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2800000016

第16章 16 努力做好每一件事

北大教授张颐武说:“一个章子怡,比一万本孔子都有效果。”我很赞同张教授这句话。这是一个信息的时代,尤其是各国的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五彩缤纷,一个国家的精神和魅力,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文化传播来向世人展现的,要想让一个国家的文化精神风貌登上国际舞台,谈何容易?这就需要借助诸如电影电视这样的现代传媒体,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文化。

我们知道,中国电影享誉世界就是因为有像张艺谋这样优秀的导演,有像章子怡这样优秀的演员,他们通过努力把中国的影视文化带到了全世界。当然,张颐武拿章子怡来比孔子,其实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对本土文化如何走向世界的一种思考。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不是通过一两部电影就能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最其码通过章子怡,世界也多少了解了一些文化,对中国某些领域的成就刮目相看。章子怡在美国享有极高的声誉,她能在美国这样一个强势文化的国家有如此的大影响,这是具有时代气息的中国影视文化向世界影视界的强劲推进。我们不能否认如巩俐、章子怡以及姚明这样优秀的人物给中国文化建设创造的成绩和带来的实际意义。

就连德高望重的威尼斯电影节组委会主席马克·穆勒先生居然面向全世界的镜头公然向章子怡屈膝下跪,这更说明白了章子怡在国际影坛的声望,这是对她至高无上的赞赏和肯定。章子怡为何会在国际上享有如此大的声名?这和她自身的不懈努力和作为一个演员的自身能力、素质等分不开的。优秀的演员表现在影片中的心情态度,是克制的和内敛的,选择的是诗意的象征的技巧和手段,引发的也多是观众丰富、复杂的感受和评价,但是我们还是能够清楚地感受到章子怡的态度,还是能够明白地了解她的愿望:她希望我们从她的表演中看到什么、收获什么。

章子怡凭借一部《我的父亲母亲》的电影把自己推销到了世界。无人不被影片中章子怡的形象所震撼。这背后,她付出了多少辛酸和辛苦却鲜为人知。为了拍好这个戏,在张艺谋安排下,章子怡去河北农村体验生活,她说:“在那里的老乡家寄养了两个多月,每天就是喂猪、挖土豆,做很多农活。还给他们煎油饼,因为在戏里面招娣要做的。老乡还特别得意地说,‘我们家有一个都市来的保姆’”如果说章子怡的演技了得,这不是固有的演艺天赋给她的,而是她辛劳的付出给她的肯定和赞许。

演员与生活的隔膜,造成了技巧大于生活和形式大于内容的问题,自始至终都是演员在投入放情地演出,所以能看到人物的清晰可辨的面孔。章子怡对人物的惆怅和伤感心情的深刻理解,对她们的无助和盲目的生活的深切体察,在每部影片中都表现的深入细致,她跟自己的人物一起痛苦,一起承受内心的希望和绝望带来的欢乐和煎熬。在这个过程中,有感人的爱,也有揪心的痛;有深深的眷恋,也有淡淡的感伤,但是没有怨怼,没有颓唐。总之,女性特有的细腻和儿童才有的纯真,给她的表演带来一种温柔而纯粹的品质。

担水、送饭、倚门而待的时候,章子怡那一套套娴熟的表演无不让人惊叹。作为一个演员,章子怡对社会生活采取了积极的态度,并去了解整个社会生活的复杂状况,而这种了解不是外在的、远距离的,而是具有“体验”的性质,这种体验引起了她心弦的震动……这不是她仅仅对生活外在形式的体验,而是她自己情绪、情感的体验,是一种最细微的心理上的体验,正是这些东西成为了她在影片片中最重要、最感人的地方。

章子怡是诚实的,她确实只演自己懂得的事或熟悉的事,而这就需要她要花费很长时间去努力体验生活。再某些影片的人物饰演中她表现得比一般演员更成熟和老道,她会以自己的方式穿梭一些连导演都意想不到的表情或姿态,她的演技往往是把一个人物在粗糙的基础上再加以刨光,每每以尖锐但又不乏同情、冷静但又不乏诗意的方式表演人物的灵魂——演出她们的悲哀和卑微,演出她们的愚騃和粗俗。

章子怡在电影《十面埋伏》中“牡丹坊”的独舞,让观众拍案叫绝。为了更加入戏和逼真,章子怡还专门找了一个盲女跟她一起生活,她说:“因为要学盲,每次拍电影前必须要静下来两个月,去体验生活。”从她的主演的影片中可以看到,章子怡强调客观的社会生活对于现实主义演艺的重要性,只有借助演员个人的丰富而深刻的体验,外在的现实生活才能被真正了解,才能变成真切的表演内容;而个人的体验也不再局囿于个人的范围,从而获得了巨大的社会意义,引起广大普通观众的兴趣和共鸣。

