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6400000009

第9章 [二]功成身退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保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富贵而骄,自取祸患。功业完成,含藏收敛,是符合于道的自然法则。

老子劝人功成而不居,急流勇退,结果可以保全天年。然而有些人则贪心不足,居功自傲,忘乎所以,结果身败名裂。贪慕权位利禄的人,往往得寸进尺;恃才傲物的人,总是锋芒毕露,耀人眼目,这些都是应该引以为戒的。否则,富贵而骄,便会招来祸患。就普通人而言,建立功名是相当困难的,但功成名就之后如何去对待它,就更不容易了。

“功成名就”固然是好事,但其中却也含有引发祸端的因素。老子已经悟出辩证法的道理,正确指出了进退、荣辱、正反等互相转化的关系,否则便会招致灾祸。因而他奉劝人们急需趁早罢手,见好即收。在事情做好之后,不要贪恋权位名利,不要居位其间,而要收敛意欲,含藏动力。急流勇退是一种睿智的生活态度,君子所重不在结果的功成名就,而在过程中的尽力而为。凡事发展到顶峰,随后而来的就是衰退和败落,聪明的人不会贪图虚荣放不下功名利禄这些身外之物,那样只能羁绊住自己。“功成身退”的思想在今天对许多人来讲已经不太灵验。

它会使人失去积极的进取心,从而满足于现状,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是其糟粕之处。事实上,这里提出的“功成身退”仅是一种退守策略,是指一个人能把握住机会,获得一定成功后名利已有,见好就收。

老子的知足哲学还包括“功成身退”的思想。所谓“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其含义为,过分自满,不如适可而止;锋芒太露,势难保长久;金玉满堂,往往无法永远拥有;富贵而骄奢,必定自取灭亡。而功成名就,急流勇退,将一切名利都抛开,这样才合乎自然法则。因为无论名或利,在达到顶峰之后,都会走向其反面。

急流勇退

急流勇退,也是哲人欣赏的一种明智,古人把这种勇退称为“撒手悬崖”。清代名臣曾国藩可谓深知官场沉浮的人,他在家信中一再地告诫家人“大富大贵,亦靠不住,惟勤俭二字可以持久”“不居大位享大名,或可免于大祸大谤”“家中新居富宅,一切须存此意,莫作代代做官之想,须作代代做全民之想……余自揣精力日衰,不能多阅文犊,而意中所欲看文书又不肯全行割弃,是以决计不为疆吏,不居要任,两三月内,必再专疏恳辞。”但曾国藩的辞职没有获得清政府的允准。

不过历史上也不乏国居功自傲或不甘寂寞招来杀身之祸的名将、名臣。例如韩信,为刘邦打下了江山,感到了自己地位的动摇,却进一步挟兵自恃,要求封假王。刘邦说:大丈夫要封就封真王!果真给他封了王。可是齐地平西汉建兵,刘邦伪称游云梦骗韩信迎接,捕而杀之。辅助越国复兴的大夫文种,不肯听范台对他的劝告,接受了勾践政府的职位,结果被“可与共患难不可同甘福”的勾践赐以利剑饮恨自杀。所以事有可为则为之、不可为则退之,象越国的范蠡,三徙其地,始终保持自己自由人的生涯;唐朝的李泌,以隐士出,对肃宗说,安史之乱平定后,我只要枕着陛下的腿睡一觉即足。为此他坚拒皇帝的提亲,不成家立室,也坚拒皇帝的任命,不作正式的命官,以后果然功成身退,是为朝野上下第一受人钦敬的奇人。作为一种处世的智慧,它不仅仅可以宽解人于一生终结之事,也可以宽解人于一事终结之时。古人云:“谢事当谢于正盛之时,人肯当下休,便当下了,若要寻个歇处,则婚嫁虽完,事亦不少,僧道虽好,心亦不了。”真可谓真知灼见!

