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8400000102

第102章

在山梁上行进,风力大,人的感觉舒适一些,但是太阳的光照却更强,毒毒的阳光直烤得人皮肤火辣辣地疼。人的胳膊、脸、光着脊梁的背,都晒得红彤彤的,再这样炙烤下去,非得脱一层皮不可!于是,黄帝让大家都穿上长袖上衣,戴上树枝、青草编的“草帽”,尽量把头、胳膊等遮盖起来,避免太阳的暴晒。即就是这样,人身上的水分还是很快被蒸干了,口渴得难耐,嘴唇发干,嗓子眼儿发干,呼吸好像唱戏的样子——能吹出火来。因为缺水,人困马乏,人群就像被晒蔫了的草,无精打采的。终于在一个大长坡上——已经到了平坦的山脊的地方,发现一眼山泉,清冽冽的泉水凉浸浸的,黄帝一行人马在这里饱喝一顿,吃了随身带的干粮,在树荫下歇息够了,才继续向北行进。山梁蜿蜒,一会儿平行,一会儿就上下坡,但是坡度都不是很大,坡也不是很长。太阳从西边斜照过来,人的影子也越拖越长,加上迎面呼呼的山风,太阳的热力就明显地减小了,人马感到舒适了,行进的速度也明显加快。由于山高水高,山梁上不时会有一些小的聚落出现,这些山高皇帝远的小聚落一般不隶属于哪一个大部落,过着自由自在、自给自足的山居生活,在山坡上开垦一些地,刀耕火种地生产……山上各种小动物多,不时就有灰色或者近于红褐色的野兔从草丛中“刷”地惊跑,有反应快的兵士,拉弓射箭,就多了一顿美餐。时常也有梅花鹿出没,有落汤鸡样、灰褐色羽毛上散布着白圆点的山鸡或者拖着五彩长尾巴的野鸡“扑棱棱”地惊飞。野山羊在远处若无其事地摇着短尾巴吃草。狼群却远远地躲开了喧闹的人群。棕黄底色黑斑点的金钱豹,懒洋洋地在树丛中休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看黄帝一行人马走过。它知道人的厉害,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也决不主动去招惹人。山雀在树丛中起起落落,“吱吱”地叫个不停,有一条褐色花纹的乌梢蛇,在枝梢间从容不迫地缠绕着树枝缓慢爬行。它的目的地就是山雀的窝及窝中的红皮小雀……人都说“六月的狐子不惜皮”,果然有只狐狸,拖着绵扫帚一样的大尾巴,大大方方地看着人群走过,一点儿也没有急于逃命的惊慌失措的样子。天近黄昏,一层层高低错落的被浅蓝色的雾气分开的层峦叠嶂之上,落日如此壮观,太阳又红又圆,却并不怎么耀眼,直把天上薄薄地铺开的一层瓦瓦云,都染上了鱼鳞一样的霞光……归鸟像树叶一样盘旋着落入林中,一片隐约的前呼后唤的叫声。狼群已经嗅到了一群鹿的去向,头狼发出嚎叫,准备着它们夜间的捕猎行动。黄帝一行人马在山梁上一个拐弯背风处生起了篝火(附近有山泉),一片闪动的火光映红了人的脸庞,也与天空中远远近近的星光遥相呼应。一轮大大的圆月从东边万籁俱寂的锯齿样山丛中升起,亮晃晃的就像挂上了一面新灿灿的铜锣。

它一升起,周围的星光瞬时就暗淡下来,羞愧地躲到晶莹的蓝宝石一样的天幕后面去了。黄帝、应龙等把坐骑的缰绳连在一起,任由它们去吃食青草,到起了露水的时候,又由兵士把它们牵回,一一给喂上干草和硬料——俗话说“马不吃夜草不肥”,要让马膘肥体壮,一定要给它们喂好夜草。一夜露宿,第二天继续沿着山梁北进,终于在太阳照直的时候,转过一个弯儿,看到了整个山梁上的制高点横在眼前,爬过梢林丛中的制高点,山北有一小山突兀而起,山头上有一个不大不小的部落。一行人马在南山头扎住,应龙派出兵士前去联络,才知道这里是南山峁,山阴处有一处山泉(也是小山包上部落的饮水地)。小山名曰龟山——“长寿之地也!”龟山小部落的酋长——一个黑瘦而高的男子,也随前去联络的兵士来了——听说是黄帝来了,他不胜荣幸,自言“乃有蟜氏一支也,自号西岭氏”。黄帝如同见到了故人,也是万分高兴——好像一下子闻到了故乡的气味了,那泥土的芳香,那些熟悉的山林草色……黑瘦的西岭氏酋长热情地在前面引路,主动向黄帝介绍:“此地风大——一年一场,自春至冬。又为南山所阻,凉风回旋,故地无大暑矣!”凉风殷勤地拂面,就像有人在用芭蕉扇对着颜面轻扇。在习习的凉风之中,黄帝又问当地山民的生活情况。“山有凉泉,地无大暑,夏短冬长,山民耐寒,皆度百岁也!”说着就下到了南山峁下的凉泉边。早有人盛好了泉水,等着给黄帝一行人马喝个够——热情好客的西岭氏族众,从龟山上一直迎到了凉泉边。

