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8400000084

第84章

炎帝榆罔白天忙累了,晚上很快就会睡着,并不像一般的老年人那样坐着打盹儿,躺下又没瞌睡。他要急急地去赴一个千年的约会……恍惚之中,他又回到了清姜水东面蒙峪沟老神农氏那一孔土窑穴洞里。老神农氏还一脸慈祥、健健康康地坐在火塘旁的地铺上和炎帝榆罔说话。炎帝榆罔不知道从哪儿搞到一陶钵肉汤端给老神农氏。老神农氏香甜地品咂着肉汤,好像是炎帝榆罔终于给老祖宗尽了孝心,老神农氏终于等到了炎帝榆罔给他带来的肉汤。品尝着肉汤,老神农氏笑眯眯地,虽然身体好像很虚弱的样子,脸色也有些发黄,但是却活着,很欣慰幸福地笑眯眯地活着。炎帝榆罔就守在他身边,好像他离开一会儿,老神农氏就会死去似的。他就守着他,守在他身旁。就这样,炎帝榆罔白天在整理老神农氏的《神农本草》,晚上两人就在一起神秘地交流,老神农氏点拨着炎帝榆罔,今天该做啥了,明天该干啥了;就这样,炎帝榆罔白天在忙着工作,与活人打交道,晚上就和老神农氏在一起交流着,学习着……他还做了一个梦,梦见祖先的灵魂附了自己的体……他因此而惊醒!从此以后,炎帝榆罔就改掉了自己原来的称谓,自称起“炎帝神农”来了。他更喜欢人们直呼其“神农”,因为到了神农架,称呼起“神农”来更显亲切。炎帝榆罔这么改了,大家也就这么叫了起来。不日,完成了在谷城地区的休整,炎帝神农一行人就继续向东南的大山之中——神农架进发。这一条路可真难走,由于是盛夏,南方的雨水又多,所以所有的植物都生长得格外茂盛,蓊蓊郁郁的,高高的青崖,深不见底的沟内、高耸的山上、弯弯曲曲的碧水小溪边,到处是一派立体的绿色的海。这绿色也分出很多的层次,从深绿的竹林,到碧绿的树叶,再到鹅黄的浅草,各种藤蔓左缠右绕,又由于人烟稀少,让人走着走着就不见了路。人在深草和树丛、藤蔓中行走,不得不拿出打草惊蛇的长鞭、木棍,不得不使用上青铜刀左右劈砍一番,累得在前面开道的丁男等气喘吁吁的。炎帝神农手握着神鞭打在不同的植物上,凡流出红色液汁、味道发甜的都是温补的热性药物,凡液汁黑者、黄者,多是有毒的植物。有一种遍身长刺的剧毒植物,它们的枝条都呈拱形拢在一起,自己抱团儿,为了增强提示效果,它们还在周身镀上了一层银质的“警告色”。凡流出液汁味苦者,都是败火消毒的药物。凡液汁白者,多是有一定营养的植物。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由于路途艰难,速度就大大地降了下来。人们在炎夏湿热的环境中容易得病,由于不能保证食物,尤其是饮用水的安全,也不能保证不闯入一片有瘴气的沼泽之中,所以经常有人会发病,甚至有人会一脚踏进烂泥潭中无法施救。在沟下不好行进,炎帝神农就命大家沿着山脊梁走。

由于山高,大部分植物都矮化了,茂盛的高过人的荒草,在这里成了一地绿毯一样的草甸。再往高处走,草就一骨朵一骨朵地发在一起,远看就像金钱豹身上的花纹一样。好在山高水高,但是有时候还是得费很大的劲,才能在某个小沟渠里找到一眼清冽冽的山泉。每到这时候,炎帝神农都要自己亲自去观察观察山泉周围的环境,只有周围草木茂盛和水质甘甜者才可饮用。这一走,又是几个月过去了,眼看着秋季就要来临了,各种植物的绿色的统一阵线开始被打破,开始有树叶泛黄、发红,有的黄得金灿灿的通体透亮,就像镀了一层金一样,在绿色的背景中格外显眼;有的红得像用褚石粉染过一样,红得热烈,红得逼眼,红得像燃烧的火一样。这黄色和红色,又分出了许多深浅不同的层次和色调,黄色有浅黄、鹅黄、亮黄、棕黄、橘黄、金黄等等;红色有深红、浅红、粉红、紫红、大红、火红……这色彩一旦拉开了档次,那色彩斑斓的美就让人无法用语言来描述。人类的语言在大自然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只有默默地观察、欣然地享受这大自然之美色了。就在这样五彩斑斓的季节里,炎帝神农终于来到了老神农氏当年架木才攀上去的神农架的主峰顶——神农顶。传说老神农氏为了攀上神农顶采集一种高山灵芝草,就和随从的人一起架木而上,最后终于攀上了神农顶。这“神农架”之名就是这么得来的。因这几个月的长途跋涉,炎帝神农的皮肤已经被夏日的阳光炙烤得脱了一层又一层皮,最后定型为红中泛黑。人也变得黑瘦、精干了许多,虽然脸上的皱纹较以前更深了,但是他人却显得更加清癯精神了。

