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4200000002

第2章

剑门关下的那场“石雨”和大火,狠狠地给了钟会当头一棒,把他打得晕头转向,陷入了进退两难、不知所措的困境。

钟会做梦也没有想到,蜀军会神兵天降似的突然出现在那两座悬崖峭壁之巅,未动一刀一枪,就把他的一万多将士送进了阴曹地府。现在蜀军不仅占据着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剑门关,而且还居高临下地控制着那条通往剑门关的惟一道路,把他夺取剑门关的希望化为泡影!

面对着森严壁垒的大剑山和严阵以待的蜀军将士,钟会真是走投无路了。他觉得,那条狭长而陡峭的道路,简直就是一道无法逾越的深渊,只要迈进去,就要遭受灭顶之灾;那座险峻的剑门关,简直就是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只要一掉进去,就会被吞噬,休想再逃出来。

连续多日,十余万魏军就像一个被打昏在地的巨人,躺在大剑山下,既不进攻,也不退兵。而作为一军主将的钟会,则好似一个被困在深山老林中的猎人,既不知该干啥才好,也不知该去何方才是,从早到晚,整日对着巍峨的大剑山发呆。

这一日,钟会正站在中军大帐的门口,望着大剑山愣神,羊琇轻轻地来到了他的身边,低声地问道:“镇西将军又在为攻取剑门关而忧虑乎?”

“唉——”钟会无奈地叹了口气,怀着一线希望地问:“莫非稚舒已思得攻关之妙法?”

羊琇缓缓地摇摇头,愧疚地说:“末将智谋不济,虽日夜苦苦思索,终无计可施,难为镇西将军分忧解愁,深感惶恐!”

钟会愁眉不展地问:“胡将军父子之伤势如何?”

羊琇满脸忧容地回答:“胡将军父子之伤势虽有所好转,但仍需静养一阵,方能恢复。”

“莫非天不亡蜀,故而助之,使我军将士遭此劫难!”钟会灰心丧气地说,“长此下去,如何是好?”

“镇西将军所虑甚是!”羊琇偷觑了钟会一眼,犹犹豫豫地说,“末将正是为此事而来……”

“呃——”钟会若有所思地瞅着羊琇,一针见血地问:“稚舒莫非劝我退兵耶?”

“正是。”羊琇见钟会已经猜出了他的来意,也就只好实话实说了,“末将以为,据目前情势而论,我军一时无法攻取剑门关,若再对峙下去,有弊无利。我军连续攻关受挫,损兵折将,士气低落,军心不稳,斗志锐减,长此下去,恐无心再战,此乃其一;寒冬将至,天气渐冷,我军将士衣衫单薄,难御其寒,若再拖延下去,只怕染病者与日俱增,欲战而不能,此乃其二;我军兵马众多,每日所耗粮草甚多,且粮道悬远,运送艰难,今已入不敷出,所存粮草逐日减少。数日之后,兵马将受到饥饿之威胁,还何以能战,此乃其三。有此三者,我军安可在此处久留?请镇西将军三思!”

“稚舒所言,我岂能不知?然而……”钟会欲言又止,似有难言之苦衷,低头沉思。

“镇西将军莫非畏朝臣之非议乎?惧大都督之责怪乎?”羊琇靠近钟会,低声问道。

钟会偷偷地瞟了羊琇一眼,装做什么也没有听到,仍旧低头不语,不置可否。

尽管钟会装聋作哑,但羊琇还是从他的那一瞥中觉察到了什么,进一步劝说道:“兵法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两军交战,变化无常,进退攻守,皆应因势而定,敌变我亦应变;若敌变而我不变,必将受其害。我军追于情势而暂时退兵汉中,并非畏敌,而是为保存实力,以待后图。大都督精通兵法,多次率军外出征战,深谙用兵之道,岂能因此而怪罪于镇西将军!”