盛极必衰,居安虑息

大凡一种衰败的景象往往是在很早的繁茂时就种下祸根,大凡一种机运的转变多是在零落时就已种下善果。所以一个有才德修养的人应当在平安无事时保持清醒的理智,以便防范未来某种祸患的发生,一旦处身于变乱灾难之中,就要拿出毅力,咬紧牙关,坚定信念,继续奋斗以求事业的成功。

《易经》提出“月中则昃,月盈则亏”的道理,这说明天地间万事万物都会由盛而衰,在极盛时已经露出衰败的预兆。所以,人在平安无事时,要保持自己的清醒头脑,防患于未然。

汉成帝曾经游后花园,想与班婕妤同车,班婕妤辞谢说:“看古人的图画时,圣贤的国君,都有富名望而贤明的臣子陪在身边;三代人(夏、商、周)末世的君主,才有宠幸的臣妾在侧。现在君主与我同乘一部车,难道不是与他们相似吗?”汉贤帝听了这些话,很高兴地说:“古代有贤惠的樊姬,现在有班婕妤。”后来飞燕谗毁班婕妤说她诅咒后宫,甚至也咒骂皇上。成帝于是就查问班婕妤。她回答说:“臣妾听说死生由命,福贵在天。自己在德性修养端正,都无法蒙受上天所赐的福分,去做一些邪恶不正的事,又能指望得到什么?假使鬼神有知觉,它也一定不会接受奸邪谗佞的诉讼,如果没知觉,告诉它们又有何用呢?所以我是不会做这种事的。”成帝觉得她说得很有道理,就赦免她,并赐黄金百斤。飞燕娇媚又善妒,班婕妤恐怕迟早被害,于是请求到长信宫去陪侍太后。班婕妤不与君王同车,以致后来到长信宫去陪太后,这说明她在平安无事时保持清醒的头脑,以防止未来的某种祸事发生。当然一个人一旦处于某种灾难之中,就要以顽强的毅力,努力奋斗,以便取得将来事业的成功。

上天的奥秘变幻莫测,对人的命运的支配也很难预料。有时先使人陷入窘境然后又让人春风得意,有时让人先得意一番之后又让人遭受挫折,这些都是上天有意捉弄自命为英雄豪杰的人。因此,一个有才德的君子,当不如意时要适应环境,遇到横逆磨难应能忍耐,在平安无事时要想到危难的来临,假如人们确能做到这种程度,这样就连上天也无法施展它捉弄人的伎俩了。

祸福在人自取,因此,人能求福,也能避祸,求福与避祸也全在自己。得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思危才可以求安,虑退方能得进,惧乱然后可以保治,戒亡然后可以求存。有一次孟子学生问他如何才能使国家免于灾患,孟子的回答很耐人寻味。孟子说那自然首先在于行仁政,但还不仅于此,还要尽力防患于未然。国家无内忧外患,就趁此靖平之时修明政治法典,那样,纵使强大的国家也会惧怕了。这就是《诗经》上说的:“趁着雨未下来、云未起,桑树根上剥些皮,门儿窗儿都修理,下面的人们谁敢把我欺。”假使在靖平时追求享乐,怠惰优游,那就等于自找祸害。

《菜根谭》中说:“爵位不宜太盛,太盛则危;能事不宜尽毕,尽毕则衰;行事不宜过高,过高则谤兴而毁来。”

汉代名将周亚夫以治军严谨有方而被后人称颂,然而当他官爵至权倾一人时,也面临煞星。

西汉文帝时,匈奴即将进犯云中,诸将受命出征。周亚夫率军驻扎细柳,刘礼率军驻扎霸上,徐厉驻军棘门。汉文帝亲临慰劳各军,车驾至霸上和棘门军营时,都长驱直入无人敢阻拦。当文帝到细柳军营时,其前锋高呼“天子驾到。”军门都尉却回答:“军营之中,只听将军命令,而不问天子诏书。”文帝无法进军营,只得让使者持皇帝的信符去见周亚夫,周亚夫才令开门。

