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4100000029

第29章 5 王师伐虢(桓公十年)

“左传背景”

桓公十年,虢公向周桓王进谗言,说自己的大夫詹父的坏话。但是詹父是有理的,于是周桓王就讨伐虢国,把虢公赶到了虞国。

针对虢公和詹父君臣之间的诉讼,东莱先生站在儒家道德观念上,认为臣子如果和君主争讼,首先就是不对的了。这就像儿子见证父亲犯罪一样的大逆不道。

“原文”

屈天下之理以信天下之分,非善持名分者也。世之持名分者,皆曰分可胜理,理不可胜分。不幸而听上下交争之讼,宁使下受抑,勿使上受陵。所屈者,一夫之理;所信者,万夫之分。屈尺寸而信寻丈[1],亦何为而不可哉?呜呼!分固不可屈也,理其可屈乎?宜人之滋不服[2]也。

虢公谮其大夫詹父于桓王,詹父有辞,王为之伐虢,而逐虢公。以臣逐君,固可罪矣。然人之咎周者,不过曰:“虢公虽曲君也,詹父虽直臣也。桓王之失,不当以曲直之理废上下分耳。”其罪桓王则是也,其所以罪桓王则非也。数传而至于襄王。晋文公以元咺执卫侯[3],而请杀之。襄王曰:“夫君臣无狱。今元咺虽直,不可听也。为臣杀其君,将安庸刑?”襄王之意,岂非欲矫桓王之失乎?所谓“君臣无狱”者,固可以为万世训。至若“元咺虽直”之一语,犹未免堕世俗之见也。苟如襄王之说,是元咺之理未尝不直,所以不可听者,恐乱君臣之分焉耳。

“注释”

[1]寻丈:寻和丈都是古代的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2]滋不服:更加不服。滋,更加。

[3]晋文公以元咺执卫侯:事在僖公二十八年。

“译文”

委屈天下的道理,来伸张天下的名分,这算不上善于持守名分。世上持守名分的人,都说名分可以胜过道理,道理不可以胜过名分。如果不幸要断决上级和下级的诉讼,宁可是下级受到贬抑,也不应当是上级受到凌辱。所委屈的,不过是一个人的道理;所伸张的,却是万人的名分。委屈的是一尺一寸之短,但伸张了寻丈之长,这有什么不可以做的呢?呜呼!名分固然是不可以委屈,但道理就可以委屈吗?难怪人们会更加不服气。

虢公向周桓王说自己大夫詹父的坏话,詹父讲了道理,周桓王于是讨伐虢国,把虢公驱逐了。因臣子而驱逐国君,本来就应该谴责。但是人们怪罪周王,不过是说:“虢公虽然理亏,但毕竟是国君;詹父虽然有理,但毕竟是臣子。周桓王的过失在于,不应当用有理和无理来废弃上下的名分。”责备周桓王是对的,但责备周桓王的理由却是不对的。(从周桓王)传了几代,到了周襄王。晋文公因为元咺而把卫侯拘捕了,并且请求杀害卫侯。周襄王说:“君臣之间是没有诉讼的。如今元咺虽然有理,也是不可以听信的。为了臣子而杀害国君,那么刑罚还有什么用?”周襄王的意思,难道不是想矫正桓王的过失吗?所谓的“君臣之间没有诉讼”,固然可以作为万世的格言。至于“元咺虽然有理”这句话,还是未免堕入了世俗之见。如果像周襄王那样说的话,那么元咺不是没有理,之所以不能听信他,是因为害怕君臣之间的名分乱了而已。

“原文”