当地部落的人,一听当年“尝百草”的神农又回来了,就都亲切地赶来把他围起来要看个究竟。看到一脸火红的炎帝神农,大家都兴奋地称他“果真一太阳神人也!”炎帝神农在当地药农的指引下,在神农架地区进行了大量的药用植物的普查工作。炎帝神农这次的收获可真不少,发现了许多以前没见过的植物新品种,像丝柄黄堇、神农报春、草地红景天、具腺委陵菜、太阳参、神农小檗等,其中有两种就以“神农”命名;此外像七叶一枝花、头顶一颗珠、江边一碗水、人王一支笔等“神农”四大名药,更是让他喜出望外,而灵芝、天麻、神农香菊等数十种野生名贵及常用的药材,也让他每天的药囊满当当的,因而他每天的脸上总是挂着开心的乐呵呵的笑容,连笑声也变得干脆爽朗,在林丛能曲里拐弯地反射着传出很远。对炎帝来说,从帝位上退下来并没有让他闲着,而是更忙了起来,更能随心所欲地干一番自己想干的事情了。他整天埋头在自己想干的事情中,忙而不乱,自得其乐,可苦了陪着他的一对儿女。因为他还是改不了为帝时养成的“老子天下第一”和善于命令人的做法。不管大小事,只要是他想到的,就要立即去办,不能拖延,搞得大家整天围着他团团转,都无暇顾及自己的事情了。炎帝在这一点上对儿女们理解得并不多,只是后来经常发现小儿子炎柱干起事来,总是疲疲沓沓的,你越催促他越疲,总是不紧不慢地按着自己的节奏进行,急得炎帝总是大声喊,恨不得扇他个耳刮子,可总是改不过来他疲沓的毛病。最后,炎帝干脆就指挥其他人,由了他去。其实炎柱并不是个坏孩子。只是他也像炎帝一样自有主张。他觉得既从神农架返回了谷城,秋收季节就应该把这里的良种多采集一些,以传播天下,让天下黎民百姓都能够温饱其食,只是父亲这会儿陷入了自己设的“石头阵”和“柴草铺”一时拔不出来,又只能顺着他,也不好说他,就只好以“磨洋工”来“冷抗议”……自从父亲给了他“自由”之后,炎柱就把自己的精力重点转向了对良种的收集工作。