钟会已经有所触动,微微动了动脑袋,很难判断出他究竟是在点头还是在摇头,只是自言自语地说:“人言可畏啊……”

“人言纵然可畏,但饥寒更是无情。可畏之人言尚能辩白,而无情之饥寒则难以回避。孰轻孰重,镇西将军自然明白,岂能因小而失大?”羊琇见钟会心中已动,就趁热打铁地说,“兵法云:‘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两军交战,应以存己灭敌为本,二者不可兼得之时,应以存己为先,灭敌次之。目前之局势,我军如再相峙下去,既不可灭敌,又难以存己,如此‘不合于利’之事,镇西将军何不止之!”

“稚舒之言虽有理,但此事干系重大,须报请大都督允准,方可行事。我岂敢自作主张……”钟会犹豫不决地说。

“洛阳距此路途遥远,若报请大都督允准后再退兵,只怕为时已晚。”羊琇盯着钟会,坚定而自信地说,“镇西将军不必多虑。只要我大军能安全退回汉中,为国家保存这十万兵马,乃大功一件。万一朝廷有人借此发难,或大都督怪罪下来,末将愿只身前往洛阳,为镇西将军辩明此事!”

“稚舒莫急。”钟会赞赏地打量着羊琇,迟疑地说,“待我与卫军司相商之后,再作决断。如何?”

“古语云: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羊琇见钟会仍犹豫不决,再次提醒着他,“据末将所知,军中粮草只可用半月左右。请镇西将军速作决断,若再迟误,恐生出事端!”

钟会沉思了一会儿,故意把话题岔开:“我这两日军务繁忙,难以脱身。请稚舒代我去探望一下胡将军父子之伤情。”

“末将遵命。”羊琇见此情形,不便再多说什么,只好知趣地离去。

钟会打发走了羊琇,再次望着大剑山愣神。其实,何用羊琇来提醒,钟会对全军目前的处境一清二楚,知道再相峙下去必然大为不利,并已经产生了退兵汉中过冬,待到明年春天再来攻夺剑门关的念头。但是,他又怕兴师动众而来,损兵折将而返,不仅使他的声誉一落千丈,而且还会失去司马昭的宠信。因为他是司马昭的心腹之人,所以对司马昭也就更为了解,深知其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所以,他才迟迟下定不了退兵的决心,想再等一等,看事情能不能出现转机。

刚才羊琇的那一番话和坚决的态度,倒是从另一个方面提醒了钟会:既然羊琇的态度如此,卫瓘的态度大概也不会相去甚远;如果卫瓘的态度也是与羊琇一样坚决,那么他就可以下令退兵汉中了。事后,万一要是司马昭怪罪下来,他就可以把羊琇和卫瓘推出去做挡箭牌:卫军司和羊参军坚决主张退兵汉中,他岂能一意孤行,坚持继续攻关!这样,就能大大减少他的责任……主意已定,他便大声地吩咐着亲兵:“速请卫军司前来议事!”

“何劳镇西将军去请,卫某来矣。”钟会的话音还没有落,卫瓘就出现在了钟会的面前,不慌不忙地问,“镇西将军欲唤卫某至此,有何指教?”

卫瓘的突然出现,倒使钟会有点暗自吃惊,忙掩饰地说:“我心中烦闷,欲请军司来此一叙。”

“噢——”卫瓘的两只金鱼眼骨碌碌一转,不热不冷地问:“镇西将军为何心中烦闷?”

钟会轻轻地叹了口气,试探着说:“军司,自山上蜀军占据了道路两旁之悬崖峭壁以后,我军攻夺剑门关之路已被完全卡断,一时无法再进行攻关。以军司之见,我军今后该如何是好?”

卫瓘苦笑了一下,避实就虚地说:“卫某乃一文官,不谙战事。镇西将军乃国之名将,精通军事,多次随大都督出征,出谋献计,算无遗策,深得大都督赏识。卫某岂敢不自量力,在镇西将军面前出丑露拙!”

“军司何必如此自谦。”钟会也苦笑了一下,继续与卫瓘兜着圈子,“自剑门关下发生了那场‘石雨’与大火以后,我军将士已暗中滋生出畏敌之心;且寒冬将至,将士衣衫单薄,加之我军粮草日见减少,不日将有难继之危。据此,军司以为,我军在进攻、退兵与相峙三者之中,择何为宜?”

