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5100000013

第13章 一体多质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祖籍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世代官宦。其父诸葛珪泰山郡丞,叔父诸葛玄豫章太守。孔明早孤,赖叔父抚育成人。十四岁那年随叔父至豫章,逃离战火纷飞的故乡,自此故乡就成了梦境与回忆。不久又随叔父辗转流徙置于荆州,投奔刘表。此间,全国军阀混战,唯荆州境平民安,各类人流入荆州者达十余万家,其中有不少鸿儒硕学,盖数以千计。因刘表在荆州开学馆,求儒士,定经注,俨然一片“稷下”气象,成为当时全国的学术重镇,为后来的魏晋学术培养了人才,打下了基础,自然也给社会输送了许多政治、军事等方面的人才。诸葛亮在荆州,深被其泽。各种思潮,各色人等,齐集荆州,不仅活跃了思想,尤其是给正在成长中的诸葛亮等才俊提供了全面的素质教育。他十七岁时,叔父去世,因家庭生活,他定居隆中,边耕边读,经过十年苦读,他不仅学识大进,而且“卧龙”之名远扬,在刘备“三顾”之后就成了他的股肱之臣,直至离世。

诸葛亮亲眼见到了战火对苍生带来的灾难,又受到诸子各家思想的浸染,自己又从小历经苦难,确立了独特的理想人格。这种人格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也带有深刻的时代共性。其主要表现如下:

一、出世与入世:真隐与诚仕。中国文人,其生命的旅程始终缠绕着一个核心课题:出处。是出世,逍遥自在,还是入世,步入仕途。面对这个问题,诸葛亮的行为告诉我们,他既是一个真正的隐者,也是一位真诚的仕者。这两者表面上是矛盾的,真正的隐士似乎是绝对不出仕的,而想做官的人也是不会真隐的。但是儒家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就基本解决了此一难题,加之道家的逍遥游的境界,可仕可隐,就成为如诸葛亮这样的达士所取的人生目标。

可以说,诸葛亮的隐是真隐。虽然他在隐之前,已经做好了建功立业的各种准备,所谓“身怀利器而待时”,但是他应该也做好了长期隐居的思想准备。他的《出师表》述其早年志向时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生于乱世的人,有待机而飞之念,完全可以理解;有终身隐逸之想也是可以理解的。他在隐居期间,并没有利用社会关系去上层活动,更没有交接权贵祈求富贵,而是在垄亩静静躬耕达十年之久,若再隐一两个十年,人生也就差不多了。他在《诫子书》说:“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此“明志”“致远”既可理解为儒家的“不朽”,也可以是道家的畅神适意。对青年诸葛亮来说,两种人生之旅都是有可能的,他绝不可能如急于功名的人那样,一有机会就迫不及待地出仕。所以,刘备的思贤若不是真诚委心,他是不可能随之出山的。刘备“三顾”,他才肯相见,不是一般的自高身份,而是试验刘备的诚心而已。因为对诸葛亮来说,一旦同意出仕,他将委命于此。事实上,他对刘备的信任,以“鞠躬尽瘁”报之,完全是不顾个人得失,因此他的出仕也是真诚的,尽心竭力的。

二、机心与木讷:精明与自然。所谓“机心”就是在观察、分析和判断事物时所显示的深入与准确,并且能以权变与机巧作出灵活反应的心理能力。诸葛亮显然具备这方面的素质。他精通诸子百家之学,尤其是兵学,不仅有理论,也有数十年带兵打仗的经历。刘备给刘禅的遗诏说:“可读《汉书》《礼记》,闲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余明侠先生引述了这段话以后说:“诸葛亮亲手抄写《申子》《韩非子》《管子》等法家之书及《六韬》兵书,说明他对这类书籍的造诣甚深,因而十分重视。”诸葛亮在后世的主要形象就是“足智多谋”,可见他的“机心”是很突出的。其本传说刘表的长子刘琦因其父亲爱少子,自觉身处危险而向诸葛亮求自安之策,但是他“辄拒塞,未与处画”,这可以看做“木讷”,或曰“默”。当刘琦与他在高楼饮宴,让人抽去梯子,并听到刘琦说:“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末?”他不能不说了,但是这明显是人家私事而自己又是寄寓在刘表辖区,机变能力很强的诸葛亮就说了一个计策:“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刘琦立刻明白了,后来果然得脱险地。这件事情中,诸葛亮的表现可谓机心与木讷并见。他早就有了安琦良策,机心自有;但是一直没有说,以免给自己带来危险,显示木讷。刘琦的安排他事先不知,但到了此时此境,他能立即作出恰当回应,机心突出;言到意至而并未明说,而是借了一个春秋时期晋文公与其兄弟的类例来说,也好似未说,正如木讷。诸葛亮的一生中这样的表现很多。例如刘备在关羽被杀后,怒气冲冲地发动夷陵之战,结果肯定失败,历史上有许多人的意见,或赞成或反对,但就是没有诸葛亮的意见。这不太可能散佚的,应该是他确实没有明确表明态度,因为他有想法而不能说,这样不说也是机心与木讷的共同体。历史上有名的空城计与不赞成魏延先攻取长安之计对照着看,诸葛亮的这个两面性就很清楚了。诸葛亮平时少言寡语,自己家务也很少关心。在他的文集中,除了关心孩子的品德修养等以外,对家庭生活竟无片言只语,这种表现可以说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贡献给了刘氏,也是体现“忠心”的根本措施,因为诸葛亮在与刘备的关系方面,既是不可或缺的,又不及关与张那么亲密与久远,不如此就容易引起别人疑虑。带有自然色彩的木讷之中显示其“精明”。机心是他精明和智慧的必然结果,而木讷又是精明与自然的结合。只有机心和聪明,缺乏应有的木讷,那么在充满聪明人与愚蠢者的世界,他就会受到妒忌与排挤,或者自己隐显失度而遭殃,孔融不乏聪明,但是最终以悲剧告终就是实例。他依靠这种特别的智慧与显隐适度,使他在竞争激烈、关系复杂的政治圈里没有人能危害他,甚至大多数人“心服口服”,他的这种特征,很具老子的“大智若愚”的色彩。

