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1月26日,京津同盟会成员革命志士彭家珍炸毙清禁卫军协统兼军谘使、清宗社党首领良弼,彭当场殉难。
彭家珍,字席儒,四川金堂人。1903年人成都陆军武备学堂。1906年被派赴日本考察军事并购买军火,深受革命的影响,渐萌革命之志。次年回国后,充任四川新军哨兵,1909年升新军第61标1营左队队官。1910年,随锡良人东三省,任奉天学兵营讲师,代理管制,深为东三省总督锡良及赵尔巽赏识。1911年9月,任天津兵站司令部副官。武昌起义后,彭参与北方新军革命活动,利用职务之便扣留清廷购自欧洲、用以镇压革命的大批军火,并献给南方的革命党。1911年底发起成立京津同盟会,任军事部部长,在京津一带从事革命活动。
良弼,系爱新觉罗氏、满洲镶黄旗人。1899年东渡日本学习军事。回国后积极参与清末军制改革,练新军、立军学。历任陆军部军学司司长、禁卫军第一协统领兼白旗都统等职,是清朝满族贵族中不可多得的年轻干才,为清廷所倚重。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他调任军谘府军谘使,主张一手武装镇压革命,一手搞君主立宪以消弭革命。他极力反对起用袁世凯。南北议和之际,袁世凯心怀异志,一面佯装赞成共和、一面迫使清帝退位,以取得临时大总统权位。1912年1月,良弼与傅伟、铁良等清皇族组成宗社党,以拥戴清室、反对共和,对抗革命、罢免袁世凯。宗社党势力在京城猖獗,严重阻碍南北和谈。彭家珍决计刺杀良弼,他曾愤然对其同志说:“良弼,枭雄也,此獠不灭,终为革命大患,吾不除之,人其谓我何!”
1911年12月6日,清室内廷召集王公亲贵秘密筹议南北战事。彭以机会难得,遗作绝命书并嘱咐其随从伍焕章将衣物送至天津民意报馆。26日,彭家珍身着标统制服腰配军刀,乘车到金台旅馆慌称因军事自潘阳来京,并拿出与良弼有师生之谊的崇恭的名片,进入军谘府及良弼的旧宅,未遇。彭即转赴红罗厂良弼的新寓所。守门人说良弼赴摄政王府未归。下午3时,良弼乘车而归,彭家珍上前递名片,乘其不备,掏出腰藏炸弹,向良弼面门掷来,轰然一声,炸弹爆炸,阶石尽裂,良弼被炸断左股,晕厥倒地,弹片触石反射,彭家珍头部受重伤,当场毙命,炸晕的良弼久始苏醒,对随人长嘘道:“我辈军人,死何足惜,吾见政府不可为,故组织宗社党以图挽救,今我死,清室亦亡,刺我者真知我也!”叹息良久,失血过多而死。
良弼死,使清室皇族胆颤心惊,其他反对退位的宗社党人士,纷纷逃出北京,躲进天津、青岛、大连等地租界。亲贵中反对共和的人偃旗息鼓,南北和谈局势急转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