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5600000072

第72章 蒋介石逝世

蒋介石出身军人,体质硬朗,中年后又非常注重养生,因此其健康状况一向良好。直至1962年,蒋介石的身体健康才出现警讯。4月23日,突然感到排尿不顺的蒋介石,经“荣民总医院”泌尿科主任郑不非大夫的检查,发现患有前列腺肥大症。前列腺肥大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本不足为奇。然而,“总统”排尿困难毕竟不是小事,故“荣总”的医疗小组决定为蒋介石开刀切除前列腺肥大组织。但宋美龄信不过台湾本地医生,而是请来美国的专科医生为蒋介石开刀。然而,此次手术并不十分成功,留下了后遗症。自此以后,蒋介石的健康状况开始走下坡路。蒋介石的治疗报告曾有以下记载:

总统身体素健,少有不适,此因平日生活极有规律,烟酒不沾,养生有道所致。惟自五十一年起,颇有小便不畅之感,经医诊查后,断为摄护腺(前列腺)肥大症,此乃年长者常见之疾病,惟必须施行手术始能治愈。嗣经决定于是年三月间在“荣总”接受外籍泌尿外科专家手术,割除肥大部分之摄护腺。不意于手术后发生尿道炎、便血、尿道狭窄等并发症,此后虽经医生悉心医治,各并发症渐次痊可,以后数年已体健如常,但因慢性摄护腺炎不时发作,虽屡经医治,但无法根除。

1969年9月,蒋介石又不幸在阳明山遭遇车祸,嘴巴、胸部和下体受到强烈撞击。车祸虽未造成致命伤害,但其身体健康急剧下降。至1971年5月,蒋介石的心脏已有明显的扩大现象。而这一年由于“外交”孤立,联合国被逐,蒋介石不仅遭受身体的折磨,还要承受精神的打击。在一连串的打击之下,年事已高的蒋介石终于病倒了,并从此一蹶不振。

蒋介石一生坚持写日记,直至1972年7月21日。从他最后一年多的日记来看,基本上处于重病之中。他在最后一天的日记中还写道:“今日体力疲倦益甚,心神时觉不支。”7月22日,蒋介石病情加重,在中午用膳时突然呕吐,至下午2时竟然昏厥过去。之后,蒋介石再也不写日记了。不是不想写,是写不动了,他的右手萎缩得相当严重,已经没有气力握笔了。对于此次病况,蒋介石的治疗报告是这样记载的:

就任第五任“总统”后一个月,因慢性摄护腺炎复发,医生乃建议应多休息。惟仍日夜辛劳,公而忘私,因之自觉体力不支之感,于是移往阳明山官邸,预备在此处作短期之休养。惟阳明山官邸四周环山,气候常多变化,于七月中旬感染感冒,当经医治授药后,感冒已渐好转。惟七月二十二日午后,突发高烧,经医生应用X光及其他检查,证明因感冒而转为一种抗药性葡萄球菌所引发之肺炎。

自此次大病以后,蒋介石已基本处于休养状态,所有政务都交于蒋经国掌控。只要在台北,蒋经国则每天探望,并向蒋介石汇报。由于蒋介石长期卧病,很多庆典活动都未公开露面,而是由“副总统”严家淦代理主持,因此外间舆论对此难免有所揣测,甚至有人怀疑蒋介石已经不在人世了。

为了消除外间的猜疑,宋美龄曾绞尽脑汁向外界证明蒋介石健康如昔。在宋美龄的安排下,蒋介石曾有几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73年7月,孙子蒋孝勇偕同新婚妻子方智怡到“荣总”第六病房,按照溪口老家的习俗给蒋介石奉茶。当时蒋介石身穿长袍马褂,坐在病房客厅的椅子上,由宋美龄代表蒋介石接受孝勇夫妇的奉茶仪式。宋美龄特意决定选择这次奉茶仪式为主题,对外发表新闻,说明“总统”为最小的孙子主持了婚礼的奉茶仪式,并且对外证明蒋介石的病情正在康复中。