从凉泉处下行不几步,再经过一小段平地,道路顺着山势转了个缓弯儿,再上一面直直的斜坡,就是龟山城了。

山城与土坡间有一堑壕,堑壕上铺一木板,用松木扎起的门框架顶上,悬着一个蛇图腾。黄帝一行人马在黑瘦的西岭酋长的陪同下,在一路热烈的夹道欢迎声中来到“城门”跟前,手扶着鱼鳞样树皮的笔直松木,嗅着它浑身散发出的亲切的油香味儿。当人群的欢呼声静下来的时候,响起了一片流水一样清亮的蝉鸣声,远远近近、此起彼伏地呼应着。仔细地听着那“呜嘤呜嘤哇”的叫声,黄帝又想起了自己童年时爬树捕蝉的往事:“余少时,此时正当捕蝉时……人皆有童年,童年之忆,终生难忘。”因为已近故里,也因为连日的酷暑,黄帝想在西岭氏的龟山城中多待几天,避过暑期,就派仓颉先行前往桥山,做好祭祖等一应安排。在西岭氏龟山城中歇息一夜,第二天,四眼仓颉就带了部分兵士先一步前往桥山打前站,黄帝、应龙继续留在龟山城中。一路暑热,夜里人都热得盖不住被子,而在龟山城中,因为凉爽,后半夜还真得给肚子上盖上个什么东西。再看这里的人,人人着黑衣,长衣长袖,很少见到穿裙服的。西岭氏酋长还尖着嘴吹嘘:“此地暑不扇扇,夜须盖被,夏日无蚊……”黄帝笑说:“余昨晚即拍死一蚊!且个儿大,声大,若哼小曲矣!”西岭氏酋长的黑脸上一时泛起了红晕,言语也变得搪塞起来:“这这这……”黄帝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虽说有蚊,然极少矣!老实矣!叮人之前,必先哼曲招呼矣。”说得大家哈哈大笑。但是西岭氏酋长还是一个劲儿地难为情:“怪吾大意,若点火耀,则无扰矣!”

黄帝笑道:“不怪不怪,君已尽力,余不胜感激!如此观,此地果然华夏避暑地,宜君居也!”应龙在一旁补充说:“宜吾宜汝宜君。”黄帝在龟山城小住几日即心急着要回桥山,西岭氏酋长再三挽留,黄帝还是婉言谢绝,最后说好等返回中原时再来多住一些时日。黄帝、应龙一行人马迎着朝阳辞别西岭氏,从龟山城下来,经城东平台绕向北去,一路下坡,经偏桥、土桥,终于踏上了桥山黄城南城的土地。仓颉、黄帝的兄弟蛮牛、陶虎与桥山十巫——人长得胖乎乎的,一脸光鲜,长于厨艺的巫咸、行动敏捷的巫即、长于远观的巫盼、善开处方的巫彭、十巫中唯一的窈窕女子巫姑、做事爱较真的巫真、头上装饰着羊角的巫抵、长于射箭的巫射、善结网捕鱼的巫罗和通晓礼仪的巫礼,一直迎到南城外,在黄帝昔日练兵的校场坪,十干卫队列好仪仗,前呼后拥地进入黄城。来到南城塔的制高点,从这里北望,桥山中宫被四面合围在中央,宛如一条黄龙,从北塬上脱颖而出,在山前形成一道龙湾……看到这样山环水抱的山川形势,看到仙岛一样居于中央的桥山中宫,再看眼前两翼展开的朱雀山形,桥山背后高耸的龟盖山——父亲少典氏的陵墓就在其上,看着向东蜿蜒而去的龙首山和西面平卧似虎的虎尾山,如此好的风水地貌,在他走过的华夏大地上实属少见!不由得脱口而出:“桥山,真乃一龙凤阴阳之大穴也!”看着那条熟悉的、小时候在其中戏水捉鱼的姬水环绕着桥山,感觉着迎面吹来的挟着暑气的亲切的热风,黄帝伸手抓起一把黄土,凑到鼻子跟前仔细地嗅着:“此家乡之气味也!”顺手摘一颗路边的酸枣,含进口中,一边咂着那酸甜得让人吸溜的味儿,一边兴叹:“此家乡之味也!”看到道旁的杜梨树长高了,站上地塄,摘下一骨朵深褐色发黑的杜梨,含在口中,甜甜的涩涩的,因为涩,舌头都有一些拉不动了,口里黏黏地呼出一句:“此家乡之味也!”十干卫队大部被派向桥山四周四城(甲、乙卫队被派往东宫,丙、丁卫队就留在南宫,庚、辛卫队被派向西宫,壬、癸卫队去了北宫),只有戊、己卫队相随着。黄帝并没在南城停留多长时间,而是急急地从东南下山,跨过暖泉沟,直上暖泉上面自己少时住过、兄长蛮牛现在依然居住其中的祖屋——这座在梦中依然金灿灿的大屋,如今披着灰白的干草,整个好像缩小了一圈儿。那些熟悉的童年时用过的物什(陶罐、尖底瓶、他发明的陶甑……),一切一如童年时的模样,只是大多蒙上了一层白色的细尘,而且都缩小了个儿。童年时跳着也够不着的门脑,现在得弯着腰才能进去——这些魂里梦里牵挂的东西,这个梦中常回来的地方,变得既熟悉又陌生……在祖屋里黄帝没有多停就下了山,有独木桥和渡人的独木舟他不走也不坐,而是从童年戏水的浅水处涉过姬水,直上桥山。