三、严峻与疏阔:苛条与顺性。无须我们举出大量例子,几乎众所周知诸葛亮执法如山,制法严密。他深受先秦法家思想影响,对法家也是深有研究。这方面的史实很多。如本传所记:“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阵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励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至于其所立兵法条例,至密至细,执行至谨至严。特别是斩爱将马谡一事,充分体现他的“一断之于法”的精神。因过而斩大将,在蜀国史上少有,而且是爱将;相关人员也受到严厉处罚,张休、李盛两名将军也被杀,陈寿之父为马谡参军,受髡刑;宿将赵云也被贬为镇军将军;丞相长史因马谡兵败逃亡,也免官。王平在此次表现突出,被提升为参军。诸葛亮在治军行政中始终如一地贯彻“法治”思想,制定法度严密,执行严厉,因此人人都明白必须依法行事,虽罚亦服。这种精神与行为的效果就是蜀国以一偏远弱小之地,竟然可与强大的魏国抗衡,远出于孙吴。

一般严峻者同时也琐碎,因为至密至细常常会让人主要精力放在细密的事情上。这样的情况在诸葛亮那里得到了合适的调节。因为他严密的同时也有疏阔。所谓疏阔,就是注重大略,抓住要领,忽略小节,提纲挈领。这种风度首先表现在他对天下形势的把握上。一番《隆中对》,阐明的并不是如何扩军、练兵、课税等等具体细致的操作措施,而是大谈目前的天下形势与可能的发展趋势,刘备现在的急务。这显然是略其细节而举其大端。他的《诫子书》也很有特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比较一下刘备对刘禅的告诫:“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余,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射君到,说丞相欢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闲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区别不仅在于文字多寡,主要在刘备细密,连读什么书都一一列举,而诸葛亮仅以“静”“俭”“学”数端教子,要在修身、养德,其余则不足言。真是大要明确,小节不计。也许刘备的话更加感人,但是抓小丢大,言语琐碎,难得教子要领。所以诸葛亮能成就大业,因为他既有战略家的统摄眼光与能力,也有实践家的细致入微的严谨审慎。

四、神妖与凡人:杂术奇计与常人心怀。诸葛亮在后世被看做智慧的化身,特别聪明的代名词,在《三国演义》中被塑造成出神入化近乎“神妖”一般的人物。学术界当然清楚这是人们以夸张手法想象的结果。问题是,为什么会把诸葛亮神化成这样的形象?这不仅仅是人们“善良”的心愿而已,应该有现实的基础,即真的诸葛亮本人具有发展成这种形象的前提。诸葛亮博览群书、知识渊博是当时人的共识。《三国志》本传说他“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其中的“工械技巧,物究其极”尤其特别,这是一般文人所不屑,也确实不务的,而诸葛亮却都力求精通究极,这就是他成“神”的关键。三国时期的马均在科技史上有相当的地位,但是人们一般不会注意,甚至在“学而优则仕”的时代还会看不起他的“不务正业”,诸葛亮精通此道就不同了,因为他“正业”务得很好,再务精其他就“神奇”了。从《诸葛亮集》中我们约略可知,他对政务、军务、经济等大务都很有造诣,这已经足以让人佩服了。他口才很好,出使不辱使命,辩论舌战群儒,文章气势磅礴。而他的《作斧教》《作匕首教》《作刚铠教》《贼骑来教》《作木牛流马法》《八阵图法》《算计》《二十八宿分野》等著作,在古代只有张衡等极个别的文人著作中能看到,一般文人著作中是没有这类著述的。张衡主要在天文与地学两个与一般人生活比较远的方面有其著作,并有实践,而且是他责任所在。诸葛亮是丞相,是军师,但是他同样具有这么多科技专业的知识,而且在战争与实际生活中有出色的运用,这不能不让当时人,以及后代的文人百姓感到惊奇,将他“发展”成神仙一般的具有特异技能。再说,诸葛亮的故乡齐地本是海滨道士产地,神仙方术战国时期就很流行,他小时候习其技术也在情理物理之中,但是搬到荆州、西蜀去,人们的感觉就大不一样了,况且还是文武全才!诸葛亮还能啸,这也不是一般文人所能的。可以说,历史上的诸葛亮本人就具备了文人所能有的各种知识与素质,还具备了一般文人所没有的自然科学的技术和能力,因此言其“神”就毫不奇怪了。