同年11月12日,国民党十一届三中全会闭会后,参加全会的10位主席团成员,在“中央委员会”秘书长张宝树的带领下到“荣总”会客室晋见国民党总裁蒋介石。由于当时蒋介石的右手肌肉萎缩相当严重,即使坐着的时候右手也会因无法控制而不自觉地垂下来。为了掩饰蒋介石右手的缺陷,卫士们在有关部门的同意下,用透明胶胶布将蒋介石萎缩的右手手腕“绑”在椅子的把手上,然后穿上长袍马褂。直到一切处理完毕,才通知主席团成员进场。而医疗小组的医护人员则全员戒备,守候在隔壁房间,随时待命。幸好蒋介石身体略有恢复,精神状态不错,接见得以顺利完成。此次接见,再次向世人证明,蒋介石还很“健朗”。

蒋介石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在1974年秋,那时美国驻台“大使”马康卫即将离任回国。其实,早在一两年前,他就已经几次向台湾当局提出晋见“蒋总统”的请求,但由于前几次蒋介石不是处于昏迷状态,就是病情尚未明朗,不便接见。现在面对马康卫离职返美前的最后一次晋见请求,宋美龄和台湾当局权衡利弊,认为还是接见较好,既可以打消外界的臆测又可以消除美国的误解。为了保证蒋介石能够顺利接见马康卫,宋美龄没有安排专门的“外交”人员作陪,而是由她亲自陪伴接见,并令医疗小组的医护人员在后侧严阵以待。在接见的过程中,蒋介石的表情有点僵化,口齿也不大清楚,而且谈话时气喘吁吁。好在宋美龄在一旁协助,让马康卫“了解”蒋介石的意思,并且适时地掩饰蒋介石的口齿不清和词不达意。

尽管此次接见“顺利”完成,但宋美龄和蒋经国等人很清楚,蒋介石的健康状况已经急剧恶化,病体已经难以康复。12月初,蒋介石突发高烧,经检查后,发现蒋介石肺炎复发,肺部积水。宋美龄不顾医疗小组的反对,延请美国医生为蒋介石施行肺部穿刺手术,虽然手术本身很成功,但手术带来的后遗症却是严重的。当晚,蒋介石的体温就急剧上升,陷入昏睡高烧之中,体温最高时达到41℃。为了给蒋介石退烧,医生只好使用大量的抗生素,并在蒋介石的床单下垫一张进口的冰毯。

对于蒋介石的病况,蒋经国愁苦不已。1975年1月1日,他在日记中说:“元旦,向父亲拜年,父亲在睡眠中,病情颇重,儿心殊苦。”1月9日,他再次写道:“父亲之病,仍无好转迹象。想起前天晚上父亲在病床上以左手紧握儿之右手良久,语音甚低,儿心忧苦。”直至1月11日,蒋介石的体温才有所下降。蒋经国说:“父亲病情经过一次严重的危机,反而有了起色,体温开始下降。”到2月7日,蒋介石的病情有所稳定。2月10日,正好是农历除夕,蒋经国在日记中说:“父亲卧病以来,多次均能转危为安,此乃天意,佑我邦家。”然而,没过多久,蒋介石的病况急转直下。3月26日,蒋经国在日记里说:“父亲之病于今晚八时恶化,经三小时治疗后好转。余宿于病房中。日来余心不定,夜间多梦,不能专心处理要公,烦虑已甚。”

