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军国主义者在1937年制造了芦沟桥事变后,展开了全面侵华战争。在很短时间内占领了中国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妄图把中国大陆作为其北进苏联、南下东南亚及西南太平洋地区的基地,进而实现其“大东亚共荣圈”的美梦。但由于中国军民奋力抗战,使日本侵略军深陷于中日长期战争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同时,北进苏联的两次作战行动受挫,使日本深感同时实施“北进”、‘南进”计划力不从心。于是,决定利用英法忙于欧洲战事、暂时顾不上亚洲的有利时机,转而采取南攻北守的战略方针。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的爆发,进一步解除了日本南进的后顾之忧。日本大本营于7月初召开御前会议,分析了形势,制定了计划:决心在年初侵占法属印度支那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在东南亚的进攻行动,同时发动太平洋战争。
由于日本的南下进攻行动直接威胁到美国在太平洋的利益和特权,美国政府采取了一些经济制裁措施。如冻结日在美国的资产、实行全面石油禁运等。这样,日美矛盾就日益尖锐起来。美国为了保卫其在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既得利益,以夏威夷群岛的珍珠港为主要基地,组建了一支上百艘的庞大舰队。
夏威夷群岛位于太平洋的中北部,由夏威夷岛、毛伊岛、莫洛凯岛和瓦胡岛等20多个岛屿组成,首府檀香山。珍珠港就位于瓦胡岛南部,是太平洋上交通的总枢纽,素有“太平洋心脏”之称。这里设有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最大海军基地,它与关岛、马尼拉湾呈锥子形,指向西太平洋,是日本南进行动的主要障碍。
平地惊雷——偷袭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这天是星期日。与烽火连天的欧洲、非洲、亚洲大部分地区相比,位于太平洋上的夏威夷群岛却是一派和平景象。
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大部分战舰,静静地停泊在瓦胡岛南岸的珍珠港。海浪轻轻地摇晃着战舰,几只海鸥在战舰的上空嬉戏,广播电台播放的流行音乐与教堂发出的柔和钟声一起在空中回荡。
度过一个愉快欢乐的周末之后,舰队官兵们进入了甜蜜的梦乡之中。当太阳冉冉升起时,朝阳先是把海水烧得通红通红,183架标有太阳旗符号的日军飞机正携带着炸弹给他们道“
早安”来了!
“该吃饭了。怎么送早餐的卡车还没有来?”关上雷达准备吃饭的标图员埃利奥特,向与他一起值班的一等兵洛克哈德发起了牢骚,洛克哈德双手一摊,耸了耸双肩,作出一副无可奉告的样子。
该雷达站设在瓦胡岛的奥帕纳山同上,这是美国陆军设置在该岛上的5座移动式雷达站中最北端的一个。
闲着没事,埃利奥特随手又打开了雷达。突然,他发现雷达屏上闪现出一堆堆光点。“莫非是机器出了故障?”二等兵洛克哈德慌忙检查,确认机器没有毛病后,两人急忙标出了这些光点的方位:北三度偏东,距离该岛220千米。“一个庞大的机群正向我们飞来。”他们向谢夫堡陆军总部做了紧急报告。
“知道了,”值班的泰勒中尉不以为然地告诉这两个大惊小怪的士兵,“别担心这件事。”
他知道,计划中有—批从美国西海岸转场来的B-17轰炸机群将飞经此地。“雷达屏上的信号脉冲不是它们,还能是谁?”
早晨7时39分。由渊田中佐率领的日军偷袭珍珠港的机群已经飞抵距离瓦胡岛仅3.5千米的空域。机群中有渊田中佐率领的高空轰炸机、高桥少佐率领的俯冲轰炸机、村田少佐率领的鱼雷机及部分护航战斗机等。
马上就要实施攻击了,可是气象条件还不清楚。渊田中佐睁大眼睛观察前方,试图能作出准确的判断。使他惊喜万分的是,机舱无线电里此时正好传出了当地广播电台的气象预告:“
晴到多云。云底高3500英尺。北风……”
10分钟后,机群进入攻击区域。风景秀丽的珍珠港清晰地映入了渊田中佐的眼帘,那停泊在港湾内的一艘艘战列舰就像一只只温柔的兔子,即将成为他这个“老鹰”的美餐!
“一,二,三……”他借助望远镜饶有兴致地数着战列舰,不多不少正好8艘。“‘菜’齐了,还等什么?”渊田中佐向他的发报员水木中士发出命令:“立即通知所有飞机,准备攻击!”
