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8900000044

第44章 凭一身胆量打硬仗

胆量有时可以决定胜负。在朱元璋的创业史上,让人无法忘怀的就是那触目惊心的鄱阳湖大战。而在朱元璋与各路群雄的角斗中,不能不提到陈友谅这个人。陈友谅是沔阳玉沙县(今湖北沔阳西南沔城)人,出身渔家,原姓谢,因祖父入赘陈家,改姓陈。友谅武艺高强,力大如牛,后自称平章。

他小的时候也曾读过几年书,懂得一些文史,在衙门中曾做过一段帖书,后来聚众起义,迫于官兵的追剿,投奔了徐寿辉,因功升为领兵元帅。徐寿辉原是一名布贩,又名真逸,亦称真一。人缘好,结交了不少的江湖朋友。他身材高大魁伟,相貌出众,后来加入了彭莹玉领导的弥勒教,被推为首领。彭说徐乃是弥勒佛下世,应为人主。

自从渡江占领太平后,朱元璋的地盘跟陈友谅的地盘相接壤,这就更加会激化他们的矛盾。于是朱元璋剖析了陈友谅,发现他多疑、猜忌,惧怕赵普胜超过他,而且赵的实力名望都不亚于陈友谅,对此,朱元璋这个善于运用计谋的人便使用了离间计,成功地使陈友谅灭了赵普胜。

1360年(龙凤二年),陈友谅率军欲取池州,朱元璋设计斩杀敌首万余,生擒三千,使得陈友谅难以前行。后陈友谅挟徐寿辉进攻太平,又攻占了采石。在采石,他杀死徐寿辉自称皇帝,国号大汉,改年号大义。陈友谅弑君称帝后,派人约张士诚一起进军应天。当时群雄之中,陈友谅实力最强,他的水师是朱元璋的十倍,他拥有混江龙、塞断江、撞倒山和江海鳌等一百多艘大舰,战舸数百条。应天的文武官员听说陈友谅要来攻取应天,不少人都惊慌失措,有的主张投降,有的主张上钟山据守,也有的则主张放弃应天,保存实力,再作计较,还有的主张主动出击太平,牵制陈友谅的兵力。面对诸将的议论朱元璋没有理睬,而是将建议他先攻陈友谅的刘基请进密室,向其请教退敌之策。对此,刘基仍建议,集中兵力先击陈友谅。两人仔细研究了东西线形势,决定实行战略转移,集中兵力向东北和西线出击,并一起制定了一个诱敌深入、设伏歼敌的作战方案,一场保卫应天的战役打响了。

朱元璋就像一个心理大师,早知道陈友谅骄傲轻敌又求胜心切,便设计诱其进攻应天,自己在路上埋伏出击。陈友谅果然急于求胜,亲自率师东下,直奔应天。当他赶到江东桥时,发现木桥变成了石桥,方知中计,想撤回已经来不及了。此时,朱元璋在卢龙山顶居高临下指挥战斗,下令擂响战鼓,举起黄旗,于是,伏兵四起,杀声阵阵。常遇春、冯胜率伏兵冲向龙湾,徐达也领兵从南门杀到,会同张德胜、朱虎的舟师,将陈友谅的兵马团团围住,分而歼之。

看见从四周杀出的众多土兵,汉军将士心里一阵恐慌,争相登舟,想着赶紧离开。不想,正值退潮时期,战舰全部搁浅,汉军被杀死、淹死的不计其数,二万人被俘,陈友谅乘小船才侥幸逃脱。朱元璋此战大获全胜,并缴获上百艘巨舰,数百艘虞舸,陈友谅主力尽失。

应天保卫战中,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朱元璋是个善于把握机会的人,变被动为主动,他精心设计并导演了这次战斗,充分显示了他驾驭战争的能力。这次战斗进行的每一步都在朱元璋的预料之中,初步显示了他的军事天赋。朱元璋抓住陈友谅骄傲轻敌的弱点,诱敌上钩;又借助应天地理形势复杂的有利条件,将陈友谅巨舰引入狭窄的河道;又巧妙准确地掌握江水涨潮退潮的时机,使之搁浅,逼敌军弃舟登岸。避开敌军善水战之长,发挥自己善陆战的优势,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使应天转危为安。

