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1年前当时的文献检索结果看,尚未有以排精为前提条件测定一段时期内内分泌激素浓度规律性(或周期性)变化的实验。于是,作者在2001年5月至6月设计和组织了以男性排精为前提、对男性生殖系统内分泌激素浓度逐日测定的实验。
选择睾酮的理由
实验测定的主要目标是血液中睾酮(T)浓度在排精后禁欲条件下的逐日变化。睾酮是影响精子发生和成熟的主要激素。睾酮是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三个层次中底层的激素,男性生殖系统内分泌激素对精子发生和成熟的调节功能是通过调节睾酮浓度的变化实现的,睾酮浓度与精子的发生和成熟直接有关。睾酮还有反馈调节的功能,能直接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减少LH的分泌。此外,一定程度的血液睾酮浓度变化是能被人感觉到的,所以睾酮是首选的测定对象。睾丸曲细精管中睾酮浓度的测定结果比较直接地说明睾酮浓度与精子发生的关联,但样本取样的技术难度较大;血液中睾酮浓度测定的取样技术要求较低,所以,睾酮浓度的测定选择血液睾酮浓度。
雌激素(E2),垂体分泌的FSH, LH的血液浓度也进行了有间断的布点测定。FSH和LH受其脉冲式分泌形式的影响,检测取样要求分时多次采集,但受各种条件的限制,FSH和LH的仍然都是一次性采样样本,本次实验中只是把它们作为试测的内容。
测试目标和背景资料
实验的目的是要确定是否存在与排精有关的内分泌激素浓度的周期性变化。
对生殖系统内分泌激素的周期性变化研究主要是单纯以时间为参照的研究。在上世纪70年代,Faiman C和Winter J。S。对血清睾酮水平一天中变化规律作了测试,发现一天中激素水平会有一定的起伏。①1996年,M。C Meriggiola等测试和发现了男性促性腺激素和睾酮水平的周年(季节性)变化现象,促性腺激素和睾丸激素在7~8月出现全年相对的高位。
FSH, LH是由垂体分泌的,它们是间歇式脉冲分泌的,每间隔6小时有1~3次的脉冲波动,它们在血液中的浓度是不稳定的。根据有关资料,单个样本的测定误差为±50%~90%,因此,测定时一般要采用多次采样取平均值的方法测得一个平均值。一个平均值的测定,要求至少在连续3小时内多次取样,每次取样间隔20分钟,以多个样本的平均值为准。这样,测定的误差可以控制在±18%以内。
按照生理学或医学实验通常的步骤,一般先进行动物实验,再进行人类测定。但对动物的测定所获的结果,就本实验的目标来说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因为测试的目的是要了解人类的周期,即使动物实验测定有生殖系统激素周期性变化存在,也不能直接说明人类的周期存在和确定人类周期的时间长度;而如果其他类的哺乳动物的检测结果不能发现周期性现象,反过来也不能完全肯定灵长类或人类就没有雄性的生理周期,因此,对人类的测试最终不可能由其他动物来代替。所以,本实验测试直接以人类男性为测试对象。
实验的预期结果是血清睾酮浓度在假设的精子快速生成阶段有一个较高水平的平台,在这一平台出现和回落的前后会有FSH, LH的相应变化。
测试方案
实验测定的时间段是男性排精前和排精后一至二周的时间。排精前数据的测定,是为了确定排精当天的性激素水平,作为基础数据,与排精后第一天的激素浓度作前后对照,以说明排精后第一天是否会出现激素水平的明显变化;此后,连续8~9天测定排精后禁欲状况下每天激素浓度,以测定激素水平是否出现规律性的变化,以及呈什么样的模式变化。
为取得激素平均水平与精液状况的对照结果,对第一组的7个受试者的精液的精子数(sperm count)和活动精子数(motility)进行测定。
受试志愿者共28人,年龄在21~45岁,其中40岁以上只有两人(包括作者本人)。测试分为前后两批,第一批人员共8人,除一人40岁(作者本人),其余都是23岁以下的学生,他们来自农村和郊县,基本上无性经验。第二批20人,20~30岁17人,35~40岁2人,40岁以上1人,都是从农村来到城市的务工人员。
选择来自农村的人员作为受试者,主要是因为中国农村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人们的生活节奏基本上不受7天星期的影响,他们的祖辈不存在按7天星期作息的习惯。受试者中无教徒,因此,他们也无第7天礼拜的习惯。这样可以排除测试结果中受试人员祖祖辈辈长期按7天星期习惯生活、而产生的激素水平周期性变化的可能。