当文帝车驾进军营门时,守门士兵又告诫:“将军有令,军营中不允许急驰。”文帝只好让侍从拉着辔绳,让车缓缓而行。到了中军大帐,周亚夫全副武装来参见,并称:“身着军服的人,是不向皇帝行跪拜礼的。”文帝到此,不由自主地肃穆庄严起来。

以后周亚夫官位几次升迁,官到丞相,很受景帝器重。每有重大国事都先与周亚夫商议,而周亚夫也屡次提出异议,阻止景帝的行动。

后来,周亚夫从景帝的言行中终于意识到自己权倾一人,已面临煞星。于是谢官称病,并被免去了丞相职务。

忍受功成身退的平凡

舍不得功成身退,执著于过去的成功与辉煌,结果总是功亏一篑,身败名裂。

《道德经》里有一句话:功成身退,天之道也。是老子的又一智慧经典。一般人舍不得功成身退,执著于过去的成功与辉煌,结果总是功亏一篑,身败名裂。

李斯是秦朝著名的丞相,他为人精明、世故,然而却没有吃透“身退”的道理,结果被赵高陷害惨死。他贵为秦相时,“持而盈”“揣而锐”,但最后以被腰斩的悲剧告终。在临刑之时,对其子说:

“吾欲与若复牵黄犬,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此时他才醒悟,渴望重新返璞归真,过平民生活,但为时已晚。

历史上范蠡则是一位功成身退的正面典型人物。

吴国灭亡后,勾践成了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封范蠡为上将军。

然而范蠡却暗暗收拾东西,功成名就后立刻离开了越王勾践。临走,劝文种“知进退存亡”。

但是文种根本不相信范蠡所言,仍执迷不悟,尽忠为国最后落得自刎的下场。

这只是必然下场。帝王乃九五至尊,岂能容忍大臣高于自己之上,更何况一个能夺江山的军事巨匠。为王为帝为皇者,最忌讳大臣的功劳超过他,最担心大臣的威望在他之上。因为这种大臣篡权越位,杀君为王的可能性最大,也就是说对王位的威胁最为严重。由此,我们也看出,功成身退的睿智。应该说,“功成身退”表现出一种对于历史的前瞻性,以及对于自己生存环境的清醒的、睿智的把握与预测。

人如果怕招灾惹祸的话,心里就会怀有畏惧之心,心里有这种畏惧之心,在做事的时候,就会小心谨慎,远离祸端。中外历史上不知有多少人因为不甘心自己建功立业的辛苦没有得到应有的补偿,或者贪婪更高的名利,当灾难来临时,才幡然醒悟。

刘邦利用着韩信的军事才华,却始终对其存戒备之心,这其实是帝王的通病。天下已定之后,先是将其改封为楚王,以夺其兵权,后找借口降其为淮阴侯。其实,这时候韩信已经感到了危机,如果此时选择身退,兴许能躲过杀身之祸,因为此时刘邦还没有很有说服力的借口来杀韩信。但是韩信又一次错失良机,他一步步走进了刘邦布设下的包围圈,最终成为刘邦的刀下之鬼。

封建帝制下人们以忍得安是一种策略。人莫不爱财慕富,无法忍耐对权势的贪恋之心,而不知畏惧,不懂退步,必然会遭遇灾祸。老子对人生的观察是智者的深邃,这在于他看到人生深层中的人性内核。

功业既成,隐身而退,既是一种躲避灾难的手段,也是一个人知足常乐的修养。比如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功成身退”也是他的人生成功智慧上的一“环”。在40岁时,他成功地推行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创造了福特公司日产汽车7000辆的辉煌。但福特在中年以后就退隐了。他在故乡营造了一个住所,在那里和家人一起过着清闲的日子。他在这安静、惬意的农庄度过了32年安静、舒服的日子,一直活到83岁才去世。

心怀畏惧,必然处处谨慎,能功成身退,不贪图享受,静以修身,必能免除灾祸。该退则退,急流勇退赢得生前身后的美名。何乐而不为呢?