他带了炎帝没有分派任务的部分青壮年男子,来到处于丘陵地带的谷城的谷地,用兽皮做了交易后,就深入到谷地里,专挑穗长粒饱的谷穗折回来,集中在一起,抡起用籐条编成的装了木把的梿枷,在自己辟出的一小块向阳场地上打了,借着习习吹来的秋风,用手扬着分出秕糠,才将饱满圆硕的谷子良种在艳艳的秋阳下晾晒干了,分类收入陶罐之中。在重视农耕方面,炎柱倒是完全继承了炎帝榆罔的做法,而且变成了一种属于自己的自觉行动。这也应该归功于从小跟着炎帝和大哥炎居的认真学习。等到炎帝终于从自己的“石头阵”和“柴草铺”中走出来,看到炎柱收集的一罐罐谷子良种,自惭和兴奋地说:“为父忘也!炎柱功也!”父子俩终于又重归于好。秋收已过,采集了银杏、核桃、柑橘、山楂、弥猴桃、山药、板栗等大量野果,黑木耳、香菇等山珍和绞股蓝、葛根、杜仲、天麻等草药后,大家又一起忙起了整理工作。每一次炎帝开始整理他的资料前,第一件事就是要和赤铁矿粉。先说这赤铁矿粉的来历就不容易,要在有赤铁矿石的红色砂岩的地方,拣回黑色红条纹的赤铁矿石和红色的土状的赤铁矿粉(也叫褚石)。天然的赤铁矿粉很少,得把那些表现为完美的金属闪光菱面体赤铁矿石(有扁平的、或者薄板状晶体,还有板状成簇组成玫瑰花状的“铁玫瑰”;有呈鳞片状的集合体,称为“镜铁矿”,更有所谓放射状的“肾状铁矿”)给砸碎了,再用石研磨棒和盘研成红色粉末。这就已经是一个艰苦复杂的过程了,光这个过程就不是一两个人能够完成的,得几组人顶着烈日,黑头汗脸地从事着各自的分工……经过了这些环节之后,才有可能将红色的赤铁矿粉用刚刚屠宰了的动物血或在陶鼎里练好了的白色油脂调好,再手握着细树枝蘸了在石片或卵石上画。炎帝所从事的,就是这最后一道工序——用小树枝将和好的褚石颜料画到石面上。虽说这道工序表面上看来好像是轻松了一些,但却是最费脑子的“脑力劳动”。就说这葛根:得先在一片立体的绿海里,分辨出这种缠于其它植物之上的茎长有两三丈的、长着左右对称的像葫芦一样的绿色圆形尖叶、一枝花茎上开着一组淡紫色小花、连着白色小花絮、有“迷迷猫”一样的小穗的植物,它的茎可编成篮、搓成绳,或者编成葛屦(草鞋),纤维可织布,葛花和黄色的块根,就可入药了。炎帝拿起一块葛根,咬了一口,在嘴里品咂着。“性凉、气平、味甘甜……”虽说这种植物,他早在姜水南的秦岭中就曾采集到,但在整理《神农本草》时,他还是一丝不苟地一边亲身品味体验,一边在心里这么想着,“清凉解热、生津止渴、升阳发表”,根据已往的临床经验,他知道,葛根对咽喉痛疾、口舌生疮、小孩清火、泻痢都有特效,所以,他就郑重地在石片上画上了葛根的图形,又在旁边标上了代表“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词意的标记。而对淡紫色的葛花,他除标了代表“解酒,醒脾”的画符外,还画了“头痛,头昏,烦渴,胸膈饱胀,呕吐酸水”等伤及胃气之症的画符。这些复杂的主画侧旁的附属画符,也只有他老人家能够解得开其意了。其它草药,像绞股蓝、“丝棉树”杜仲等,他都一一亲口尝了,对老神农氏原来在卵石上的记录作了修订。“益精气,坚筋骨”,他在老神农氏画着杜仲的卵石旁又加了这样的标记,因为他知道,杜仲皮对医治腰膝酸痛有奇效。

同类推荐
  • 不列颠风云传

    不列颠风云传

    历史背景为欧洲中世纪中期,具体在征服者威廉征服英格兰后发生的事情。但内容多为虚构,请勿与历史挂钩。
  • 刘裕传

    刘裕传

    混乱的东晋末代,南朝宋高祖刘裕从一介莽夫到开国武帝的故事。
  • 正道春秋

    正道春秋

    姜纠,一个二十一世纪的青年,因为一次地震。他救了很多学生,可是他自己,却被废墟掩埋。他重生到春秋时期,成为了齐国的公子,名字也叫姜纠。那是最好的时代,百分之五十左右的成语,形成于那个时期。并且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华夏文明,也迅速形成。但那也是最坏的时代,每年都有一场战争,残害着普通人的性命。整个华夏,被分割成一百多个诸侯国,彼此间互相杀伐。且看姜纠如何在这样的乱世中,重新创建一场新的文明。故事,会有,美女,会有,热血,也会有……
  • 孔氏南宗与浙西南社会变迁研究

    孔氏南宗与浙西南社会变迁研究

    南宋初的孔氏南渡无论在孔氏家族史还是在中国文化史上都具有重要影响。在近900年的历史中,孔氏南宗不仅在孔氏家族中具有特殊地位,而且积极主动地融入当地社会文化之中,孔氏南宗文化逐渐衍化为浙西南地方文化极具特色的组成部分。本书在考察浙西南地区生活世界及文化传承的基础上,着重就孔氏南宗的符号特征与文化意义、政治思想与政治活动、教育思想与文化教育活动以及宗族文化与宗族活动进行了专题研究,深入探讨了孔氏南宗与浙西南社会文化演变的互动关系。从而揭示了孔氏南宗的精神内涵及文化价值。
  • 三国之一骑红尘笑

