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0500000051

第51章 无着大师开悟记

印度历史上有过三次灭佛灾难,佛教僧团里守律的僧众愈来愈少。当时有个名为光明戒的比丘尼心想:“佛法遭受了这么大的劫难,我身为一个女人也无能为力护持佛法,不如还俗生小孩来护持佛法。”她还俗结了两次婚,第一次生下了无着大师,第二次生下了世亲大师。

世亲大师追随喀什米尔的度尚大师(律贤大师)学习,后来成了一代律宗大师。而他的长兄无着大师到鸡足山修弥勒菩萨的法门,修了六年,连吉祥的梦兆一次也未出现过。于是他有点灰心,便下山回家。归途中,他看到有位老婆婆手上拿着一根铁棒,用一块柔软的棉布在擦拭。他问老婆婆:“你磨这根铁棒做什么?”老婆婆回答:“我们这儿买不到针,我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无着大师心想:“世间的人为了一根针,虽然年纪那么大了,还愿意付出这么多的努力,这是非常愚昧的事情;可他们为了世间法都有这样的恒心,那我为了出世间的佛法努力了六年,实在是不够。”所以无着大师又回到山上再继续修三年。但是到了第九年,还是没有任何感觉,他就想:“现在真的没有办法了,回家算了!”回家的路上,他又看到一个老人用沾湿的鹫鸟羽毛像放风筝似的擦拭着家门前的一座高耸入云的高山。于是他好奇地问:“老公公你在做什么呢?”老人回答:“每天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都被这座山挡住了,我要慢慢地磨,让山头能低一点,这样太阳就能快点照到我家。”无着大师说:“用羽毛擦山头,怎么可能会有降低高山的机会?何况你年纪这么大了?”老人说:“没关系。即使我无法完成,我的子子孙孙都这样做,总有一天这座山会缩小的。”无着大师想:“世间人为了这种事都愿意如此付出,那我的努力还是不够,继续回去修好了。”又修了三年,总共十二年的时间,还是没有任何祥瑞的征兆,他感到心灰意冷,心想:“从此以后,无论再碰到什么情况,也绝对不回来了。”他就真的打包行囊,踏上归途。

归途中临近一个城市,突然有只狗狂吠着,想咬他的脚。他一看,是只下半身已经腐烂长蛆的母狗。他想:“这只狗怎么如此可怜?下半身都已经烂成这样,上半身的嗔恨心还这么强烈!”他对这只狗产生了强烈的慈悲心,想帮它将身上的蛆移开,又想到移开的蛆放哪里都会死掉,于是他拿了把刀,将自己的大腿肉割下,切成两半放在地上,想把蛆放在上面。不过,大只的蛆用手抓还可以,小只的用手抓恐怕会伤到它们,所以他想用舌头舔会好一点。可腐烂化脓的母狗身上实在太臭了,他就以手捂鼻,闭上眼睛,慢慢弯下身子,低头伸出舌头往下舔去。奇怪的是,他的舌头一直碰不到狗身,再往下舔时,发觉碰到的是土地。他一睁开眼睛,金光闪闪的弥勒菩萨正坐在他面前,狗却不见了。

无着大师一见到弥勒菩萨就说:“你的慈悲心好小!我修了十二年,你现在才出现!”弥勒菩萨说:“我的慈悲怎么会小呢?我一直都在你身边呀!你闭关的时候我在你周边,但你看到的是鸟;你第一次出关下山时,看到我变成一个老婆婆;第二次下山,又看到我是个愚公;后来因为你的业障比较清净,看到我是一只母狗;现在因为你的慈悲,业障全部净化了,所以看到的是我。”

无着大师不相信。弥勒菩萨就对他说:“那你将我扛在肩上,带着我到城里四处走走,你就会相信。”于是无着大师就背着弥勒菩萨进城四处游走,逢人就问:“有人看到我肩膀上的弥勒菩萨吗?”很多人只看到他肩上空无一物,说他头脑有问题。只有一个老婆婆,听见有人在叫喊,打开门看看,说:“年轻人啊,你背只下半身都烂掉的母狗做什么?快把它放下吧!”这也表示老婆婆的业障快清净了,所以看得到弥勒菩萨化身的母狗。这时无着大师终于相信弥勒菩萨的话了。