不过,诸葛亮毕竟是真实的人物,因此也必定有“人”的现实性。这一点以往人们常常不很重视,其实这也是很重要的,是认识其“全人”所必须的。诸葛亮确实有世俗的一面。例如他与徐庶情感深笃,在徐庶去了曹营还经常询问其状况,可见他对友情的珍视;他哥哥诸葛瑾在东吴,他们公务上各效其主,但是对他思念与关怀也是时时在心;刘禅是个有名的庸弱无智者,在刘备兵败白帝城,临终时,诸葛亮对刘备夸奖说“欢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无非是让临死的刘备得到些安慰而已;还有给关羽的信件,言羽较张飞、赵云为优,其实也是为了满足关羽的虚荣心才说的。这些实例,就是具有浓厚世俗之情,活生生的诸葛亮,是超俗飘逸的诸葛亮的另一面。如果忽略这一面,那不仅不是全面的诸葛亮,而且他的神奇的一面也会逊色。世俗的一面,使得诸葛亮能够应付现实中种种复杂纷繁的事务与人际,而其“神奇”的一面才有施展的可能与条件,因为一个距离现实太远的人,不可能在现实中有其表演的舞台的。诸葛亮在世俗与超俗两方面都有其恰如其分的表现才能,因此既在现实中获得了足够的尊重与权威,又给自己创造了表现神奇的客观条件,成就了介于神妖与凡人之间的人格形象。

同类推荐
  • 男人大逆袭

    男人大逆袭

    讲述一个男人顶着天,立着地,维护世界和平的故事!
  • 鬼武士玄石

    鬼武士玄石

    日本平安时期,尚未出师的阴阳生晴明以独创的方法,花了巨大的代价,弄出了一个特殊的“式神”——玄石。结果这家伙用控制式神的法术完全应付不了,仅仅作为一个妖怪出生了,晴明很无奈……“算了,凑合着办吧!反正又不是第一次演砸了”这就是晴明和他的恶鬼徒弟之间的故事。
  • 雄汉再起

    雄汉再起

    每个人都有个三国梦,当然我也不例外,我读史书读到光武中兴时,激动异常,读到东汉末年的时候,就叹息不已,我一直在想如果在东汉末年再出现一位扶大厦于将倾,解黎民于倒悬的汉室宗亲,使大汉得到延续,那是多么伟大的壮举啊。三国是一个热血的年代,是一个风云变幻的年代,是一个视人命如草芥的年代,同时也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这里良将如云谋士如雨。一首临江仙唱尽了多少英雄往事,有让人脍炙人口的也有让人厄尔惋惜的故事情节,故此我对三国情有独钟,不忍舍弃。我读了好多三国类的作品但是我发现了个问题,就是大多数人都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使一些历史上很出色的良臣猛将得不到重用,使我很惋惜,故一时手痒,挥笔写下此文,小弟是第一次写东西,希望各位路过的高人前辈多多指点一下小弟,小弟在此不胜感激。谢谢。
  • 诸子百家之纵横天下

    诸子百家之纵横天下

    这是一个充满纷争的时代,人才辈出的时代,百家争鸣的时代,诸子百家思想的光辉照耀着这个时代的进程,诸子百家的弟子搅动着这个混乱的时代,也无不被这个时代的洪流所淹没,诸子百家何去何从?敬看《诸子百家之纵横天下》。
  • 遗梦千年·寻秦

    遗梦千年·寻秦

    卫龙是一位历史系高校毕业生,毕业后没有立刻参加工作,而是留校参与研究有关秦始皇之死的历史课题。阴差阳错中他在考察时穿越回秦朝。依靠自己的运气与贵人的帮助,逐渐走近秦始皇,并走上了一次惊险的旅程……
热门推荐
  • 都市最强高手