有所谓理,又有所谓分,是理与分判然二物也。舍理而言分,是分孤立于理之外。分孤立于理之外,则分者,特一虚名耳。天下之乱臣贼子,岂虚名所能束缚耶?人情所不平者,莫甚于理直而受屈。今告之以汝,理虽直,姑为名分屈。是导之争也。彼亦安能郁郁受屈,久为虚名之所压乎?必将不胜其忿,决坏名分而不暇顾。是吾之持名分,适所以丧名分也。君子言分必及理,言理必及分。分不独立,理不虚行。得则俱得,失则俱失,岂有既犯分而不犯理者乎?子之证父[1]者,先有证父之曲,不必复问其所证之事也。弟之紾兄[2]者,先有紾兄之曲,不必复问其所紾之由也。臣之诉君者,先有诉君之曲,不必复问其所诉之辞也。

“注释”

[1]子之证父:我国向来以孝道治天下,所以如果父亲犯了罪,即使儿子知道了,也应当为父亲包庇,更不应当去作证,否则即是不孝。

[2]弟之紾(zhěn)兄:紾,扭,扭转。见《孟子·告子下》:“紾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不紾,则不得食,则将紾之乎?逾东家墙而搂其处子,则得妻,不搂,则不得妻,则将搂之乎。”

“译文”

有所谓的道理,又有所谓的名分,这样是把道理和名分截然分为两种东西。舍弃道理来说名分,这样的话,名分就孤立在道理之外了。名分孤立在道理之外,那么名分就只不过是一个虚名了。天下的乱臣贼子难道还会被虚名而束缚吗?人情所容易感到不平的,莫过于有理却受到委屈。现在却告诉你,虽然有理,你姑且要因为名分而受委屈。这是把人引向竞争的境地。他们怎么能抑郁地接受委屈,长久地被虚名压抑呢?必定会无比愤怒,崩决破坏名分,无所顾忌了。这样,我持守名分,却恰好使名分丧失了。君子说到名分必定要联系到道理,论述道理必定要联系到名分。名分并不是独立的,道理也不是虚假地存在的。获得就一起获得,丧失就一起丧失,难道冒犯了名分却不冒犯道理吗?儿子去证明父亲犯罪,首先儿子证明父亲犯罪,这就是无理的,不必再询问他所见证的事情了。弟弟扭着哥哥,首先弟弟扭着哥哥,这就有罪过,不必再问他扭着哥哥的原因。臣子控诉国君,首先臣子控诉国君,这就是无理,不必再询问他控诉国君的理由。

“原文”

当詹父、元咺未诉君之时,其理固直;既启诉君之口,则已陷于滔天之恶矣,尚安得有所谓直哉?是詹父之直,因诉虢公而曲也;元咺之直,因诉卫侯而曲也。二人之理已曲,吾从而治之,亦治所当治而已。彼本自不直,复何所屈哉?周王苟以是正其罪,则二人者,释然内省其理之曲,没齿[1]无憾矣,非特可服二人之心也,凡当时诸侯之臣,有欲犯上而诉其君者,必以谓诉所以求直,今诉君而反变为不直,曷若不诉以全吾直乎?劳而不怨,虐而不叛,益所以彰[2]吾之直也。又推而二之,则知君臣之际,本非较曲直之地。臣之理虽直,其敢自谓直以加吾君乎?蚤朝[3]宴退,战战兢兢,上不知君之曲,下不知我之直。所知者,尽臣道而已。为人臣者皆怀是心,虽极天地,穷古今,安得有犯上之衅耶?

惜夫!桓王昧之而不知,襄王知之而不尽,此分与理所以终离而不可复合者也。后之为治者,非合分与理以为一,亦安能洗犯上之习而还于古哉?

“注释”

[1]没齿:牙齿掉光了,指代终身。

[2]彰:彰显,显示。

[3]蚤朝:同早朝。

“译文”

