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公司”的开山之作《貂蝉》一鸣惊人,在第五届亚洲影展上“五子登科”,获得五项大奖。这不仅奠定了邵逸夫在香港影坛的地位,同时也一炮轰红了导演李翰祥,让他从此在香港影坛出人头地。继《貂蝉》之后,《江山美人》再次夺冠,让“邵氏”名声大振。但是《倩女幽魂》参赛法国“康城电影节”却名落孙山,铩羽而归——“胜败乃兵家常事”,邵逸夫又出奇招……
1958年,邵逸夫的“邵氏公司”正式开始拍摄影片。邵逸夫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开拍《貂婵》。
《貂婵》是他开拍的第一部影片,可以说是“邵氏公司”在香港的奠基之作。这是一部彩色戏曲片。此时,邵逸夫却独出心裁,决定用只有在大陆江南一带才流行的“黄梅调”。
对于公司的奠基之作,邵逸夫为什么要做出这种有悖常理的决定呢?
稍有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香港不是大陆内地,更不是江南,说“国语”的人少,知道黄梅戏的人就更不多了。在这里居住的人大多是广东福建人,说的都是“广东白话”(粤语)。你却要拍摄一部黄梅调的国语地方戏曲片,这不是自己砸自己的牌子吗?
但是,邵逸夫通过对香港电影市场的现状认真考察之后,发现当时香港影坛的国语片一直萧条冷落,很少有重头戏爆火走俏。这就给国语片的生存留下了一个难得的空间,一个急待开发的市场。邵逸夫见行情如此,他决心拿出一部上乘之作,既可以作为“邵氏公司”在香港影坛奠基的开山之作,又可以为拯救国语片之颓风。在通过反复的市场考察,并同郑文怀等人认真地分析了这种现状之后,才作出了上述决定。应该说,这就是邵逸夫的独到之处。
邵逸夫给自己的“邵氏公司”定下的宗旨就是“振兴国语片”。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邵逸夫曾公开地向新闻界表明,他的公司,每年要生产二十六部国语片,十二部粤语片。“邵氏公司”的口号是:“邵氏出品,必属佳作。”
这种口号,在当时国语片不景气的香港,是很有号召力的。通过报界的宣传和郑文怀等人的舆论策划,“邵氏出品”还没有上市,就在香港被炒得纷纷扬扬,令多少观众翘首以待。在商场滚了半辈子,邵逸夫是很懂得“吆喝”的作用,这就叫“先声夺人”。
而在当时,又是什么原因,让邵逸夫决定开拍《貂蝉》这样的影片呢?看来这完全是邵逸夫的“福至心灵。”
因为当时在邵逸夫的眼里,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几乎就是当年上海滩二三十年代的翻版——在绮丽糜烂的浮华背后,到处是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醉生梦死。一种怀旧复古的情绪,在这物欲横流的世界衍生出来。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乱之后,无论是从日寇的炮火下劫后余生的香港居民,还是五十年代初,从大陆仓皇出逃而来的前朝遗民,几乎都有一种“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心理。但是,只要到了夜阑更深,酒醒梦回之时,却又有了一种“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的失落与惆怅。这些人需要安慰,需要慰藉,更需要寻找一种精神寄托。于是,邵逸夫就决定投其所好,把他们带到远离现实的历史之中去,让他回到那远古的时代,去寻找一方净土,去觅得自己的精神家园。
