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中古人对于生殖和性的表述只能是基于感觉经验,要理解神话中的这些内容,只能对照非神话的直白的感觉经验的表述。
就现代医学和生理学来说,感觉是体征或症状的一个方面。一些激素的血液浓度变化可以在生理感觉上产生影响,可以起到兴奋剂那样的作用,它们的作用可以通过感觉体察到。睾酮就是一种被体育竞技运动禁用的兴奋剂之一,它的生理作用可以明显地被感觉到。了解男性对性行为的感性认识,特别是古人对它的感受,对认识生殖现象与7天创世造人神话之间的关系有重要的作用。如果古人对排精后的身体状态变化有感觉的话,就必然会有一些记载和推测来说明。医学和生理学也就有可能解释这些感受。
中国古代的中医是根据感受和经验确定病症和药物的,是一种凭经验积累和分析的古老医学,它来源于感觉经验的积累和分析。它的记述虽然没有现代病理和药理学的明确依据,但是,作为一种感觉经验自述所反映的自述症状来说,它们无疑是有价值的资料。在中医的文献中不乏性生活的感受和经验的有关记载和认识,它们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男性对排精后生理变化感觉上的共同特征或基于生理变化产生的相似感受。
古代中医对排精的认识
中国古代中医和养生之道提倡性生活,但提倡性生活的目的不是泄欲,而是要通过“闭精少泄”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①
中国古典的性医学观念,如同中医的其他观念一样,多是凭感觉和经验而来的。与我们所寻找感觉依据是一致的。另一方面,虽然中医缺乏严谨的实验方法体系,但多人一致的经验和感受,就代表了一种共同的体症,由此就具有了现代科学认可的统计学意义。因此,感受经验的记载在调查受试者的感受时也有相当的科学统计学意义和医学临床症状的描述作用。
中医的理论主要侧重两个方面:保健和治病,性学也是如此。性学中保健方面的观念可以看出对于性和排精的态度,从而分析古人对性和排精的感受,因为对性和排精的态度显然来自于感受和经验。
中国古代性学保健方面有关性生活养生的论述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两条:提倡“动而少泄”和实现“还精补脑”,健康长寿。
所谓“动而少泄”或不泄的意思是,性活动应适当为之,但在性事活动中要抑制精液的射出,以便能固护精液,达到“气力有余,身体能便,耳目聪明”的养生效果(《玉房秘诀》)。这说明古人不反对性生活,认为性生活是有益的,但反对排精。《玉房秘诀》中亦谓:“男女相成,犹天地相生,天地得交令之道,故无终竟之限。”
《十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探讨性与健身长寿之道的专著之一,刻于竹简之上。1973年底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早期墓葬中。由于原著没有书名,马王堆帛书小组根据其问答式编写方式而命名。讨论了十个有关房事养生的问题。与阴阳生万物的创世观念相呼应,两性性关系也被抽象成天地阴阳交合之道来研究。书中主要讨论在处理房事问题时,如何顺应天地阴阳的变化规律进行补养,以防止精气亏损。提出“接阴之道”必须身心安定健康,交接时尽量做到精关坚固。精液不外泄(玉闭),从而保护性功能并达到长寿的目的。
“长生之稽,侦用玉闭。玉闭时辟,神明来积。积必见章,玉闭坚精,必使玉泉毋倾,则百疾弗婴,故能长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长生的关键(稽),在于寻求(侦)固闭精关的方法(玉指生殖器,玉闭即闭精勿泄)。经常做到固护精关(时辟),就会使精神明慧。精与神的不断积累必会效果彰(章)著。精关固护,就必然使精不妄泄,如此则不论什么病都不会发生,因而可以使寿命延增。该书还说:“必乐突而勿写,材(精)将积,气将褚(储),行年百岁,贤于往者。”就是说,在性交快感最强的时候也不泄精,这样精液将会积聚,真气得以蓄积,即使年过百岁,体质也会比以往更强。
