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固定资产的投资和其他投入,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加大投入的幅度又受国力的限制,起码不能导致通货膨胀。另外,在有限的加大投入幅度的情况下,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保证战线不拖得太长,就要用有限的资金投入,重点解决某些建设项目,而不能平均分配资金,全盘推进,纷纷上马。
90年代以来,经过1989年的治理整顿、压缩过大的投资规模之后,全民单位投资于1990年第4季度恢复增长:1991年比上年增长24.3%,1992年比上年增长29.5%。城乡集体单位投资自1991年恢复增长,当年比上年增长31.8%,1992年比上年增长43.3%。1993年全国国有单位投资总规模比上年增加51.8%,更是10多年来一个投资增长的峰尖。
这么大的投资规模,并未收到预想的经济效益。自1990年底以来,新开工项目迅速增加,在建规模迅速扩大,项目小型化趋势明朗。这样分散的投资状况,把国家重点项目的建设速度拉下来了。1992年1—8月,全国15万元以上新开工的施工项目总数已达83807个,是1988年以来最多的一年。截止1992年8月底,全民单位基建项目平均每个项目计划投资仅328.6万元,比上年的389万元又有所下降。在这种状况下,中央项目投资仅比上年同期增长16.1%,而地方项目则增长49%。由于审批权限年自1992年不断放宽,地方项目激增,这是在情理之中的。但是却拖了国家重点项目的后腿。这么多的项目都要上,资金难以满足,受损失的自然是中央项目。1992年上半年,国家按合理工期组织建设的161个重点项目只完成年计划投资的35.4%。主要原因是资金供应不落实。这是开工项目过多所必然造成的恶果。
众多项目竞相上马,就难免出现“一哄而上,成批倒下”的状态。1993—1994年,杭州的大小酒楼、饭店突然升温,猛地增加了上千家,而且装璜一个比一个豪华。有的仅装修一项就投资300—500万元。一哄而上,市场有限。现在,这些酒楼、饭店有80%在惨淡经营,月月入不敷出,赚钱的极少。其他行业也出现过类似的问题。上马项目过多,不但影响中央重点项目,而且自身效益也不好。这种投资倾向是不科学的。
解决上马项目多、投资分散的问题,是一个宏观调控的问题。目前,国家已采取了有效的宏观调控等措施,解决这一难题。
第一,改革投资体制,合理地确定中央、地方、企业各类投资主体的决策权限和责任,实行谁投资、谁决策、谁承担风险,切实做到权、责、利相结合。以经济手段控制项目数量。
第二,筹集资金用于国家重点建设。财政预算内、银行贷款、专项建设资金,利用外资筹资渠道,都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导向,加强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资金投入。用更多的资金投入交通、通讯、能源方面的建设。
第三,引导外资投于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鼓励外商投资于油田、煤矿、电站、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等基础建设项目。
第四,确立中央重大技术引进项目中,保证国家重点项目的导向,即交通和能源。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国家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汇编了1993—2000年需引进技术和设备的重大基本建设与技术改造项目210个,仅交通、能源、邮电就占了106项,其他20个行业104个。这就保证了重点建设项目。
第五,提高经济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及时提供足够的市场信息,从而提高投资的科学性。
(刘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