这时,他又想到当年自己和三哥在南洋奔波,大哥和二哥在上海主持“天一”时,也是在时下类似的情况下,从稗官野吏和民间文学中,找出许多若有若无的“孟姜女”、“梁山伯”、“唐伯虎”之流,推出一系列的“古装片”,结果是一时声誉鹊起,门庭若市。他更没有忘记当年《梁山伯与祝英台》出笼时不仅轰动了大上海,而且震动了南洋的盛况。
因此,邵逸夫便认识到,中国人的现实,永远都和历史连在一起,“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因为这部五千年的“历史”,太耐人寻味了。当年,在“天一公司”大拍古装片的同时,上海的“大中华百合公司”也曾拍过一部上下集的《美人计》,在当年可算是大制作。这部影片就是取材于《三国演义》,演的就是“貂蝉”的故事,在当时一上演竟一时轰动,效果很好。这些往事,让邵逸夫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在准备拍摄《貂蝉》之前,邵逸夫也想到了拍艺术片,也看了许多港岛的名家高手,为他的公司炮制的剧本。但是,这些剧本都让邵逸夫给退回去了,一一给予了回绝。他从心底里,也承认这些剧本有许多是大手笔,在反映现代人的生活和情感方面,的确是入木三分。但是,这时他想到的却是观众的口味和兴趣,想到的是赚钱,是投观众之所好,是让观众愿意掏钱买戏票,看自己的电影。
在这一点上,邵逸夫的观点是明朗而又鲜明的,从来都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闪烁其辞。在很多的场合,甚至在公司的员工大会上,他都是直言不讳地承认自己是商人。他常常一针见血地对那些怀有“浪漫情怀”的员工们指出,我们是办公司,不是办“艺术沙龙”。
他曾经说过:“我经营邵氏影城是做生意。如果我要拍一部纯艺术的电影,我不敢肯定这种戏会有多少人中意看!少人看的戏,就少人得益!所以我就专门从大家都中意看的娱乐片着手。”
作为一位商人,难得的就是敢于公开承认自己是商人。这是需要勇气和真诚,也是需要气度和胆识的。这样的商人,不可能是“奸商”,往往是具有竞争实力的巨商。邵逸夫就是这样的一位商人。而那类“老千”(即骗子)式的摊贩和“八股索”之流,是没有这种勇气的。
基于上面的这些想法,邵逸夫便在众多的剧本和构想中,选择了《貂蝉》。
一天,邵逸夫把郑文怀和公司的导演李翰祥请了来。待他们坐定之后,邵逸夫就和盘托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说:“我们暂时不可能去做艺术家,只能做一位商人,只要不做”老千“就行。貂婵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不仅美貌无比,更令人动心的是她的故事本身。一位那样的弱女子,为了一个不可药救的王朝,可以置自己的身家性命而不顾,这种精神是称得歌颂的。何况自古以来,英雄美人,才子佳人永远都是娱乐界永恒的话题。”
郑文怀很同意邵逸夫的想法。他说:“把貂蝉搬上银幕,一定很受欢迎。”
“我想是这样。这出戏就请翰祥你来导演。”邵逸夫神情严肃地对坐在一旁的李翰祥说。
李翰祥从邵村人时代开始,就在“邵氏”效力,他对邵氏兄弟是很了解的。尤其是对邵逸夫这位新老板的为人和魄力,更是佩服有加。这时听到邵逸夫点了他的“将”,顿时感到肩上责任的重大。他不由得动了一动身子,连忙说:“我?我行吗?这可是我们公司的第一部……”
“翰祥,别没志气。我说你行你就行。”邵逸夫大声说:“你跟我二哥在邵氏也干了几年了,现在也该你出人头地了!我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你的汉学功底,你的戏路,我心中有数。”
邵逸夫这席话,说得李翰祥心都热起来了。这让李翰祥不由得回想起这十年来,自己在香港的日日夜夜——