卫瓘微闭双目,模棱两可地说:“镇西将军历来多谋善断,乃大都督之智囊,常有力排众议之魄、力挽狂澜之举。卫某是望尘莫及,自愧弗如,岂敢妄出下策。请镇西将军审时度势,权衡利弊得失,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择善而行。

钟会见卫瓘不肯上钩,只好再次抛出钓钩和诱饵:“方才羊参军来此,劝我暂且退兵汉中,养精蓄锐,以待后图。军司以为此事可行乎?”

卫瓘眯缝着眼,不阴不阳地说:“镇西将军乃一军之主,纵观全局,号令全军,令行而禁止,进退攻守自有主张。至于羊参军之言,可纳之,亦可不纳之。请镇西将军定夺。”

卫瓘今日的一反常态,使钟会深感纳闷;卫瓘那模棱两可的回答,更令他大失所望。他莫名其妙地审视着卫瓘,疑惑地问:“军司此来,有何见教?”

钟会不曾料到,他唆使诸葛绪偷袭剑门关而遭致雍州军覆没之事,卫瓘已从那些死里逃生的兵士中有所耳闻。尽管此事因为诸葛绪神经错乱而无法对证,一时难作定论,但却引起了卫瓘的猜疑和警觉。刚才,卫瓘去探望胡烈父子的伤势,又遇上了羊琇,曾谈及退兵之事。从羊琇的口中,卫瓘得知钟会早有退兵之意,可却秘而不宣,而要诱使别人说出。这又加重了卫瓘的疑心。再回忆一下前些日子,钟会曾怂恿他给司马昭写信,密报邓艾作战不力,心中更是不悦,觉得自己身为军司,竟然被钟会当枪使了。为了证实自己的疑虑是否属实,卫瓘特来此进行试探。钟会哪里知道这其中的奥妙,又自作聪明,故伎重演,没想到却恰恰中了卫瓘的圈套。

卫瓘来此的目的已经达到,便若无其事地笑了笑,故作轻松地说:“卫某方才去探望胡将军父子之伤势,不意正巧遇上了羊参军,知镇西将军心中郤闷,故而前来探望。”

卫瓘的语调虽然轻松,好似漫不经心,但钟会却不由得暗自吃惊,犹如被人抽了一鞭子,疼痛之中,还令他感到了一种沉重的压力。他自知今天失算了,让卫瓘看出了破绽,抓住了把柄。这时,他才猛然意识到:他有些太小瞧卫瓘了,结果反让其钻了空子。为了挽回已造成的损失,他只好将错就错地说:“稚舒思虑精细,自随军出征以来,所献之计皆可采纳。今日所言,亦与我意相合,不知军司意下如何?”

然而,卫瓘根本不理这个茬,而是虚晃一枪,脱身而去。他向钟会拱拱手,不痛不痒地说:“镇西将军身负重任,应善保贵体、多加珍重才是,千万不可操劳过度,有损于安康!卫某告辞。”

钟会望着卫瓘渐渐远去的背影,心中又增添了几分忧愁:由于他的大意,使他在卫瓘面前碰了壁,不仅没有能够达到目的,反而引起了卫瓘的戒备。更为令他不安的是:卫瓘负有特殊的使命,有着特殊的权力,若他们二人之间产生芥蒂,对他极为不利;尤其是在这攻关连续受挫、大损兵将的情况下,卫瓘给司马昭的密报,将会产生难以估量的作用,把他置于十分尴尬的地位……看来,他必须要委曲求全,化解他与卫瓘之间的矛盾,消除卫瓘的戒备心!

钟会闷闷不乐地回到帐中,正思考着如何对付卫瓘,亲兵来报:“大都督之信使从洛阳来此。”

钟会闻听此言,不禁又是一惊,脑海里闪现出了一连串的疑问:莫非诸葛绪回到洛阳后神经又恢复了正常,说出了雍州之军覆没的真相,司马昭来书斥责?难道是卫瓘已把军中的实情密报给了司马昭,司马昭来信追问?还是司马昭见久无捷报,来信催促他迅速攻取剑门关?无论是属于何种情况,对他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都将把他推向深渊的边缘!