同类推荐
  • 独步天下五千年

    独步天下五千年

    本书是新编中国通史,论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从而论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国情、民情和世情的,除此之外无可选择。该书可作为建国六十周年的献礼书。
  • 老兵口述抗战3:远征缅甸

    老兵口述抗战3:远征缅甸

    《老兵口述抗战③:远征缅甸》这本书,通过很多亲临印缅战场的老兵的讲述和回忆,串起这场战争的进程。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然后用两个月时间占据了东南亚大片土地,切断滇缅公路,中国与外界连接的最后一条通道被卡断。1942年3月,中国十万远征军出国作战,然而由于指挥脱节、情报不畅等原因,远征军全面失利,不得不撤出缅甸。几个月后,大部分远征军回到国内,少部分撤往印度。一年后,中国重组远征军,兵分两路,在印缅战场展开反攻,在缅北战场的新一军连战连捷,在滇西反攻的远征军也相继取得腾冲、松山、龙陵战役的胜利。最终,两支中国远征军胜利会师。
  • 男人大逆袭

    男人大逆袭

    讲述一个男人顶着天,立着地,维护世界和平的故事!
  • 干校札记

    干校札记

    三十多年前,杨绛先生写了《干校六记》。1969年,作者徐方也去了同一所干校——河南息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五七”干校。当时只有十五六岁的她,用少年的眼光写出了顾准、俞平伯、何其芳、吕叔湘、丁声树、陆志韦、巫宝三、骆耕漠、吴敬琏、陈瑞铭等知识分子的灰色往事,首度大量披露了其中鲜为人知的一手材料。
  • 王朝兴衰录

    王朝兴衰录

    杨凡,一个身怀绝世武功的少年,为历练加入了大唐的边军,一战成名,从此展开了一段波澜壮阔的人生,为大唐开疆拓土,战功无数,却不料突遭横祸,心爱的女人惨死,是默默接受?还是沉默中爆发?是愚忠还是只为自己而活?
热门推荐
  • 潜伏在总裁身边

    潜伏在总裁身边

    她是一个大学刚刚毕业,即将步入社会的一只菜鸟与总裁交锋,永不言败,乐享其中他三十而立,孑然一身,他的身上所散发出的男人魅力不关乎外表他就是Ted演说家中之一绚烂的舞台为他绽放
  • 蜜宠逃妻:腹黑总裁,别太坏

    蜜宠逃妻:腹黑总裁,别太坏

    某男:老婆,我们来学习新姿势,咳.....我是说知识。某男:老婆,我们来骑马.....我属马。某男:老婆,我来教你煎蛋吧,你喜欢正面还是反面。某男:老婆.....女:滚。萌宝:我想骑马。某男:我只给我老婆骑。萌宝:我把你送妈妈的玫瑰扔了。
  • 鬼为夫,妻为上