李翰祥,1926年生于辽宁省锦州市,后在当年的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肄业。走出校门后,毕业文凭都没有一张,加上时局动荡,谋职无门,便在1948年来到香港,开始涉足电影业。先在“大中华”公司当特约演员,跑跑“龙套”;同时,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先后在“长城”、“大观”、“永华”等影业公司任布景师、场记、服装管理等。直到五十年代初,才与邵村人的“邵氏父子公司”签约,开始了干导演这一行。1954年,“邵氏父子公司”拍摄由前苏联的小说《在底层》改编的《雪里红》一片,才由李翰祥第一次执导。《雪里红》是李翰祥导演生涯的处女作,由当时的大红影星李丽华主演。这是一部黑白片,影片面市后反响平平。李翰祥并没有由此而一鸣惊人。
接着,李翰祥又在“邵氏”拍了一连串的喜剧和肥皂剧,其中有由林黛主演的《黄花闺女》,还有《给我一个吻》、《全家福》等等。当时的反映都是有起有跌,有输有赢,最终还是没有让李翰祥脱颖而出,一举成名。所以,在这近十年的从影生涯中,李翰祥在香港影坛导演这一行当中,一直是名不见经,事业上很不得志。其原因就是邵逸夫所说的“戏路”——也就是他风格,在当时是很难得到一般老板的赏识,往往得不到重用。
李翰祥虽然是学艺术的,但他的汉字功底尤为深厚,尤其是对历史人物、历史掌故他都能博问强记,非常精通。这种本事在“邵氏”门下,可以说是无人能出其右。在拍戏风格上,他既擅长拍古装戏,也善于拍历史题材的“大制作”。他每次都能以高层建筑的气势,把握住“大江东去”般的壮阔场面。对于拍那种卿卿我我、花前月下的风月片,对那些古典“文戏”的处理,他同样又有“小桥流水”般的独到之处。说到底,在风格上,李翰祥是“厚古薄今”;在手法上,他又能“文武兼备”。对于李翰祥的这些招数,邵逸夫是了如指掌的。所以,这一次他知人善用,亲自点名要李翰祥执导这部举足轻重的影片《貂蝉》。
现在听到自己的老板这么一说,李翰祥何尝不想“出人头地”。面对这种信任、理解和器重,他自然不好再说什么,当时就答应下来了。
接下来是讨论主角“貂蝉”一角由谁扮演。这时李翰祥大胆地进了一言,他说:“据我看,饰貂蝉者,非林黛莫属。”
邵逸夫一听,先没有表态,只是笑着问:“为什么非她莫属?最近加盟邵氏的明星这么多人?难道李丽华就不行么?文怀,你说说看。”
郑文怀一听,只是习惯地把眼镜往上推了推,谦逊地笑了笑:“这事还是听李导的吧。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嘛。”
说得三人都笑了。
李翰祥说“那我就说说吧。我认为林黛时下不仅年轻貌美,又是港岛红极一时的影后,正在风头上,对观众有明显的号召力;更主要的是,通过我几次与她合作,觉得她的身世、她的经历、还有她的气质都与我相像中的那位貂蝉貌合神更合。她生性孤傲、心比天高,却又命比纸薄、多灾多难,整一个无可奈何的薄命红颜。她演貂蝉,一定能喜不忘忧,悲不渎职,最后是兴尽悲来,凄艳动人。”
“好!好一个”喜不忘忧,悲不渎职“,我要的就是这八个字。翰祥,告诉你吧,在人选上,我也想到饰貂蝉者,林黛也。除了剧情的要求之外,我还有一个商业上的要求,就是要让”电懋“的大老板陆运涛到时候大跌眼镜!”邵逸夫信心百倍地说。
邓文怀这时才说了一句很合时宜的话:“这就叫英雄所见略同嘛!对不对?”
三个人又一阵大笑。
不过,后来在讨论采用黄梅调这个问题上,却有了小小的分歧——关于貂蝉的故事,较早有过京剧《凤仪亭》、三十年代有过《美人计》,用的都不是“黄梅调”。在李翰祥看来,黄梅调只不过一种地方小调,没有昆曲的力度,没有京腔的气势。这样的小调美则美矣,但只适合表现那些村姑牧童的“小放牛”之类的调情斗趣,打情骂俏,于这样的历史题材恐怕不合适。