由于精液的质量变化是出现在禁欲的第7天,因此,血清睾酮浓度的曲线形状预期为排精后6~7天时间内有一个高起的平台。为此,第一批8人中的一半受试人员在排精前安排8天以上的禁欲期,并测试禁欲第8~10天的血清睾酮水平,作为排精发生前的背景值,对另外4人则没有禁欲要求。
由于FSH, LH取样难度较大,不能按照要求取样,本次实验中只安排了不连续的单次取样的测试。由于期望测定各种激素的变化情况,所以雌激素(E2)也作为一项测试内容。血液雌激素浓度的测定难度不大,但由于对其在生精作用方面的重要性尚不了解,也只安排了日期上有间隔的布点抽样检测。所有这些测试最终只是采用一次取样的血样做测试,与睾酮浓度测试的样本一样。所有这些测试内容都是在同一医院的同一实验室进行,整个测试实验的所有样本,前后都由同一组仪器、采用同样的试剂进行测试,并由同一组化验人员操作。因此,数据的系统误差可以忽略。
为了避免激素浓度的测定结果受每天24小时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实验测试样本的取样时间固定在每天某一时段,每一受试人员每天都在同一时段取样。
受试人员要求身体健康;遵守禁欲时间表的安排;按时提供精液样品和血样;不酗酒和不泡热水盆浴(高温会影响精子质量);测试日期内无服药情况;不进行剧烈的竞技运动。如身体不适或服用任何药物,必须及时报告。
为了避免无规律的性刺激而影响激素水平的测试,受试者在测试期间的每天上午,避免任何性活动,精液测试的采样时间一律安排在血液的采样时间以后。
测试日程安排
为了测定排精(造成的体内成熟精子的缺乏)是否会引起生殖内分泌有规律的变化,即自然状态下精子的活动变化是否会引起生殖内分泌系统有规律的活动,测试时间的设定是以排精到禁欲第8天的时间段为中心的。
测试分为前后两批。第一梯队8人(小样本组),第2梯队20人(大样本组),每个梯队都分为两个对照组。分为前后两个梯队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实验设计上的漏洞不会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前面小样组在测试中遇到问题可以在后面大样组的测试中改进和调整。在实际测试中,如果LH, FSH一次性取样情况下,测得的数据不能反映任何问题,后面20人的大样组就取消这两个指标的测试,只测试血液睾酮浓度(T)值。如果小样组血液睾酮浓度也没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后面梯队的实验将被取消。
同一梯队中的对照组主要是比较排精与不排精对性激素水平变化的关联,以说明排精与性激素变化之间的关系。两个梯队的两个对照组都是按梯队人数随机平分人员。
每一梯队的测试又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中,一个组的成员在测试前进行了7天以上的禁欲(不包括第7天),并在排精前进行血清睾酮水平检测;另一对照组成员在排精前不要求禁欲。
每个组的受试者又分成2~5人的小小组,各小小组的排精日期(或测试开始日期)错开1~2天。错开受试者的排精日期,可以消除其他因素可能存在的未知周期性现象对测试结果带来的影响或系统误差,主要是7天一星期的休息习惯形成的生活节律或其他时间因素可能带来的影响,以确保测试数据和结果能反映出排精造成的影响和波动,提高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从受试者的角度来说,在时间上有了相对较多的不同时间组的选择。每个小小组的测试日程是根据该组的排精日期确定。所有受试者的排精日期都是预定的,并在规定日期内每天按时测定。
实验时期分为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均为8天左右。第一阶段中,所有成员在排精后连续禁欲8天以上,并每天测定血清睾酮水平(如第8天数值出现异常,则将继续延长1~2天,直到数值连续两天稳定)。在第二阶段,人员对半分为两组,一个组(对照组)成员继续保持禁欲状态,直到第14天;另一组的人员则再次排精,再连续禁欲8天以上。
