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3100000009

第9章 后记

经过几年的奋斗,《马可·波罗游记》一书终于付梓出版了,这的确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

蒙古以少数民族统一中国,并依靠自己高超的武功战胜欧亚大部分地区,世界史上还没有第二个如此的帝国足以望其项背;而马可·波罗作为首位游历中国及亚洲其他各国而又将其整体的讲述给西方和欧洲的人,这也是无可置疑的。这两个世界第一次接触而产生的《马可·波罗游记》也因此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世界一大奇书”。此书不但是历史研究者的灯塔,为人们对元史的考察提供了一幅生动真实的社会经济生活画卷,而且也成为了一部地理学的重要指南,马里诺莎努托创作的一三二〇年版的世界地图中就有许多资料源于《马可·波罗游记》,就连著名航海家哥伦布也从本书中受到巨大的激励和启示,冒险西行从而寻找到了美洲大陆。正因如此,《马可·波罗游记》自出版以来,共被翻译成了几十种语言,出现了一百四十多个抄本。

尽管如此,《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作为一本跨国性的历史、地理名著,也引起了人们众多的议论。不少学者对游记中的难解之处提出了种种质疑,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马可·波罗是否真的到过中国”。

首先,有学者认为马可·波罗的游记中有许多值得有待考证之处;各种版本出处很大;人名、地名难以确认,似乎都是从波斯语言翻译而来;而且旅行路线往来重复,难以辨别。

其次,马可·波罗在游记对中国的介绍可谓“挂一漏万”。如对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产物——茶、汉字以及印刷术都没有描写,妇女缠足、使用筷子也无一语描写;尤其是对闻名世界的长城更是视而不见。这些都可见,这完全不是一个生活在中国十七年,而且自称跑遍中国的人应有的见闻。

再次,《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很多地方存在费解的统计资料;对蒙古皇族的家谱说得也是含混不清,疑点颇多;对许多城市的介绍完全是模式化的,苍白无力的词句,如居民是“偶像崇拜者”、“隶属大汗”、“使用纸币”等,把中国变幻莫测的景象变成了模糊的一片。

最后,在中国浩瀚的史料中,没有查到一件可资借鉴的关于马可·波罗的材料。

因此,许多学者怀疑《马可·波罗游记》一书只不过是马可·波罗对照波斯的导游手册,以及到过中国地区的商旅的介绍,再加上记录者鲁思梯谦先生的丰富构思及天赋而发明的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次“克里空”(即所谓失实报道)。

不可否认,马可·波罗本人为了提高影响、追逐名利,的确记叙了不少与实际情况不太相符的事迹:如献炮攻襄阳,任职扬州三年,还有对汗八里(北京)、苏州、泉州等地的记叙也与当时的实际情况稍有不同。但由此而论证出马可·波罗没有到过中国,却有待考察。

在《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马可·波罗确实有的地方夸张失实、记载错误、疏失遗漏、行文单调、路线不明。但我们切勿忘记马可·波罗处于身陷囹圄,手中既无资料,精神又受摧残的环境下凭记忆而记叙其故事的,因此难免有疏漏之处。再者,本书是一本“见闻”而非“旅行日记”,因此我们完全不必苛求作者一定按顺序讲叙事件。而且,马可·波罗作为欧洲人,在中国交往的主要是波斯人、蒙古人和色目人,而很少与作为“下等人”的汉人交往。因此,他在地名上使用波斯语是完全可以原谅的,不能因此就说他的游记是依照波斯的导游手册编写的。

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没有提到茶,这完全和他遵守着本国的习惯,不喝茶有关,而且当时西域人可能也无饮茶的风俗。同样因为马可·波罗主要是和蒙古人、色目人等种族来往,所以他也不必去掌握汉字。同时马可·波罗是以商人的身份出现在游记中的,文化水平也不会很高,因此完全可能不去接触印刷术等文化学术方面的东西。至于长城则完全是历史的原因,马可·波罗在中国的时候,秦汉的长城已荒废多年,破坏风化厉害,残存古址也无实用价值,马可·波罗在他的讲述中只字未提,也当不足为怪。固此,马可·波罗在他的著作中没有涉及的中国事物还很多,但正如某位学者所言: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历史记载中,没有哥伦布胜利进入该城这一事件;在葡萄牙的国家历史记载中也没有阿美利加奉命航海的记载,难道我们能够因此否定这些无可置疑的事实吗?

关于马可·波罗家族史部分,杨志玖教授已在五十多年前就给予了答复。这里由于篇幅所限,也就不再赘述了。

上述看法,只是本人的一些心得,只为抛砖引玉之用,望广大有识之士能多提出独特的见解,让更多的人来认识这段历史,这也正是我翻译《马可·波罗游记》的原因之所在。

同类推荐
  • 托尔斯泰感悟录

    托尔斯泰感悟录

    本书分为人类·自然、人生·命运、读书·学习、道德·修养、文学·艺术、真理·幸福、爱情·性爱、婚姻·家庭、宗教·信仰以及托尔斯泰年谱等十部分内容。
  • 中书集:朱湘作品精选

    中书集:朱湘作品精选

    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 人间有味

    人间有味

    本书是故里食物系列丛书之一,全书主要部分共分4部分:鲜、清、境、人,这些文章均围绕美食展开,体现了作者对故乡与亲人的深深眷恋之情。文章语言纯朴,文字清新,适合广大休闲文学爱好者阅读。
  • 用破一生心