4月5日,蒋经国一大早就到士林官邸探望父病。蒋介石坐于轮椅之上,面带微笑。已经很长时间没见过父亲笑容的蒋经国心中感到非常欣慰。期间,蒋介石向蒋经国询问了清明节,以及张伯苓先生百岁诞辰之事。当蒋经国辞别时,蒋介石还嘱咐蒋经国说:“你应好好多休息。”蒋经国没有想到的是,这是父亲对他最后的叮咛。当晚8时,医生发现蒋介石的脉搏突然转慢,立即施行抢救。8时半,当闻讯赶来的蒋经国再次回到士林官邸时,蒋介石的病情已经开始恶化,“在睡眠中,心脏微弱,开始停止呼吸”,经医护人员数小时的抢救无效,蒋介石于当晚11时50分离开人世,终年89岁。

蒋介石逝世后,蒋经国曾为之守灵一月,并在随后的几年里先后写了许多回忆和纪念其父的文章,如《梅台思亲》、《领袖慈父严师》、《思亲励志报国》、《其介如石》、《风木孝思》等。1978年4月5日,他曾写下这样一段文字:

不记得有多少个黄昏,独坐庭阶,思亲之情,久而愈切,漫漫长夜,不能入睡;不记得有多少次梦中惊醒,仿佛父亲招手慰语,音容一如健在之时;不记得有多少遍瞻仰父亲房中遗物,笔砚书籍,棉衣布被,捧奉抚摸,一股温暖直入心田,而悲怆不能稍抑。

尤其卧室木床,留给我最深的悲痛,父亲养病静卧,我侍疾床侧,父亲握着我的手,默默相对;有时父亲闲话家常,或者低吟诗句,交谈片刻,又复小睡,稍后睁开眼来,看我仍在床侧,引以为慰,此时父亲一笑一颔首,我都明白心意。儿时闻父亲追怀亲恩,每谓“昊天罔极,触景伤心”,我体会不深,而今日我追念父亲病中执手的情景,历历在目,触景伤心,始知为人间之至痛。

可见,蒋介石的逝世,不仅仅使蒋经国失去了一位领袖,更重要的是,使其失去了一位父亲、一位良师益友。在台湾时期,蒋介石与蒋经国父子相依为命,患难与共,而蒋介石对蒋经国的培养、扶持、关爱,更是无微不至,父子间的情感远非“父慈子孝”所能概括。正如蒋经国自己所说:“父亲严而又慈,爱儿教儿无微不至;……父亲对儿作之君、作之师。今日革命在将成未成之际,父亲竟弃儿而去。我父子同离故乡,而今父亲已不在人世矣。呜呼哀哉!”

同类推荐
  • 纵横捭合的外交家(1)

    纵横捭合的外交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伟大的犹太人(下)

    伟大的犹太人(下)

    《伟大的犹太人》介绍了50位犹太人,包括商业家、科学家、政治家、思想家、艺术家,诸如洛克菲勒、巴菲特、海涅、门德尔松、马克思、柴门霍夫、弗洛伊德、毕加索、爱因斯坦等一批伟人和名人,读者都可以从中感受到他们的骄人成就,并获得有益的启示。
  • 总有一个人,你爱如生命:张爱玲的喜悦与悲伤

    总有一个人,你爱如生命:张爱玲的喜悦与悲伤

    本书用散淡清丽的文字完美再现了张爱玲特立独行的一生,她的年少时光,她迷途般的爱情,她在炮火中的洗礼,以及远渡重洋的漂泊,还原一个不在传说中而在我们身边的传奇,走近真实的张爱玲,体味她繁华背后的苍凉。但愿我们都能在最深的红尘里遇见最美的爱情。
  •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Ⅴ)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Ⅴ)

    本书出自古罗马历史学家普鲁塔克之手。书中记载了包括恺撒、安东尼、梭伦等50名古希腊罗马政治家和军事统帅的事迹,既是一部体例松散的古代史,也开了西方世界传记文学的先河,对之后两千年的西方哲学、史学和文学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 耿耿忠心效桑梓