朱元璋就是一个会抓住机遇的人,在与陈友谅逐鹿的过程中,常用计谋频频胜利,扩大了战果。到洪都归降后,双方的军事力量仅仅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朱元璋由弱变强,已经具备了和陈友谅一决雌雄的实力。1362年(龙风八年)2月,朱元璋返回应天,他召集诸位将领研究下一步的战略,对东西两个敌对势力比较分析之后,他指出:“友谅剽而轻,其志骄,士诚狡而懦,其器小,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图。若攻士诚,友谅必空国而来,使我疲于应敌,事有难为;先取友谅,士诚必不能逾姑苏一步,以为之援。”

经过这几次的战争后,朱元璋强调:今后的战略仍是先攻陈友谅,后灭张士诚。

应天保卫战的胜利,使陈友谅陷入众叛亲离的困境。朱元璋也因战绩突出被小明王封为吴国公。陈友谅自然也不甘心失败,多次派兵进行反击,并于龙凤七年(1361年)七月夺回了安庆。朱元璋从降将口中了解到陈友谅政权内部矛盾重重的情况后,决定亲自带兵出征。他率领舟师溯江而上,在龙骧巨舰上树起一面大旗,上书“吊民伐罪,纳顺招降”八个大字。沿江守军或望风而逃,或卷旗而降,只有安庆坚守不下。刘基认为陈友谅以重兵把守安庆,江州必然空虚,建议朱元璋暂时放下安庆,直捣江州。朱元璋挥师西进,陈友谅来不及重新布防,仓惶应战,战败逃往武昌。朱元璋分兵攻取附近地方,到次年正月,江西各州县和湖北东南角都归入朱元璋的版图。二月,朱元璋回到应天,准备调整兵力,向陈友谅发动全面进攻。

朱元璋与陈友谅的较量,就像拉锯战一样,一上一下。此时北方军事形势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龙凤”的实权落入刘福通手里。元军也发动反攻,结果小明王落入元军。朱元璋不顾刘基的劝阻,决意要救小明王,陈友谅却乘机发动战争,与朱元璋决一死战。为此,陈友谅强行征集大量农民和市民为兵,赶造数百艘战舰,以备出战。

龙凤九年(1363年)四月,陈友谅倾巢而出,水陆大军号称六十万。如果他趁应天空虚,长驱直入,朱元璋很可能来不及调兵布防,受到致命打击。可是,由于上次在应天吃了大亏,陈友谅心怀顾忌,不敢直奔应天,却决定先拿下军事重镇洪都(今江西南昌)。他率大军将洪都层层包围,发起猛烈进攻。驻守于此的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分派诸将防守各门,拼死抵抗,陈友谅攻了一个多月,也未将城池攻破。洪都猝然被围,与外界的联络被切断。朱文正派人于夜间驾小渔船潜出水关,昼伏夜行,于六月赶到应天。朱元璋一时不易调集足够兵力,便对来人说:“回去告诉文正,再坚守一个月,我就会亲率大军赶到。”来人返回途中,被陈友谅抓获,陈友谅许以高官厚禄,让他招降洪都军民。他假意答应,等被带到城下时,却高呼道:“我已到应天见过主公,主公让大家坚守,援兵很快就到!”话刚说完,就被陈友谅的军士刺死。

面对陈友谅的大肆兴兵,朱元璋匆忙在应天集结兵力。七月初,朱元璋亲率舟师二十万,溯江西上。途中分派兵力,切断陈友谅归路。此时,陈友谅围攻洪都已达八十五天,他听说朱元璋率援兵赶来,怕腹背受敌,便解除了对洪都的包围,到鄱阳湖迎击朱元璋军。

“草昧英雄起,讴歌历数归。风尘三尺创,社稷一戎衣。”历史上的一次大战役就要爆发了,这首诗歌写的虽是唐代时的事,但用在此却也是恰到好处,鄱阳湖决战,血雨腥风,极其惨烈。就这样双方遭遇在鄱阳湖,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拉开了帷幕。