后来弥勒菩萨将无着大师带到兜率天,传授了《现观庄严论》《庄严经论》《宝性论》《辩法法性论》和《辩中边论》。弥勒菩萨是未来佛,这些论真实上是经,但为了让大家知道现在是释迦佛的时代,要尊敬释迦佛,所以改称为“论”。无着大师回到人世间后便弘扬这些佛法,成为唯识宗的祖师。

佛经常常比喻产生慈悲心的强烈度,要像一位没有双臂的母亲看到小孩子落入水中,心急如焚地想要救小孩上岸,那种急迫的心态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但是,任何修行都得一点一滴的累积。就像学走路,跌倒后要爬起来,又跌倒了,就再爬起来,一步跌倒,两步跌倒,一再努力,才学会走路。学佛的道路上,没有所谓的跌倒,但因不同业力的成熟,我们会面临一些非常大的挑战。例如,在逆境当中,我们选择了修学佛法,认为佛法可以带给我们顺境,因初发心的虔诚,佛法的加持力也的确带来了很多的顺境;可是在继续修行的过程中,面临世间一些病痛、灾难、烦恼时,对佛陀的虔诚心就打了折扣。有些人会认为,因为自己修行佛法,念佛号、念咒语,佛陀就要帮自己消除所有的一切业力和灾难,让自己长寿、无病、心想事成、一切如意。其实这是偏差的想法。

当业力净化,这些世俗的愿望不需要特别去求,它自然而然就会成熟。但是,如果修行的目的只是为了世间法,而不是净化自己的心灵,修行会变成在向佛陀讨价还价,这种作为和虔诚心是相互抵触的。虔诚地学佛,是为了跟随佛陀学习解析自己的心灵,让内在痛苦、烦恼、病痛、灾难的来源消失,于是很多业障自然而然就清净了,这才是真正究竟的方法。

如果一开始学佛,自认为是佛教徒,便拿着香到处拜佛、求佛,对佛的虔诚心还没由衷发出来,而央求佛陀帮忙做的事情已经是一大堆了。这种修行,倒不如说我们希望的是找个用人来服务,而不是虔诚的皈依处。在西藏,常常会把这种情形比喻为“邀请国王来扫地”。本来拜佛是做一些功德希望增长自己的福报,但每次都有求于佛陀,过度执著世间,把修行变成了用自己的虔诚请佛陀来扫地一样。以这种求法的方式来修行,常常在修佛之前就先修成了魔性,这是不如法的。所以,学佛者一定要清楚我们的目的是解脱轮回的痛苦。

同类推荐
  • 清虚集

    清虚集

    本书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50多篇。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多篇。内容包含了论宗教系统、道教科仪和易理、道教在海外的传播、藏外道书和明清道教、论道教教义思想的结构、上海道教斋醮和“进表”科仪概述、道家科仪中的伦理教化等。
  •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人生之所以滋生烦恼、苦痛,只因人之本心远去,心为俗世尘埃所染,身为名利之欲所苦,拿得起却放不下,让自己成为一只“负重的骆驼”,艰难前行,不知何时会被“最后一根稻草”压下。听从佛陀的劝诫,清扫心灵的尘埃,也就远离了烦恼苦痛的人生,修得了欢喜圆满的人生。
  • 独眼看禅机

    独眼看禅机

    现代佛教并不是人们意识里“封闭和消极的”,佛教自古至今积极利用慈悲普度的情怀饶益众生,特别在文化事业上。华岩寺的弘法利生活动之一即是提倡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又不舍弃现代的、优秀的、先进的文化艺术形式。佛教界也要利用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传播优秀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李哲良先生的文学作品体现了社会对佛法对佛教的关注,欢迎更多的人们来重视佛教文化,佛教界也愿意与人民大众一起参与构建和谐社会。
  • 有佛法就有办法