想到此,钟会有些心惊肉跳,惶恐不安地说:“快请大都督信使进帐!”

洛阳来的信使把一封书信交给钟会,说道:“大都督书信在此,请镇西将军亲阅。”

钟会担惊受怕地接过司马昭的来信,心跳得十分厉害,甚至连手都有点轻微颤抖。他觉得那个不大的锦囊异常沉重,似乎里面装的不是书信,而是装着他的生死祸福!他急于想知道信的内容,但又害怕知道信的内容……他强抑住剧烈的心跳,打开锦囊,取出司马昭的书信,提心吊胆地阅读起来。信中写道:

……士季智勇兼备,果不负我之重托,自兵出关中以来,越秦岭,占汉中,破关城,据白水,长驱直入,抵达剑门,战果辉煌,功勋卓著,满朝文武,无不称道。剑门关乃天险之处,又有枭雄姜维率重兵把守,若强攻硬夺,只怕我军损失惨重,事倍而功半。故而,我已允准征西将军邓艾所请,让其率陇右之军,从阴平出发,翻越摩天岭,偷袭蜀国之江油关,用奇兵冲击蜀国之腹心,使其首尾难顾……士季可暂率一部分兵马在大剑山下与姜维对峙,并时时派兵骚扰之,佯作出攻关之势,以惑其心,以障其目;而暗中将大部分兵马撤回汉寿,养精蓄锐,待邓艾偷袭江油关成功,姜维领兵回救涪城之时,汝再集合兵马,夺取剑门关,然后乘胜追击,与邓艾会师于涪城,一举荡平巴蜀……

读罢司马昭的书信,钟会真是大喜过望,心中的忧愁一扫而光。尽管司马昭的书信并不太长,但却言简意赅,包含了钟会所盼望的一切。其一,从来信中可以看出,司马昭对他依旧是十分赏识,宠信如故,并对他率军出征后的战绩大加褒赞;其二,司马昭在来信中并无一字一句提到诸葛绪,看来,那件令他深感不安的事,如今可以不必再担忧了;其三,在来信中,司马昭并未言及攻关受挫之事,由此而推断,卫瓘没有把此事密报于司马昭;其四,有了司马昭的这道手谕,他就有恃无恐了,可以心安理得地把大部分兵马撤回汉寿,而不用担心朝臣的非议和指责……对此,他岂能不大喜过望!

如果说,司马昭的这封书信解救了钟会的燃眉之急,扫尽了他心中的忧愁。那么,从长远看,邓艾率领着陇右之军去偷袭江油关的行动,则更值得他欣喜。他原先根本就没有想到,老谋深算的邓艾,也会如此糊涂,竟然敢冒着全军覆没的危险,领兵去翻越险恶异常的摩天岭!

自从进入了蜀道以后,钟会确实体验到了蜀道的艰难。有路可通的地方尚且如此,那杳无人烟的摩天岭就更可想而知了!钟会虽然未曾亲眼见过摩天岭的真实状况,但从古书的记载上,他也能够想象出它的险恶;假如不是这样,那条汉武帝时开凿的阴平小道也绝不会被废弃!邓艾要想率领着陇右之军翻越那纵深数百里的摩天岭,真比登天还难!即使邓艾能侥幸走出那险恶的摩天岭,陇右之军的兵马大部分也要死在深山老林之中,所剩无几,且多带伤病,半死不活,无力作战,定会被守卫江油关的蜀军如砍瓜切菜一般,斩杀殆尽……退一万步说,就算邓艾能偷袭江油关成功,待其抵达涪城时,也不过只剩下数千兵马,还何谈灭蜀!邓艾此次冒险行动的作用,只能是为人做嫁衣,替他所率领的大军打开入蜀之门,铺平灭蜀之路,让他去创建显赫的奇功;而邓艾只不过是铺路的石子,充其量也只能是出嫁新娘的伴随或陪嫁之物!

以此来推论,邓艾用奇兵冲击蜀国腹心的军事行动,无论结果如何,得利的都是钟会,而吃亏的只能是邓艾:如果邓艾的陇右之军此行以失败告终,钟会便消除了一个强有力的对手;倘若邓艾侥幸成功,就为钟会大显身手提供了一个用武之地!

