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
1日,蒋介石指挥对闽省第十九路军发动总攻击。
2日,前司法院院长伍朝枢于香港逝世,年四十六岁。
8日,张学良自欧洲返国,经香港抵上海。张在欧洲研究并接受法西斯主义思想,主张个人独裁制。
12,国民政府特任陈仪为福建省政府主席。省府暂设延平。
13日,蒋介石攻占福州,第十九路军向闽江以南退走。
本月中旬,中共中央在瑞金召开六届五中全会。此次会议由博古主持,将左倾主义推向顶点。中央作出打阵地战以决胜负的错误决策,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17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通过《蒙古自治方案》,但蒙古各王公对该方案有异议,请中央予以修改。
20日至25日,中国国民党四届四中全会在南京召开,选林森连任国民政府主席,以班禅为国民政府委员。
21日,蒋介石对闽军事结束。
24日,西藏班禅抵南京,列席四届四中全会。蒙古代表向四届四中全会请愿,要求修改《蒙古自治方案》。
31日,蒋介石离南京赴杭州,部署福建善后。
同日,国民党中常会核准重议《蒙古自治方案》。
2月:
7日,国民党中政会议决:由全国经济委员会、财政部、内政部组织土地委员会。
国民政府任命张学良为豫鄂皖三省“剿匪”副司令。
9日,蒋介石自杭州飞抵南昌,指挥围攻中央红军。
10日,中国军队收复山海关。
11日,蒋介石、汪精卫联合发表通电,重申围攻红军与生产建设要旨。
15日,国民党中常会议决设立党史史料陈列馆。
19日,蒋介石于南昌发起新生活运动,发表《新生活运动要义》讲话,提出以“礼义廉耻”统帅新生活,完成心理建设,发扬民族精神。以后又提出一系列新生活准则,大都是以忠孝仁爱、礼义廉耻教育民众规规矩矩地生活,不能反对政府,并用以对抗马列主义和中共的革命思想。
21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通过《地方自治原则》。
23日,蒋介石电陕、甘两省政府,限期修筑西兰公路。
28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通过《蒙古自治原则》八条,蒙古代表决定接受。主要内容为承认中央统辖权;外交由中央办理;政治经济自治;自治区长官须经中央认可。
3月:
1日,国民政府公布《合作社法》(供销性质)。
伪“满洲国”执政溥仪称“帝”。
7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决议:设立蒙古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特派何应钦、赵载文为正副指导长官,具体负责指导有关自治事宜。
11日,国民政府发表通告:斥责溥仪傀儡政权。
18日,南昌行营召开甘、陕、川、豫、湘、鄂、赣、皖、苏、浙、闽各省行政会议,制定《剿赤救济民众办法大纲》,欲促进军民合作。
29日,中美棉麦借款由五千万美元,减至二千万美元。
4月:
3日,蒋介石通令各省市政府,指示慎选行政官吏,并严其职责。
17日,日本外务省发表反对国际援华宣言,欲独霸中国经济。
两日后,中国外交部对日本政府发表严正声明,予以痛斥。日本外务省随即又发表声明,要求在远东之特殊地位。
23日,蒙古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在百灵庙成立。
25日,中国外交部发表严正声明,不承认日本在远东之特殊地位。
5月:
1日,西南航空公司广龙线开航。
16日,中央政治会议通过《禁烟法三原则》。(只是官样文章,并未实施。)
24日,蒋介石发布《告共匪书》,予以最后“自新”之机会。
29日,交通部决定自6月1日起,实行邮电合并。
31日,国民党中常会决定以8月27日(阳历)为孔子诞辰纪念日。
6月:
8日,日本政府驻南京副领事藏本出走,日本领事为此要求中国政府负责查寻,日本政府并派军舰来南京示威。
13日,国民政府通令各机关,努力推行新生活运动,主管人员应以身作则,为民表率。
藏本于南京明孝陵山洞寻获,据藏本自述,他本人系奉日本政府之命,出走自杀,以制造侵华借口,此事真相,乃大白天下。
16日,杭州《民国日报》改名《东南日报》出版。
21日,何应钦,白崇禧等抵达广州,与陈济棠会商五省联合围攻中央红军办法。
22日,全国经济委员会通过《建设西北计划》。南昌行营通令豫、鄂、皖、赣等省,于六年之内禁绝鸦片。
24日,中共苏维埃中央政府转移福建宁化。
7月:
1日,新生活运动促进会总会在南昌正式成立,蒋介石任会长。
8月:
15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发表关于召开五全大会通告,拟于五全大会中议决召开国民大会,修改党的总章,推进党务,确立施政方针。对此,胡汉民立即起而反对,批评此等议案“无一及于当前救亡之大计”,是“空洞落寞之议题”,接着,胡又著文揭露蒋介石铲除异己,专制独裁,企图通过大会,当党的总理。“五大”之拟议议题,遂告搁置。
9月:
1日,交通部举行全国邮政会议。
12日,南昌行营规定《收复匪区土地处理办法》(此指苏区),将土地仍归还原主。
16日,盛世才重新整编新疆军队,共编二十余团。
23日,国民政府专使黄慕松在拉萨举行册封及致祭达赖大典(达赖于民国二十二年12月17日在藏逝世)。
10月:
3日,国民党中政会议决司法行政部改隶司法院。
5日,蒋介石抵汉口,视察对鄂豫皖红军的“围剿”。
10日,本日晚,中共中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率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直属部队,共八万六千余人,开始大转移之长征,离开中央苏区,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此时,中央军委会主席为朱德,红军总政委为周恩来,红军总司令为朱德,参谋长为叶剑英,政治部主任为王稼祥。中共中央总书记为博古,书记为周恩来,李德(布劳恩)为总顾问。此时红军数量,据李德估计为七万五千到八万一千人,其中有战士五万七千至六万一千名,但一般说法红军尚有十万之众。
13日,国民政府公布《党旗国旗制造使用条例》。
16日,立法院三读通过《宪法草案》。此与以前旧国会宪草无根本不同,惟将三权分立制改为五权分立制。
25日,国民党中常会决议五全大会延期召开。
11月:
1日,导淮入海工程在淮阴杨庄正式开工。
同日,中国童子军总会正式成立(训练青少年之军事组织)。
13日,蒋介石任命何键为“追剿军”总司令。并令桂、黔部队参加追剿长征红军。
14日,“追剿军”总司令部在衡阳成立,共分五路追击中央红军。戴笠派人刺杀《申报》老板史量才。史量才(?~1934),南京人,清末秀才。早年任上海南洋公学教师。后创办女子蚕丝学校。1872年,英国人美查接办《申报》。美查回国后,席子珍接办。席以后又售于史量才。史接办后,创办副刊自由谈栏目,经常发表鲁迅、茅盾、巴金等人文章。同时发表“剿匪时评”,抨击蒋介石围攻红军及其文化围剿之政策。史遂成为蒋氏与党国之眼中钉。蒋本想以暗杀杨杏佛吓倒史量才,逼其改变办《申报》立场。但史不畏惧,仍然对蒋进行批评。此外,史氏又给予十九路军大量军饷,亦进一步激怒蒋氏。蒋遂决心杀史。但史居租界,不好下手,即令戴笠选在史游杭州时动手。
15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尊崇孔子发扬文化案》。
17日,李宗仁、白崇禧抵桂林,策划堵截红军军事。
20日,蒋介石由赣抵南京,向中央报告第五次“围剿”情形。江西省政府将瑞金、石城等六县,列为特别政治区,并拟订《施政建设纲要》。
27日,国民政府明令撤销赣、粤、闽、湘、鄂“剿匪”各路军总司令部。特派顾祝同为驻赣绥靖主任,蒋鼎文为驻闽绥靖主任。
29日,国民政府公布《戒严法》。
12月:
1日,福建“绥靖”公署在漳州成立。
4日,国民政府决定河北省政府由天津移至保定。
5日,国民党中政会议决特任朱培德代理参谋总长。
同日,国民党中政会议决划南京为绝对禁烟区域。
10日,国民党四届五中全会在南京召开。
14日,通过明年11月12日举行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即日五中全会闭幕,并发表宣言。该宣言继续坚持攘外必先安内国策。同时呼吁国联切实尽力维护世界和平,制止日寇侵华暴行。
19日,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邓泽如在广州病逝。邓泽如(?~1934),南洋华侨,在孙中山为革命筹款工作中,立有殊勋,为孙之左右手。中国国民党改组后,邓坚决反对联俄、容共政策,为孙中山严厉批评,邓遂不再反对。蒋介石与邓同样立场,亦受到孙中山批评,但蒋则阳奉阴违。
20日,行政院决定任命刘湘为四川省政府主席。
24日,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南昌行营派遣参谋团入川,督导对红军之围攻作战,以贺国光为参谋团主任,次年1月12日贺抵达重庆。
25日,行政院派刘文辉为西康建省委员会委员长。
本年:较1873年,中国耕地面积增加1%。海关收入为三亿三千四百六十万元,因走私严重,比上年减少四百九十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