第二阶段测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通过与第一阶段的对照和两个平行组之间的相互对照,来确认激素水平的周期性变化与排精之间的关联。第二阶段的实验结果可以做两个方面的比较,一是同一受试者两个阶段测试结果的前后对比;二是两个组之间的测试结果可以作平行比照,前后对比和平行对比能充分地证明排精与激素水平周期性变化的关系,说明激素水平周期性变化与时间的延续无关。如果第一阶段的测试没有发现激素水平的任何周期性变化,第二阶段的测试将全部取消,即实验设计失败。第一阶段测试如发现激素水平周期变化现象十分明确,第二阶段受试人员的数量可以减少。
在第二阶段的实际测试中,第一梯队的8人,随机自愿留下4人,再随机分为2个2人的对照组;第二梯队的20人,随机留下了12人,又随机分为2个6人的对照组。按上述计划完成测试。
在整个测试期间,如果一个受试者的禁欲计划被意外的排精所中断,则从意外排精的日期开始,重新进行一个计划时段禁欲和测试。
每个受试人员要求在整个测试过程中,在每天相同的时间取血样。以避免激素水平变化带来的影响。取血样有两个可选的时间,上午10:00-10:30,11:00-11:30.受试者所有的测试必须选择同一时段。
测试方法和统计
血清激素浓度的检测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完成。所有的样本用同一台仪器检测,由同一组人员完成测试。仪器操作人员为实验室专业工作人员,他们不知道测试的目的和用途。
测试的结果表示为平均值(means±SEM)。数据的显著性测试采用方差分析方法。测试日期是根据受试者排精日期为起点的,即按禁欲的第一天、第二天……这样的顺序分组,统计每天的均值,并绘制随时间轴延伸而形成的浓度变化曲线。同时,描绘出每个受试者的激素浓度曲线,以确定每个受试者的曲线模式是否相同。
测试结果
在第一个测试阶段,连续禁欲的第1~5天中,血液睾酮浓度无明显波动,禁欲的第6天受试者的平均睾酮浓度有所上升,禁欲的第7天血清睾酮水平出现一个明显的高峰,28个受试者中,只有一个人次的峰值出现在第6天。第7天的睾酮浓度平均比前5天的底部值提高了45.7%,个体实际增加幅度在17.8%~97.3%,比第5天平均升高34.0%(P<0.01),比第6天高25.4%(P<0.01,见)。第8天的血清睾酮水平明显回落(P<0.01)。
在第二阶段测试中,受试人员总数减少到16人,排精组8人,禁欲组8人。排精组8人重复第一阶段的实验,在新的一次排精后又连续禁欲至第8天或第9天(第8天睾酮浓度值没有明显回落的人,延长一天到禁欲的第9天,以确定睾酮浓度降低),这期间每天测试睾酮水平。这一组所有受试者的睾酮浓度,在排精后连续禁欲的第7天再次出现睾酮浓度的高峰,与第一阶段的情况完全一样。禁欲组在完成第一阶段连续禁欲8天以后,继续禁欲,至禁欲的第14天,每天测试血液睾酮浓度,测试结果没有再发现明显的规律性波动。这两组测试结果在时间上的前后对照和两组之间的平行对照都说明,血液睾酮浓度在排精后会出现周期性的变化,在禁欲第7天出现血液睾酮浓度波动的峰值。禁欲第8天后,不再有与禁欲时间有关的周期性变化。血液睾酮浓度出现这一周期性变化的前提是排精,没有排精,就没有血液睾酮浓度的周期性变化。
测试期间,禁欲失败的共有6人次,其中在禁欲第3~6天失败的是5例,他们的血液睾酮浓度在预期禁欲的第7天都没有出现高峰值。从禁欲失败之日算起,再连续禁欲,至禁欲的第7天,血液睾酮浓度又出现峰值。另有一例禁欲失败在第9天,也通过延长测试日期的办法,重新测试。
第一组的8人中,有7人进行了体外精液的精子数(n)和存活率测定。把精子参数与血液睾酮浓度对照,发现了一些非正常的情况:(1)一例严重少精和无活精子,其血液睾酮浓度(除禁欲第6~8天以外)均低于正常标准,但禁欲第7天的血液睾酮浓度值增幅较大,增值达到200ng/dL以上,血液睾酮浓度达到正常水平。禁欲第7天血液睾酮浓度与禁欲第1~5天的平均值相比增幅达到90%以上,高于平均增幅的一倍以上。(2)一例少精和活动精子率很低,一例精子严重粘连,他们禁欲第7天的睾酮浓度增量都高于平均值。总体上精液质量不能达到正常标准的人数比例较大。
实验结论
从上述实验测试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排精后如没有药物等人为因素的作用,禁欲的第7天必然出现血液睾酮浓度的高峰。
(2)禁欲第7天血液睾酮浓度高峰只与排精有关。血液睾酮浓度高峰是否出现由排精决定,高峰的时间是从排精开始计时的禁欲第7天,没有排精就没有禁欲第7天血液睾酮浓度的高峰。