钟会越想越高兴,暗暗地说:“老马也有迷途之时。邓艾呀邓艾,汝真是聪明一世而糊涂一时,竟然异想天开,主动去干这种有百害而无一利之蠢事。”

就在钟会想入非非之时,洛阳来的信使有些等不住了,提醒着他:“请镇西将军给大都督回书,小人也好返回洛阳复命。”

“噢——”钟会醒悟了过来,忙给司马昭回信:

会拜读大都督之手谕,如同面受大都督之教诲。大都督深谋远虑,高瞻远瞩,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用兵如神,调度有方,实令会五体投地,不觉汗颜。大都督神机妙算,使姜维如蒙鼓中,待其察觉,蜀国已朝难保夕也!会蒙大都督之错爱,委以心腹之任,托以军国大事,虽肝脑涂地,难报大都督知遇之恩!会定遵大都督钧谕而行,把姜维及蜀军之主力绊于剑门,以保征西将军能出奇制胜。而后,会挥师入蜀,与征西将军共同围攻成都,将僭号之主献于大都督……会深蒙大都督天高地厚之恩,岂能不竭尽全力,以效犬马之劳!临书涕泣,不知所云!

钟会封好回书,交于信使,并重赏了他。信使欢欢喜喜,谢恩而去。

有了司马昭的这道手谕,钟会便无所顾忌了。他一面暗中把胡烈父子及大部分兵马撤回汉寿,一面每天派遣兵马到大剑山下骚扰蜀军,使他们不得安宁。为了迷惑姜维,他仍旧保留着原来所有的营寨,并在每座已经无兵马驻扎的空营寨内留下百十兵马,白日里照旧生火,进进出出;夜间仍然点上灯火,巡逻打更。大剑山下的这种假象,果然瞒过了大剑山上的姜维等人,使蜀军不敢轻举妄动。

一个多月过去了,大剑山上下的魏蜀两军均无大的军事行动,一直是处于半休战的状态。一日中午,已经伤愈的胡烈父子又重返大剑山下。钟会便带领着胡烈和羊琇来到了山脚之下,察看山上蜀军的动静。

这一个多月,钟会既没有接到司马昭的手谕,也没有得到邓艾与陇右之军的任何消息。对此,钟会并不着急。司马昭没有送来新的手谕,表明朝廷上没有起什么大的风波,这正是他求之不得的事,何必为此事而着急!至于邓艾与陇右之军的存亡成败,他就更不会着急了,反正他们存也好,亡也好,成也罢,败也罢,对他来说都是坐收渔利!这一阵子,他最为关心的是大剑山上蜀军的动静。如果山上的蜀军仍旧岿然不动,则表明邓艾与陇右之军不是已全军覆没,便是还在摩天岭中苦苦挣扎;那么,他就袖手旁观,耐心等待。如果山上的蜀军出现了撤退的迹象,就表明邓艾已经率领陇右之军越过了摩天岭,偷袭江油关得手,迫使姜维回兵去救援涪城;那么,他就立即率军攻夺剑门关,并迅速进军蜀地,抢在邓艾之前抵达蜀中;然后,他用五万兵马把姜维及蜀军主力围困在涪城,用五万兵马直捣蜀国的心脏成都,独占灭蜀这一盖世奇功!

所以,这些日子,钟会除不断地派兵佯攻大剑山外,每天都要带着羊琇到山脚下去观察山上的情况,以便能不失时机地攻破剑门关,挥师入蜀,与邓艾去抢夺灭蜀之功。

今日的天气特别好,是大剑山周围少有的晴朗的日子。天空澄碧如洗,艳阳高悬;山上的薄雪已经消尽,放眼望去,天蓝山绿,格外清晰,令人赏心悦目。

钟会左有羊琇,右有胡烈,立马于大剑山下,眺望着巍峨的大剑山和雄伟的剑门关。只见剑门关和道路两旁的悬崖峭壁之上,旌旗林立,缓缓飘拂;缕缕青烟,袅袅飘散;远远望去,山上的一切同往日一样,并无什么变化。