当年香港的“长城电影公司”由黄域导演,拍制了第一部黄梅调电影《借亲记》,上映时并没有引起什么大的反响。所以,李翰祥就认为不宜用黄梅调。
但是邵逸夫却有自己的一套。他认为《借亲记》虽然反响平平,但是,大陆拍摄的黄梅戏电影《天仙配》在香港上演时,却是轰动一时,这关键不在曲调的本身,而在于运用是否得法。再说,京腔昆曲气势倒是不错,但年轻的香港人对那种有板有眼的京腔京白,听得懂的恐怕不多。如果连唱腔道白都得一字一句地上字幕,势必会影响效果。黄梅调与国语相去不多,这与他们“邵氏公司”倡导的振兴国言片的宗旨也不谋而合。
经过几番讨论,最后还是定了黄梅调。这时,邵逸夫特别提醒李翰祥,要他不要认为“董卓”、“吕布”、“王允”之流都是朝阁重臣、无敌天下的大将军,但在这出戏中,表现的不是“气吞万里如虎”的“沙场秋点兵”,也不是廷争殿谏的社稷江山大计。虽然事关宏旨,但在剧中所体现的却是“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的“私生活”。人有七情六欲,自然少不了儿女私情。如果没有这种“儿女私情”,就没有貂蝉的成功和失败——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英雄难过美人关”。
邵逸夫的这种提示,实在是画龙点睛。从而让李翰祥接受了“黄梅调”,全身心地投入了《貂蝉》一片的制作之中。
《貂蝉》一片杀青封镜,一上市果然轰动了整个香港,盛况空前。连续放映半月,场场爆满,给“邵氏”创下了丰厚的票房价值。
更可喜的是,在当年的第五届亚洲影展上,《貂蝉》一片“五子登科”,一举夺得五项大奖——李翰祥获“最佳导演奖”、林黛获“最佳女主角奖”、高立获“最佳编剧奖”、姜兴隆获“最佳剪辑奖”、王纯获“最佳音乐奖”。
尽管这一届的“最佳故事片奖”被“电懋”的《四千金》夺走了,但“邵氏”的《貂蝉》还是一炮打响,名利双收。
《貂蝉》一片轰动之后,其中最得利者,当然是“邵氏公司”的老板邵逸夫。但是,除了邵逸夫之外,导演李翰祥也是大得其利。李翰祥来香港创业整整十年,一直是时运不济,默默无闻,不料这一次却时来运转,一炮走红。不仅成了“邵氏公司”的头牌导演,而且一夜之间,成了香港影坛炙手可热的红人。李翰祥走红之后,香港许多影业公司便都打起了他的主意,纷纷来抢挖李翰祥加盟自己的门下。但是,李翰祥却不为金钱所诱惑,只是想到要在这清水湾的摄影棚,为这个新老板邵逸夫效力。
李翰祥之所以愿意这样做,其原因有两方面:
一是李翰祥从邵村人主持“邵氏父子公司”时,就来到“邵氏”门下,是邵村人第一次起用他为导演;这一次邵逸夫又慧眼识真金,信任他,器重他,将自己的开山之作交给他去执导,结果让他一炮走红。因此,对于“邵氏兄弟”的知遇之恩李翰祥是不能忘记的。所以,他不能一时因名利所惑,为金钱所动,去投靠别人。他不能做那种见利忘义的小人。不过,后来李翰祥与邵逸夫不欢而散,那是事出有因。此是后话。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李翰祥当年加入“邵氏”时,就同邵村人签约了一份为期八年的合约。
当时,李翰祥为什么要签这么一份合约,事后他在回忆中说:
“那时我才三十岁,八年一点都不觉得长。老实讲,不要说八年,就是八十年我都签。那年头,只要有人肯出钱叫我导演,怎么说怎么行。”
李翰祥真不愧是一条东北汉子,敢于实话实说。从这段话里,我们也不难看出当年李翰祥那种落魄的窘迫和无奈。如果不是“邵氏”兄弟发现了他,并且能及时地重用他,他的出名是不会有这么早,这么顺利的。
1958年,这份合同还没有到期,这也是李翰祥没有见异思迁的原因。
