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9900000012

第12章 衣冠服饰

人类衣冠服饰伴随着生产水平、经济基础、物质文明、社会习俗与审美观念而同步进展。

我国各民族服饰经历了长期历史发展演变后,形成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式样,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这里向大家介绍了衣冠服饰的起源与发展、周朝服饰制度的初建与汉官服饰的威仪,介绍了魏晋的日月改易和唐代博采兼收,宋代的守古尚简与明代的恢复汉俗,介绍了满汉并存的清代服侍,以及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让朋友们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古代衣冠常服都有哪些

平民百姓穿的衣服叫布衣。

绅士的绅为古代士大夫系在衣服外作装饰的宽大的带子,绅士指代士大夫。

纨绔的纨为白细的绢绸,绔即裤,富家子弟穿的衣服叫纨绔,引申为游手好闲的人。

赴试求官的考生穿麻衣,也叫白衣。

青衣可指深蓝色、也可指湖蓝色、绿色和黑色。着黑色衣服的女子,是为了衬托出别人色彩的高贵,也是为了工作时的耐脏,故此,青衣指婢女。除此以外,由于妇女喜爱服饰打扮,又主要从事纺织、服饰的生产,故用服饰来代称女子的称谓很多,如巾帼、裙钗、珠翠、红袖等。

古代道士用黄冠束发,因此后来把道士又称为黄冠。

黄裳是君主太子的别称,因为黄色是五行中土的颜色,为社稷之本,最为尊贵。

衽为衣襟,中原汉人衣襟向右掩,而一些少数民族的服装则向左掩,因此左衽泛指受异族统治的人。

古代战士的护身之战斗服装,多用皮革和金属片制成,故后来以甲代称士兵,如兵甲。

农民因为从事农作生产、整日面对绿草绿树绿庄稼的人都是最底层的农民的缘故,因此,绿巾、绿裳亦为农服。元明时期,官府规定农家男子只能着绿巾,以示等级低。

清末官员服饰有哪些规定

清末官员服饰尤为繁杂,依官位大小不许滥用。清末官员的蟒袍,是官员穿的上绣蟒形的长袍。一品至三品,九蟒五爪;四品至六品,八蟒五爪;七品至九品及“未入流”者,五蟒四爪。

清末官员的补服,是加在袍外的褂子,正中用金线绣织鸟,兽形的正方图案。文官为鸟形: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鸿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鹌鹑、九品练雀、未入流黄鹂。

武官为兽形:一品麒麟、二品狮子、三品豹子、四品虎、五品熊、六品彪、七品八品犀牛、九品海马。

清末官员的顶子,是缀在帽子顶部的珠子,按其品级而呈不同。一品红宝石、二品花珊瑚、三品蓝宝石、四品青金石、五品水晶、六品砗磲、七品素金、八品花金、九品花银。

清末官员的花翎,是横插在帽顶部的孔雀翎羽,并以翎眼的多少分官职的大小,但最多不超过三眼。一眼,不问勋赏,凡五品以上的官员,可以捐纳顶戴;二眼,限有特殊功勋的大臣;三眼,只限于宗臣,如亲王、贝勒始得顶戴。

古代完整的衣冠制度产生于何时

周口店时期,人是赤身露体的,和猴子大概没什么区别。原始社会时,衣服也只是遮羞避寒之物,并无外在赋予的特殊含意。

到了奴隶社会,随着私有制的出现,衣冠服饰则成了统治阶级“昭名分、辨等威”的参照物,成为了一种工具。《易经·系辞》称“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那意思是说,尊卑等级按衣冠服饰作出区别之后,大家安分各自的等级不乱套,天下才不会大乱。

到了奴隶制社会发展的顶峰时期的周代,已经产生了比较完整的衣冠制度,自天子至大夫到士卿,服饰各有区别定制。朝廷专门设立了“司服”这一官职,专管服饰规范,计划帝王大臣的穿着。另外还有“染人”官职,专司染料收获、监督官办染坊、安排各级官位的服饰色别。

至魏晋时期,衣冠制度已日趋完善,皇帝在不同场合有不同规定的服饰,且“衣画裳绣,皂上降下”;皇后则“皆以蚕衣为朝服”;王公贵族“服无定色,冠缀紫标,标以繒为之”;八品以下不得着罗、纨、绮等高级丝绢织物。