钟会见此情形,淡淡一笑,不以为然地说:“山上之蜀军一切如故,我军在午后再发起一次佯攻。胡将军伤愈归来,又为我军增添了一员虎将,可喜可贺。为此,我特命亲兵备下几杯水酒,几样小菜,为胡将军接风洗尘。胡将军,羊参军,请二位到中军大帐稍坐,我等边饮边谈。”

“镇西将军且慢。”羊琇的双眼仍旧盯着大剑山,头也不回地说,“今日山上有些异常!”

钟会一怔,再次仔细地打量着大剑山,疑惑地说:“以我观之,山上并无异常。”

“镇西将军请再仔细察看。”羊琇指着遥遥在望的剑门关,严肃地说,那城楼上灯笼,似乎至今仍未熄灭……

钟会把目光移向了剑门关的城楼,细细地观望,发现那里有几个似有若无的小光点,好像是几粒黄豆,在太阳的映照下,闪现出隐约难辨的微光。他沉思了一下,自言自语地说:“大概是守关之兵士忘记了灭灯……”

羊琇轻轻地摇摇头,又指着关下的那两座悬崖峭壁说:“那崖壁之巅为何至今还冒着缕缕青烟?”

钟会又把目光转向了那两座悬崖峭壁,思忖了片刻,自以为是地说:“山上寒冷,蜀军在点火取暖,故而有烟。此事十多日前就已开始,每天如此,羊参军不必多疑。”

“并非末将多疑,而是此事可疑。”羊琇郑重其事地说,“一个多月来,剑门关上之灯笼总是天黑时点亮,天亮后熄灭,从无例外,为何今日却有些反常?入冬以来,悬崖上之蜀军是每日夜间点火取暖,太阳出来后上面就火灭烟消,天天如此,为何今日已近午时却还青烟缕缕?此二者不能不令人生疑,请镇西将军明察!”

羊琇的疑虑引起了钟会的重视,他眼巴巴地瞅着羊琇,若有所思地说:“稚舒之意是……”

羊琇仍旧目不转睛地眺望着大剑山,头也没回地说:“兵法云:‘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据山上已显露出之蛛丝马迹看,末将以为,很可能是征西将军率军偷袭江油关已经得手,姜维已于昨日夜间悄悄地退出了剑门关,去回救涪城;而在退兵之前,姜维又令兵士点燃灯火,造成一种仍在固守之假象,以迷惑我军;如今,山上之蜀军已经退走,人去山空,故而无人再去熄灯灭火,致有此异常之状。”

羊琇之言使钟会大为惊奇,也恍然大悟。他诧异地打量着大剑山,急切地说:“姜维老奸巨猾,十分狡诈,我等不得不防。传令庞会将军,立即率领本部兵马前去攻打剑门关,以试探蜀军之虚实!”

钟会一声令下,时隔不久,庞会就率领着本部兵马开赴大剑山。往日里,只要魏军兵马一进入了那条通往剑门关的道路,两边的悬崖峭壁之上便擂起战鼓,斗大的石块就如雨飞下。可此时,庞会将军率领着兵马已全部进入了那条通往剑门关的道路,两旁的悬崖峭壁上仍寂静无声,毫无反应。

胡烈见状,惊诧地说:“果不出稚舒所料,姜维已率军退出剑门关无疑!镇西将军应立即号令全军,火速进行追击!末将愿为前部,领兵先行,为全军开路!”

“胡将军莫急。”不知是钟会被姜维吓破了胆,还是他接受了以前攻关受挫的教训,心有余悸地说,“姜维诡计多端,敢于弄险,切莫中了他诱兵之计,重蹈覆辙。胡将军请稍候片刻,待庞会夺得剑门关后再作计议。”

胡烈和钟会正说着,羊琇突然兴奋地喊道:“庞会将军已率军占领了剑门关!”

