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1300000012

第12章 人物形象的理念化倾向

林语堂有感于西方工业社会中的人为物役、人性异化,企图从和谐的、理想的文化环境中寻找人性失落的原因并加以补救,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林语堂塑造的人物形象难免有“理念化”、“类型化”的特点。他将人物抽象为几种人格模式:道家的自由超脱人格,儒家的典雅守旧但仍唯义是守人格,佛家的慈悲人格,及道儒释融合的人格、中西互补的人格(其中有所侧重而不是平均用力)等。他还常常直接介入叙事,给人物贴上标签,如姚思安是“真正道家的圣贤”595,老彭是“禅宗佛教徒”596,杜忠是“儒家信徒”597等。这样,小说中的人物难免呈现出单纯静止的凝定性,成为一个个简单的文化符号,或儒家人物,或道家人物,或佛家人物,或东方文化代表,或西方文化代表。作家总是以单纯的行为方式表现人物在各自不同文化观念影响下的独特人生方式、单一性格特征,人物成为静态画面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丧失了长篇小说描写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特长。现代小说十分强调人物性格的多层次与多变性。在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对于人物个性化的探索,成为一个小说家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从斯泰恩到普鲁斯特,许多小说家都把对个性的探索选作了自己的主题。”598正是在这种背景中,我们所熟知的小说人物个性化的观念、个性与共性统一的观念、人物性格的丰富性与复杂性、人物性格的发展,以及恩格斯的“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论断等都被广泛接受,典型成为中西方文学中一个经典性范畴599.在用小说发现人的存在的过程中,人物性格是展现人的存在的最为重要的工具,所以可以说,小说对人物性格的侧重,不仅是为了反映生活,更重要的是为了展示对生存的“发现”。作家通过行动来揭示人物的面貌,为了展现个体存在的独特性而展示其性格的独特性和丰富性,“通过行动,人走出日常生活的重复性世界,在这一重复性世界中,人人相似;通过行动,人与他人区分开来,成为个体。”600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作家十分重视个性的塑造,如茅盾就说过:“一个小说家若希望他所创造的人物有极大的吸力,能引起读者无限的兴味,则最好他创造一个有个性的人物。”601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下,以唐弢先生为代表的研究者对林语堂作品所做的批评也就不难理解了,他说:“人物是不真实的,不是来自生活,而是林先生个人的概念的演绎”602.

考虑到林语堂的文化企图,即通过对人物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人生哲学、审美趣味与精神气质的描写,表现一种文化品格和文化境界,以人格设计的方式对中西文化进行全面的清理,从和谐的理想人格角度对中西文化进行选择与整合,努力建构一种合乎人性的理想文化,从根本上解放现代人性的沦落,我们便可以理解林语堂在创作中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可指责处了。王国维在关于艺术与人生、文艺与科学的关系这一问题所展开的论述中指出:“故科学上之所表者,概念而已矣。美术上之所表者,则非概念,又非个象,而以个象代表其物之一种之全体,即上所谓实念者是也,故在在得直观之。如建筑、雕刻、图书、音乐等,皆呈于吾人之耳目者,唯诗歌(并戏剧小说言之)一道,虽藉概念之助以唤起吾人之直观,然其价值全存于其能直观与否。……诗歌之所写者,人生之实念,然吾人于诗歌中,可得人生完全之知识。”603(注:着重号为笔者加)也就是说,艺术应当与“实念”(即“理念”)相沟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与概括性。林语堂塑造道家人物或儒家人物所追求的正是这种“代表其物之一种之全体”、使人们得到“人生完全之知识”的文化设想,力图突破现代社会理性的疆域,从主体世界之中而不是之外寻求超越理性局限的途径。因此林语堂首先考虑的不是他笔下的人物是否符合某种创作原则,而是让人物以对道、儒、佛等传统文化品格的坚守或中西文化的互补,产生出理想文化的完美人格,达到人类最高的文化境界。林语堂笔下的人物已经超越了科学的原则而更加直接地与形而上的问题相连,达到理念与永恒的结合,企图化解人生之中的现实问题。在这一点上,“理念化”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思想容量和艺术唤起性,对现代社会甚嚣尘上的物质主义不无矫正作用。