退后一步路变宽

“满招损,谦受益”“功高震主”是古代做官之人的大忌。居功不傲,有了成绩归上司,这才是他们保住官位的精髓。

在与“官场”中人打交道时,尤其是跟职位比你高的人交往时,一定要记住:不要让你的光芒抢了他们的风头。这是职场做人应有的策略,要不然你就会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堵了自己事业发展的后路。

对于许多人来说,人生的最大害处不在外部,而在自己。一旦做出一番事业,就难免要居功自傲,而这样做的下场往往比无所作为的人更惨。

所以,有时我们得学学古人,如张良助刘邦成帝后功成身退,范蠡助勾践灭吴后隐姓埋名,他们不论做任何事都守住自己的本分,知退让之机,绝对不功高盖主,其目的是不招致他人怨恨,不惹来杀身之祸。自古以来,只有那些与人分享荣誉者甚至是把荣誉让给别人的人,才会有一个好的结局。对那些可能玷污行为和名誉的事,不应该全部推诿给别人,主动承担一些过错,引咎自责,具备这样涵养德行的人才算是完善而成功的人。

汉代晁错自认为其才智超过文帝,更是远远在朝廷诸大臣之上,暗示自己是五伯时期的佐命大臣,想让文帝把处理国家大事的权力全部委托给自己。这正是功高震主的表现。唐宣宗初即位,看到功高权重的李德裕,心里忌惮,很不平衡,以至于头发都被汗水浸透了,这与汉大将军霍光为汉宣帝护卫车乘,而宣帝严殚心畏,像有芒刺在背有什么区别呢?

避免功高震主就要知进退之势,要知进退,以下几条必须牢记在心:

一要守法。从历史上看,循吏最易保全。《史记·循吏列传》中,司马迁所说的循吏,就是遵循法规,忠实执行命令,能知时务识大体的臣子。后世人以为只有慈爱仁惠、和善愉快,以仁义为准则的官吏,才称得上“循吏”,那就大错特错了,首先应该是遵守法令,严格地约束自己,这才是循吏的作为。

二不参与。即不把自己的私利参与在自己所执掌的权力中去加以实现。《论语》中有“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即舜和禹真是很崇高啊,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但一点也不为自己。把自己的私利参与在政事之中是很不廉洁的举动,似乎可得一时之利,但最终为人们所厌恶,他的功劳再多、苦劳再大也终会被抵消。

三不长久。谚语有云:“日慎一日,而恐其不终。”身居高位时一天应比一天更谨慎,如同行走在危险的高崖之上,即使自己注意了,能得到善终的人也太少了。所以,位置越高,权力越大,怀疑猜忌的人越多,不可不防,不可不早做撤退的打算。

四不胜任。古人说:“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栗栗危惧,若将殒于深渊。”即身居高位所面临的危险,其惊心动魄得就像以腐朽的缰驾驭着六匹烈马,万分危惧,所以千万不要居功自傲,要时时谦让,功成身退,方可求善始善终。

五不重兵。在古代,功高的臣子如果能够主动交出兵权,那么对君主的威胁就减少了,所以“不重兵”,就是自我裁军,以求自保的意思。

六多请教。三人行必有我师。作为你的上级,他必然有其独到之处,所以在做事之前一定要主动向你的上级请教,倾听他的意见,这样在办事时就有所凭借。

退让不是遇事哆哆嗦嗦,懦弱退却,消极回避,纵容丑恶;也不是挨打一次骂一句“儿子打老子”的阿Q式精神胜利法;更不是你打了我的左脸,我再把右脸送上去的麻木不仁。退让,要有分寸,肚里有度好撑船,退让是为了更好的前进。