古代衣冠服饰图案有哪些寓意

我国古代的衣帽鞋履之上多有吉祥图案,如龙凤、虫草、花鸟、果实、虎豹、鱼虾、日月星辰,它们寓意吉祥、富贵、平安、乐业,其内容之丰富、想象之完美、手法之多样,令人叫绝。

象征法:根据事物的生态、形态及习性,表现某一特定的思想内容。如以石榴多籽来表现多子多福;以鸳鸯偶居不离表现情爱专一。

禽意法:以民俗中喜闻乐见的人物、器物表达吉祥含意。如一品文官补服纹样中的仙鹤和水浪,寓意为“一品当朝”;以松、竹、梅三种耐寒植物寓意为“岁寒三友”。

比拟法: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表达吉祥含意。如将猛虎比拟为英武不屈;将头上只有一角、敢于驱除邪恶的神兽比拟为正直等。

表号法:根据传统习惯,将金鸟代表太阳,将玉兔代表月亮,金链代表富有。

谐音法:利用某些事物名称的谐音,构成吉祥图案。如将鹰熊寓意为英雄,将鹿寓意为禄,将蝠寓意为福,将百合、柿子和如意寓意为百事如意,将插在花瓶中的三枝利戟和花瓶边上的芦笙寓意为平升三级。

嵌字法:在纹样中嵌吉祥文字,常用文字有寿喜贵福吉等。

这些服饰纹样有时单独使用,有时被组织在一起,从而表达出丰富的思想内容。

如反映功名的,用三个桂圆串连寓意连中三元,以五个童子争夺一顶盔帽寓意五子夺魁;反映利禄的,有以大小狮组合寓意太师少师;以四个柿子、三只公鸡组合寓意四世三公;祈望多子的,用莲花桂花寓意连生贵子。

祈望长寿的,以落花生构成长生不老,以松柏、寿山石、灵芝组成芝草延年;祈望升官的,以鹊、鹿、蜂、猴、寓意为爵禄封侯,以鸡冠花、雄鸡组合寓意为官上加官;象征富贵的;以牡丹、芙蓉组成荣华富贵,以金鱼、池塘组合寓意金玉满堂。

象征平安的,以花瓶、麦穗组合寓意岁岁平安;以鹌鹑、菊花、落叶组合寓意安居乐业;祈求发财的,以巨鼎、元宝、银锭、珊瑚、犀牛组成寓意招财进宝,以童子骑马、手持鲤鱼组合寓意马上得利;反映丰收的,以五株谷穗、宫灯及蜜蜂组成五谷丰登,以莲花、鲤鱼组成连年有余。

这些吉祥图案的创作和应用,反映出各阶层人民不同的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在我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上古贵族男子的头衣有哪些

上古贵族男子的头衣有冠、冕、弁。

冠:冠是一般贵族所戴的普通帽子。男子长到20岁要行冠礼。《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冠而字。”行冠礼时有很繁缛的仪节。少年男子一经行过冠礼,社会和家庭就按成人的标准要求他了,他的一举一动都要合于封建道德。正因为如此,所以古人把戴冠看成是一种礼。

授冠之礼一直贯穿在整个封建社会中。如果犯了罪,就如同奴仆罪犯,不应戴冠。所以当战国时的赵国公子平原君得罪了信陵君,信陵君准备离开赵国时,平原君要摘去冠,以示自己有过错,自降身份。

正因为冠是贵族到了一定年龄所必戴,所以也就成了他们区别于平民百姓的标志,成了达官贵人的代称。

冕:冕是天子、诸侯、大夫的祭服,后来只有帝王才能戴冕有旒,于是冕旒就成了帝王的代称。

弁:弁也是贵族戴的比较尊贵的头衣,有皮弁、爵弁之分。

冠、冕、弁虽是三物,但由于都是男子的头服,大同小异,所以冠又是三者的总名。

平民百姓的头衣有哪些

平民百姓的头衣有帻、陌头、幞头、角巾等。

帻:帻的作用是盖住发髻,可以一直盖到前额。

陌头:类似现在陕北农民用羊肚毛巾包头的方法,从后而前,在额上打结。因为古人在顶上梳髻,这样包头能顺发势兜住使不散下。

幞头: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九:“《孙策传》:‘张津常著绛帕头’。帕头者,巾帻之类,犹今言幞头也。”《新唐书·輿服志》说:“幞头起于后周,便武事者也。”其实自古庶民就用幞头;大约从后周起正式进入上层社会并加以美化,创造了多种形式。幞头正式定名时,除保留前额上的结之外,又在脑后扎成两脚,自然下垂。因为幞头经常是用青黑色的纱做成,所以也叫乌纱,即后代俗称的乌纱帽。