但是,这并不是李翰祥这时没有离开“邵氏”的主要原因——一位名导演,难道还会被一纸合同缚住了手脚,关键是一种对事业的追求和一种相互之间感情的维系。后来,在合同还没有到期的时候,李翰祥不是“跳槽”了吗?那时,尽管被邵逸夫告到法庭也在所不辞。
所以,李翰祥这时没有离开“邵氏公司”,主要考虑的并不是这张八年的合同,而是他觉得这位邵逸夫,在当时的香港影坛上,无论从那一方面来说,都是一位能成大器的人物。古人云;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明主而事——对中国文化有相当造诣的李翰祥,当然明白这句话的道理。
“士为知已者死,女为悦已者容”——对于邵逸夫的信任和器重,让才情独具的大导演李翰祥,再一次在“邵氏”大展身手。
这时,已经是1959年的春天。《貂蝉》一片的成功,终于让“邵氏兄弟(香港)公司”在竞争激烈的香港影坛稳定了脚根,并且打开了局面;同时,也让第一次独立掌坛,正式制片的邵逸夫信心倍增。
继《貂蝉》之后,李翰祥又在开始为“邵氏”执导另一部影片《江山美人》。《江山美人》是一部大型古装片。影片中仍然用黄梅调作音乐,仍然用林黛饰演主角。这时,邵逸夫对古装片和黄梅调几乎是情有独钟,而导演李翰祥则是对林黛的演技信任有加。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江山美人》开机了。
在开机拍摄《江山美人》的同时,郑文怀也加大了宣传的攻势。影片还在拍摄之中,就在香港的街头巷尾被炒得沸沸扬扬。此时,香港的大报小报上,也经常出现许多“拍摄花絮”之类的“花边新闻”,连篇累牍,天天都在撩人心弦。
有一则“片场花絮”说:导演李翰祥对布景的要求极其严格,“造假”到了天衣无缝的地步。在一场戏中,有几根立在大厅里的木柱子。李导演为了逼真,除了用原木作柱子外,他还要求“制景”用喷火器将这些原木烧焦,烧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再用沙纸将这些焦木磨光打亮,使之现出来的木纹就像陈年朽木上的一样,栩栩如生。
这则新闻,并不是小报记者的“妙笔生花”,当时的情景的确如此。李翰祥对影片中的每一处景点,每一个细节,都要认真推敲,慎而又慎。这种精神,连邵逸夫都感动了。当时,邵逸夫想到了上海三十年代拍古装片的情景,就对李翰祥说:“李大导,如果现在拍古装片,再让乾隆皇帝留着一分为二的大背头,让林妹妹穿上开叉极高的缎子旗袍,脚蹬高跟皮鞋,你说是一种什么样的效果。”
李翰祥不屑一顾地说:“那同样有效果,一种荒诞片的效果。”
邵逸夫很满意地点了点头。他不用担心李翰祥会把《江山美人》拍成荒诞由于李翰祥的精雕细刻,《江山美人》一片上映之后,果然又一次轰动。邵逸夫给予了李翰祥充分的信任和充裕的资金,使他能够完全实现自己的美学构想。李翰祥也不负邵逸夫的期许,当《江山美人》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它那宏阔华丽、美仑美奂的影像,它那史诗式的风格,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该剧还是王纯作曲。由于在《貂蝉》一片中成功地运用了黄梅调,并获得了“最佳音乐奖”,因此王纯被称为“港台黄梅调第一功臣”。王纯以黄梅戏唱腔为主体,糅合了江南小调和流行歌曲的元素,用单纯的曲调创造了一种醇厚婉转的意蕴,使得其中的一些唱段,如《扮皇帝》、《戏凤》等流传至今。于是,《江山美人》一上映就受到空前的欢迎。
这一次,“邵氏公司”出品的《江山美人》不仅在放映国产片的二三流戏院上映,而且第一次挤进了香港豪华的“西方大世界”电影院,在那里进行放映。要知道,当年香港的“西方大世界”,是专门放映西片的电影院,国产的或者是本地的影片,是很难有机会到这里上演。由于《江山美人》的成功,“邵氏公司”的名声一下子打出来了。前来订购该片拷贝的不仅有中国片商,连许多不可一世的西片公司,也来向邵逸夫买拷贝。这一下,不仅让邵逸夫、李翰祥、郑文怀等人得意开怀,也让港岛上的华人扬眉吐气,让许多中国同胞脸上有光。