“理念化”人物与林语堂的性灵——表现主义文学观有关。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林语堂主张并积极实践性灵——表现主义文学观,这使他在作品中尽情挥洒对和谐境界的追求,以和谐人格、和谐文化与现代社会充满焦灼、撕裂与异化的现实相对抗,由此导致人物形象的“理念化”便不足为奇了。在西方批评家看来,“一件艺术品本质上是内心世界的外化,是激情支配下的创造,是诗人的感受、思想、情感的共同体现。”604林语堂极力肯定“无拘无碍自由自在表之文学”605,肯定个人性灵的表现,建构起一种性灵——表现主义文学观。在他看来,“性灵即个性也”606,“性灵就是自我”607,作者应当“无拘无碍自由自在”地将己之个性表现于文学,“于写景写情写事,取其自己见到之景,自己心头之情,自己领会之事”608.并说:“我们须明白一切的作品,是由个性表现出来的,少了个性千变万化的冲动,是不会有美术的。”609林语堂对表现主义理论的接受虽然承继于克罗齐、斯宾加恩一脉,但与他们的理论有着明显的不同,主要差别为后者倾向于内化的体验,认为艺术只是意象的内在酝酿与生成,是心灵本性的自证;前者则认为文学是作家千变万化的个性冲动的不可抑制的表现,主张艺术是情感的外化。从这个层面讲,林语堂的表现主义其实是克罗齐表现主义在创作领域的“继续”。林语堂的表现主义与性灵主义糅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文学观。从文学自身的特征来看,文学是作家主体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是客观现实转化为主观精神之后的产物,因此,文学作品必然带有作家个人主观心灵的痕迹。假如片面要求文学脱离作家的主观心灵而反映特定阶级的特定感情,则必然会导致创作中的公式化、概念化倾向。鲁迅先生也说过:“好的文艺作品,向来多是不受别人命令,不顾利害,自然而然地从心中流露的东西”610.从这个意义上讲,林语堂强调性灵的表现是符合今天的文艺审美标准的。

一般来讲,研究者习惯于用性灵——表现主义文学观研究林语堂的散文,但是作为一种创作风格,林语堂在小说中也体现出这一倾向。他借《奇岛》表达了这样的思想:“艺术也是把主观的想法投射在物体上。艺术美化了现实,同时也违背了现实。艺术的功能是使作品比生命更真实,抓住其中看不见的本质。”611伯爵夫人对岛上年轻的作家里格说:“把自我流露出来,……你必须先找到自己,其他的事才能跟着来。”612这其实也是林语堂创作的自况,他无视身外的一切艺术成规,执拗地在创作中书写个人的所思所想,就像他所说:“我不想发表客观意见,也不想创立不朽真理。我实在瞧不起自许的客观哲学;我只想表现我个人的观点。”在长篇小说中,他常常直接从作品背后跳出来对人物进行评论,不时以概括性很强的语言来表现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并力求对它作出自己的解释和评判,使小说成了他的自供状,“供认我自己的思想和生活的经验。”613他没有像一般叙事文学那样注重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而是以创作主体为中心,重在表现创作主体的思考与体验。他在“文章者,个人之性灵之表现”614观念的指导下,依靠一种纯粹的创作冲动传达他本人的文化思考。

有趣的是,注重性灵的抒发(这也是林语堂作品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制创作中的公式化、概念化,但同时也是林语堂小说人物形象“理念化”的重要原因。这是因为林语堂力图在小说中寄寓哲理,彰显对现代人性的隐忧,他努力建构文化理想,以期与日益“物化”的现代人格相抗衡,使作品承担了救赎功能。林语堂《京华烟云》每卷卷首的庄子语录,使读者在“听故事”之余,领悟隐藏于故事中的人生哲理。就像他的女儿林如斯在《关于》中说的:“此书的最大的优点不在性格描写得生动,不在风景形容得宛然如在目前,不在心理描绘的巧妙,而是在其哲学意义。”615《奇岛》同样寄寓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构想,通过主人公通篇的议论表达出来,难免使人怀疑这不是一部以塑造艺术形象为中心任务的小说。审美现代性以实现精神突围为目的,力图减轻人的日益严重的物化与机械化,具有救赎功能。面对日益发达的工商业文明,林语堂本着对现代人性堕落的隐忧,在小说中书写“自我”的文化设想,通过“理念化”思维塑造理想人格,便是对这一救赎功能的形象化演绎。他以深厚的文化涵养,把儒家的现实情理精神、道家的自然天放精神和佛家的慈悲、顿悟精神融化在作品中,形成可与西方文化相抗衡的力量,又使之与西方文化互补,从而形成一种“理想主义”人格,达到人类文化的理想境界,也因此造成了审美层面上小说人物的哲理性、象征性、理想性特点。