当詹父、元咺还没有控诉他们国君的时候,他们固然是有理的;等到开口控诉国君,那么已经陷入了滔天的罪恶了,怎么还算得上有理呢?这样,詹父是有理的,但因为控诉虢公而变得没有理了;元咺是有理的,但因为控诉卫侯而变得没有理了。这两个人已经没有理了,我接着惩治他们,这也是应当惩治的。他们本来就没有道理,又有什么委屈可说的呢?周王如果照此来定罪,那这两个人就会豁然反省自己没有理,终身都不会有遗憾了,不仅仅是可以使这两个人心服,凡是当时诸侯的臣下,那些想要犯上而控诉国君的人,必定会认为控诉是为了求得有理,现在控诉国君反而变得没有理了,怎么比得上不去控诉国君以便保全我的有理呢?劳累而没有怨恨,被虐而没有背叛,这更加显示了我是有理的。又推广开来从两方面说,那么就知道了君臣之间,来就不是计较有理无理的地方。臣子虽然有理,怎么敢自认为有理而处在国君之上呢?早朝晚退,小小心心,从上面来说,我不知道国君是无理的,从下面来说,我不知道自己是有理的。我所知道的只是尽自己的臣道而已。作为臣子的人,如果都怀有这样的心,那么即使是天地古今都穷尽了,怎么会有犯上的衅端呢?

可惜啊!周桓王对此昏昧而不知道,周襄王知道一些却不全,这就是道理和名分终究分离而不能再合到一起的原因。后来当政的人,如果不把名分和道理合到一起,又怎么能洗刷不犯上的习性而返回到古朴的境界呢?

同类推荐
  • 人脉决定成败:构建圆通的人际

    人脉决定成败:构建圆通的人际

    本书研究了影响人际关系最为核心的几个元素,从人脉、形象、沟通、宽容、尊重、诚信、职场人际关系、秘而不宣的“潜规则”以及看人和识人共九个方面,告诉你如何建立、维护和协调好各种关系的原则和技巧。
  • 高度集中的精力

    高度集中的精力

    不要认为自己在本职岗位上的努力是微不足道,物质的质地松散与坚硬取决于每一个分子、原子;国家、民族、企业的兴衰则取决于每一个人!狼群之所以可怕,就是因为它们一旦锁定目标,即不受任何干扰,每一个成员均一往无前地专注于这个目标。
  • 轻松生活享受生活

    轻松生活享受生活

    本书阐释了如何才能拥有健康及快乐的法则。内容分为“从做人做事中轻松生活”、“从交际处事中轻松生活”、“从自动自发工作中轻松生活”等七个部分。
  • 善待失意,活出诗意

    善待失意,活出诗意

    善待失意,十年磨一剑,方成大器! 活出诗意,悠悠人生路,浪漫栖居!
  • 一生要领悟的糊涂学

    一生要领悟的糊涂学

    本书运用大量的名人、名事,从“学习运用”、“为人处世”、“经商运用”三个方面全新演绎了“忍学”与“糊涂学”这一劝世智慧。
热门推荐
  • 弑天狂妃:鬼王的第一宠妃

    弑天狂妃:鬼王的第一宠妃

    如果在大街上,一个美艳女子找你一醉方休,请拒绝。因为她已是一个妖孽的老婆,一个小腹黑的老妈了。“我一没姿色,二没胆色,还有个小白脸在客栈养着,你放了我吧?”在大街上某女易容后当着朴实百姓的面掩面假哭。“姿色、胆色我都有,小白脸我也养一个,咱俩配一对,让小白脸玩去!”如果你看见一美艳女子带着儿子在青楼里,不管大妈大婶、少女稚童,请避开。因为她是躲了老公,骗了儿子,来找媳妇的。“和我儿子搭讪一次,空间戒指一枚,还有奖品,见上古神尊尊容一次,还可随意蹂躏。”上古神尊:我同意你卖我了吗?
  • 灵界传奇:凤澜魅影

    灵界传奇:凤澜魅影

    也许是幸运,让她穿越了!在这个大陆上,她一定要展现出她的风采,让那些“很照顾”她的人另眼相看!不过…她在追求这个无止境的黑洞的途中,居然碰见一个大无赖!无耻!下流!简直是不可理喻!
  • 武动仙门

