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6800000008

第8章 8 秦始皇开宁夏屯田戍边先河

宁夏古为少数民族游牧之地。先秦时期兴起于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常常渡河南下,侵扰内地,掠夺人畜,使得沿边地区年年不得安宁,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如何消除匈奴奴隶主的武装祸害,巩固北边,成为新兴的秦王朝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虽然蒙恬带领30万大军北伐匈奴,并取得了胜利,但边地荒凉,粮饷难筹,30万官兵的衣食只能依靠内地输送,道路艰难,补给困难,无法长期坚持。一旦大军退后,匈奴骑兵就会乘虚直入,威胁依然存在。秦始皇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北边防御匈奴侵扰的问题,使之长治久安,遂决定在与匈奴毗邻的缓冲地区建立居民点,设置行政单位,迁移军民,屯田开发,以农业解决军队粮饷,以农业支持战争。宁夏平原的屯田戍边,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拉开序幕的。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沿河置44县(或作34县),然后“徙谪,实之初县”;三十五年又“发谪徙戍”。这两次都是将犯了罪的人迁徙到边地戍边,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移民屯田。

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秦始皇迁移3万户人家于“北河(约当今内蒙古乌加河)、榆中”地区屯田戍边(包括今宁夏北部地区)。这些有耕作经验的农民到“河南地”垦殖戍边,充实了边地的劳动力。这“三万家”移民该有10来万人吧。秦政府为了使移民安心生产,还为他们提供土地、耕牛、籽种和农具,帮助他们进行生产。这些移民将内地的先进生产技术、耕作方法带到边地,一面戍边,一面屯垦,对当地的开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都起了积极的作用。由于垦田数量的增加,粮食作物的品种也增加了,几乎与内地相同。经过一段时间的垦殖,戍民逐渐达到自给,也能为戍边士兵提供部分粮食,省却了从内地转运粮秣的艰辛。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屯田军民还利用黄河水利,凿渠引水,发展宁夏平原的灌溉农业,相传今宁夏河东的秦渠就初凿于秦朝。秦王朝当时在宁夏平原的移民屯田戍边,还只限于今宁夏河东地区。

移民屯田、农具改进和兴修水利,恢复和发展了农业生产,增加了粮食收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粮饷基地”的作用,逐步促进了民族的同化和融合。因为历史上的宁夏地区一直是众多民族交往、迁徙和定居驻牧的地区,是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相互联系和交往的地区。

宁夏地区的移民屯田虽因秦王朝的短命而遭夭折,“徙谪戍边者皆复去”,但其开屯田戍边之先河,对后世的屯田戍边政策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从秦代到清代,移民开发和兴修水利成为历代王朝经略宁夏的两项传统措施,时兴时废从未停止过。

同类推荐
  • 炎黄记

    炎黄记

    1272年,北元攻打南宋正如火如荼。南宋内外交困,炎黄正朔已经到了即将消亡的边缘。其时,一个身份复杂的小人物家破人亡,迫于无奈,被逼着走上了救亡图存,挽炎黄于即倒的道路上。英雄?枭雄?敌人?情人?国仇家恨,爱恨交织,成就本书《炎黄记》!乱世里,儿女更多情。笑傲中,意气霓虹生。英雄血,犹未冷。铁骨铮铮,誓要挽天倾!
  • 战斗在古罗马帝国

    战斗在古罗马帝国

    序我所要讲的这个故事的主角名字叫杨云,他与众多虚拟历史架空小说中的主角一样,不经意间回到了古代。不过,其中百分之百的人是回到了中国古代史中,靠着比古人多出千百年的知识和智慧在不同的时期去建功立业、叱诧风云。可我们的这位哥们儿却非常、非常不幸的回到了语言不通、情况不熟、习俗不同的古罗马共和国时代,真是造化弄人啊!那么杨云他在古罗马帝国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呢?各位朋友先不要着急,还是让我们先看看杨云的个人情况吧:姓名杨云性别男党员年龄22岁民族汉学历高中身高178公分体重67公斤未婚性格胆大心细,好奇心强,待人坦诚直率,遇事时有些“坏主意”。简历:高考落榜后,参加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隶属某省武警总队某支队特勤中队,曾任战士、班长、代理排长,复员后回到故乡。经组织分配,在市商业银行工作。好了,各位朋友!咱们闲话少叙,让我们和杨云一起回到古罗马去经历那段难忘的历史吧!
  • 猎鹰——大明卫