角巾:古书上说的角巾,其实就是幞头的原始形态。古代说到戴在头上的巾,所指的是经过制作的,类似现代的帽子,与现在所说的手巾、毛巾不是一类东西,虽然在上古是一巾两用的。

古人身上的玉佩有什么含义

古人十分重视身上的佩饰,不仅用以美化自身外形,而且借以标志身份等级。佩饰都系在革带上然后连于大带。常见的佩饰有玉、帨巾等。

玉:玉是最重要的佩饰。《礼记·玉藻》:“古之君子必佩玉”,又说“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故君子在车则闻鸾和之声,行则鸣佩玉”。一走动佩玉即发出叮咚的响声,是因为所佩不只一玉。

玉本是一种贵重的装饰品,为贵族豪富所专有,但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统治者却把佩带玉石附会上一种神秘的道德色彩。

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玉的这种人为色彩并没有被着重表现,每说到佩玉,都在借以烘托人物的高贵或环境的华美。帨巾:帨巾是佩巾。帨既是装饰又是平时使用的物件。帨的用途是拭手、去污垢。

古人还喜欢在身上佩带香袋,里面放香草香料,类似后代荷包的样子。香袋古称容臭。

佩饰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是各个时代风尚的组成部分。各个时代花样不断翻新,总的说来,它的作用也和服装一样,主要是为了美观和标志地位。其中,有些还依稀保留着人类原始社会生活状况和习俗的痕迹,这是要从社会学的角度去观察、研究的。

汉朝的冠服制度完备吗

汉朝的冠服制度,大都承袭秦制。直至东汉明帝永平二年,才算有正式完备的规定。

汉朝的男服主要有朝服、冕冠服、长冠服、委貌冠服、皮弁冠服、礼服;汉朝的女服主要有庙服、蚕服、朝服。

礼服:汉朝的祭祀礼服,承袭了秦代的废除“六冕”,以一种冕服为祭天地明堂之礼服的办法。

冕冠服:为最尊贵的祭祀礼服,是天子及三公诸侯、卿大夫祭天地明堂之时穿着。

长冠服:为夫子和执事百官,用在祭宗庙及各种小祀,如五岳、四渎、山川、社稷等典礼穿着。

委貌冠服:相当于周代的冠弁服。为公卿诸侯大夫行大射礼于辟雍的时候穿着。

皮弁冠服:此种冠服为大射礼时,执事者穿着,衣裳为缁麻衣,皂领袖、素裳。

朝服:自秦开始以袍作为朝服,汉代从皇帝至贱更小吏亦以袍作为朝服,也是主要常服。亦即是深衣制的袍服,不过因不同身份的人戴的冠不同而有不同之名称。汉代的朝服,服色是随着五时色,即春青、夏朱、季夏黄、秋白、冬黑。朝服均是衬以告缘领袖的中衣。

庙服:相当于周代的禕衣,是女子礼服中,地位最尊贵的一种。太皇太后、皇太后之入庙服,皇后之谒庙服,其服色是皂下。

蚕服:相当于周代约鞠衣。每年三月,皇后领公卿诸侯夫人亲蚕礼时穿着。

朝服:汉朝妇女包括皇后在内,皆以蚕衣为朝服。

魏晋南北朝服饰因何无定型

正如葛洪《抱朴子·讥惑篇》所感慨的,“丧乱以来,事物屡变。冠履衣服,袖袂才制,日月改易,无复一定。乍长乍短,一广一狭,忽高忽卑,忽粗忽细,所饰无常,以同为快。其好事者,朝夕仿效,所谓京辇贵大眉,远方皆半额也。”有些传统服饰如深衣已基本上湮灭不复。