《江山美人》上映后,久盛不衰,再一次刷新“邵氏”影片的票房记录。在短短的一个星期内,就突破四十万港币大关,让邵逸夫大发其财。
更值得庆贺的是,在1959年第六届亚洲影展上,《江山美人》又一举夺魁,获得“最佳影片奖”。
这时,香港所有的电影公司,不得不对这家刚刚起步的“邵氏公司”另眼相待,刮目相看了。一时间,邵逸夫也成了香港的风云人物,成为香港新闻界抢镜头的“焦点”。他的名字开始频频出现在香港的许多大小报刊上。他开始在各种酒会、宴会、茶话会上频频露面。
当时邵逸夫的成功,并不仅仅是在拍摄影片和获奖上,在其他方面他也是突飞猛进。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成立以后,从60年代开始,就开展了一个庞大的扩张计划,在香港、新加坡推出“每月一院”,选择适当地点大开影院。短短几年,邵氏影院星罗棋布,迅速增至130余家,形成一张巨大的发行网络。应该说,正是“邵氏兄弟”的成功,才加速了60年代香港电影的繁荣。当时的“邵氏”经常在亚洲影展中夺得奖项,旗下拥有大量著名影星。其获奖的影片如《貂蝉》、《江山美人》还有后来的《独臂刀》,均是脍炙人口的影片,从而开创了香港电影业的新时代。“邵氏出品,必属佳作”,不再是一句口号,一种梦想,而是一种有目共睹的存在。
面对暂时的成功,邵逸夫并没由此而陶醉。继《貂蝉》和《江山美人》之后,邵逸夫又在构思他的第三部影片。这时,他想到的不仅仅是在香港,在亚洲地区拿大奖,出人头地;他要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在国际大赛中拿奖。当时,他来香港创业时,就立下了这种宏愿。他要把香港作为他走向世界的“桥头堡”,让中国电影在世界上夺得一席之地。
1959年,邵逸夫决定参加一年一度的法国“康城电影节”,拿下最高的荣誉“金棕榈奖”——因为法国的康城电影节,和意大利的威尼斯电影节以及德国的柏林电影节一样,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并称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如果能在法国康城电影节获奖,那么“邵氏出品”就得到了国际电影界的承认了。
于是,邵逸夫就和李翰祥、郑文怀等人商量,决定抓住这个机遇,争取早日走向世界。这时又在紧张地策划选题,定剧本,选演员。有一次在商量剧本的时候,李翰祥快人快语地说:
“六叔,我想剧本就定《倩女幽魂》吧。这个剧本是根据《聊斋志异》的《聂小倩》改编的,我看……”
“等等,翰祥,你等等,”邵逸夫连忙打断李翰祥的话说,“你刚才叫我什么?六叔?”
“对呀!现在大家都这么称呼您啊!难道就要我一个人称为”波士“(老板)?”李翰祥奇怪地问。
因为当时在“邵氏公司”中,上下的职员都不叫邵逸夫做老板,而叫他“六叔”。原因是邵逸夫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六,加上他又为人随和,不摆老板的架子,年纪也有五十多了,便觉得叫老板有些疏慢,不知是那位“甜嘴妹”带的头,称他为“六叔”。于是,“六叔”这一个称呼这样就传开了。后来,在香港和亚洲的电影圈子里传开了,大家都称他为“六叔”。从此,“六叔”就成了对邵逸夫的一种尊称。当时邵逸夫听了也没有异议,六叔就六叔吧,就算是接受了。不过,李翰祥还是第一次这么称呼他,所以,他听起来就觉得有点奇怪。现在听李翰祥这么一问,也只好笑着说:
“好,翰祥,六叔就六叔吧,反正我也是五十多岁的人,做你的叔叔也绰绰有余,我就认了吧!”