    用破一生心

    一提起智慧,一谈到哲学,人们往往津津乐道于柏拉图与弟子们散步其中的古希腊阳光下的花园。可是,洛阳宫长生殿的镇殿金狮子,似乎却被很多人漠视。
  • 倾听大地

    倾听大地

    一个迄今为止对极大多数哲学家、文学家仍然淡漠的命题,实际上已经困扰人类很久了。如何拯救倾听大地,这种报告性环境保护文学值得我们认真拜读思考。
热门推荐
  • 安塔拉传奇(第七部)

    安塔拉传奇(第七部)

    安塔拉(525—615)是阿拉伯蒙昧时期的悬诗诗人之一,被尊为阿拉伯古代文武双全的完美英雄骑士。《安塔拉传奇》在阿拉伯世界广为流传,是一部与《一千零一夜》齐名的民间故事。由于主人公是阿拉伯族王与黑奴所生,所以被百姓视为私生子。他一生重要的活动就是向堂姝阿卜莱求婚,但因出身门第而屡遭磨难。与此同时,安塔拉武功超群,一生屡屡拯救本部族于危难之中,成为游牧民族的理想英雄。全书情节跌宕起伏,在铁马金戈、血火交织的浓郁氛围中,突出了安塔拉的勇敢和冒险意识,集中体现了蒙昧时期阿拉伯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
  • 幸好再遇你

    幸好再遇你

    长辈安排,嫁他为妻,一心为家,却遭抛弃!丈夫带着好友出现在面前,摔碎她珍贵的玉佩,残酷的将她踢出家门。恨意顿生,她甘愿做一个男人的情人,只为报复那对渣男渣女。本以为不会对男人动情,却发现在不知不觉中,丢了心!害怕付出,换回伤害,一次次的逃避,一次次的磨难,终究看清自己的心。学着释放,学着接受,学着去爱……却发现原来只是一个局,而她是局外人!她站在高处,俯视人群,讥笑自问,为什么要这般对她?!纵身一跃,自嘲的笑声在天际回荡,身穿白裙,宛如坠落的天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迷幻神灵

    迷幻神灵

    来自天眷神体的算计,无语伦比的命运。绝对的逆道。
  • 盛宠暖妃

    盛宠暖妃

    他,楚月的摄政王,妖孽邪魅,权势滔天,武艺高强,更是魔宫宫主,乖张残暴,生性嗜血,令人闻风丧胆她,就因为蒙星皇族上古预言,但凡十二月十六出生的冷氏后裔,必为乱世妖女,必杀之,害得全族在一夜之间死去他,蒙星最为尊贵的皇太子,只因儿时的承诺,宁愿失去一切,也要守护她一世安乐初见,他是风华绝代的摄政王,她是初入朝廷的国师,因一场晚宴,将两个本不相关的人绑到了一起。她千般逃避,只为了不在那个宛如神邸般的男人面前露出马脚;他护她于波涛汹涌的乱世之中,开始是幼年受人所托,后来是同情,最后爱上了那个女子十丈城墙上,妖孽般的男子说,乱世妖女又如何?她若有一丝损伤,本王让这天下给她陪葬
  • 茅山道士之鬼王传

    茅山道士之鬼王传

    一代鬼王乌尤乃是饿鬼中的极品,拥有神秘莫测的力量。身为茅山派第十九代传人的陈小安以降妖伏魔为己任,誓除乌尤。茅山道术,博大精深。通灵,施咒,驭法,布阵能够驱鬼、降魔,令人心生敬畏。
  • 不穿水晶鞋

    不穿水晶鞋

    [花雨授权]一场为了金钱的婚姻,两个自私善于保护自己的人,开始时都以为不过是场交易,忘了什么时候爱上你,忘了为什么爱你这一路走来,如此艰难曲折,然而只要有你,每一步都是值得的。
  • 苍穹云

    苍穹云

    云迹大陆,强者为尊。宗门鼎力,斗乾坤破苍穹,逆天修行。
  • 尘埃诀

    尘埃诀

    一个过时的制度,让主角经历了不一样的童年。一个意外,让他逃了出来,踏上了另一条人生轨迹。如今,他为了成就一个家,回到了人类中间。可他并不知道,早已有人盯上了他,在这乱流中,他慢慢褪下伪装,不为征战,不为杀戮,只为守护身边的人,只为守护这一个偌大的家。
  • 能说会做懂应酬让你处处受欢迎

    能说会做懂应酬让你处处受欢迎

    对于每个忙忙碌碌、为人生打拼的现代人来说,说话、做事与应酬,是其在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三项活动,也是体现一个人社会化能力最重要的三大成功资本。《能说会做懂应酬让你处处受欢迎》全面详细地介绍了得体的说话技巧、高效的做事经验和洒脱的应酬之道。深刻体验和借鉴书中的事例、事理,你的人际交往就会少一些摩擦,多一分和谐;智慧地汲取书中的做事方法和策略,你的事业就会多一分顺利,少一分波折。
  • 剑侠天下行

    剑侠天下行

    华山五代弟子,回山拜师门,途中于当朝公主相识,私自缔结婚约,公主努力使婚约成功!林凡确江湖事缠身,不能如约成婚,公主无奈命宫女女拌男装,冒名顶替成婚,公主自己带人前往自己封地独自生活,等待林凡归来。林凡江湖事了,回来后又逢元朝后羿大举来犯,皇帝御驾亲征,土木堡大败。皇帝被擒,36路功臣后裔推举林凡为首领,起义兵出师京城,和于谦里应外合,大破元人。成功后,功臣后代都不想再保朱家父子,元人撤退,义军也散,林凡回家和公主团聚。继续江湖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