(3)由于排精是一种没有时间规律的行为,所以,排精后出现的血液睾酮浓度的周期性变化是动态的。从测试结果看,动态包含了三层含义,一是周期性变化出现的前提是动态的,没有排精就没有周期性变化;二是时间上是以排精为时间起点的,由于排精在时间上是随机(或任意)的,所以,男性周期的起始时间是动态的。三是男性周期的进程是可以被后来的排精所中断,后一次排精如果发生在前一次周期进程期间(前一次排精后的7天之内),前一次周期的进程会被后一次排精所打断,后一次排精将引发一个新的7天周期,时间从后一次排精算起。
(4)男性排精引起的生理反应会有相当长时间的影响。雄激素是男性最重要的激素,它有广泛的生理影响,在禁欲的第7天出现血液睾酮浓度的剧烈变化,说明一次排精造成的生理影响至少是7天。①
男性动态周期
根据上述血液睾酮浓度测试的结果,结合已有的精液参数的测试结果和男性生理学知识做如下讨论:
(1)精液参数在排精后的周期性波动。各种测试表明,精子总数等精液参数在禁欲的第7天以前都有一个线性的增加,“在禁欲1~5天,单位精子数量(n),精液量(v)和精子总数(N)”,“这三个参数随着禁欲时间呈线性增加”。然而禁欲第6天,精子数量参数出现一个明显的转折,“从第1至第5天,精液量(v)和单位精子数(n)呈线性增长,后面的日子就趋稳定”,②禁欲的第7天“活动精子比例在禁欲1~6天都持续增加,但在随后的4天出现下降”;“在禁欲7天以后,正常形态精子的百分比出现显著变化”。联合国卫生组织提出的精液测试样本收集规范也与这些报告一致,它要求“在禁欲的第2~7天采样”。这一标准在过去30年里都是一样。这些结果都说明,排精后禁欲的前7天精液参数会出现有规律的变化。但这些变化的生理机制至今仍然不明。
(2)排精后精子快速生成期。精液参数和激素水平两种指标出现周期性变化的前提是相同的,都是以排精为前提和由排精引起的,它们在时间上也是同步的。睾酮对生精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精子发生的启动和维持都必不可少。所以,这两种指标的变化在生理机制上必然有密切联系。
精子总数的线性增长只出现在禁欲第1~6天,直接说明了排精后存在一个精子快速生成的阶段(c)。由于高浓度的睾酮对精子发生启动和维持是必须的,所以快速生精阶段必然有睾酮的增量分泌。因此,当禁欲第6天精子快速发生期结束时,那些多余的睾酮就会从睾丸中排出进入周身血液,形成第7天血液睾酮浓度的高峰。这一推断也解释了第7天的血液睾酮峰值的来源。
血清睾酮的波动也支持精子快速生成期的存在。第7天血液睾酮浓度的升高,会反馈抑制下丘脑(GnRH)和垂体的(LH)分泌,而LH的减少将导致性腺睾酮分泌的减少。这表明第7天以后睾酮的分泌量将会减少。但是,血清睾酮在禁欲第7天以后的水平(不包括第7天)并没有低于第7天以前的水平。这就说明了睾酮的减少部分是在睾丸内部,所以,这反过来说明在第7天以前睾丸内部的睾酮浓度确实比较高,它支持精子快速生成期存在的推断。
生理上来说,排精后有一个精子快速生成期作为代偿过程是必然的。精子的线性增加和激素水平的波动都出现在排精以后,对于这两方面数据的唯一的合理解释只能是精子快速生成期(c)。
禁欲第7天的血液睾酮浓度的高峰是精子快速生成期结束的结果和标志,通过这一高峰反馈抑制了下丘脑和垂体的在精子快速生成期的增量分泌,最终使睾酮的增量分泌得到遏制。这一机制解释了整个代偿过程结束的部分机制。
(3)精子快速生成期的调控。精子快速生成期受到内分泌的调控。血液睾酮水平的波动也说明下丘脑和垂体分泌也必然存在变化。因为睾酮的分泌受到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调控并且能反馈调节,这意味着,排精不仅激起了睾酮水平的波动,也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引起了LH, FSH, GnRH等其它激素的周期性波动,这些激素波动构成了精子快速生成期的调控机制。
(4)男性动态周期的概念。激素水平和精液参数两种指标的周期性波动都是从排精引发和开始的,它们的波动形式和时间长度也都是固定的,这已经表明了男性生理上有一种特定的与排精有关的节律。进一步地,基于上述的分析讨论,我们可以更清晰地描绘和推断出男性周期的概念和特征:排精是周期的起因和开始,精子快速生成期是代偿过程,激素水平的波动是调节机制,精子数量线性增加是快速代偿的结果,这些因素构成了男性周期,它们可与女性周期概念(包括排卵周期,卵泡期,激素波动周期,经期等)相对应。