    耿耿忠心效桑梓

    王竹溪,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教育家,被业界称为“百科学者”。我国著名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是王竹溪先生的学生之一。本书以时间为坐标,用翔实的资料、丰富的内容,从从王竹溪先生的人生历程和学术生涯两个方面,叙述他光辉灿烂的一生,使读者对王竹溪先生有全面的了解。回顾先贤所走过的历程,继承王竹溪先生作为优秀知识分子代表的爱国传统,发扬他坚强的信念和钻研的精神,继承他严谨求精的治学理念和教育思想。本书是一部优秀的励志类作品,百科学者王竹溪的人生轨迹更值得当代国人认真学习和研读。
热门推荐
  • 狐魅江山之倾城亦倾我君

    狐魅江山之倾城亦倾我君

    还是那狗血的穿越镜头,为何别人都穿越成大家闺秀,小家碧玉,重要的一点,她们都是人!是人啊!而我林若曦就偏偏穿越到狐狸精身上,算了算了,好在还有美男陪伴,又拥有梦寐以求的法术,想干嘛就干嘛~可头疼的是,美男一多,自己就完全没了方向……(待修正)
  • 嫡女倾城:废柴毒医大小姐

    嫡女倾城:废柴毒医大小姐

    她,21世纪的医学天才,一朝穿越,却成了一个废柴大小姐,父亲不疼,被庶女欺负,被世人看不起.他,是帝国的二皇子,高冷,邪魅,武功高强,是所有官朝女子的对象。一朝相遇,他追,她跑谁说慕容大小姐是废柴?大小姐玩味一笑,辱她骂她?开挂虐渣
  • 明月白衣伴伊归

    明月白衣伴伊归

    幸同根,恨同源,忆平声六载孤年,继余生再续前缘。
  • 象牙塔的囧美眉

    象牙塔的囧美眉

    这是一部反映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的爆笑小说,书中通过描写四个女大学生和其身边舍友、同窗间发生的故事,让大家捧腹大笑。本书内容涉及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非常直观的通过一个个小情节呈现给读者,犹如看电视一般。已经大学毕业的人看过之后会勾起青春的回忆;正在上大学的人看过后会深有感触;没上过大学的成人看过后能够从某种程度上弥补自己没上大学的遗憾;而为大学梦奋斗的莘莘学子们看过后,会更坚定自己的大学目标!加油!!!
  • 化雪剑

    化雪剑

    一心想寻回父亲的陈宇走出了四峰山,山外是一个与四峰山内完全不同的世界,而实力微末的陈宇为了能够尽快的寻回他的父亲,于是他踏上了求索修行之路,于是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 无期囚徒

    无期囚徒

    可道是:心事缠绵遥遥无期,岁月荏苒默默取暖。
  • 一笔定江山

    一笔定江山

    神魔大战,风声鹤唳。万物灭尽,残喘重生。从天生不足之少年,成长为纵横三界之画神。浊酒几壶,真爱几多。能画万里江山,难绘心中美人。豪纵水墨驰骋,惟愿从此无殇。我以留白,对君诠释,清新至死,文艺至极!不求推荐,但求知己!
  • 灵修战神

    灵修战神

    世间有一种花名叫绝恋花,此花生长在万魔窟中,服下此花便可忘记恨忘记爱。一段纠葛千年的绝恋,一段因为阴谋开始的绝恋,一段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绝恋,一段令大陆所不耻的师徒绝恋,爱就要爱的轰轰烈烈,恋就要恋的生死相依,不离不弃!!!
  • 魔幻手机之乖乖兔

    魔幻手机之乖乖兔

    2200年款手机穿越到了孙悟空大战时期,由于没电掉在了2014年李杨的背包里,看李良如何行侠仗义,破坏青牛精和蚩尤的阴谋,如何拯救地球····
  • 狭路相逢勇者胜

    狭路相逢勇者胜

    王子豪,一个在6岁时与父母在火灾中走散,从此变成孤儿。再一次机遇中,获得一本书。改变了他的一生。他慢慢走向黑道,最终统一AH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