动荡不安的人生,转瞬即逝的时光,盛行一时的玄学和清淡之风,使传统礼法的束缚大为松弛。此时男子的袍服,无论尊卑,皆日渐宽博。此外,男子的常服还有袍襦、裤裙。

魏晋南北朝时期,扎巾风气十分流行,成为当时服饰的一道独特风景。扎巾打破了士庶的隔膜,成为时尚的标志。

魏晋南北朝时,广大妇女创制出了上长下短的新款式,至南朝宋、齐、梁时,大袖长裾式的服装盛极一时。她们平时最喜爱的服装是身穿白练衫、各式长短裙,肩上披以五颜六色的帔子。

妇女裙的款式丰富而多样化,有长裙、短裙、裙、裙等。以衣料的质地而言,有罗裙、束裙、练裙、布裙、石榴裙、紫罗裙、白练裙、黄罗裙等。帔子的流行更使妇女服饰显得丰富多彩。帔子有防寒和装饰双重功能,类似后世披肩。

隋唐五代服饰是博采兼收的吗

隋唐五代是我国服饰习俗急骤变革和丰富发展的时代,呈现出绚丽多姿的面貌。特别是开放性的社会风尚使唐代服饰汲取了较多的胡服成分,并将其化为自己的有机部分。

总的来看,这一时期的服饰风俗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即隋至盛唐和中唐至五代,前一阶段趋向华贵,后一阶段趋向新异。比如妇女服装在隋代有三种流行样式:窄衣大袖、长裙高履样式;窄袖衫襦、长裙软鞋样式;窄衣大袖、裥裙软履样式。

至盛唐,这些样式变化不大,但因采用了各种印染、装饰和刺绣技术,使服装显得富丽华美。

中晚唐以后,女子服装又悄然兴起汉魏时期的大袖宽衣、长裙丝履样式,其装饰风格也趋向繁杂新奇。

作为中华服饰文化一个重要部分的长江流域服饰文化,在隋唐五代时期,自然也会融合于整个变化趋势之中。不过,由于地域的不同,地方特色依然故我,各呈风采。

宋代服饰因何守古尚简

宋代由于受理学思想的影响及规章制度的限制,宋代衣冠服饰总的说来比较拘谨和保守,式样变化不多,色彩也不如以前那样鲜艳,给人以质朴、洁净和自然的感觉。

两宋社会市民阶层的正式兴起,使民间服饰文化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张择端《清明河上图》等画中,我们可以饱览民间各色人物如绅士、商贩、农民、胥吏、篙师、缆夫、船工、车夫、僧人、道士等的形形色色的服装穿着,也可观赏到千姿百态的装饰打扮,像梳髻的、戴幞头的、顶席帽的、裹巾子的,不一而足。

民间服饰比较丰富且自有定制,大致说来以袍、背子、短衫为主。平民服饰,为了行动和劳作方便,大都在下摆处开衩。妇女的上衣品类齐全,有襦、袄、背子、背心等;而下衣还是以裙为主,尚绣罗、石榴等裙式。

明代服饰巧制出哪些新样

明初统治者对冠服之制的规定是十分严格的,如对于庶民男子的日常服饰,洪武年间曾规定:“戴四方平定巾,杂色盘领衣。”盘领衣即圆领长袍,因其领形似盘,故名盘领衣。当时北方人穿用一种十分简便粗糙的皮扎,而江南则流行穿薄草编的鞋子。

尽管有硬性的行政命令规定,但千篇一律的穿戴方式必然不能维持长久,至洪武末年,民间服饰已悄悄地“巧制新样”了。

明代史籍中留下正式名称的男子巾帽就不下四十多种,当时民间使用最为广泛的是网巾、四方平定巾和六合一统帽。

网巾是一种系束发髻的网罩。古代男子与妇女一样,也梳发髻,为了不使发髻散垂,明代男子特制网巾包裹发髻。天启年间,网巾变名曰“懒收网”。

四方平定巾是以黑色纱罗制成,可以折叠,呈倒梯形造型,展开时四角皆方,也称方巾,或称四角方巾。四方平定巾初兴时,高矮大小适中,其后总在变化,到明末则变得十分高大,故民间常用“头顶一个书橱”来形容其高大。