由于男性周期是以排精为前提和起点的,而排精是可控的或随机的,所以,男性周期适合称作男性动态周期。动态周期的含义包含两点,一是男性周期的出现可以是人为控制的或随机的,没有排精就没有周期;二是前面一个周期可以在其7天进程的任何时候被后面的一次排精所中止,从而开始一个新的周期。“动态”是男性周期相对与女性周期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血液睾酮水平的明显波动出现在第7天,而在第7天以后不再有明显的规律性波动,所以男性动态周期的长度是7天或8天,从排精开始到禁欲的第7天。这也意味着,一次排精在生理上的影响时间至少是7天。
由男性动态周期得出的其他生理学推断
从男性动态周期的这些特点,可以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推论:
(1)男性生理上可分为两种状态,一种处于受排精(或激素水平波动)影响时期,从排精后至禁欲第7天,另一种是不受排精(或激素水平波动)影响的时期,从第8天起至下一次排精。
(2)精子的发生速率是不一致的,排精后有一个明显的快速生成时期,时间约为6天。所以,存在两种基本的精子生成状态,快速生成期和非快速生成期。非快速生成期是禁欲的第7天至下一次排精的时间。
(3)男性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的活动主要是由精子引发的,是从下向上的。快速生精期的结束过程也很可能从睾丸开始。这样的调节方式也说明,男性胎儿雄激素对下丘脑周期中枢的破坏同时,也确立了新的生殖内分泌调节系统——以睾丸为中心的调控系统。
(4)男性生殖系统内分泌的主要作用是调控精子的发生和成熟速率,其主要功能是在排精后形成一个精子的快速生成期。
(5)禁欲第7天,由于睾酮浓度升高,会产生一种幸福感。
(6)排精的生理影响是多方面的。排精可能引起多种激素的分泌强度和浓度水平产生变化,所以它的生理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对免疫,代谢和对智能活动等影响。
(7)附睾中的精子成熟速度很可能是通过附睾中睾酮浓度的不同来调节成熟时间长短。精子通过附睾体部的时间或在附睾体部的成熟时间是不同的,精子通过附睾时间长度不一的实验报告已经说明了这一点①。
(8)附睾尾部成熟精子保存的状态有两种,一种处于禁欲第1至7天期间精子快速生成期的状态,精子活动性较强,但可能寿命较短,一种是禁欲第7天以后的状态,为低能状态,精子的活动能力和寿命在那样的环境中能保留更长的时间。一些结果支持这一推断,“禁欲第6天以后的向前运动的精子总数是增加的,第10天以后仍然没有下降。”②测试的其他结果分析年龄与禁欲第7天的峰值高度似乎呈负相关。年轻人一般第6天就开始升高,第8天很快回落,年龄在40以上的人在第6天上升不明显,第7天明显上升,但峰值高度相对较低,与平稳时期的低谷水平不超过25%。且第8天与第7天保持相似的水平或回落的幅度较小,第9天回落。但受试人员中,35~45岁的人员一共4人,其中40以上只有2人,他们都有睾酮高峰回落滞后的情况。但这些样本数量太少,还不足以得出有统计意义的结论。
为了尽可能保持一个自然宽松的气氛,排精的时间只规定了日期,没有统一规定钟点,因此,实验结果不能反映排精时间差异的误差。
测试第一梯队的8人,进行了多项目测试,其中7人进行了精子体外存活率测试,以了解精子质量与睾酮水平的关系。将这组受试者的精子存活率与他们的睾酮浓度比较,发现禁欲第7天血清睾酮高峰值与禁欲期开始的前5天平均值的变化幅度最大者,是一位少精和无活精的受试者,其禁欲第7天以外的其他时间血清睾酮浓度低于正常值。另有一受试者少精和活动精子率较低,但平时睾酮浓度处于正常值下线附近,第7天的睾酮浓度也明显高于平均值。7人小组中,精液质量不正常的有3人,比例较高,其原因不明,可能与青春期营养和卫生条件有关。整个睾酮测试中,类似的情况有8例,但其余5例没有精液测试的结果。而他们的波动周期与正常人员无差异。
实验中,也对血液中雌激素的浓度进行了日期不连续的布点测定,没有发现有规律的波动变化。但雌激素水平跟短时记忆力似乎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