“托、托、托、托、托!”(意为“冲锋”)话务员那灵巧的手指不断敲击着发报机的电键,反复拍发着这个使日军飞行员激动不已的信号。
与此同时,渊田中左打出了一颗信号弹,催促着日军飞行员迅速扑向预定目标。
此时,停泊在港湾内的军舰没有一艘起锚,空中没有一架前来截击的战机,甚至,连一声警报都没有。回荡在空中的,依然是广播电台播送的流行爵士音乐……
渊田中佐大喜过望,他觉得自己胜券在握,还没进攻就激动地命令他的发报员:“立即向舰队报告,我奇袭成功。”
“托拉、托拉、托拉……”(意为“虎、虎、虎”)随着水木中士手指的不停按动,这一预先约定的“奇袭成功”的信号迅速传到了B军联合舰队司令部。
此刻,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正在距离作战区域5000英里外的司令部(停泊在广岛湾的旗舰”长门号”)里与他的参谋长下棋。机要秘书喜形于色地呈上这份电报,没想到山本大将却轻轻地叹了一口气,一语不发,继续下他的棋。
7时55分,由高桥少佐率领的51架俯冲轰炸机,分别飞抵珍珠港四周的希卡姆机场、惠列尔机场、埃瓦机场和卡内欧黑机场上空。
一排排美式战斗机和轰炸机,一架挨着一架,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停机坪上,似乎在等着远方“客人”的“检阅”。
一枚枚重磅炸弹从日军俯冲轰炸机的弹舱里倾泻而下,随着一道道火光,响起阵阵巨大的爆炸声,高大的烟柱腾空而起。在弥漫的硝烟中,几百架美国飞机瞬时变成了一堆废铁。
高桥少佐从空中俯瞰着他的“杰作”,竟喜不自胜地哼起了日本的民间小调。然而,担任总指挥的渊田中佐却大惊失色。原来,按照预定方案,应由村田少佐率领的40架“九七式”
鱼雷机先行攻击海面上的舰艇。然后高桥少佐再对机场下手。因为机场的硝烟一旦弥漫开来,将遮住海面上的舰艇,鱼雷机就难以准确地攻击目标了。
“必须加快对美舰的攻击!”渊田中佐赶紧命令村田少位率领鱼雷机群取捷径立即对舰艇实施攻击,同时他亲率49架高空水平轰炸机迅速占据最佳投弹位置。
此刻,停泊在珍珠港内的美国太平洋舰队的96艘舰艇正准备按惯例于8时整举行升旗仪式。
在排水量达2.9万吨的战列舰“内华达号”舰的尾甲板上,麦克米伦指挥的军乐队已经整好队形。
此时,他们中的许多人显然注意到了黑压压的机群和附近机场传来的隆隆爆炸声。可是,他们都以为这是一次特别演习。正在家里进早餐的珍珠港空军基地指挥官克拉克也从窗口看到了低空直转弯进港的飞机,然而他根本没想到会是日军的飞机。他的第一个反应是,要对这些违反“禁止在此空域直转弯飞行”规定的飞行员进行处分。
这时,日军飞机已经盯上了它的主要“猎物”——排水量均在3万吨左右的8艘美军战列舰。村田少佐率领的鱼雷机群几乎贴着海面呼啸而来,一枚枚鱼雷从仅12米高的空中像海豚似地窜入大海,冲向目标。渊田中佐指挥的高空水平轰炸机群也张牙舞爪地在战列舰头顶上盘旋,无所顾忌地投弹、扫射。
正在麦克拉帕山腰的别墅门前等车、欲往司令部了解反潜战情况的太平洋舰队司令金梅尔海军上将,被战舰爆炸的巨大气浪冲撞在门柱上,方才如梦初醒。
一份十万火急的特急电报从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匆匆发出:“珍珠港遭到空袭,这不是演习!”此时,已是上午8时整。
美国海军“内华达号”战列舰的舰旗,正随着由麦克米伦指挥的军乐队演奏的美国国歌徐徐升起。日军一架“九七”式鱼雷机擦着旗杆呼啸而过,用一排机关炮将舰旗撕成碎片,同时向停泊在“内华达号”外侧的排水量3.4万吨的“亚利桑那号”战列舰施放了鱼雷。
“亚利桑那号”战列舰刚刚升起紧急起航的信号旗,便受到了致命的一击。一枚穿甲弹穿透了舰首的钢甲板,引起弹药舱爆炸。接二连三的爆炸如爆发的火山,火柱高达1000多米,浓烟翻滚。熊熊燃烧着的军舰慢慢地歪倒在海水之中,仅仅过了几分钟,庞大的舰体连同舰上的1100名官兵便沉没在滔滔的大海之中。
另外两枚鱼雷击中了位于战列舰群最外侧的“俄克拉荷马号”战列舰左舷。该舰舰长和许多高级军官都在岸上,舰上的官兵在惊恐中不知如何是好。日军鱼雷机群似乎对这艘战舰格外“关照”,一连又向它的左舷发射了10枚鱼雷。随着巨大的爆炸声,舰体顷刻向左严重倾斜,几乎翻了过去。甲板上的官兵拼命逃往旁边的“马里兰号”战列舰,但更多的人却在密闭的舰舱里随舰慢慢地下沉。指挥高空水平轰炸机群的渊田中佐似乎还嫌它下沉得太慢,又落井下石般投下数枚炸弹,“俄克拉荷马号”战列舰很快葬身海底。当规舱里的官兵明白死神的召唤已经不可阻挡时,纷纷用笔写下了自己的遗书。直到后来该舰被打捞上来时,人们才知道在密闭的舰舱里遇难的官兵有415人,坚持时间最长的人在海底活了17天,直到12月25日才全部牺牲。