从前,有一条大河,河面波涛汹涌。有一天,在河的两岸来了两只小山羊,它们要到各自的对面去。

河上只有一座独木桥,仅用一根圆木搭成。当两只小山羊走到中间时,因桥面太窄,它们两个谁也无法通过,但它们也丝毫不肯相让。于是两只小山羊在桥上打了起来,角对角的顶撞。拼死相抵,最终双双筋疲力尽,都跌落桥下并被河水淹没了。

还有一个小故事是这样的:

古代有个名叫陈嚣的人,他与一个叫纪伯的人做邻居。有一天夜里,纪伯偷偷地把陈嚣家的篱笆拔起来,往后挪了挪。

第二天早晨,陈嚣发现自己家的地盘少了一些,心里想,你不就是想扩大点地盘吗,我满足你。他等纪伯走后,又把篱笆往后挪了一丈。天亮后,纪伯发现自家的地又宽出了许多,知道是陈嚣在让他,他心中很惭愧,于是主动找上陈家,把多侵占的地方统统还给了陈家。

上面是两个有关让步的小故事,一反一正,不用说,其中的道理一目了然。

在形势不利于自己发展的时候,必须采取委曲求全的策略,耐心等待时机,千万不可操之过急。古人说:“小不忍,则乱大谋。”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为了达到它,甘受寂寞和白眼,甚至被朋友亲人误解,都应该在所不惜。

俗话说,“好汉不吃眼前亏。”面对强权恶势,利刃枪口,亡命之徒,你不明智退让,无异于以卵击石,自寻死路。一个处世成功的人,不仅懂得在该动的时候要动,更懂得该退的时候要退。倘若针尖对麦芒,一个劲地以硬碰硬,最后只能落得个两败俱伤,玉石俱焚。完美的退让也是一种胜利,老子曰:“功成身退,自然之道。”他认为,适时的退让是一种非常好的心态。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竞选失败时留下一句名言:“酒店关门我就走!”

退让有时成为一种境界。当你的事业处于巅峰不能再发展,当你的收获已经够丰盛了,资源已经被你利用得差不多或引起某些人敌意的时候,见好就收,急流勇退,这未尝不是一种成功。

同类推荐
  • 轻松生活享受生活

    轻松生活享受生活

    本书阐释了如何才能拥有健康及快乐的法则。内容分为“从做人做事中轻松生活”、“从交际处事中轻松生活”、“从自动自发工作中轻松生活”等七个部分。
  • 智慧背囊:影响你一生的情感故事

    智慧背囊:影响你一生的情感故事

    如果生活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汪洋,故事便是汪洋里飘荡的小舟;岁月是一座望不透顶的高山,感动便是高山上绿荫的草木。最优美华丽的文字,最温馨动人的故事,最睿智的人生哲理,最经典的“智慧背囊”。阅读“智慧背囊”,是一种快乐。打开快乐与智慧的大门,亲吻那带着新鲜露珠,透着淡淡清香的玫瑰吧!拥抱那闪着壑智火花、充满青春气息的人生大树吧!
  • 牛根生教你创业

    牛根生教你创业

    本书主要根据马云、牛根生、俞敏洪、史玉柱等人的创业经验和心得,有针对性地提出科学、合理的投资思维、方法、技术等方面问题,从而更好地找到那些造成创业失误的根源;提出他们创业时解决问题的宝贵经验,让创业者顺利走出困境;旨在以具体事例传承投资智慧。因此,作为这个时代草根创业的代表人物,以及继续在创业路上的先行者,马云、牛根生、俞敏洪、史玉柱等人的企业经营论断或许不能直接给创业者们带来成功,却能给予创业者一个提示,一个视角,一个忠告,一个鼓励,告诉所有创业中的人们,创业其实有很多误区,需要创业者自己去反省和规避。本书将更好地为创业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 做人不要太明白 生活不要太较真