六合一统帽即俗称的瓜皮帽,也称小帽、圆帽,或称“瓜拉冠”。其制以罗缎、马尾或人发为之,裁为六瓣,缝合一体,下缀一道帽沿,以“六合一统”为名,取意国家安定和睦,六方统一大治,寓意为天下归一。

因它在政治上有一定象征意义,新的封建王朝取其吉兆,故也是由政府规定式样,令全国通行的一种帽式。此帽通常多用于市民百姓,而官吏家居时也常戴之。

妇女的服饰主要有衫、袄、霞帔、背子、比甲、裙子等,其基本式样大多仿自唐宋。其变化最快、花样翻新的当数妇女的裙子。总的来讲,明代的女裙异彩纷呈。

从质料上分有绫裙、绵裙、罗裙、绢裙、绸裙、丝裙、纱裙、布裙、麻裙、葛裙等;从工艺上分有画裙、插绣裙、堆纱裙、蹙金裙、细褶裙、合欢裙、凤尾裙等;从色泽上分有茜裙、郁金裙、绿裙、桃裙、紫裙、间色裙、月华裙、青裙、蓝裙、青白裙等。这些裙装在当时的长江流域广大地区都曾时兴过。

清代服饰为何出现满汉对比

清王朝时,以暴力手段推行剃发易服,按满族习俗统一男子服饰。顺治九年钦定《服色肩舆条例》颁行,从此废除了浓厚汉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但官民服饰依旧泾渭分明,体现了满汉并存的现实。

历时数千年的宽袍大袖拖裙盛冠,潇洒富丽,纤细柔弱,与衣身修长,衣袖短窄的满装形式,形成鲜明的对比。旗装以它用料节省,制作简便和服用方便,取代了古代的衣裙,这是后人易于接受的主要原因。

满族的旗装,外轮廓呈长方形,马鞍形领掩颊护面,衣服上下不取腰身,衫不露外,偏襟右衽以盘纽为饰,假袖两至三幅,马蹄袖盖手,镶滚工艺装饰,衣外加衣,增加坎肩或马褂。

其造型完整严谨,呈封闭式盒状体,因此形象肃穆庄重,清高不凡,而独树一帜,突破了几千年来飘逸的塔形衣冠,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形象记忆。

清代男子衣着样式主要有马褂、马甲、长袍、长衫、衬衫、短衫、袄、裤、套裤等,其中尤以衫袍外加穿马褂或罩以紧身较短马甲最为流行,亦最能反映当时男子服饰特色。

旗袍是源于满族妇女服装吗

旗袍是我国的传统女性服饰之一,源于满族女性传统服装,曾在20世纪被定为国家礼服之一,成为民国知识女性标准服饰之一。

旗袍泛指旗人所穿的长袍,不过只有八旗妇女日常所穿的长袍才与后世的旗袍有着血缘关系,用作礼服的朝袍、蟒袍等习惯上己不归为旗袍的范畴。

从顺治、嘉庆年间屡次颁布的禁令中,满族女子违禁仿效汉族妇女装束的风气之盛。至清后期,亦有汉族女子效仿满族装束的。满汉妇女服饰风格的悄相交融,使双方服饰的差别日益减小,遂成为旗袍流行全国的前奏。

清朝后期,旗女所穿的长袍,衣身较为宽博,造型线条平直硬朗,衣长至脚踝。元宝领用得十分普遍,领高盖住腮碰到耳,袍身上多绣以各色花纹,领、袖、襟、据都有多重宽阔的滚边。至咸丰、同治年间,镶滚达到高峰时期,有的甚至整件衣服全用花边镶滚,以至几乎难以辨识本来的衣料。旗女袍服的装饰之繁琐,几至登峰造极的境界。

我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有哪些特点

一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繁多,分布广阔,且广大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以来交通不便,互相交流困难,因而民族服饰多姿多彩,服饰文化内容丰富,有取之不尽的服饰资源。