在一个新潮迭涌、乱象纷呈的影视环境里表演,其实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因为病态地求新求变的风气,很难使人沉静下来,很容易使人谋虚逐妄,很容易使人蔑视规范和拒绝传统。章子怡演戏非常细腻,她很注重人物细节上勾勒和刻画,尽力做到表情以及动作、语气更为细化和真实,章子的角色大都是平民化的,我们都能看到她栩栩如生的表演,仿佛影片中的每一个生活场景都是她亲身经历过的,这种逼真的程度,往往能把观众置身于影片当中去深刻体会,而观众看她的电影,总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就说明了她在演艺工作中,更关心的是世俗的现实生活,使她对生活中的残缺和苦难,有刻骨铭心的体验,对人性中的庸俗和丑陋的一面,有深入的观察和认识。

章子怡在演技上到底有一些什么样新鲜而完美的经验呢?就拿《茉莉花开》来说,不难看出,她赋予了人物简洁的语言形式与朴素的表演方式以神奇的力量,努力让人物在生动的故事和真实的生活场景里,显示自己的性格和内心世界;让观众通过客观的形象和画面与人物相遇,既感受到丰富的诗意情调,又体会到演员的心情态度;同时在她演的影片中,栩栩如生的人物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演员到底是为谁在演出?在那些新潮演员看来,表演从来就是一种不需要对象的自我满足过程,因此为自己表演就成了表演的充分理由。而在另外一些演员看来,提出为谁表演这样的问题,就意味着对演艺自由的粗暴干涉,就意味着用功利主义的粗重的绳索捆绑影视的手脚和诗神的远翥高翔的翅膀,就必然要导致影视的异化。应该说这样的忧虑并非没有来由。当然,如果“为谁表演”的诉求不受人道主义原则的制约,那么,影视必然要罹受可怕的灾难,表演就会被异化为一种狭隘的功利性行为。

但是尽管潜存着这样的危险,“为谁表演”依然是一个有必要时时提起的问题,因为“为谁表演”并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具有道义色彩的人道主义命题,是和表演的意义生成与价值建构密切相关的基本问题。章子怡多以身边的世俗生活中的人生世相作为表演的辅助,通过她独有的气质,能赋予它们以丰富的诗意和人情味;她更感兴趣的是如何通过在电影中认真的表演和人物的塑造等切实的手段,改变现实生活中那些小人物的教养和气质,也正是她的这种令人陶醉的诗意情调和美好品质,使她的表演艺术在观众身上激发出了高尚而深沉的爱的情感。

去年章子怡拍了《艺伎回忆录》,表演中,巩俐的激情、创造力等等都让章子怡受益匪浅。其中有一场戏,巩俐要扇章子怡一个耳光,章子怡笑言道:“那时是真打,打之前,大姐说怎么办,你这个巴掌大的小脸,我怎么下得了手,我说没关系,你就打吧,大姐就说,好吧,反正咱们尽量做到最好,拍少一点。结果一共拍了五条,回家卸完妆一看,大姐的手印还在脸上,我开玩笑说,现在我知道她的手有多大了。”章子怡主动请打,真有点黄盖的勇气和气魄,其实这也完全可以找替身来完成的,可是章子怡没有,她为了不失真,为了让表演更生动,是着着实实地挨了巩俐5记耳光。一个演员对艺术、对观众、对自己、对影片本身等等,这种负责的精神,着实令人感动。

章子怡虽然挨了巩俐真正的5耳光,但她将演技的真实表现天才地、创造性地推进到了一个后来者几乎难以企及的高度,她很清楚,要想演好每一部戏,是偷不得一点懒,搀不得半点假的。她要求自己扮演的精细、准确、生动、逼真;她要求自己表演的客观、真实、入情、入理;她要求自己要站在观众面前,要求自己有能力让观众通过观看,进入到影视剧情的世界,与影视中的人物一同欢乐,一起流泪。

恨同爱一样是她的一种基本的情感形式。但是本质上讲,仇恨乃是一种消极、有害的情感冲动,尤其是褊狭的、阴暗的、无所不施的恨,更是会给她带来灾难或留下不快的记忆。我想,她应该将仇恨控制在理性的手中,应该将它引向宽恕,引向和解,并最终引向爱。

同类推荐
  • 胡适说:文学与历史

    胡适说:文学与历史

    大半个世纪,胡适一直饱受争议,但不妨碍他大师的地位。他是中国现代思想史承前启后的第一人,是倡导文学改良的第一人,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真正的自由主义者。本书精心编选了胡适在当时即引起很大反响的散文随笔精要,也最易于大家把握的篇章,阅读本书。不但能让您能窥见胡适先生思想宝库中闪烁的数不清的珍宝,也彰显其治学、为人、处世的大师风范。
  • 你了解全世界,却不了解我

    你了解全世界,却不了解我

    我每天在这条街上遇到无数个人,只有你一个人用这样的方式和我打招呼:“人要往前走,不可以经常回头看。”可是我不回头就看不到你,回头,就会摔跟头。你不知道,我甚至想要离你远一些。你不知道,你了解全世界,却不了解我。本书收录了作者拥有极高点击率和广泛好评的随笔日志,以青春励志、男女情感、异国生活,成长经历为主要内容。既接地气,又有人文情怀。以其犀利幽默,诙谐风趣、时而冷静、时而温暖、时而治愈的笔锋去描写作者身边朋友,以及作者自己的故事,以轻松幽默的笔调慢慢的讲诉给读者。
  • 古代情诗名篇五百首