林语堂的小说创作更多的是立足于抽象的文化观念,从文化的视角来观照人生,用文化理想来演绎人生。人类在艺术中,往往借助有限领悟无限,借助偶然领悟必然,借助俗性领悟神性。林语堂正是将“理念化”的理想人格引用到艺术之中,突破有限的时空限制,试图以感性形象去超越形象的表层面,接通一条直接洞察宇宙和人生奥秘、表达人生理念的道路。他的小说创作自始至终都在追随他的文化理想,或者说,他的小说就是他对自己文化选择的一种形象图解。他在1961年1月16日应美国国会图书馆之邀在华盛顿所作的讲演《“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学》中说:“艺术家是最先感受旧世界信仰分崩离析的人。非再现性的现代艺术,不论是‘心视派’或是‘立体派’,都给人一种物体分裂的感觉,正好表达出人的心灵的分裂。”616林语堂以单纯的文化——行为模式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可以看作是他对人类日益分裂的心灵的一种弥合,是林语堂借小说来表现自己对现代人性隐忧的自觉选择。林语堂在小说中酣畅淋漓地表达自己关于中西文化的种种思考,尽情抒写人生体验,寄寓文化理想,以期引起读者的共鸣,但却因此造成人物的理念化符号化,这恐怕是他始料所未及的。

在社会学中,有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

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Tonnies的话说,前者是Gemeinschaft,后者是Gesellschaft;用Durkheim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617

所谓的“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是与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乡土社会”与“契约社会”618相对应的。“礼俗社会下的道德强调的是内在的根源的本体善,而法理社会下强调的则是外在的超越的绝对善。”619中国传统社会在几千年农业文明制约下自然形成的是典型的礼俗社会、乡土社会,并对国人文化心理产生深远长久的作用力;西方现代社会在工商业文明影响下先于中国而生发出法理社会、契约社会。显然,林语堂倾向于那个“没有具体目的”的礼俗社会,厌恶“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机械的法理社会。他认为“目的”会破坏生活的乐趣:“‘目的’这个名词便含有一种企图和努力的意义。人生世上,他的问题不是拿什么做目的,或怎样去实现这目的,而是怎样去应付此生,怎样消遣这五六十年天赋给他的光阴。……如果人们生在这宇宙中另有什么神秘的目的,那么只可以做抽象的渺茫的答案了。”620但由于现代社会能够为人的生活提供必要的物质文明享受,所以林语堂也不赞成对传统礼俗社会的完全回归。我将林语堂推崇的社会称为“礼俗化都市”,既不是单纯的礼俗社会,也不是纯粹的现代都市,而是融合了礼俗社会特点的现代都市。在他看来,这样的社会既可以提供舒适的生活,又可以避免现代社会所造成的异化。“礼俗化都市”在本质上是都市,但关键之处在于其“礼俗化”特点,在林语堂的这一文化思想倾向中,既有对现代法理社会弊端的批判,也有对传统礼俗社会优质的歌颂。

同类推荐
  • 山野的月色

    山野的月色

    《山野的月色》是“中国新锐作家当代文学典藏”系列之一。《山野的月色》收录了黄忠龙多年来创作发表的散文作品,内容包括《瓦房的天空》、《乡村戏台》 、《老堡子》、《老作坊》、《老井》、《粮食》、 《灰骡子》、《补丁》、《统销粮》、《土屋》、《 手推车》、《购货证》、《老广播》等。
  • 云间笔会(2011)

    云间笔会(2011)

    本书是上海市松江区文联文学分会会员作品汇编,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等形式,文笔流畅,内容健康向上。其中不乏优秀之作,体现出松江的地方文化氛围和创作状况。
  • 宋词三百首全解

    宋词三百首全解

    本书收录了宋代有代表性的词作品三百首,每一首都包括注释、语译、赏析三部分内容。
  • 谷雨诗选(第二卷)

    谷雨诗选(第二卷)