    做人不要太明白 生活不要太较真

    生活和工作中有不少场合都需要你不要去较真,更不能较真。如果你避开锋芒,或许矛盾反而迎刃而解,气氛一下子完全改变,打开新的局面,这才是人活得潇洒的原因所在。做人不要太明白、生活不要太较真。需要的是思想的精深和灵魂的感悟,需要的是摒弃一切奢求、贪欲和妄想,卸掉一切外衣、面具和伪装。学会崇尚自然,返璞归真,让心灵变得更加纯朴、真实。
  • 史上处世非常道

    史上处世非常道

    当我们向前奔跑,看不清未来的时候,让我们回望历史。本书作者以另类视角读历史,即从今天的视角去追怀与审视历史,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
热门推荐
  • 舒口水:新闻深呼吸

    舒口水:新闻深呼吸

    本书撷取的主要是新闻评论节目《新闻深呼吸》栏目的部分精彩篇章,《新闻深呼吸》由浙江经视评论员舒中胜就社会热点话题发表独特看法。
  • 仙煮

    仙煮

    世人修仙,何其艰辛,且不论生死,尘缘足以令众生望而却步。
  • 泼皮小修

    泼皮小修

    且看一个人品低劣的小修士如何滚地撒泼混迹修仙界一起畅聊彩云之南的道地美食,风土人情,讲荒诞的神话故事。
  • 异能萝莉快到碗里来

    异能萝莉快到碗里来

    不要以为萝莉就是无害的,如果你真的这样想的话,那你就大错特错。如果萝莉拥有异能,还是很吊很拽的那种,那你还会这样想吗?作者大大第一次写文,若有不足的地方请提出,谢谢。
  • 海贼王之绅士猎人

    海贼王之绅士猎人

    在下是一个‘任性’的绅士,但这样会显得不可靠。在下是一个‘严肃’的猎人,但这样会显得太无趣。所以,请称呼在下“绅士猎人”。前路困难,吾愿往矣;大海波澜,吾愿闯矣;世之阴暗,吾愿破矣!自由啊~在下要把你牢牢握住!ps:小子乃是新手,文笔粗糙,望君勿怪。
  • 花开无泪

    花开无泪

    她,犹如一朵花,美丽地凋零。再次盛开,她不再柔弱,她要灿烂绽放。
  • 异界枪魔

    异界枪魔

    他是宇宙第一通缉犯,行走在星际间的复仇者,他的双枪是所有外星文明的噩梦!在最后的战争中他与敌人同归于尽,最后穿越到了一个兵魂为尊修炼元力的世界,重生到了一个总被欺负的懦弱少年身上,而这个少年觉醒的兵魂竟然是上一世他所用的双枪!而作为曾经的最邪恶的通缉犯,他将用这个懦弱少年身躯还有手中双枪与这个世界擦出怎样火花呢?
  • 道源封仙

    道源封仙

    岁月茫茫不知路,仙路漫漫道难求!一座不明来历的青铜古塔,改变了慕凡平凡的人生,造就了修真界永恒的传奇。
  • 玄天尊主

    玄天尊主

    一刀一剑平生意,壮志重披英雄衣。刀行剑化通天地,红尘染心卷风云。灵轮聚明台、明镜玄心埃、玄心悟真元、五元天光开、一段刀剑行侠的故事。
  • 嫡女重生:辣手王后定江山

    嫡女重生:辣手王后定江山

    陆氏嫡女,痴心错付,以至满族尽丧。陆云曦指天立誓:若有来生,宁可负尽天下人,不叫天下人再相负,相负之人,定叫他身死族灭,挫骨扬灰!魂归来兮,风云变幻,地狱厉鬼,复仇而来!皇甫昊,你想要的,我必催之!这江山天下,看它花落谁家?一心复仇,奈何惹了“杀神”,自此纠葛不断。“曦儿,你灭了陆家二房。”“.....”“曦儿,你灭了皇甫一族,覆了大佑。”“.....”“曦儿,本王不嫌你心狠手辣,与本王一起定了这江山,可好?”“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