钟会和胡烈抬头望去,只见剑门关上已树起了魏军的大旗,随后又传来魏军的欢呼声。胡烈大为激动,向羊琇翘起大拇指,赞叹地说:“稚舒真是料事如神。蜀军果然已经撤退,剑门关成了一座空城,庞将军兵不血刃,便轻而易举地占领了这座曾久攻不下之天险雄关。佩服,佩服!”

不晓得钟会是为自己没有识破姜维的疑兵之计而感到羞愧,还是因为胡烈对羊琇的赞扬让他感到内疚,他的脸微微一红,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去。

胡烈赞扬罢羊琇,再一次向钟会请战:“我军已经打开入蜀之门,应乘胜前去追击姜维才是。末将……”

“护军胡烈听令!”胡烈的话还没有说完,钟会就猛然抬起头来,用犀利的目光盯着胡烈,威严地说,“汝率领两万兵马,立即穿过剑门关,昼夜不停地追赶蜀军,如能咬住其后军更好,若咬不住其后军,也一定要把其军牢牢地围困在涪城之内,不得让其再次逃脱!”

“末将遵令!”胡烈高声应答,打马向大营驰去。

“参军羊琇听令!”钟会又严厉地说,“汝火速赶赴汉寿,调集驻扎在那里全部兵马,昼夜兼程,开往涪城。三日之后,在涪城下与我会合,不得有误!”

“末将遵令!”羊琇不敢怠慢,朝钟会拱了拱手,跨上战马,向汉寿奔去。

钟会望着剑门关上高高飘扬着的魏军大旗,踌躇满志地说:“真乃天助我也!此灭蜀之盖世奇功,舍我其谁!”

同类推荐
  • 爱就别分手

    爱就别分手

    《爱就别分手》以镜头感很强的描写方法讲述了一个省会城市中的几个中年男女和几个青年男女各自的婚姻家庭生活,将情场、商场、官场,爱情、亲情、恩情等社会的各个生活层面都展示其中。
  • 与妈妈的八次通话

    与妈妈的八次通话

    取材新颖,语言精练,情节曲折,人物生动,从各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当代生活。《与妈妈的八次通话》收录的作品或让人潸然泪下,或让人捧腹大笑,或让人陷入沉思……表现方式、语言表达、思想深度、内容承载均可圈可点,符合大众阅读口味,特别适合学生阅读。阅读此书,你会在放松心灵的同时,收获一份感动,领悟一份幸福。
  • 绝处逢生之一:民调局异闻录外篇

    绝处逢生之一:民调局异闻录外篇

    作为《民调局异闻录》的延续,这个专门侦破或神秘,或恐怖或超自然力量事件的组织中,继续以各路身怀绝技的奇能异士为主体,在“最不靠谱儿”的副局长——孙德胜的带领下,探询监狱里的百鬼夜行、古墓深处的神秘棺材、将军府邸的黄金密室等一系列骇人听闻,匪夷所思的案件……带领读者进入一段全新的探险之路!随着案情的深入,民调局中不为人知的秘密也渐渐浮出水面。到底是谁让民调局遭受人员重创?又是谁想致民调局于死地?孙德胜能否识破“敌人”的诡计?民调局又是否能够化险为夷?
  • 女娲石

    女娲石

    女娲石是海上独啸子创作的明清小说,主要讲述中国有个女史,姓钱,名挹芳,由于国难当前,虽有报国志向,可是难于付诸行动,于是想用文字号召国人,唤醒国人。
  • 王子与贫儿

    王子与贫儿

    《王子与贫儿》描写王子爱德华和贫儿汤姆在一个阴差阳错的偶然机会下,互相换了位置,王子变成了贫儿,贫儿成了王子。贫儿因穿着王子的衣服可以在王宫里尽享荣华富贵,还当上了英国的新国王。而真正的王子却在外四处流浪,不得不忍受贫穷和乞丐们的欺凌嘲讽。在好人亨顿的帮助下,爱德华王子经过了重重劫难,改掉了自己的坏习惯,最终回到了王宫。而贫儿汤姆在良心的谴责下,将不属于自己的王位还给了真正的王子。此后,爱德华成了一位仁慈的君主,和他的子民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故事的想像极其丰富、语言幽默风趣,在带给儿童快乐的同时,还能极大地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对纯洁、善良、美好事物的向往。
热门推荐
  • 魔种传人

