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则生明,唯廉则生威:居家有二语,曰:“只恕则情平,唯俭则用足。”
做官有两条原则,就是只有公正无私才能判断明确,只有清白廉洁才能使人敬服;治家有两条原则,就是多替别人设想心情自然平和,生活节俭朴素家用自然充足。
《郁离子》一书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只老虎追赶一只麋鹿,麋鹿为了生存狂奔不止,仓皇之际从悬崖上跳了下去,老虎赶到了也随着它跳了下去,结果都摔死了。麋鹿从悬崖上跳下去,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前面是悬崖,后边是老虎,向前是死,后退也是死,向前冲去虽然必定坠落,但万一还有一线生的希望呢?也胜过坐以待毙,被老虎吃掉的好。而老虎进退完全可以由自己决定,只是由于贪欲,便忽略了随之而来的危险,结果随麋鹿一起摔死了。
我们知道,“贪”是一种不好的品质,为人贪则坏品质,为官贪则坏风气,为君贪则坏江山。既然“贪”为人所不齿,那么其对立面,必然就是为人所接受的品质,在“贪”对面的这种好的品质,就叫做“清”。
“清”,即清廉,所谓清廉,就是处事清醒,为人廉洁,不利用己身的地位,图谋不法之利。换句话说,绝不接受贿赂,此为“清”。
不为贫贱富贵所动
北宋著名文人范仲淹,一生为官清正廉洁,勤劳奉公,生活节俭。他出身寒微,但受其父范墉的为官清廉,从不奢侈享乐影响很深。他“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从小就立下远大志向,不论贫贱富贵都丝毫动摇不了他的志向。这里仅以两件事来表现他不为贫贱富贵动摇其志,一生俭约的风尚。
范仲淹早年在醴泉寺求学时,家境贫寒,只得每天吃粥度日。晚上,他用少量的米煮成一盆稀粥,到第二天早晨便凝固成块,然后再将粥划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没有钱买菜,他便把少许菜叶菜根用盐水腌渍,切碎了就粥吃。后来,被一位南京留守的儿子看到后,便从做留守的父亲那里拿来一些饭菜,送给范仲淹。过了几天,这位留守的儿子看到送来的饭菜已经变质了,还放在一边一点没动,很不高兴,问他为什么不吃。范仲淹诚恳答谢道:“我并非不感激令尊的厚意,只因我平时吃稀饭已成习惯,并不觉得苦。现在如果贪图这些佳肴,将来怎么能再吃苦呢?”
后来,范仲淹显贵了,仍然“非宾客不食重肉(两份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他依然注重节俭。家人在他的教导下,也衣着朴素,他对家人说:“吾贫贱时,无以为生,还得供养父母。吾之夫人亲自添薪做饭。当今吾已为官,享受厚禄,但吾常忧恨者,汝辈不知节俭,贪享富贵。”范氏子孙个个认真聆听。
儿子范纯仁娶亲之际,范仲淹主张一切从简。当他听说新媳妇将饰以锦罗帷幔时,心中很不高兴,立即传训纯仁:“罗绮非帷幔之物。吾家素清俭,安能以罗绮为幔坏吾家法,若将帷幔带入家门,吾将当众焚之于庭。”最后,范纯仁的媳妇听从了劝告,朴素清简地成了亲。
一生清高恬静的管宁