朱元璋率军进入鄱阳湖后,告诫众将士,在双方交战中,要做到“两军相斗,勇者胜”、“诸将士要奋勇杀敌,只能前进,不许后退,消灭陈友谅就在今日。”七月二十日,两军水师首战在康郎山(今江西鄱阳湖内廉山)拉开序幕,从两军力量来看,陈友谅兵多、舰大,地处上游,而朱元璋则人少,舰小,且在下游,明显地处于劣势之中,但是朱元璋懂得团结将士、士气旺盛,战斗力就会提高。于是,他把自己的战舰分成十一队,每队武器配备齐全,而且每舰又分几层次,遇到敌军大战舰时,先发火器,再射弓箭,等到靠近之后,再短兵相斗。第二天,战斗进行得非常激烈,双方短兵相接,徐达身先士卒,率部击败敌前军,军威大振,士气倍增,湖面上,“喊杀声震天动地,箭如雨点,炮声如雷,刀光火光飞舞,江水似波涛,百里之内,杀得连湖水都红了。”

战斗就这样激烈地进行着,朱元璋这方的军队突然有点失利,很是危难,但朱元璋手下的战将是极其勇猛的。在答应一战将替换自己战袍的要求之后,朱元璋才获救,这一战他虽然打赢了,但打得特别艰苦。陈友谅损失将士六万多人,朱元璋也战死将士七千多人,还损失了程国盛、宋贵、陈兆先、韩成等一批骁将。战斗进入第三天时,朱元璋仍亲自指挥,双方打得天昏地暗,朱元璋的几名英勇部将壮烈牺牲,大军被迫后退。郭兴建议加大火攻,于是,他即刻下令常遇春征调七条渔船装满芦苇、火药等易燃物,乘着黄昏起风的时候,将这些渔船点着,冲进陈军大寨。熊熊大火将陈友谅的几百艘战舰烧毁,顿时烈火熏天,湖水尽赤,死者大半。朱元璋将士乘势猛攻,斩敌二千,陈友谅的弟弟陈友仁阵亡。他骁勇、善战、有智有谋,失去他,陈友谅等于失去了一条臂膀,心情非常沮丧。

陈友谅也不甘示弱,为了摆脱不良战局,他利用自己人多势众、战舰大的优势,频频进攻,不给朱元璋喘息之机。仗越来越难打;战斗进入白热化,这时,朱升向朱元璋建议:“陈友谅此次倾国兵而来,人多但粮少,不能持久作战,我军应结营于南湖嘴,以断绝敌人的进出之路。等待他粮尽人马疲惫,进退两难之时,我军再前后夹击,必克敌制胜。”朱元璋认为他的建议是正确的,于是,令常遇春、廖永忠统舟师截住鄱阳湖口,而他移师左蠡(今江西都昌西北),然后移师湖口。

在与陈友谅激战的日日夜夜中,朱元璋亲自指挥战斗,几次身边的卫士全部死光,他仍不离其位,激励着将士奋勇向前,始终与将士们战斗在最前沿,使部队始终保持着激昂旺盛的斗志。战争后期,他下令将汉军俘虏全部释放回家。他的做法深得军心、民心、人心,与陈友谅形成鲜明对比,这也是他能够打胜这次战役的一个重要因素。

世人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纵观历代功成名就之士,无不鼓励下属讲真话,讲直言。假如一个人听到忠言而感到逆耳,最终会招致失败的。陈友谅就是一个独断专行的人,听不得半句话,所以他在战争中屡战屡败,损兵折将。不得已,他一改往日独断专行的作风,召集部将,征求他们的意见,采用了右吾将军的建议,决定焚舟登陆。曾建议过的左吾将军怕陈友谅问罪,率部投降了朱元璋。右吾将军见此,想想觉得陈友谅大势已去,也率部投降了。朱元璋抓住这个机会夺取了蕲州、兴国,然后坐镇湖口,决定与陈友谅作最后的决战。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机会一旦错过,就无法再拥有,这都是历史血的教训。陈友谅虽然兵强马壮,由于没有协调好内部矛盾,丧失了军心,民心,现在他已只是一种回光返照的挣扎。