    武动仙门

    主角偷盗高僧舍利,离奇死亡,异界重生,以武斗仙。舍利,秘籍,如何成就一代强者,更多剧情,更多精彩,请看辛元作品《武动仙门》。
  • 离帝

    离帝

    王诩刚开始隐居鬼谷,庄子还是翩翩少年,孟子尚在各国找工作,商鞅的变法进行得如火如荼,孙膑、庞涓、慎到、申不害……诸子百家粉墨登场!在这个战争纷繁的世界,尔虞我诈充斥着天地之间。陆离从天而降,搅乱了这个乱世风云!列国之间的格局因为他发生改变,从亡国公子到一方霸主,秦楚燕齐纷纷拥他称帝!“七百年来为帝者,唯我陆离一人!”
  • 无良师父:拐个小妖来暖床

    无良师父:拐个小妖来暖床

    一世为神,六界敬仰。二世为妖,开花楼酒楼,六界唾弃。轮回之后她发现这等级下降有点过于凶猛,虽说是自己作死却也不至于如此天差地别吧。出门扔垃圾竟在大雪中捡到一球状美男,如此便捡回家当“压寨夫人”算了。不曾想这平白捡来的“夫人”竟是六界威名赫赫的上神。他将她擒上九天,天帝一旨天书他便摇身一变成为了她的恩师。她说,“我除了开妓院花楼其他什么也不会,你留我也无用。”他勾唇狐狸眼满带轻蔑的看着她。“能暖床即可!”
  • 圣光降临的大陆

    圣光降临的大陆

    圣光大陆——一片被神灵眷恋的土地。这里充斥着圣光,人们呼吸着圣光,活在圣光之中。与其它的主世界不同,这个世界的光元素如此的精纯,以至于没有这片大陆其他元素的存在。这不影响大陆的繁盛。魔兽,圣兽,骑士,牧师,法师,战士。圣战,兽潮,内乱,天劫,仇恨,悲桑。怀疑与猜忌……又是否有相反的大陆呢……
  • 蜂产品医疗妙用

    蜂产品医疗妙用

    为了增强“治未病”的保健意识,崇尚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珍惜大自然恩赐人类的宝贵天然资源,作者深入研究、挖掘和利用蜂产品的神奇疗效,以期达到防病、祛病、延年益寿的目的。作者利用数年时间。将40余年的临床实践经验,结合宝贵的国内外蜂产品医疗保健文献资料编著而成此书,使此书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完善、更加系统科学。 此书内容共有八篇,即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毒、蜂胶、蜂巢、蜂蜡、蜂幼虫等,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和实用性。重点介绍各种蜂产品在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皮肤科、五官科、养生、护肤美容等医疗保健方面的应用。同时介绍了各种蜂产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质量标准、安全性和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 来历不明:小丫头太彪了

    来历不明:小丫头太彪了

    来历不明的她,和养父养母在一起生活了十几年,直到有一天,终于知道了自己的身份。遇到一群各种特色的帅哥,和他们在一起变了不少!
  • 妖皇武神

    妖皇武神

    凌天大陆,苍穹之下有九片汪洋大海,为世间人们提供着取之不竭的元力资源,武道之人,可用元力淬体,觉醒神格,成为武者修士。他身为半妖人类,从渺小的腾龙王朝,踏入这片宗门林立,强者为尊,万族人雄,诸神争霸,波澜壮阔的时代。亿万宗族,九天世界,他林翊要叱咤九界,横扫寰宇八荒,睥睨苍穹,谁敢与我一战!
  • 冷王子之孤独小姐的爱恋

    冷王子之孤独小姐的爱恋

    相遇,心绪如白云飘飘;拥有,心花如雨露纷飞;错过,心灵如流沙肆虐。回首,幽情如蓝静夜清。有时候看起来,天上的两片云总会有相遇的一天。可是人们不知道,那是不同高度上的两片云,永远也不会相遇。他是帝都最厉害的人物,无人敢触碰他的底线,但她冰熙雪薇就是敢。都说朴翊宸不近女色,但他只对她好,处处爱她,护她,不让她受任何委屈。他就是这般宠爱她,放纵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