    猎鹰——大明卫

    光明总是要在黑暗中才能找寻,希望只要迈开了脚步才能触碰到。一身飞鱼服,一把绣春刀,他们是大明王朝最忠诚的卫士,是冷酷与无情的化身。孤独与他们终生相伴,权力让他们置身于杀戮中。一双手沾染千百鲜血,一个人背负千万人命。所有人都惧他们,都恨他们。可是,他们也只不过是朱家人手中的一颗棋子罢了,想用时用,想弃时弃。他们没有选择的权利,没有人生的自由。有的只是从他们刀下滑落的人头。锦衣卫一个被赋予至高无上的权力与荣耀的职位,可到头来依旧是一颗弃子。朱家的天下,从没有真正的荣耀,有的只是权力的争夺。大明王朝风雨飘摇了几百年,锦衣卫的路到底是光明的,还是黑暗的……一切尽在《猎鹰——大明卫》
  • 吃出个三国

    吃出个三国

    小日子极其滋润的五星级酒店的厨师长林乐,却是做了替死鬼,不过好在老天眷顾,他不仅没死,还穿越到了三国时代,成了汉献帝的厨师长!汉献帝夸他的菜好吃,委以杀董卓的重任。董卓夸他的菜好吃,死在了他的刀下。吕布夸他的菜好吃,成了他的酒肉朋友,陪他打天下。刘备夸他的菜好吃……!!!
  • 闲话北京往事

    闲话北京往事

    本书的作者马天骥先生是个地地道道的老北京人,随着北京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一片片的民房拆迁了,一些胡同和名人故居消失了,老北京的历史痕迹与胡同里生活的民风民情渐渐地淡化了。本书作者以亲切朴素的语言记录了自己童年时亲身经历的所见所闻,还讲述了一些胡同名称的由来与历史故事,展示了大杂院的民风民情,描述了走街串巷的艺人与儿时的玩具,回忆了难得再见到的北京特色小吃……文章写得真实具体,再现了五六十年前北京胡同里、街面上的景象与风情。
热门推荐
  • 婉云夫人

    婉云夫人

    有人说,人的出生不能选择,但是以后究竟要成为哪种人,还是可以努力一下的。但是这话落在穿到了古代家生子奴婢身上的婉云来说,好像有点困难。无故逃家,打死。干活不努力,打死。不会体察上意,打死。作为一个小奴婢,以后会长成一个大奴婢的婉云,命运基本已经对她恶意满满了。不过,即便这辈子差不过也就能够看见未来究竟是个什么走法的婉云,还是深沉的表示,也许,这辈子自己也许还可以,挽救,一下?
  • 真墟

    真墟

    命运,轮回补休,运动补止,来回往复,不至寒秋;生活,如油炸,似火烤,像煎天,如熬地。天地如洪炉,人在其中活,命运易轮回,大道存于心。双手一动天地乱,我自其中乐逍遥。人生活当乐世乐,人生活当乐视乐,人生活当乐食乐。酸亦乐,苦亦乐,甜亦乐,辣亦乐。景色无端五十弦,段一线,可成功。人生悠悠几十载?我不知,人自知。
  • 剑道斩天

    剑道斩天

    三尺青锋持于手,斩尽天下冷眼狗!剑典传承择吾主,天道鸿蒙为吾开!彼岸之路何其远,问鼎巅峰掌生死!等级划分:小灵元、灵元、圣元、尊元、地元、天元、神元、神圣元、真灵!
  • 如果还能与你再相遇

    如果还能与你再相遇

    我从未想过还能和你相见。又或许我从不该放弃与你的联系。而此时此刻我徘徊在分岔路口。我不想再遗失我们之间的美好了。
  • 渺小的创世者

    渺小的创世者

    无聊的中学生发恼骚写写小说,不需要支持--
  • 古代民族史(中国文化史丛书)

    古代民族史(中国文化史丛书)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平屋杂文:夏丏尊作品精选

    平屋杂文:夏丏尊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大汉皇者

    大汉皇者

    一代仙尊轮回重生,以微末之身崛起,成就大汉皇者之名。
  • 若成仙

    若成仙

    修仙,修的是什么?寿命无尽,还是通天之能?一位略懂相术的少年,以过人的心智,在这尔虞我诈的修真界,历经坎坷,谱出一曲逆命仙途。道古禁地、厄仙葬窟、千年秘宗、万古之谜……“若成仙,不如不成仙。”许哲站在无人问津的山峰之上,口中喃喃。若成仙,不作仙!
  • 聊将锦瑟记流年

    聊将锦瑟记流年

    在《聊将锦瑟记流年》中,安意如以她那一贯细腻优美的文笔,通过对于黄仲则诗歌和人生经历的精辟评析,并将其与秦汉以来最优秀的诗人、最经典的诗词作对比,真实重现诗歌圣子不世出的才华、悲惋曲折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