古代著作《素女经》和《千金方》讨论了关于房事频度的问题,两者在“闭经少泄”的观点上也是一致的。在《天下至道谈》中说:“神明之事,在于所闭,审操玉闭,神明将至。凡彼治身,务在积精……”。从生理心理学来看,禁欲以后的神明应该是指精神状态变好的情况,是指禁欲一段时期后的感受。
唐孙思邈在先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个人所得,强调房事的关键是还精、补脑、祛疾,他在《千金要方·房中补益》中说:“此房中之术毕矣,兼之药饵,四时勿,则气力强,而智慧日新。然此方之作也,意在补脑的遣疾也,此房中之微旨也。”——第九节闭经少泄中则进一步叙述了“动而少泄”“闭精勿泄”的观点。又述:夫房中之术者,其道甚近,而人莫能行,闭固而已。
《致理篇》论述道:不寒不热,不饥不饱,亭身立体,性必舒迟,浅纳徐动,出入欲希,女快意,男盛不衰,以此为节。
但是,男女“交接以泄精为乐,今闭而不写(泻),何以为乐乎?”古人说:“意爱更重,恒若不足,何以不乐耶(也)。”这里强调了情意之爱的重要,认为少泄或不泄精,常会有性欲未能得到满足之感,这种享乐之趣当更能持久。
从这些记述看,中国古代不论是否提倡禁欲,都主张“闭精少泄”。这反过来说明古人排精后都有不良的感觉。这些感觉使他们认为排精对身体有伤害,不泄有利于保健长寿和聪慧。
对排精的不良感觉《玉房秘诀》则有直接的描叙:“精出则身体怠倦,耳苦嘈嘈,目苦欲眠,喉咽干枯,骨节解堕……”这也是对“闭精少泄”观念原因的直接说明。明代《广嗣纪要》叙述:“一宿数交,初则精,次则清水,其后则是血,败之甚矣”。其描述反映出对排精明显的恐慌感,这样的观点也只能是对排精后不良感受的推测。这样直白的表述在现代医学和保健文章中也非常少见,它们避开两性感情关系,直言生理感觉和感想。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说:“恣意情欲,则命同朝霞也”。《阴符经》曰:“淫声美色,破骨之斧锯也。”这些把禁欲戒色看作保命一样重要的警言,同样也是凭感觉和经验获得的。从中国古代所有中医或推崇性技巧的书籍看,所有作者和技巧都推崇保精保健。这些具体的记载,应该具有医学和生理学征询和调查相同的效果。
除了中医,许多文学作者对排精也有相似内容的记载。在名著《红楼梦》第十二章中,描写了贾瑞由于对王熙凤的单相思遗精、死于“风月宝鉴”前的情节;在《水浒传》中,有西门庆纵欲后双腿发软、不敌武松的描述,这些都说明作者对排精感觉的印象不佳。
担心排精不是中国独有的记载,英国作家克里福德,比肖普在他的《性与灵》的著作中谈到,在现代新几内亚的许多民族中,那儿的男人相信性交会使他们失去元气而死亡,并为此怪罪女人。①
上述的记载和观点都来自感觉经验,这些经验和观点都说明,男性排精后有明显的不适感觉。提倡不排精,把精液与血、与寿命和死亡联系起来,这些负面的推测只是排精后不良感觉的反映,是担心或害怕排精的反映。
这些感觉经验就如医学调查和病人自述的症状一样,是反映实际感受的重要依据。
精液与大脑关联的猜想
古人对精液的另一方面的猜测是精液与大脑的联系。这些观念在上述古代中医中已有明确的说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也提到了精液与大脑的联系。
古代中医相信“闭精少泄”的人,一般都认为可以“还精补脑”,这说明他们感到排精对大脑有影响,“还精”可以补脑,这是提倡“闭精少泄”的一方面理由。这样的观念不是一个人的观点,而是多数中医的观点,是古代中医学倡导的养生法。并且,从这样的观念出发,形成了多种“还精”的技巧。《玉房秘诀》说:“还精补脑之道,交接精大动欲出者,急以左手中央两指,却抑阴囊后大孔前,性事抑之,长吐气,并喙齿数十过,勿闭气也,便施其精,精也不得出,但从玉茎复还上入脑中也。……皆得一二百岁,有颜色,无病症。”这就是说,在夫妇性交过程中,当男方有射精感觉时,急用左手中、食两指按压阴囊后肛门前的会阴处,停止性交的活动,张口吐气,精液便可回归入体液内而上补脑髓,可延年益寿,面色润泽而无疾病。中文精神的“精”就是精液的“精”,在古文中一般精液就称为“精”,而神在精神一词中,意为外表的气色。精指内涵,神指外相,两字是关联的。为什么会认为精液不排出就非要回到大脑去,精液为什么会被认为与大脑有关呢?中医得出的结论一般来自于一些实际的经验体会,即这样的经验可能来自排精引起的身体不适感觉,以及对精神和智能的影响;不排精的经验使他们觉得可以“养脑”,“面色润泽”就是指精神面貌,这些体会和经验就可能是“还精补脑”观念的客观基础。因此,这些“还精补脑”观念很可能是实际养生经验和体会的反映。