“好,多谢六叔不见外。”李翰祥便趁热打铁地补了一句,接着说,“我看《倩女幽魂》这种剧本,拍起来很有戏,同时,又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色。把它拍成一部很有韵味的影片,一定能拿个大奖。”
邵逸夫一听,就说:“翰祥,这个想法不错。我看《聊斋志异》就是个好东西,我们中国人喜欢,我想外国人也喜欢。那就拍拍这个”聂小倩“吧。”
李翰祥接着说:“不过,我想改变一下的原著的风格,尽量往艺术片靠一靠,不要拍得太冷涩了,争取做到雅俗共赏。”
邵逸夫一听,更是高兴。他觉得李翰祥是一位有追求的导演,各方面都想磨练、尝试一下。他就说:“多种风格多条路,你就去试一试吧。在这样的年头,还不晓得哪一招,才可以”吃遍天“呢!要是能到法国拿个奖回来,那就更好了。”
于是,他便同意了李翰祥的想法,叫他大胆地去尝试,去创新,拍出水平来。
《貂蝉》和《江山美人》走俏,李翰祥风头正盛,他的确想多几种尝试,就怕“六叔”不同意。现在看到邵逸夫这样支持自己,信赖自己,李翰祥自然无话可说。从此,他就全力以赴,进行《倩女幽魂》的制作。在用人方面,他却一反常态,不再启用他的老搭档林黛。他认为如果再用林黛再去主演,不仅让观众觉得“邵氏”无人,也会让挑剔的观众腻味。于是,他就决定启用“邵氏”的老牌影星李丽华,由她担纲主演。
经过几个月的艰难拍摄,一部具有东方文化情趣的艺术片《倩女幽魂》终于杀青封镜。这时,法国康城电影节在即,邵逸夫就亲自出马,同李翰祥双双飞往法国南部著名的影城康城去了。
这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参赛康城电影节的影片。不知是由于中、西文化的差距,还是那些外国评委们的偏见,在康城电影节上,“邵氏公司”精心打造的《倩女幽魂》竟名落孙山。搞得邵逸夫和李翰祥一伙人,真是乘兴而去,结果却是败兴而归。
真是“祸不单行”——《倩女幽魂》不仅让邵逸夫没有捧个金灿灿的“金棕榈”奖杯回来,而且在香港上映时,竟然也是“门庭冷落车马稀”。上映后观众反映冷淡,再也没有《貂蝉》与《江山美人》上映时的那种轰动效果。这真不得不令满怀希望的大导演李翰祥大失所望,也让邵逸夫感到不妙。因为这部电影,从选题到拍摄,每一个环节都是非常慎重的,尽量做到精益求精。如果这部影片再次走红,那么“邵氏”的事业也就会更上一层楼。结果却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这到底是哪里出了毛病?难道是这种选择一开始就错了么?李翰祥觉得愧对信任自己的“六叔”,心情很不佳,整天的闷闷不乐。
“翰祥,我发现你近来有些不对头。”
一天,邵逸夫把李翰祥找到自己的房间,同他谈心。他语重心长地对李翰祥说:“古人云:胜败乃兵家常事。《倩女幽魂》出师不利,是多方面的原因,没有什么值得耿耿于怀的。商场如战场,现在香港的影坛也就是战场,你想想,在战场上哪有常用将军呢!哈哈哈哈……”
邵逸夫一阵爽朗的笑声,让李翰祥打从心底里感到一种感激,一种温暖和鼓励。他愧疚地说:“六叔,我真有点怀疑我是不是江郎才尽了。”
邵逸夫说:“何必说这种话,你的才气和人气是有目共睹的。在电影这一行中,我刚才说过,有谁敢说他是常胜将军呢?”
李翰祥点了点头说;“这倒是,感谢六叔对我的鼓励。”
邵逸夫说;“我今天找你来,并不是要你感谢我。我是要和你商量一件事。”
“什么事?”李翰祥不解地望着邵逸夫。
邵逸夫神秘地笑了笑说:“今年的”香港小姐“选美”在即,我想请你策划一下,搞一部与“选美”有关的影片。因为“选美”这件事在香港由来已久,现在又是越炒越热,香港市民对此都很感兴趣。我想,如果搞一部这样的题材的影片,一定会受到市场的青睐。你说呢?
“六叔的眼光真有独到之处。”李翰祥不由得佩服地说。
“什么独到之处,”邵逸夫笑着说,“还不是商人的眼光。市场需要什么,欢迎什么,我们就拍什么。不过是投其所好罢了,你说是不是?”
李翰祥点了点头,他不得不承认邵逸夫的话有道理。他说:“六叔,我尽力而为吧,让我考虑一下,过几天,我会找你谈谈。”
邵逸夫说:“行,我等着你的消息。”
李翰祥告辞了。
“邵氏公司”又在酝酿着一次新的行动,准备参与“香港小姐”的“选美”活动。不知这次“选美”能不能爆个“冷门”,让邵逸夫的事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