    古代情诗名篇五百首

    中国古典诗歌内容丰富,蔚为大观,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情诗(词、曲)又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代情诗名篇五百首》从中国古代的名家情诗中,精选五百余首,对于各位作者的生平做了简要介绍,同时对于诗歌也进行了解析,帮助读者对历代名家情诗进行鉴赏。
  • 2007年中国精短美文100篇

    2007年中国精短美文100篇

    本书是《2007年中国精短美文100篇》,书中所选文章均为我国2007年度最有代表性的美文。选录追求挑选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本书主要内容有:《22年前的24小时》、《漠风雕镂的“古城”》、《黄河边上的那条白狗》、《记一件有意义的好事儿》、《长山(外一篇)》、《南中国有个叫周庄的水乡》等作品。
  • 蓟轩诗词

    蓟轩诗词

    前一个集子《画虎居诗词》迄1996年9月。这个集子包括自1996年10月到2003年5月这六年半我的诗词作品,略加删选,存约500首。这期间我移居北京蓟门桥附近,新居名“蓟轩”,就给此集取名《蓟轩诗词》。博学的中石兄告诉我,据《说文》,蓟是古帝尧之后之所居。原来搬进了古大圣人的老家。
热门推荐
  • 大小姐的近身小道长

    大小姐的近身小道长

    这是关于一个正直勇敢的小道长,下山闯荡美利坚的励志故事。这里没有富家千金,没有美貌空姐,没有制服丝袜,更没有什么阳光海滩比基尼、灯红酒绿热辣party!没有,绝对没有!打死你我也不会承认有的!
  • 如果永远都不再见

    如果永远都不再见

    还记得你在上海对我说的那声再见吗,我没听清,我以为你就次一别,我们再也不见。
  • 千古不变

    千古不变

    上古世代的神级王者之魂重新择主,圣兽降临,黑暗来临,三界共存亡。
  • 黄门

    黄门

    江湖市井,一些流传下来的规矩和手艺几近失传。一个偶然的木牌,让尘封了十六年的往事重新提起。赵枫,易家黄门的后人,在追溯往事的真相中却发现自己卷进了存在了上千年的市井恩怨。到底他的命运会将如何?且看正文……(书友群:495566535)
  • 青魄

    青魄

    阴阳逆转,乾坤碎;炼狱深渊,幽海滔;灰侵红尘,前路断;寂灭灾劫,万古空。末世难,劫灭化虚无。------------原书名《青魂》,被注册了就没办法了
  • 时光洪流里的你我他

    时光洪流里的你我他

    18岁的顾曦在上大学前又一次走在了高中三年不知走过多少遍的道路上,汽笛声仍在,绿了的法国梧桐也还在。身旁三三两两的穿着校服的学生走过,却不再有熟悉的面孔。汤远,傅炎彬,我们都要好好的!
  • 心动在这个仲夏之tfboys

    心动在这个仲夏之tfboys

    其实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去介绍这部小说因为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嘛!如果愿意来看的,就来吧!本人也是第一次写,没有什么经验,我的语言组织能力比较差,所以写的不是很好,请读者大大见谅哦!有什么意见也可以提出来哦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套路。
  • 等闲笔墨

    等闲笔墨

    《等闲笔墨》所收44篇作品,依题材内容编为5辑,或念亲友,或记往事,或悟人生,或品新作,以真情实感娓娓道来。见解独到,语言简洁,文风朴实。彰显出作者一贯的创作风格。“撷文论”收录了几位方家对作者长篇小说《烟火人家》的评论,珍为它山之石,意在激励自己,感谢文友。
  • 久伴不如酒伴

    久伴不如酒伴

    【我只不过是想和你好好的,想要和从前一样,但最后我还是伤了你的心。――幻冰】【我终于明白一味的退让,只不过是给自己带来双重伤害。――流研】她们的亲情,爱情全都因对方而破裂,她们都还回的去从前吗?
  • 初恋遗落伤

    初恋遗落伤

    『暹罗猫·Club』苏云把林枫甩了,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也是个悲伤的故事!她和他,之前是朋友;后来是恋人;现在是陌路!三年前,林枫在燕都第一公园的长廊里,吻了苏云!也是那一吻,吻开了二人的恋爱,在不知不觉中确定了关系!当然,这一切对于苏云来说,到的太过突然,太过猛烈,太过不知所措!也就是在那一瞬间,林枫那火热的唇贴上去的时候,苏云清楚的记得,自己的手不知道该往哪里放,还有就是嘴巴不知道该不该张……只是,不等她再多想,林枫就已经兵临城下了,接着就是火热的攻势,而苏云也就不战而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