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军的政治工作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北伐时期为政工新生期,国共内战时期为政工消沉期,抗战时期为政工复兴期。第一期的对象是北洋军阀,因军阀没有政治头脑,没有政治眼光,没有政治技术,而北伐时期的政工人员绝大部分由共产党员充任,故政工朝气蓬勃,成效显著。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军委会政治部于1927年8月被撤销。不久,成立政治训练部,主导军队政治工作,但其职责仅为宣传与联络,政工沦落为“替军队贴标语”的地步。济南惨案发生后,蒋介石将原因归咎于政工人员贴标语惹祸,遂将军以下之政训机关一律撤销。其后新军阀混战不断,各军离合向背无常,政工完全停顿。对这一阶段的军队政工,时人有过如下评述:
自十七年完成北伐,至二十年“剿匪”,为时三年,可谓整个陷于停顿状态中,其失败原因:一则由于在初创时期,政工制度含有监军作用,因政工人员使用不当,事无巨细,辄取管理与干涉态度,使军事长官对部属失去处分自由,致引起反感;再则中央以共党操纵民运,清共后为正本清源计,断然将民运工作停止,自是政治工作即失其重要的一环,因此政工人员不敢再与民众接触,从而军民隔离,分道扬镳,结果贪污盛行于上,反动派操纵播弄于下,所有过去民众对政治工作人员的信仰与同情,完全丧失;清共后,政工干部减少,部队又加扩充,原有政工干部不敷,乃起用未经训练人员,其缺乏政工志趣与技术,复无党的认识与革命热情,因之本身腐化日益加深,不惟不足帮助部队,反而妨害部队,故于国军克服济南后,总裁乃毅然撤销各级政工组织。
对此,蒋介石也抱有同感。他在1929年2月曾对军队的党务和政工进行检讨:
现在国民革命军军队里的党务和政治工作,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了。党的军队,虽然还挂上革命军的名称,但从前革命的精神和属性差不多全失去了。
军队的政治工作不能做,甚至党务也有名无实,或毫无党务可言。这是什么道理呢?其中的原因:第一,从前做党代表和政治工作的人员差不多都是共产党,或受了共产党理论和宣传影响的人,后来共产党对本党的阴谋暴露之后,因为反对共产党,就对政治和党务工作人员也不信任了!第二,是军队里带兵官长,本来就对党代表和政治工作人员怀有成见,只是没有机会来反对,自从有了反共的机会,他们不仅是对党代表和政治工作人员要反对,连党代表的制度以及政治工作的计划也要全部取消了!……所以后来的政治工作没有一点效力,并且在军队中发生不好的影响!
30年代初,为配合“剿共”,国民党军先后设立海陆空军总司令部“剿匪宣传处”、训练总监部“剿匪训练处”、军事委员会政训处等机构,但国民党军的政工一直处于衰微低落状态。
抗战爆发后,国共再次合作,政工制度再度复兴。1938年2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设立政治部,总管军队政治工作,以陈诚为部长,周恩来、黄琪翔为副部长,下设秘书处、总务厅、第一厅(负责军队和军事学校的政治训练)、第二厅(负责民众运动及国民军事训练)、第三厅(负责宣传)。贺衷寒、康泽与郭沫若分任第一、第二和第三厅厅长。抗战初期,第三厅任用了不少共产党员和左派知识分子,既体现了国共合作精神,也有借重共产党人之处。但与北伐时期不同的是,中共党员没有直接参与战时国民党军队的政治工作。
1938年3月,军事委员会通令:陆海空军各部队一律设置政治部及团连指导员,并规定政工人员的职责为主持军队政治训练,督促军民合作。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的政工机构多次改制:开始是按部队层级,自战区、行营、集团军、军、师、团、营、连,逐级分设政工机构。后鉴于层级过多,分工过细,人员经费缺乏,乃以师政治部为重心,师以上的军、集团军不设实级的政工机构;其后军、师两级的政工机构又多次调整,或军实师虚,或军虚师实。只有战区设政治部和团、连设指导员则基本未变。故战时国民党军队政工大体为:军委会政治部→战区政治部→军政治部→师政治部→团指导员室→连指导员。人员编制,战区政治部一般有上百人,军政治部七八十人,师政治部十多人,团、连数人。随着政工机构的扩大,国民党军队政工人员的数量亦迅速增加。抗战前夕,全国军队政工人员仅3000多人,到1940年初即增至3万人。
1940年,张治中接替陈诚担任军委会政治部部长,主持战时政治工作达五年之久。他认为部分政工人员在对日作战中,具有与官兵同生死、共患难的精神。自1940年至1944年五年间,在湘北、中条山、浙赣、鄂西、常德、中原、衡阳、桂林等八次战役中,政工人员共阵亡434人,受伤492人,失踪560人。但抗战愈至末期,政工本身力量与客观原因相互激荡,矛盾愈益加深,困难愈益扩大,以致缺点毕露,功用尽失。其主要原因,在于政工人员的出路和待遇远不如职业军官。战时职业军官升迁快速,而政工人员则受种种限制,升迁无望。至于政工人员的待遇,表面上与部队长官一致,实际上则显有轩轾,如武器、马匹、车辆等项,均不配给政工人员。由于政工人员待遇低,升迁慢,职权小,一般军官视政工为畏途,不惟高级军官多不愿转任政工,即军校出身之初级军官,亦视政工为毫无出路之工作而加以鄙弃,导致政工干部来源极度缺乏。而现有政工人员觉得个人前途黯淡,情绪低落,不安于位,从而导致政工人才缺乏,素质下降。中下级政工干部补充尤感不易,连级指导员经常空缺,只好由副连长或排长兼任。而连排长因本身职务过繁,多无暇兼顾,以致基层政治工作经常处于空虚状态。
抗战胜利后,在军队国家化的目标下,军队的政工制度日趋衰微。1948年2月,国防部新闻局与民政局合并改称政工局,但军队的政工却一直陷于瘫痪局面。国民党的军队“在思想上失去了重心,在意志上丧失了灵魂,不但不知道如何而战,甚至不知道为何而战”。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后,蒋介石在检讨军事失败时认为,军事的溃败与政工有着密切的联系:自从党代表制取消,政治部改成部队长的幕僚机关以后,军队的监察即无从实施,同时因为政工人事的不健全,故政训工作亦完全失败。……又由于政工人员本身程度的低落,对于主义的认识不够,于是官兵皆缺乏政治训练,对敌作战就意志薄弱,战斗精神完全丧失,尤其对民众则不知爱护联系,甚至恣意骚乱,以致军风纪荡然无存。这种没有灵魂的军队自然非走上失败道路不可。因此,他提出:“从长官公署以至连排,要构成一个公正无私的监察系统,要选择最优秀的干部来充任政工人员,务使命令贯彻,纪律严明。而要做到这一步,首先要从改革政工制度做起。”
蒋介石的得力大将陈诚也认为,必须重建政工制度。他说:“三十八年一年,整个大陆易手,我们研究失败的原因,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军队不能打仗,而军队何以不能打仗?归纳起来,原因有三:一、军官吃空,贪污;二、军中渗入共谍;三、士气低落。因此,进一步研究如何消灭这三种原因,以图恢复军队新生。当时众议咸同,就是重建政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