管宁拒绝公孙度授予的高位,管宁还谢绝了公孙度的挽留,不住公孙度为他准备好的华丽住宅,而决定到人迹罕至的深山定居度日。当时,来至虹东避难的士民百姓多居住在辽东郡的南部,以随时关注中原局势,准备在中原安定之后,返回故乡。独管宁定居于辽东北部深山,以表明终老于此地,不复还家之志。他在入山之初,居住在临时依山搭建的草庐之中。然后,马上着手凿岩为洞,作为自己的永久居室。
管宁道德高尚,名闻遐迩。他在深山定居不久,许多仰慕他的人都追随他而到山中垦辟田地谋生。不久,在管宁定居的地方,居然鸡鸣狗叫,人烟稠密,自成邑聚。
管宁是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的儒生。他以为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按照儒学礼制规范人们的言行。因而,在他的周围聚集了众多的避难者之后,他就向人们宣讲《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的深奥内涵,并且陈设俎豆,饰威仪,讲礼让。他自己则身体力行,以高尚的道德感化民众。在他们居住的深山中,地下水位很低,凿井不易。仅有的一口水井又很深,汲水困难。因此,每当打水人多的时候,总是男女错杂,有违儒家礼制。有时,还发生因争先恐后而吵闹以至械斗之事。管宁看在眼里,忧在心中。于是,他自己出钱买了许多水桶,命人悄悄地打满水,分置井旁,以待来打水的人。那些年轻气盛的粗莽壮汉,见到井边常有盛得满满的水桶排列整整齐齐,个个惊奇万分。他们终于打听到是管宁为避免邻里争斗而为,不由得反躬自省而羞惭万分,遂各各自责,相约不复争斗。从此之后,邻里和睦,安居乐业。有一次,邻居家的一头牛,践踏管宁的田地,啃吃田中的禾苗。管宁没有把牛打跑,怕这头无人管束的牛被山中野兽咬死。他命手下人把牛牵到荫凉之处,饮水喂食,照料得比牛的主人还要细心。牛主失牛之后,到处寻找牛的下落。当他看到自己的牛非但没有被殴打,而且受到无微不至的照料,十分愧疚,千恩万谢地离去了。就这样,管宁以自己宽容礼让的节操感化了周围的民众。他的名声也传遍了辽东郡。原本因管宁不愿与自己合作而心怀不满,进而又对其来意疑虑重重的公孙度,也理解了管宁隐居求志的初衷,长舒了一口气,放下心来。
不贪为“宝”
乐喜,字子罕,春秋时宋国的贤臣。
公元前96年,由于宋国左师向戌的调停,晋楚两大国议和,十四国在宋都召开了停战议和大会。会上,列国共奉晋楚两个“超级大国”作为盟主,签订了盟约,约定:晋楚不以兵相见,同恤灾危,同救凶患。还规定列国要为晋楚两国纳贡。停战议和大会之后,各国出现了一时平静。向戌自恃有奔走发起之功,于是请求宋平公赏赐城邑。平公觉得中原战火停息,列国百姓有了喘息机会,向戌的功劳是很大的,于是写了赏赐其六十邑的简册。
当向戌拿着简册喜滋滋地向乐喜展示时,这位才智明决的秉政权臣却不以为然,他认为军队是威慑敌国,稳定自己国家的力量,兴乱治废都有赖于能打仗的军队,向戌谋求去掉维持生存竞争的武力,不过是一种欺蒙诸侯的行为,还大言不惭请得赏邑。乐喜一时激动,就将平公写的赏六十邑的简册用刀割掉了,并扔在地上。向戌明白乐喜的用意,称颂乐喜是救了自己的大恩人。