    都市最强高手

    隐士高手徐守飞,厌倦打打杀杀的一切重回都市,可是一心想要过些清静生活的他,却忽然发现自己身边聚集了女神级美女老婆、暴力警花、熟美的办公室主任、淡雅的大学导师、清纯的小秘书,冷艳的黑道美女等一系列的各色极品美女,最要命的是每一个女人的身上都带着一堆甩不掉的麻烦。
  • 荔镜记荔枝记

    荔镜记荔枝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鬼道

    神鬼道

    人们常说,人鬼殊途,但一个半人半鬼之躯的少年,却执意要学习神术,他到底是否能突破这个界限!
  • TFBOYS相遇三位千金

    TFBOYS相遇三位千金

    三位千金遇见了当红明星组合TFBOYS,他们一见钟情,但是,爱情的路上遇到了许多坎坷,他们还是克服了。
  • 神尊魔帝

    神尊魔帝

    陆玄天,天生荒脉,却资质平平。自小受尽族人冷嘲热讽,被冠以“废柴”之名。然而,偶然的一次奇遇,让他洗脱平庸资质,一飞冲天,成就诸天神魔至尊!“神又何碍,魔又何妨,我自逍遥神魔两道!”身驻两大魂魄,一神一魔,开启荒脉,成就荒体,且看自古最强体质如何重振起名。苦学两派功法,亦正亦邪,笑傲正道,独霸魔宗,且看道体双修如何称帝诸天万界!
  • 江湖客麒麟

    江湖客麒麟

    江路云低糁玉尘,暗香初探一枝新。平生不喜凡桃李,看了梅花睡过春。【撕破虚伪伪装,重回荣耀之路,这是一个人自走自路的成长,也是一个另类的江湖】江路云,人称鬼见愁,佛见忧,恶霸让路,人人摇头。南渡后三十四年,王朝在暗涌流动下依旧有着勃勃生机,横空出世的少年一脚踢醒沉睡的江湖,往日的羞辱与荣耀逐渐浮出水面。镇西大将军为何身死金陵?杀手祖师爷身藏何处?不可一世的王朝大跋扈竟是皇帝的亲哥哥····庙堂睥睨,染指江湖。献上一个斗智斗勇,绝不唬人的故事。
  • 青春明月剑

    青春明月剑

    都市武林,江湖未死,门派暗立。明朝建文帝长子,朱文奎,带着巨额财富穿越到了现代,成为武艺无双、情义无双的无双公子。普通高中生叶胜英,突遇变故,卷入这场纠葛奇诡的历史迷雾中。江湖人问,谁能突破“剑二十二”,将自己的名字刻到万剑碑上?小儿女只道,“人生若能得到一位知己,足可笑听楼外风雨”!
  • 一梦楼兰——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一梦楼兰——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子俨,下月我便是代王妃了,忘了我吧。”嫣儿含着泪说。“我们离开吧,回我的楼兰,管他什么两国交好,我只要你。”他搂住嫣儿,死死地,不肯松开。“你是楼兰的王子,是将来最有可能成为王的人,你的子民需要你,而我,不需要了。”说罢,她使劲掰开他的手,向内室走去。他一气之下,跟了进去,狠狠把她推到了床上……
  • 情意绵绵:首席前夫谁怕你

    情意绵绵:首席前夫谁怕你

    我爱的人不是我的爱人,他心里每一寸都属于另一个人。——题记夏安诺最后悔的事情便是因为自己的家势而嚣张,若不是这样,她的男人有岂会跟别人滚床单;而她最庆幸的事情也是因为她的家势而嚣张,若不是这样,她又岂会知道她的男人只是爱上了她的钱!世间上最无力的事情不是看着自己的老公跟他人滚床单,而是,当你还选择原谅的时候,才知道,所有的不堪都是他一手策划。当自己最爱的人拿着刀架在脖子上的时候,她却第一次没有哭......夏安诺对着面前这个跟自己毫无关系的男人一脸媚笑,心却如同嗜血般,早已干涸地没有颜色。“蓝景生,我和你,早无夫妻关系!”
  • 修仙大恶人

    修仙大恶人

    好人活的太累,倒不如做一个货真价实的大恶人,每天装装逼,修修仙,再勾搭几个小妹妹。萌萌妹子,清纯玉女,高冷圣女,闷骚魔女,还有主人家里乖巧可人的大小姐!赵修的生活惬意极了!若有坏人傻逼来犯,二话不说,一把杀猪刀教他们明白所有道理!我嚣张,我跋扈,但我的心中自有天地。任世人敬我,畏我,辱我,恨我,我自恶亦有道,不改我枭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