二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和民族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的不同,我国少数民族服饰显示出北方和南方、山区和草原的巨大差别,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三是由于各种历史的、地理的、政治的、经济的原因,我国少数民族直到本世纪中期仍处于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相应的生产力水平上,由此而带来的差异十分深刻,至今仍未能完全克服,因而少数民族服饰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内容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四是我国少数民族服饰面临着社会全面现代化进程的冲击和改革的要求,一些传统服饰已经发生变化,因此,一方面要抢救服饰资源,另一方面要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服饰改革,努力做到既保持服饰的民族传统和文化特色,又能适应现代化的生产和生活需要。

上面这些特点充分地体现在各个民族的服饰文化中,成为中华民族百花园里美丽的花朵,只要随着手采撷,都是一朵鲜艳的奇葩。

苗族服饰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吗

苗族分布较广,支系众多,服饰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据清代《百苗图》所载,有83种。另有考察资料称百余种。纷繁复杂的苗族服饰分为湘西型、黔东型、川黔滇型、黔中南型以及海南型等五大类别和若干款式。

妇女较典型的装束是短上衣,百褶裙。苗族衣料过去以麻织土布为主,普遍使用独具特色的蜡染、刺绣工艺。裙子则以白色、青色居多,服饰的用料、颜色、款式、刺绣等方面,都极具民族风格。配饰以头、颈、胸及手等部位的银饰为多见,苗族的银饰在各民族首饰中首屈一指。

绚丽多彩的苗族服饰文化,充分显示了苗族同胞的聪明才智,至今仍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

布依族服饰追求天然和谐吗

布依族服饰体现出淡雅朴素的整体色调,追求与自然界保持着天然的和谐。这反映了布依族传统文化心态及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

布依族男子上穿对襟或大襟的短衣,下着长裤,也有穿长衫长裤,缠青色或花格头巾。色调以青蓝色或白色为主。

妇女一般穿大襟短衣,下着长裤。衣襟、袖口等处镶彩色花边,裤脚处也镶着花边,头缠青色或花格头巾,或将白色印花头帕搭在头上,青年女子的胸前还挂着绣有漂亮花纹图案的围腰。布依族妇女喜欢佩戴银质手镯、耳环、项圈、足蹬尖鼻绣花鞋。

侗族服饰制作工艺精湛吗

侗族男子的上衣有对襟、左衽和右衽三种,下着长裤,裹绑腿。缠头布为三米长的亮布,两断用红绿丝线绣着一排锯齿形的图案。盛装时戴银帽,并佩戴其它银质饰物。

侗族女性的服饰千姿百态,或款式不同,或装饰部位不同,或图案和工艺不同,或色彩和发型、头帕不同,她们平时穿着便装,讲求实用,盛装时注重装饰审美,朴素与华贵相得益彰。

女子穿裙时,上身以开襟紧身衣相配,胸部围青色刺绣的剪刀口状的兜领,裹绑腿;穿裤时,以右衽短衣相配。盛装时,妇女多穿鸡毛裙。也有穿右衽无领上衣,以银珠为扣,环肩镶边,足蹬翘尖绣花鞋。

侗族妇女喜欢佩带银花、银帽、项圈、手镯等银质饰物。侗族的衣料多为自织自染的侗布,有粗纱、细纱之分。侗族妇女擅长刺绣,手工技艺精湛。

瑶族服饰有哪些风格独特的构图

瑶族各支系服饰存在较大差异,男子服装以青蓝色为基本色调,以对襟、斜襟、琵琶襟短衣为主,也有的穿交领长衫,配长短不一的裤子,扎头巾、打绑腿,朴实无华。

妇女服饰有穿大襟上衣,束腰着裤的;有穿圆领短衣,下着百褶裙的;还有穿长衫配裤的。

瑶族人精于织染、刺绣,服饰亦多种多样。瑶族服饰的挑花构图风格独特,整幅图案均为几何纹。瑶族头饰特点更为突出,有龙盘形、飞燕形等。瑶族染织业发达,服装均用自染土布制作,有一套完整的蓝靛印染技术。色彩常用红绿黄白黑五种,服饰制作采用挑花、刺绣、织锦、蜡染等工艺。

白族服饰是注重白色调吗

白族崇尚白色,男子的包头,女子的帽箍,男女上衣、裤子都喜欢用白色和接近白色的浅绿、浅蓝等色。白族妇女常将色彩艳丽的图案绣在挂包、裹背、腰带、包头布、鞋等饰物上。淡雅朴实,色调和谐,审美境界高雅。