无独有偶,古代人把精液与大脑和灵魂联系起来的不只是中国人,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被认为是生命科学的创始人,他开始从解剖知识来认识人类身体和机能,他认为精液中包含了非物质的元气(pneuma)灵魂源(soul source),灵魂是从大脑经过骨髓和睾丸(只是精液容器)传到并保存在精液中。这也是基督教教会要求教徒禁欲的一个原因。在这个观念中,大脑与精液也被联系了起来,且提倡禁欲。其原因可能是精液象脑浆那样是有限的,被认为是不可替代的。亚里士多德的时代不可能从解剖学了解到精液与大脑之间相关联的证据,那么,他为什么也把大脑(或精神)与精液联系起来呢?一种需要是解释新生命的感觉和思想的来源,即灵魂的来源;第二种需要就是他与中医一样,需要面对和解释一些感觉上的经验,排精后为什么会有明显的不适感。所以,解释感觉经验的需要很可能是这一结论来源的一个重要原因,即亚里士多德与中国古人一样,同样凭感觉经验认识到了排精与大脑活动之间的联系,他需要解释这些感觉的来源。
人体结构上,生殖器官与大脑是两个相距很远的部分,这种两者相关联的观念在现代被许多人认为是没有依据的迷信。为什么古人会把这两个部分联系在一起?
古人对排精与大脑之间联系的猜测也只能是基于感觉经验,排精存在着广泛的生理影响,这种生理反应很可能与女性周期的内分泌活动那样,影响到大脑的活动和身体多方面的感觉。生理上的感觉在医学上可以是一种重要的症状,这些感觉经验至今没能得到科学的解释,这说明医学和生理学上对这些问题尚未有充分的了解。
男性的性不应期
男性排精后存在一个性不应期。性不应期是马斯特斯(W·Mas-ters)和约翰逊(V·Johnson)1966年在他们的《人类性反应》一书中提出了“性周期”的概念。他们认为男性在性生活过程中有四个过程或阶段:性唤起、性平台期、性高潮和性不应期。马斯特斯和约翰逊是一对美国性学家夫妻,在上世纪50年代,他们在华盛顿大学的实验室里开始了人类性反应的实验测试。性不应期是指男性达到性高潮消退(排精)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外部性刺激都无法再勃起和产生高潮。这是一种十分明确的体征。不应期的时间长短可以从几十分钟到几小时,取决于多种因素,如男性的年龄、性活动的频率等。不应期不只见于人类男性,在其他所有的雄性动物身上都存在。女性的性反应过程没有不应期,不应期是男女两性在性反应中最大的不同点。
男性性性不应期在生理学意义上就是性不适期或性功能消失期,不应期是一种明确的体征。这种体征与上述男性排精后的不适感是一致的。当处于不应期,没有任何性感觉时,生理上的感觉必然是十分空虚的。所以,性不应期是男性排精后生理上不适感的一种客观证据,从这个意义上说,玛斯特斯夫妇的实验结果支持了古代中医对男性排精后不适感的描述。
性不应期是一种有统计意义的生理现象和规律。玛斯特斯夫妇的实验说明,不应期是出现在排精以后的一种规律性的生理现象,是排精后的一种生理反应。所以,排精后的不适感是一种普遍现象。另一方面,这种规律性说明,性不应期很可能是内分泌剧烈变化的一个表现,即排精或体内成熟精子存量的减少可能引起了内分泌激素的一系列剧烈变化的反映。
本章结语
本章对人类男性生殖方面资料的搜索研究结果,使我们得到了男性生殖生理学方面的一些详细知识,也发现了这些知识体系中的一些空白或缺陷,这些都给我们的研究带来了明显的启示。
(1)从男性学知识中,发现一个生殖方面与第7天有关的周期性现象:排精后禁欲第7天前后精液参数出现明显变化,但这一现象的生理原因仍然不明。
(2)虽然对男性生殖内分泌系统复杂功能已有很多知识,但尚未对这个系统如何调节精子的发生或何时发挥调节作用的说明,所以,也没能对排精后精液参数规律性变化的现象作出解释。
(3)对男性排精后感觉方面资料的搜索结果表明,中医对男性排精后的不适感有许多记载,这种不适感的表述可以从“性不应期”现象得到支持,并且,这种不适感可能也反映在生理和心理的其他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