    鬼为夫,妻为上

    杜然怎么也想不到,为了病重的母亲,她甘愿下嫁,嫁给了一个牌位,成了一个笑话。一场冥婚,她怕过,逃过,甚至想要死过,却依然挣不掉那鬼的纠缠。她嫁了他,为鬼妻,阴阳相隔,再也叫她逃不开。他执念成魔,她恶鬼缠身,一桩桩诡异离奇的事件背后,究竟在谋算着谁?历经生死,混乱之中,杜然动了情,也动了胎……“你生是我的人,死也是我的鬼,你逃不掉。”梦回轮转中,这一个承诺久久不散。
  • 反派娘子,行行好

    反派娘子,行行好

    (卷一已完)主古代背景,分别讲述《国师》《世子妃》《奈何桥》《女将》《相思树》《桌下男鬼》《女尊》《网游》《伯爵执念》九个单元,其中网游单元将于卷二续写,其余八单元均已完结,剧情穿插情况请于书中详细了解。卷二主现代背景,续写上卷网游《极乐世界》篇,单元数未定,男主碎片将大幅出现。剧情进行期间将穿插男女主故事主线。嗯哼,这是一个男女主全面崩盘的快穿文~“哔——系统传送至....”脸色铁青的莲绯掐着面前的妖娆男子的耳朵,怒道:“这次的空间任务是什么鬼!”“哎呦,娘子放宽心,有事好商量,先把为夫的耳朵松开!”玛丽苏少女?圣父?圣母?白莲花?通通给我让道!只是...这系统大人是个什么玩意啊摔!
  • 谁把儿童当被告:去教育化的教育生活

    谁把儿童当被告:去教育化的教育生活

    早在18世纪,法国的哲人卢梭曾敏锐地指出:“我们不懂得儿童!”的确,历经几个世纪之后,卢梭的警告依然在耳边回响。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儿童的经历,却依然不能理解身下的儿童。虽然,儿童教育体系不断在健全当中,但又很难适应儿童健全的成长。或许陶行知先生对教育的经验阐释,使我们应该回到教育原有的起点: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卢梭的教育问题在陶行知的论述中得到了很好的解答:生活的变化使我们自身的教育经验不足以懂得儿童,而懂得儿童的基础则首先要理解生活当中的变化。
  • 星塔王

    星塔王

    那一年你的风情,迷失了我的双眼。那一次你的诀别,尘封了我的爱念。那一场你的演技,成就了我千年的内疚。当初雪落下冰冷的寒意,熄灭了我万年的温情。那一滴透彻的泪滴,是我永恒的思念
  • 噬天审僔

    噬天审僔

    不会炼丹?没关系,待我去吞噬一个会炼丹的,我就是丹师了。你说你是上古血脉要碾压我?没事,等我吞噬完你的神魂,我就是上古血脉。萧毅,一次意外,觉醒了寄生在体内的残魂‘饕鬄’并且被传授上古秘技噬天诀,从此不会什么吞噬什么。那谁,要比试炼丹是吗?等等,我去吞个丹师先,回头再来虐你……
  • 看,再看就吃了你

    看,再看就吃了你

    他看着她和其他男生说笑。心里十分不爽,不知拿里-冲出来的劲,恶狠狠地冲过去拽住她的手往前走。蒋依在他身后,看着他背影,烦躁的骂:“你有病啊!没事拉我干嘛!易轩!刘易轩!”见前面的人不回应,蒋依怒火更是加了几分。刘易轩见如此,眉头一皱拉她的手一紧,将她一甩甩到了走廊的墙上。整个人便压过去,盯着她。蒋依被突如其来的举动吓到了慌乱地盯着他的眼睛。只见他的面容在眼前放大。就听见他强压下怒火的声音:“我吃醋了!”“啊?!”……
  • 仙魔炼道

    仙魔炼道

    混沌有阴阳至宝,阴者九死葬神鉴,阳者浑天通神图。一代魔尊被九死葬神鉴奴役三世,最终落得个身死道消的下场。临死前他不甘再为器物傀儡,幡然悔悟毁去九死葬神鉴,却机缘巧合下回归第一世微末之初,他立下宏愿誓言要再演未来。这一世要不留遗憾悔恨,不由仙神摆布,直指大道尽头,超脱永生。这一世要守护心念羁绊,屠尽忤逆仙神,挣脱命运束缚,不惜成魔。
  • 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后期·民国汉族风俗

    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后期·民国汉族风俗

    本书作为《汉族风俗史》之第五卷,经过10余年风雨的磨练,现在终于要出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