    有佛法就有办法

    本书是一本将佛学禅修与现代生活感悟完美结事的励志书。本书将历代的佛学大师的佛心禅语汇编成十二堂课,结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从幸福、做人、做事、生活、修心、舍得、爱情、事业等十二个人们最关心的角度入手,帮助读者从自我心灵汲取力量,缓解烦恼与压力。本书每一个励志故事都是一丝顿悟的人生哲理,给读者以启迪性的人生智慧。
  • 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本书根据梵文、巴利文文献和汉译佛经,系统研究了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创教教过程及原始佛教思想。本书内容丰富,言简意赅,于1995年出版后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故重新排版,以飨读者。
热门推荐
  • 太簇角舞(九功舞系列)

    太簇角舞(九功舞系列)

    [花雨授权]放着好好的医学研究生不做,他竟然跨越千年去到宋朝当太医。不要以为这个家伙悲天悯人,哈,他纯粹只是好奇心发作而已。但这又是怎么回事?伊波拉病毒?出现在大宋皇宫内苑?玩笑也请有个度!
  • 山道

    山道

    本书分“山道”和“品味”两部分,顾名思义,也就是谈自己对“山”和“味”的感觉,并把这感觉及时地抒写出来。尽管自己深知,要达到“使一个爱欲的幻想,容纳到柔和轻盈的节奏中”(沈从文·《论徐志摩的诗》)的境界是那么的遥远,但也更深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道理。于是,也就思考了,也就抒写了。
  • 东华神君

    东华神君

    姜天,一代天才,无意中炼化了两个古老的的战魂,从此人的人生就变的诡秘和无奈。我本善良,奈何上天不容我儿。我欲宁静,奈何人世难许。从此纵为千人斩万手屠,有如何,对起本心即可。
  • 函谷关

    函谷关

    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其建于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这里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这里是古代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喉,同时也是中原文化和秦晋文化的交汇地;这里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历史典故,“紫气东来”“鸡鸣狗盗”“公孙白马”“一丸泥”等等,使这里弥漫着神奇的色彩。常米乐编著的《函谷关》生动介绍了函谷关的军事文化、老子文化、民间文化与人文文化、函谷关的历史典故、函谷关的名胜古迹与出土文物等内容。
  • 东京修真日记

    东京修真日记

    在平行世界的日本,“驱魔除灾”的阴阳师享有极高的社会地位。而叶悠作为一个修真者,重生在一位名叫“春日野悠”的高中生身上。
  • 笼外的幸福

    笼外的幸福

    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并不是所有都如大家所见的那么幸福!外面的世界那么普通平凡,可在我们女主角身上那是来之不易的幸福……
  • 蔷薇与流火

    蔷薇与流火

    古老的生命,无尽的轮回。克苏鲁的邪神独立于时间的尽头。幻想种呼唤着三途河的亡灵。风儿啊,告诉我,生存的意义是什么?浮生百态,梦现孤舟
  • 佛说菩萨修行四法经

    佛说菩萨修行四法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黑腹王子之傲娇公主,手到擒来

    黑腹王子之傲娇公主,手到擒来

    她是A国尊贵的公主上殿下,原本她有个幸福的家庭和一个非常疼爱她的国王爸爸,可她的妈妈在她十岁的时候就走了。在她16岁的时候,爸爸带了一个女人回来了。这个女人还带了她的女儿。(国王是没有出轨的!所以那个女孩不是他的!)后来她想尽了一切办法,终于让那一对恶心的母女走了。却又摊上了S国的王子,在他面前,她怎么都任性不起来,只能被乖乖的收服了。“喂!喂!你别乱来,我可是公主!”“哦?怎么一个乱来法?这样子吗?”“你,无耻!”“我还有更无耻的,你想试试吗?”………
  • 不抱怨的心态

    不抱怨的心态

    不要抱怨你的专业不好,不要抱怨你的学校不好,不要抱怨你住在破宿舍里,不要抱怨你的男人穷、你的女人丑,不要抱怨你没有一个好爸爸,不要抱怨你的工作差、工资少,不要抱怨你空怀一身绝技没人赏识你……现实有太多的不如意,只要我们拥有一颗阳光的心灵,就算生活给予你的是垃圾,你同样能把垃圾踩在脚底下,登上世界之巅。不要抱怨。有那时间,你可以为你的人生蓝图去打拼!这个社会要求你在不公平的条件下也要坚持战斗,做一个真正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