长期劳动形成的审美观和民族风情,突出体现在白族服饰中,白族崇尚白色,衣物以白色为贵,再配以色彩对比明快而映衬协调、挑绣精美的披挂,充分反映了白族人在服装艺术上的高度智慧。

白族男子身着白色对襟上衣和黑领褂,下穿白色长裤,头缠白色或蓝色头帕,肩挂手绣挂包。妇女多穿白色或穿浅蓝色右衽上衣,下着白色或浅蓝色宽裤,腰系绣花或缀有绣花飘带的短围裙,足蹬绣花鞋。

蒙古族服饰具有浓厚的草原风格吗

蒙古族服饰具有浓厚的草原风格。因为蒙古族长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不论男女都爱穿长袍。牧区冬装多为光板皮衣,也有绸缎、棉布衣面者。夏装多布类。长袍身端肥大,袖长,多红黄深蓝色。男女长袍下摆均不开衩。红绿绸缎做腰带。

男子腰带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喜穿软筒牛皮靴,长到膝盖。农民多穿布衣,有开衩长袍、棉衣等,冬季多毡靴乌拉,高筒靴少见,保留扎腰习俗。男子多戴蓝、黑褐色帽,也有的用绸子缠头。

女子多用红蓝色头帕缠头,冬季和男子一样戴圆锥形帽。未婚女子把头发从前方中间分开,扎上两个发根,发根上面带两个大圆珠,发稍下垂,并用玛瑙、珊瑚、碧玉等装饰。还有比较有特色的是蒙古族摔跤服。

蒙古族摔跤服是蒙古族服饰工艺。摔跤比赛服装包括坎肩、长裤、套裤、彩绸腰带。坎肩袒露胸部。长裤宽大。套裤上图案丰富,一般为云朵纹、植物纹、寿纹等。

图案粗犷有力,色彩对比强烈。内裤肥大,用十米大布特制而成。利于散热,避免汗湿贴于体表;也适应摔跤角力运动特点,使对手不易使用缠腿动作。

套裤用坚韧结实的布或绒布缝制。膝盖处用各色布块拼接组合缝制图案,纹样大方庄重,表示吉祥如意。服装各部分配搭恰当,浑然一体,具有勇武的民族特色。

玛瑙、翡翠、珊瑚、珍珠、白银等珍贵原料使蒙古族的首饰富丽华贵。

傣族服饰有什么特色佩饰

傣族多居住在我为云南的亚热带地区,擅长农耕和水稻种植。傣族人在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融合了中原和印度及中南半岛诸国文化。

傣族男子多穿圆领大襟或对襟小衫,下着长裤,白布或蓝布包头。妇女穿长筒裙和短衫,梳各种发式。傣族人崇拜孔雀和大象,常将孔雀和大象的图案编织在衣物上。

由于傣族居住的村寨盛产竹子,他们除了用竹子建成的幽静而雅致的干栏式住宅和制作各种生活用具外,还用细篾编成彩绘的竹笠、腰箩,作为佩饰。

傣族无论男女,出门总喜欢在肩上挎一个用织绵做成的挎包。挎包色调鲜艳,风格淳朴,具有浓厚的生活色彩和民族特色。图案有珍禽异兽,树木花卉或几何图形,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每一种图案都含有具体的内容,如:红绿色是为了纪念祖先;孔雀图案表示吉祥如意;大象图案象征着五谷丰登,生活美好;充分表现了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他们常将孔雀和大象的图案编制在筒裙、包、被面、垫单、窗帘、手巾等日用品上,每种图纹色彩都被赋予具体内容。

同类推荐
  • 辞旧迎新:除夕

    辞旧迎新:除夕

    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讲可谓最为重要的节日,似乎每一个中国人对它都十分了解,但是我们真的了解春节,了解除夕吗?你熟知除夕的历史来源吗?除夕之夜压岁钱放鞭炮又是出于何时何种典故?南方北方及个少数民族在除夕之夜所备食物又有何差异?本书就对关于中国传统节日——除夕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解析。
  • 学国学,用国学