    魔种传人

    功法,战技,蛊术,秘技,阵法,丹炼,器炼,毒炼,应有尽有;能源,基因,机甲,异能,血族,巫族,狼人,猎人,无所欠缺。在这个科技与神魔同在的世界里,主角又会经历些什么呢?看一个正道之人如何成为魔种传人的坎坷道路,看一个正道之人的爱恨情仇。看他的沉沦,看他的觉醒,看他的巅峰。这是取文的新书,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超级任务抽奖系统

    超级任务抽奖系统

    唐沫,本是一名30岁的职场中人,一次旅行,误中流弹的她意外地重生回初二那年。更意外地是,她居然得到了一个超级任务抽奖系统?未来科技,未来产品,古武秘籍,法术异能,奇珍异兽,生活技能,丹药武器,通过抽奖,这些通通能得到!从现在开始,她不再是那个自卑懦弱的唐沫!她要扭转自己的命运,她要改变自己所爱之人的人生!这一次,她的命运,要掌握在自己手中!(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盛宠商女毒后

    盛宠商女毒后

    二十五世纪的S级战者也有被阴的时候,眨眼就因灵魂虫洞来到了苍蓝大陆涟国奉家的一个旁支府中,成为了一个被姨娘庶妹陷害得经脉尽毁的废材嫡小姐。经脉尽毁又如何?耐得住她的力量还懂扩散运动!一朝逆天成神,抬手魔武双修,垂手万毒听命,身后还有雄伟魔兽军团.不仅斗倒姨娘,虐哭庶妹,将渣渣都打得不要不要的,还能被奉家本家跪求着请她当太子妃!不过,太子神马的她不在乎,她就爱那个传说容貌丑陋,修炼无能,甚至在床上也可能不行的废材王爷!“娘子大人,你不是说很爱本王的吗?赶紧过来,这被子本王已经睡得暖暖了!”一个粉嫩的脚丫子飞过,某女大吼:“大热天的你暖什么被子,本来就已经热得睡不着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噬尸灵

    噬尸灵

    有一类人他们把灵魂押给死神,虽有转世但记忆不灭。他们依附灵魂和血肉维持生命,杀戮成习,被称为世界上最恐怖的存在。这一世他和他的相遇,再次打开了噬尸灵寻找灵魂的征途。
  • 首席逼婚:爱妻束手就擒

    首席逼婚:爱妻束手就擒

    “帮我,我可以给你一切。”男人滚热的气息中散发着痛苦的嘶鸣。结果,她莫名其妙的失去了一切。
  • 我写小说的这些年

    我写小说的这些年

    还在为看书写书白日做梦而愁眉苦脸吗?还在因人生苦短惆怅失意而闷闷不乐吗?还在不自量力的拼爹而责怪这个社会不公平吗?还在痴心妄想吊丝逆袭从而走上人生巅峰吗?不要着急,不必在意,现隆重推出一款诸天万界超级至尊疯魔无敌霸气的神级小说系统,带你装逼带你飞,带你一起嘿嘿嘿!PS:写手们的福音,读者们的食粮,2017震撼来袭,绝对戳瞎你的双眼……
  • 又见漫天飞絮

    又见漫天飞絮

    飞花漫絮,苦情涯边七世等待只为与你相见三生石路,情缘树开可曾记忆与我
  • 末日猎杀小队

    末日猎杀小队

    昔日剑圣被爱人背叛血战百万丧尸终血染沙场无意间重回末日开启前一天偶得幻想系统,且看主角集结各路豪强,书写末日传奇
  • 神帝道尊

    神帝道尊

    荒古一战,神帝自消生机,以身化道而封印妖魔,千年不过是弹指间,而凡人却是一代又一代衰败,有人成仙,但无人封神。殊不知,神之籍天地只存一位,若魂不灭,则无人可超脱。如今玄气贫乏,封印之力逐渐衰弱,大妖横出乱世,掀起血雨腥风,谁能挡,谁又敢挡!!连尘归尘,土归土,都只是一场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