    《谷雨诗选(套装全3册)》包括:《谷雨诗选(第1卷)》、《谷雨诗选(第2卷)》和《谷雨诗选(第3卷)》。《谷雨诗选(套装全3册)》主要包括:武丁、森林、大地、高山、湖海、余昭安、夜渡(外一首)、蒋天佐、献给八十年代第一个“谷雨诗会”、熊述隆、关于一只古老的谜、刘华、我拾到一双眼睛、李一痕、幸存者之歌(外一首)、王一民中年恋情(组诗)、陈小平、春天,一切都在萌动、肖麦青、端午,在故乡、刘晓宇、劳动者的歌(二首)、谢亦森、修路、陈良运和生命的密码等等。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儿童趣事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儿童趣事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热门推荐
  • 狮子悬山

    狮子悬山

    以“狮子屋”房产中介公司为平台,汇聚了夏候烈、满天星、奇晶、龙看金等主人公,在收集调查全中国古屋旧宅的同时,寻找上古传承的二十八龙宅并恢复其神守宅镇。一个个事件解决后,主角们总能发现一些蹊跷与线索,这些神秘的线索,逐渐窜连起来,揭开守世龙宅与建除破立之间的万古纷争……
  • 斩仙者

    斩仙者

    方浩本是天云宗一名普通弟子,却在一次意外偷看到掌门千金洗澡,遭到全宗弟子追杀……身处乱世,不争当陨,手持三尺青峰,问鼎天下之巅,于万世之修士:“敢战否?”
  • 这个上神有点萌

    这个上神有点萌

    一朝穿越,她竟附上他爱的人身上,欺瞒,逃跑,终于被他堵上,他笑:“你以为你可以瞒住我,并且逃跑?“她自认倒霉,不料上仙轻启薄唇:“你占了我爱人的身,那就把你的心赔给我吧。“
  • 校园里的魔法少女

    校园里的魔法少女

    这是一个两个老可爱一起收集卡牌的故事,很逗比的,你确定不进来看看?
  • 养鳟储忧

    养鳟储忧

    她原本是一条悠闲欢快的一只鳟鱼,却因为贪玩,发生了意外,于是被路人抓回家吃掉了。谁知她人品特别好,穿越到了古代,还变成了个人,居然还是国家的公主。哈哈,这可把她高兴坏了,可谁又知道,还有一堆困难等着她呢!一次次的困难都被她克服了,可是谁走知道,正有个奇妙的男子等着他,这下好了,女主有伴了。男子想方设法讨着她开心,于是多了更多的忧愁围绕在她身边,唉,真是储忧了……(第一次写文啦,呵呵,在这里希望大家支持哦,谢谢大家)
  • 大叔,你好啊!

    大叔,你好啊!

    一个蠢货D3超级大逆袭,废柴兼机(sha)智(bi)为一体的炮灰魔女,在魔族战斗时误从极地法阵穿越到人类世界一名高二宅男家里,和XXX开始了一次次奇妙狗血の旅行......
  • UFO档案

    UFO档案

    他们来自何方,他们目的何在,他们到底是谁,这些神秘莫测的访客总是不期而至,与人类共同分享着天空。回顾历史,我们惊讶地发现――UFO一直与我们同在。早在人类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之时,就有过对不明飞行物的描述。UFO――成为人类延续时间最长的谜题之一,它们的出现也许并非偶然,如果说它们是媒介时代的科幻作品,那么,古代的遗迹与文献中又为何频频出现它们的身影。当我们重读人类的文明史,静静地仰望着星空的时候,我们不禁自问我们是宇宙中惟一的生命。还是接受过天外来客的礼物。
  • 守望先锋之智能危机

    守望先锋之智能危机

    【正更】【同名游戏改编守望先锋国服预购中】“这个世界需要英雄!”“兄弟们站起来!”猎空“死吧死吧死吧!”死神“又一个...”夺命女.........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花开莫相忘

    花开莫相忘

    这姹紫嫣红的桃花,终是零落成殇。那年桃花雨下,明媚的少女入了谁的眼,始知相思成绝恋。那年的清月香桂下,是谁的箫音幽咽,梦了少女的一生。那年……终成她词下断章残句。桃源的花依旧绚烂如海,少女明艳的笑容,芬芳了整个春天。那时她无忧无愁,那时她天真恬静,那时她碧玉年华。花雨中,他偶然的惊魂一瞥,那一抹忧伤落在了她蔚蓝的心里,成了久久不能氲开的心事。这样冷冽决绝的男子,与他相遇究竟是对还是错,是缘还是虐。花开莫相忘,花落莫相离。明艳的桃花盛开在三月伊始,短暂的繁华后,凋零在夏初。如她们之间的情缘,平静的哀伤,沉静的刻骨。《花雨梦》系列之《花开莫相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