战斗才进行了三日,朱元璋挥师发动猛打强攻。陈友谅实施了巨舰连锁布阵,朱元璋的船小,没法进攻,伤亡惨重。朱元璋一时也没办法,情急之下,部将郭兴提议用火攻,又一场犹如火烧赤壁的战争开始了。天也助人,陈友谅的许多船只被点燃了,火借风势,风势助火,一下子火焰冲天,湖水尽赤,士兵死者大半,就连陈友谅的两个弟弟也被烧死。接下来的两日,又进行了多次激战,双方互有胜负,但陈友谅方面损失较大。陈友谅见势不妙,便想退守鞋山(今大孤山),但朱元璋早已派人封锁了出口,陈友谅冲不出去,只得敛舟固守。由于当地水浅,不利战斗,朱元璋接受部将意见,将舟师移到左蠡(今江西都昌西北),以控扼江水上游,陈友谅也移师渚矶(今江西星子南)。由于接连失利,激化了内部矛盾,陈友谅部将多有率部投降者。朱元璋还致信陈友谅,大肆讽刺挖苦,想激他出来决战。陈友谅怒不可遏,下令将俘虏全部杀掉。朱元璋闻讯,则下令将俘虏全部释放,伤者给药物治疗,并下令今后所获俘虏一律不杀。此举大得人心。

自古及今,每次发动战争是否获胜都在于为将帅者会不会用部下的计谋,做到同仇敌忾,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又知己知彼。只有这样才能战无不胜,甚至不战就能屈人之兵。当时,陈友谅被困在鄱阳湖,进退两难,他已粮草快尽,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朱元璋也是“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但陈友谅躲在鄱阳湖里始终不敢出来,朱元璋派兵把住水口,在长江两岸树立木栅,严阵以待。陈友谅的粮食渐渐告匮,派船出外抢粮,却哪里冲得出去,连船都被烧毁了。陈友谅无计可施,不甘在湖中饿死,于八月二十六日冒死突围。行至湖口,朱元璋下令用火筏猛攻,陈友谅急忙率兵奔逃,到达泾江口时,又遭朱元璋伏兵袭击。朱元璋不顾危险,亲自在前线指挥战斗,鼓舞士气。陈友谅从船窗中向外张望,被郭英发现,一箭射个正着。一代枭雄,就这样丧命。陈友谅一死,将士们哪里还有心思战斗。

陈友谅的死,标志着朱元璋在鄱阳湖大战中赢得决定性胜利。此时汉军大乱,纷纷解甲投降。张定边等用小船载着陈友谅的尸首和儿子陈理,连夜逃回武昌,不久立陈理为帝。鄱阳湖之战后,朱元璋回到应天,诸将在总结战胜陈友谅的原因时请教朱元璋,朱元璋回答说:“你们没有听说过古人所讲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吗?陈友谅虽然兵多势强,但人心各一,上下猜忌,内部不团结,加上连年用兵,又总打败仗,不能积蓄力量,又抓不住战机,一会儿打东,一会儿打西,劳而无功,军心涣散。要明白,用兵要得时,得时则威,威则胜。我军得时,将士一心,以一当百,如鸷鸟搏击,巢卵全覆,得了人和,所以我能取胜。”朱元璋总结出的获胜的原因有两条:一是上下团结一心,即人和;二是能抓住战机,即兵贵神速。以黑见长的曹操一生中都没有称帝,这对朱元璋也很有影响。以他现在的实力,称帝是没有问题的,但作为一名有战略远见的人来说,他知道自己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推翻元朝的统治,还需要长期艰苦的努力,称帝还过早。但现在所控地区比过去扩大了几倍,吴国公的称号与当前的政治局面不相适应,于是改称吴王。

此时朱元璋拥兵数十万,已成为江南地方实力最强盛的集团;当时张士诚,已称吴王,史称他为东吴,朱元璋为西吴。

从朱元璋铲除陈友谅的这件事,完全可以看出,一名政治家的修养是极其重要的。朱元璋比较宽容,善于听取手下人的意见,而陈友谅却恰恰相反。陈的失败,是专断独裁害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别人会展示你为人的博大胸怀和行事的恢宏气度。