乐喜还是一位很注意个人道德行为修养的人。一次,他在自己府邸接待楚国聘使。楚使见乐喜府邸南邻的墙弯弯曲曲的,西邻的水竟然流经府邸院内,觉得不可理解。乐喜解释说,南邻家是户从事皮革制鞋生产的工人,如逼着他迁走,一来宋国买鞋的人将不知道去哪里购买,二来这户工人生活也就没有着落了,所以不能逼南邻迁走。至于西边的邻居,是因他家所处的地势高,我家房子地基低,他家出水流经我家是很自然的,要是禁止人家的水东流,实属不近情理。一番话,使楚使大为叹服,回到楚国,立即上殿谏阻楚王:千万不可攻打宋国。因为宋国国君贤明,而且还有仁相乐喜辅佐,很得人心,要是攻打宋国的话定会失败。宋国正因为君臣同心同德,体恤百姓,故虽然南有楚、北有晋、东有齐三个强国包围,可哪家也不敢轻易进攻它。
作为掌权大臣,乐喜很重视民众的力量。他规劝国君要节制自己的奢望,尽量不违农时,顾及民生的疾苦。当宋国出现大饥荒时,他力主拿出国库储粮救济灾民,同时动员各级官吏郎要向灾民出借粮食。他本人则在出借粮食时不写契约,以示并不求归还。这种散粮救荒的举动,很能赢得民众。
乐喜向来不贪不沾,崇尚节俭。宋国有人获得了一块美玉,非要献给乐喜不可,结果遭到了乐喜拒绝。献美玉的人起初以为乐喜怕宝玉是假的而受蒙骗,便再三陈明已经请行家鉴定过了,确实是块稀世美玉。乐喜听后,淡然一笑说,我以不贪的品行为宝,你是以美玉为宝,我如果接受了你的宝玉,咱们双方就都失去了最可宝贵的东西。由此,乐喜获得了不贪为“宝”的美名。
郅都抗直廉洁
西汉初年,君臣俱欲无为,与民休息,故法禁松弛,号为“网漏吞舟之鱼”,执法严酷的官吏很少。高后时,为了打击刘姓王侯和功臣,重用酷吏侯封。吕氏之乱平定后,侯封即被夷灭。至文景时,被列名《汉书·酷吏传》的人物就是郅都和宁成了。
郅都虽以酷烈为名,但是为官正直廉洁,行法不避贵戚,故《汉书》作者班固称:“然都抗直,引是非,争大体”。
文帝时,郅都任郎官;景帝时升任中郎将。他以敢直谏著名,大臣如有过错,他常常在朝会时不客气地当面指出。一次,他随景帝游上林苑,同行的贾姬在如厕时遇上了野猪,景帝想亲自进去救她,郅都却以宗庙太后为重劝阻景帝,结果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这件事,使郅都受到窦太后和景帝的看重。当时,济南黍氏宗族有三百余家,在地方上横行不法,历任对他们毫无办法。于是,景帝拜郅都为济南太守。郅都到任后,立即将黍氏首恶依法处死,其余只好认罪守法。一年后,郡中路不拾遗。后迁为中尉,行法不避贵戚,列侯宗室看见他都侧目而视,称他为“苍鹰”,连地位尊贵、待人倨傲的丞相周亚夫都对他以礼相待。
郅都虽然行法严酷,但为人有魄力,秉公廉洁,不为私事调发文书,“问遗无所受,请寄无所听”。他常说:
已背亲而出,身固当奉职死节官下,终不顾妻子矣。
后来,郅都因临江王自杀事被免归。景帝又任命他为雁门太守。匈奴畏惧,引兵撤退,从此不近雁门郡。由于匈奴的离间,郅都竟被处死。郅都死后,长安左右宗室多犯法。
朱裳清如水 千古无愧亭
朱裳,沙河(今北京昌平)人,曾当过多年巡按御史,最后官至副都御史,是明朝正德年间一位深为百姓称赞的清官。
朱裳生活非常俭朴,家里连个做饭的伙夫都没钱雇。妻子要分娩了,他照常自己下厨做饭。接生婆来了,看到朱裳穿着身破衣服在做饭,以为是御史家的仆人,就指使他干这干那,手脚慢了还要被接生婆骂两句。朱裳对此毫不在意,甘愿听任她的摆布。等孩子生下来时,接生婆抱着孩子要找御史大人报喜,没料到让自己使唤了半天的那人竟是御史大人,吓得一屁股蹲到地上,刚才那种神气荡然无存了。
此后不久,朱裳出任巩昌知府,被评为吏治天下第一。后来又被调到浙江为官。
在浙江任上,有一天朱裳发现案几上放着张条子。他拿起一看,上面歪歪斜斜地写着几个字“清如水,难到底”。