    三国之一骑红尘笑

    红尘滚滚,看英雄竞折腰,天下之大,唯我任逍遥。
热门推荐
  • 大宫乾坤

    大宫乾坤

    邓绥满心以为,错过三年前的那场选秀,便从此远离纷争。却不料身份的桎梏,她被迫二度进宫,以贵人的位分获宠。挺拔的身姿,姣好的容貌,都不足以令和帝刘肇对她动心。她仅仅是一枚棋子,周旋在皇权至上的君主与胆大妄为的臣下之间……
  • 穿越之小主闯江湖

    穿越之小主闯江湖

    墨玖雨,现代一名学生,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居然穿越到了古代堪称最动乱的时代——春秋战国时期!她居然成为尚未完成统一大业的秦始皇贴身侍女!有没有人能够救她啊!她只不过是想安安稳稳的度过余生,真没想去做一个什么奇女子!爱情,她不是不想要,只是她不敢要;谁敢做这天下第一皇的女人,还要做他爱的女人?此时英雄辈出,人才济济各派文化踊跃激起,她一个现代来的女人能hold住?什么,时空之门再次打开?那她是不是能得到爱情?不不不,她不能只做一个爱情小女人,她要在这个古老朝代中纵横潇洒,与古时各国知名人物打交道,论国策,统兵马。不平凡的人生就不平凡吧,反正都穿了,又有什么好怕的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证道神路

    证道神路

    天在流泪,地在悲哭;古老的天地,次次天劫的摧残,无数纪元的落寞,白骨埋黄沙,赤血染天际;少年为兑现一个承诺,踏上了证道的路途,一个个古老的传说,一个个耀眼的前者,他们都在追逐一条道路。
  • 海贼王同人之闯江湖

    海贼王同人之闯江湖

    本人喜欢《海贼王》,也喜欢武侠小说。看了不少人的海贼王同人,一时兴起,也打一篇同人。不过与别人的同人不同,我的同人,只是用海贼王里头的角色,放在中国的江湖上。就是路飞、卓洛、那美、胡说卜这些人闯中国江湖的故事。纯粹玩玩,不定期更新,不要抱太大希望哦!
  • 祭语

    祭语

    世界上有没有神?没有人知道,当神降临的那一刻又会显得不知所措。这一刻,神来了,也许并不是意义上的神,但是已经改变,命运将会教会你如何抉择。
  • 屠天曲

    屠天曲

    大正王朝立国于三百年前,始于大正太宗,源于神器屠城萧。亡国于三百年后,亡于大正哀帝。时值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四国为争夺中原战乱不休,塞外异族,前朝遗族各有算计。且看主角如何在这群雄并起之时,用那失传已久的屠城萧演奏那一曲屠天曲。
  • 放开那个警花

    放开那个警花

    小职员郭林,撞上了刁蛮警花,从此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护士、教师、军官、白领也陆续登场,这究竟是桃花运,还是桃花劫……
  • 干一行爱一行

    干一行爱一行

    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爱一行是一种优秀的职业品质,是所有的职业人士都应遵从的基本价值观。本书围绕“干一行爱一行”这一核心主题,深入阐述了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的4种表现:珍惜工作、尊重职业、坚守事业、忠诚企业。同时,详细解读了如何才能干一行爱一行,即需要通过学一行、专一行、精一行、超一行拾阶而上、逐层递进,从而将干一行爱一行的理念变成实务。
  • 指挥官的枪娘物语

    指挥官的枪娘物语

    看着面前排列整齐的妹子,江凯转向旁边:“她们,都是枪娘?””准确来说是是战术人形哦。恩恩,操枪的汉子你威武雄。。咳咳,不是,是格里芬,革新世界的锋芒。你想成为指挥官吗?"之后江凯就义无反顾的朝着各种口径去了。诶诶。
  • 第八号档案

    第八号档案

    【最热门】七十年前发生在侯府的灭门惨案,竟然只是为了一块残破的龙袍。那块出生诡异的龙袍背后,记录的地图究竟隐藏了什么惊天秘密.....人生如棋,身在局中,究竟是何人执子?凶局、诡局、危局、死局.....当我被迫将这一个个谜底被揭开后,结局又当如何?2016悬疑惊悚最经典之作就此诞生,智商不足者,请自觉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