再出色的人都会有出错的时候,容忍别人的错误,海阔天空,别有洞天;人才必有其特长,容忍他的短处,发挥他的优势,你会得到他的真诚与信任;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容忍别人的缺点,你会得到他的感激与报答;容忍敌方的人才,诚心待他,你会赢得尊敬和人心。

当然,容忍也是有限度的,容忍不等于纵容,无原则的宽容只会导致鄙夷和失败。

朱元璋就是这样容才,部下才会敢于献计出谋。他就是有这样的韬略。因为爱才,所以会容才,最终能用好才。人才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其被用的过程中,因此用才是否得当就成为事业成败的关键。朱元璋之所以取胜就在于他的宽容大度。天下最为超群的谋算术十二努尔哈赤:刚猛在手,筹划在心。

同类推荐
  • 美好的人生(智慧必读丛书)

    美好的人生(智慧必读丛书)

    本书从各个方面分析了为人处世的原则和技巧,为您的美好人生路导航指路。在讲述道理的同时作者引用了许多名人的生动故事,使文字显得更为活泼生动,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 职场要悟玄机

    职场要悟玄机

    本书以实际事例和语言说出了职场生存的方法和技巧,总共讲叙了职场要悟的十一个玄机,它们都从不同角度给大家提供了如何在职场巧妙做人,如何在办公室里赢得人们的信赖和欢迎,如何让自己避免被别人陷害、挤压、利用,如何在办公室里争得权利,出人头地……
  • L.O.V.E.经营

    L.O.V.E.经营

    人生在某一瞬间留着天真烂漫的金发,某一瞬间又留着成熟的黑发。某一瞬间不由自主地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六个月来吃了一顿像样的好饭,夜里感激得睡不着觉,某一瞬间又成为有超高人气的实力人物。越是吃力,越是困难,越是悲伤,越是一无所有时,我们越是期待像过山车向上冲的那个时刻。
  • 受益一生的41种学习方法

    受益一生的41种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的好坏只能用我们学习的效果来判断,因为,学习方法只有运用于学习过程,有效地完成我们的学业才有价值。
  • 没有挣扎就不叫生活

    没有挣扎就不叫生活

    一只蝴蝶挣扎着想从蛹里脱离出来,一个孩子出于好心帮蝴蝶剪开了蛹。没想到出壳后的蝴蝶由于身躯臃肿,翅膀干枯,不久就死了。其实挣扎的过程正是蝴蝶需要的成长过程,如果让它当时舒服了,未来它就没有力量去面对生命中更多的挑战。人生就和蝴蝶的一生一样,没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如果你希望自己能化茧成蝶,那你就得忍受在蛹里痛苦的挣扎过程,这样才能展翅高飞。在这个世界上,富有的人,都是跌倒过无数次的人;勇敢的人,是每次跌倒都能站起来的人;成功的人,是那些每次跌倒,不单能站起来,还能够坚持走下去的人。生活难免痛苦挣扎,我们每个人都是在挣扎中慢慢长大。
热门推荐
  • 逆天修神系统

    逆天修神系统

    一场精心策划的“意外”,使苏越一觉睡到了笔下的世界,一夜之间应有尽有。专属系统,神级心法,高阶武学,灵丹妙药,所有光环都落到他的头上,成了史上最强修行者。拥有这么多优势,该做些什么好呢?当然是尽情的为非作歹,挖坑整人,推倒各路天之骄女,夜夜笙歌了。
  • 囚笼之禁

    囚笼之禁

    是涅槃重生,还是在劫难逃?是鬼怪作祟,还是人心叵测?拨开重重迷雾,直面惊天阴谋。背水一战,只为心中信仰!
  • 若无相欠怎会遇见

    若无相欠怎会遇见

    “齐漱,这是我最后一次把捧花给你了!因为我不可能再离婚了!”潇潇说这话时本来庄严肃穆的婚礼现场顿时哄笑成一团,不一会却又响起了一片掌声!尽管话语滑稽,可确实事实,一份婚姻,就应该坚信除了死亡没有任何能将彼此分开!我望着一旁的林子轩!他朝我甜甜的笑着!“这是我最后一次接别人的捧花!”嗯,到现在我一共接过18次捧花,喝过36场喜酒,做过30次伴娘!所以这是最后一次!
  • 龙武狂帝