朱裳知道这是那些跟着他受不了清贫之苦的属吏们,因为不满才写的。他沉思片刻,提起笔来在那行字的旁边写下“清如水,饥杀侬”六个字,意谓为官清明如水,就要饿死你们这些鄙俗的小人了。
朱裳晚年升任副都御史,掌管治理河道事宜。当章太后的灵车途经河道时,朱裳既没迎接,也没给运灵的太监好处,竟然招致一顿毒打。几天后,便死去了。当地百姓几千人罢市抗议,继而对江哭泣,以表达对朱裳这位清官的悲痛之情。
朱裳死后,他家乡的百姓为他修建了座无愧亭,以表彰他为官清廉的事迹,缅怀他“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千秋”的高风亮节。
何远弥尽清白
历代皆有廉吏,但能被称为天下第一者则屈指可数,南朝梁的何远就是其中之一。
何远(470-521)字义方,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人。年少时为人轻脱,崇尚侠义,倜傥不群。梁武帝天监初,他自朝官迁任武昌太守,“至是乃折节为吏,杜绝交游,馈遗秋毫无所受”。武昌人的习俗是汲取长江水以饮用,盛夏之时,何远嫌江水温热,就自己出钱买百姓井中的凉水用,凡不收他钱者,则连水一起送还。此外,何远的日常生活十分俭朴,“车服尤弊素,器物无铜漆。江左多水族,甚贱,远每食不过干鱼数片而已”。看来,夏天用凉井水是何远的唯一奢侈之处了。作为一方的父母官,用百姓的一点井水,实在不算什么,但何远却坚持非交钱不可,似有点小题大做之嫌,但这正表现出何远公私分明的作风,使任何行贿者皆无可乘之机,故史称其“迹虽似伪,而能委曲用意焉”。
以后,何远又担任武康(今浙江德清以西)令,“愈厉清节,除淫祀,正身率职,民甚称之”。吴兴郡太守王彬巡察属县时,诸县皆备下盛宴,且惟恐招待不周。到武康,何远只为王彬准备下干粮、饮水而已。王彬离去时,何远送到县境,进上一斗酒、一只鹅作为临别之赠。王彬素知何远的为人,不认为他简慢自己,反对他开玩笑说:“卿礼有过陆纳,将不为古人所笑乎。”上司来视察,备盛宴加以款待,古今皆同。所以然者,或欲献媚于上,以求高升;或已有劣迹,需上峰包容;或恐招待不周而至上司吹毛求疵;或乘机差派,借此中饱私囊。寻其源,皆从己身前程出发,全不思所食者尽民脂民膏也。且凡属此类官员,皆无一钱出自私蓄。而何远则反之,不仅自己以清廉自持,亦以俭素待上,并不因此而改变自己的操守。
梁武帝萧衍知道何远的政绩后,破格擢升他为宣城太守。“郡经寇掠,远尽心绥理,复著名迹”。后又调任始兴(治所在今广东韶关)内史。何远所到之处,整修街道,清理市容,治郡如营家,故百姓皆为他修建祠堂,四时祭奉,并上表称颂他的政绩。天监十六年,梁武帝特下诏加以褒扬:“何远前在武康,已著廉平,复莅二邦,弥尽清白。政先治道,惠留民爱,虽古之粮二千石,无以过也”。
何远在官时,“田秩俸钱,并无所取,岁暮,择民尤穷者,充其租调,以此为常”。而自己家中,“妻子饥寒,如下贫者”。能如此先居后己,确非一般人所能做到的。因此,“其清公实为天下第一”的提法,并非史家过誉之辞。
何远由一个尚轻侠的倜傥的少年,转变为一个杜绝交游,车服弊素,“绝请谒,不造诣”的清公廉吏,其间的差距,真不可谓小。而他又能始终保持着“轻财好义,周人之急,言不虚妄”的侠义之风,则尤为难得,确应成为后世为官者之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