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一位老人一起听着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60年前,一位美丽大方的姑娘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个帅气的小伙子。姑娘的年龄比小伙子的年龄大,可是姑娘并没有说什么,依然答应了这门亲事。随后姑娘与小伙子成亲。
婚后的生活似乎并不顺利:贫穷的家庭,脾气暴躁的丈夫。可是这一切姑娘都忍受了,在丈夫外出的日子里独立承担起家中的一切,没有怨言,没有不满。默默的尽着一个妻子,一个儿媳应尽的责任。没有能够想象的出一个弱女子,怎样用自己稚嫩的双肩扛起起整个家庭。
再后来就是有了孩子,于是成了一个真正的家。再后来,孩子都长大,成家,立业,离开了他们自己独立生活。
就在儿女都有能力自己生活的时候,她病倒了——偏瘫。这意味着她不能再劳动,不能再到处走动,甚至自己的饮食起居都控制不了。
她的丈夫,当年那个比他小的小伙子,那个脾气暴躁的男人,顷刻间变的温柔,似乎是弥补这么多年的缺憾。也许照顾她应该是儿女的事,也许他可以更有资本发脾气,也许他可以好好享受他的晚年,也许……有一千,一万种也许,他偏偏选择了自己亲自照顾她——他的妻子。
从未有过的细心与温存,从未说出口的爱与呵护,就是这么一位脾气倔强的老人,却让从未出现的现象持续了整整10年。10年,足够改变一个人了;可是,10年,那需要多少的耐心与勇气啊。
他承担着家中的一切,没有怨言,没有不满。默默的尽着一个丈夫的责任。照顾她的饮食起居,照顾她的吃喝拉撒。洗衣,做饭。真的,并不是每一个男人都能把这些事做上10年。可他做到了,而且是那么尽心,那么认真。每一次喂她吃药,他都要先亲口尝一尝:水是不是烫,药是不是苦。
有一年,他出去旅游了,于是她住到了大女儿家。到了他回家的日子。她便对女儿说:“你爸回家了,怎么还不来接我?”而他,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对他的儿子说:“你妈还在你姐姐家,我得去把她接回来。”
他把她接回了家。只要他在,他不允许任何人照顾她,他说别人照顾他不放心。他亲自喂药,亲自给她洗脸,亲自给她刷牙,亲自给她做饭,亲自给她盛饭。他们像是活在一个完全隔离的世界里,外人插不进去。
结婚后最平淡的生活也许是在她病倒后,结婚后最平静的日子也许是在她病倒后,结婚后最值得珍惜的日子也许是在她病倒后,结婚后最令人留恋的日子也许还是在她病倒后。
那段日子里,他温柔体贴,她也终于安安稳稳的享受他照顾。这是她渴求的,也是他盼望的。
佛家讲:“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在她病倒10年后,在他照顾了她10年后,她先他而去。
她走后,他一遍一遍说:“她还没来的及享福啊!”可他有怎知,他照顾她的10年就是她最幸福的10年啊,他在她身边寸步不离的10年就是她最满足的10年啊。
她走后,他说:“我终于可以安心的离开了。以前总害怕我走后没有人照顾她,现在终于可以安心离开了,无牵无挂。”
讲述者声音哽咽,老人眼泪婆娑,我也已是眼泪潸然。他说她走的太突然,让他有点接受不了;
他说他走的日子太特别,大年初一。
他说他对不起她,没有给她幸福。讲到这里,讲述者转过头,对我身边的老人说:“爸,节哀吧,妈这辈子很知足。”
这时,老人的大女儿,我的妈妈走过来对他说:“爸,吃饭吧。”接着,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我的舅舅对他说:“爸,吃饭吧。”
随后,舅舅把目光转向我,于是我起身,搀扶住老人的胳膊,轻声说:“姥爷,我们去吃饭。”
然后我擦干眼泪,和姥爷一起去吃饭。是的,那位美丽大方的姑娘是我的姥姥,那位小伙子是我的姥爷。
60年,他们同甘共苦,同舟共济,风雨同舟;60年,他们平平淡淡,没有跌宕起伏,只有从从容容。他们养育了6个孩子,二男四女,每一个都孝顺,每一个都懂的顾家。而她,他更是亲自教给他们的孩子们怎样去相爱,去生活。
60年,搀搀扶扶,他们共同走过;60年,吵吵闹闹,他们一直相爱;60年,可可碰碰,他们不曾放手。
他们的故事不浪漫,甚至太平淡,平淡地让我哭着把它记述下来。我不知道什么才叫作爱,但是,那一刻我明白,世界上有一种爱,叫作相濡以沫。
(佚名)
心灵感悟
年轻时,夫妻双方因为各有性格,各有事业,彼此之间偶尔会有些争吵,有些矛盾。随着时光的流逝,夫妻双方开始进入中年,进入老年,二人突然默契起来,相互关爱,相互照顾。这种情形在中国非常平凡,非常伟大。
他们将爱每一分的美好珍藏,在宁静、淡泊、闲适和相互关爱中慢慢变老,这是何等惬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