    龙武狂帝

    上古龙纪,诸天龙道,可挥动星河,逆转轮回!如今不过昙花一现,武道称尊!……万年前,狂帝历锋于宴席之上,遭受红颜兄弟毒杀。于万年后,边陲小城重生,势要再度破竹,狂歌猛进,踏上巅峰!接受龙典传承,背负振兴龙道使命,成为那通天彻地的龙道武者。“吾辈,甘愿血染青天!龙武搅风云!”这里有最强势的主角,最恢弘的场景,最感人的柔情……傲娇、腹黑、红颜、兄弟一样也不会少。
  • 中学生必读的精彩作文(上)

    中学生必读的精彩作文(上)

    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对于培养写作能力与思维能力有非常好的效果。本书精选了部分中学生的作文,以阅读来提高中学生的作文水平,加强文字表达能力,对于提高中学作文写作有很好的帮助。
  • 放语缘由

    放语缘由

    “娟姨,我不要嫁,我不要嫁他!”“我嫁!”表姐不愿嫁的许家大少爷,她愿意嫁。“许家有两位少爷,你为什么只见他?”在去许府途中,她偶然认识了他——许放,从那天起,他们之间牵扯不断……许放,一个英俊潇洒、俊逸不凡、刚毅沉稳的男人,一个时有沉默、目光深邃幽远略带忧伤的男人,冥冥中,她对他有了一种莫明的情愫。这种情愫,它不似一见钟情,也算不得日久生情,纠葛却也缱绻。许放啊许放——许放,她在不知不觉中喜欢的人是他;许放,她代表姐要嫁的人是他;许放,表姐的心上人是他……
  • 民民小说大学

    民民小说大学

    对于每个人,其实干与学都同时需要。埋头实干包括低头沉思,养家糊口,收获经验。学,则是借鉴他人的,用以修养身心。不做赚钱的机器,姬潜龙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本书记载他个人的人生经历、学到的、做到的和孔见到的。
  •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第三册)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第三册)

    福尔摩斯虽然是阿瑟·柯南道尔笔下塑造的人物,但能跨越时空、历久弥新,他以最有趣、最引人的手法,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引起共鸣:人们都有探索黑暗与未知的好奇,也都有找出真相、伸张正义的向往。就在事实与想象里、在假设与证据间、在科学理论与小说创作下,人们心中都有福尔摩斯的影子!福尔摩斯的冷静、智慧和勇气,在悬疑紧凑的故事情节里是最值得玩味的。他敏锐的观察力和缜密的推理分析是破案的关键所在。随着社会的进步,各种鉴识科技应运而生,为侦案工作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帮助,但这位神探的博学多闻、细心耐心、追求真理、坚持原则的特质,应该是这套书背后所要传达到的重要含义。
  • 哑巴新娘

    哑巴新娘

    哑巴新娘本小说,写的是明代发生的故事。富商朱家去做生意,突遇劫匪,正好被杜家人看见,杜家人就救了朱家。朱夫人与杜夫人是同学密友,于是“指腹为婚”:把哑巴王英玉嫁给朱有才。其二人都不认识,都不同意,不禁朱有才看不起她,连下人大多数瞧不起她,只有朱夫人看得起王英玉。王英玉受尽了各种磨难:讽刺、挖苦、嫉妒,王英玉总是微笑,从不计较别人说什么,她以德报怨,哑巴能做到这样,当今做妻子的也应该做到的,哑巴新娘是做妻子的楷模。在写王英玉的同时,也写了下人、仆役、保姆等人之间的矛盾斗争,展现了仆役们生活景象;也写了最高层皇帝、太子、公主一些情况。可以说,本小说的内容是明代的青州城社会一个缩影。由于时代的限制,有些地方,难免有不妥当之处:父母之命…….
  • 前世今生之暴君请温柔

    前世今生之暴君请温柔

    前世,他是天帝之子。她是莲花女神。他,霸道无双。她,貌美倾城。她桃花树下一舞,迷惑了他的心。他们倾心相待,却不料她中了无法解的毒。轮回后他们的身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他们之间的爱恨纠葛会是怎么样的结局?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