 走出化学迷宫:门捷列夫的故事

    走出化学迷宫:门捷列夫的故事

    本书介绍门捷列夫——俄国著名科学家、“元素周期表”发明者的故事,记述其“坎坷不平的求学之路”、及他在化学领域的突出贡献。
热门推荐
  • 星夜咏叹

    星夜咏叹

    夏日炎炎。炎日下心如寒冰。殷红的血液在地板上肆意蔓延着。慈爱的父亲,温柔的母亲,在这个夏日的午后永远地离开了少年。美满幸福的家庭转眼间就破碎地只剩下兄妹二人。我错了。我错的离谱。但我今后不会再错了。叶莫在一片血色中抱紧妹妹。“哪怕拼上性命,我也会保护好你的。我发誓!”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毛泽东和他的父老乡亲(下册)

    毛泽东和他的父老乡亲(下册)

    本书是一部描述毛主席人际关系,反映毛主席与湖南家乡父老交往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我曾读过一部分,感到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作者通过长期深入采访和研究,掌握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并以庄重的笔触描写了一代伟人毛主席与父老乡亲水乳交融的关系,歌颂了毛主席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体察民情、大公无私、情系桑梓,忧天下的高尚品质和伟人风范。我曾在毛主席身边工作,1959年随毛主席回过韶山,亲身感受到毛主席浓郁的乡情亲情友情。
  • 爱做梦的年纪

    爱做梦的年纪

    这本书是我第一本书,是记录我们青春做过的,各种叛逆,多少心酸和无力,多少美好的感情我们不懂得珍惜,年轻往往错过的太多。
  • 帝王宠:皇后嫁到

    帝王宠:皇后嫁到

    谁说帝王薄情?谁说深宫无爱?从夏初走到冬末,从公主成为皇后,千里迢迢和亲,只为履行百年之前的约定。他说:朕等了你十年。他说:你就该被这样宠爱!然而后宫,永不停息的,就是争斗。只要能和你在一起,不做栖息梧桐的凤凰,又如何?
  • 回到明朝做仙人

    回到明朝做仙人

    朱元璋诛杀功臣真的是兔死狗烹吗?他杀起贪官来毫不手软,为什么又给读书人特权?朱棣靖难之役中三场怪风从何而来?他登基之后为何大赏武当派?锦衣卫明明只是天子的仪仗队,有时候也充当天子爪牙。为何后来成了明朝独有的军政特务机构?他们是在防备谁?
  • 破晓之上

    破晓之上

    一场离奇的飙车,让他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来自地球的人类少年呐,要理直气壮地对那个世界说:“你们都在我的菜单里!”
  • 吸血鬼的爱情

    吸血鬼的爱情

    德古拉和贺佳的爱情、搞笑、暴力,教你如何管理好老公
  • 现代王牌高手

    现代王牌高手

    他,火车撞不死,大炮轰不烂。人脉都是泰山北斗,金钱可绕地球数圈。作为一名无敌的修仙者,他的愿望是低调低调再低调。可是总有些不长眼纨绔、富二代,总是在他面前装逼。面对这些人,他终于不再低调。。。
  • 红袭衣

    红袭衣

    他负手站在她面前,她一袭红衣,笑得动人心魄——她“赢了”,当大仇得以相报,当真相浮出水面,她持剑站在他面前,他依旧一袭白袍,依旧温文尔雅——他“输了”,千百年后他们成为师徒,男子依旧一袭白袍,女子依旧一袭红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