    学国学,用国学

    本书紧紧围绕“本领”和“能力”,通过分析国学与现代社会的一系列问题,让领导干部能够清楚地了解国学知识,学会用国学知识中的精髓来分析当今社会出现的问题,懂得用国学知识来提高自身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性。可以说这本书所讲的内容,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点明了国学精髓的所在,开创性地把当今社会的突出问题与国学联系起来进行探究,是一本既讲得时尚,又要讲得明白;既讲得有深度、有层次,又讲得很管用、很实用的国学经典书籍。
  • 西夏人的精神世界

    西夏人的精神世界

    本书包括西夏人的自然崇拜、原始巫术意识、西夏佛教溯源、西夏人的华儒情怀、西夏佛教的兴起、西夏佛教的风貌以及西夏的社会习俗等内容,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对西夏人的社会生活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透视,对研究西夏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 扇面:咫尺无边儒雅

    扇面:咫尺无边儒雅

    每套自成体系,每册相互补充,横向开拓,纵向深入,全景式反映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博大规模,凝聚性体现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厚重精深,可以说是全面展现中华文化的大博览。
  • 中国楹联

    中国楹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楹联》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对联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楹联》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天台智者大师发愿文

    天台智者大师发愿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乌殇季

    乌殇季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江湖,是否愿意同我一起看看这座与众不同的江湖
  • 缘分转角遇到爱

    缘分转角遇到爱

    一个天真的小女生,随着年龄,对异性有了好感,先后爱上了几个人,但似乎,有的是真的喜欢、真的爱,有的不是。终于最后一个是自己最心爱的人,他关心自己,让自己感到幸福……………
  • 锦仙

    锦仙

    现代特工异世重生,机缘巧合踏入修行,五行灵根非是废柴,神魂在体天资过人。昊天乱局,魔族现世,身为棋子有何惧?天机隐现,猛然顿悟,三界她本执棋人!荒唐一世为天下,此生天下为之倾。
  • 重生成狗

    重生成狗

    重生成一名美女警官的男……呃,应该说是公犬,吴刚表示鸭梨巨大。因为这说明着他不仅仅要面对来自美女们的喜爱,更要遭受到‘女’兽们的求爱。当然,那放不下的前世,以及这挥不去的新生。他的狗生又该何去何从。注:本书不修真,这是一部踏实的人头狗成长记;当然,这里也会有你想看的一切。
  • 都市狼兵

    都市狼兵

    一个与狼一起成长的青年。一个强大特种兵的继承者。一个恪守信义与承诺的热血男儿。本只想平淡生活,但钱的逼迫,权的压制,情的坚守,促使他走上操控黑白两道的狼性之路。特种兵、特警、黑道杀手、电脑天才,那都是兄弟……美女老板、娇俏萌娃、暴强女警、黑道女枭,那……咳咳,都成了哥的女人。看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子,如何玩转都市,成就人生辉煌。
  • 溪人不羁求找虐

    溪人不羁求找虐

    吴映冰经历重生……找回前世所爱宫至深……失忆……被文森宠……再次动情……最终恢复记忆的她到底要和谁在一起?一个是上一世满心护着自己直至死亡的男人,一个又是有着痴情种对自己各种攻宠的大宠物文森,到底是要选择哪个?
  • 网游之跨纪元

    网游之跨纪元

    网游应该怎么玩?一个人闯天下吗?这是一个一群无敌军人奉命玩游戏的故事,这是一个一群内测玩家有组织欺负人的故事,这是一个一群人主导了开创了一个新纪元的故事。哥们杀人不留名,做了好事就留名。要出名了还不得当BOSS给爆了?--------龙浩宣称
  • 亿万总裁的淘气小暖妻

    亿万总裁的淘气小暖妻

    18岁萝莉和28岁熟男谈恋爱有代沟?163CM和183CM距离有点高?亿万总裁和工程师的女儿门不当户不对?所有的问题皆是炮灰,回答自然是“No-No-No!”因为爱情的魔力是无限大的,它会超越一切世俗!集三千宠爱于一身,永无止境!
  • 狐面王者

    狐面王者

    一枚小小的硬币背后,隐藏的是怎样的巨大危机。在战乱后的2075年,掀起巨大的风浪,失去家人的尘晨,化身黑暗中的鬼魅,探查,追寻,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