渊田中佐感到还不过瘾,又指挥他的机群猛烈轰炸“马里兰号”等其他战列舰。他发现自己投下的4颗炸弹中有2颗直接命中目标,舰面上火光四射,溅起高高的水柱又重重地落在甲板上。躲闪不及的水手们狼狈不堪地摔倒在地,一时晕头转向。
8时25分,渊田中佐率领的机群结束了历时半小时的第一次攻击波,扬长而去。通过联络,渊田中佐得知自己的机群比来的时候只少了9架飞机。
震耳欲聋、地动山摇的爆炸声远去了,留下的是一幅静静的悲惨的画面……
原先美丽恬静的珍珠港,现在成了一片火的海洋、烟的世界。湛蓝清澈的海水变成了黑红色,数以百计的尸体七零八落地飘浮在海面上。被炸毁的战列舰东倒西歪地斜躺在海面上,舰上的伤员呻吟着、痛哭着,既为自己,也为已经长眠于海底的战舰和战友。在日军飞机攻击时不知去向的海鸥,此时却在海空中盘旋着、鸣叫着,不知是在寻觅食物,还是在向曾经是朋友的水手们致哀。
然而,就是这样悲哀的平静,也仅仅延续了十几分钟。
由81架俯冲轰炸机、54架高空水平轰炸机和36架战斗机,共171架飞机组成的日军第二次攻击机群,又呼啸着飞抵珍珠港上空。
这次,日军企图把港内所有的舰艇斩尽杀绝。在第一次攻击中受伤的“内华达号”战列舰正紧急出逃至港口,正好成为日军飞机集中攻击的目标。在近似“地毯式”的轮番轰炸中,该舰中了6枚炸弹,舰尾开始下沉。为了不致沉没堵塞航道,舰长下令全速向左边海滩前进,将它搁浅在那里。
停泊在与“内华达号”附近浮动码头的“肖号”驱逐舰,被倾泻而下的炸弹炸掉了舰首指挥舱,大批燃料溢出,火势迅速蔓延,引起船坞里另两艘驱逐舰的弹药库爆炸,巨大的冲击波甚至掀翻了几十米开外的小艇。
担任护航任务的36架日军战斗机,不能像第一次攻击时那样在空中优哉游哉了。美军高射炮组成了一道空中防御火网。少量幸存的美陆军战斗机强行从被破坏的惠勒机场起飞迎敌,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仍然击落了日军十几架飞机。
打红了眼的日本战斗机飞行员疯狂地在空中寻找新的“猎物”,尽管他们知道,已经不大可能还会有美军飞机从珍珠港的机场起飞。没想到的是,“猎物”竟自己从远方送上门来了。
当日军飞机第一次攻击时,值班的泰勒中尉误将日机认为是本军转场的12架B-17轰炸机。此刻,这些轰炸机却真的从美国西海岸飞抵珍珠港上空。与此同时,从返航的“企业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的18架海军陆战队“无畏式”俯冲轰炸机也不约而同地赶到这里。但是,它们缺乏空中格斗的手段,而且所剩的汽油不多,根本不是日军“零式”战斗机的对手,只好东躲西藏,赶快降落。
可悲的是,同样打红了眼的美军高射炮,根本想不到空中还会有自己的飞机。于是,这些像没头苍蝇似的、好不容易逃过了日军飞机魔掌的美军飞机,却成了自家高射炮的靶子。
从8时55分到9时45分,持续近一个小时的第二次攻击波,如同在美军已经重创的伤口上又撒了厚厚的一层盐,令美太平洋舰队司令金梅尔上将痛苦不已。这位上个星期还几乎每天都在对部属们讲解“美日开战24小时内应如何应付”的将军,此刻脑子里是一片空白,留下的只有对1941年12月8日这一奇耻大辱日子的悲哀记忆。
在日本不宣而战的偷袭面前,美太平洋舰队毁伤各种舰艇40余艘,其中作为主力的港内8艘战列舰被击沉5艘,重创3艘,全部失去了战斗力,还有近10艘巡洋舰被击沉或重创。另外,有347架飞机被炸毁或击伤。美军官兵共伤亡约4500人,其中一半以上当场毙命。这一损失,超过了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所受损失的总和,而日军方才损失了29架飞机和5艘配合作战的袖珍潜艇。
金梅尔海军上将唯一感到庆幸的是,舰队的3艘航空母舰正外出执行任务,逃过了这次劫难。
在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部旗舰“长门号”上,兴奋得满脸通红的一个日军参谋,像背书似地报告着上述战果。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仔细地听完报告,虽然表面不像他的部属们那么喜形于色,但其内心同样激动不已,这不正是他一年来绞尽脑汁的梦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