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为欢乐而斗争,我们将要为欢乐而死。因此,悲哀永远不要同我们的名字连在一起。
――伏契克
作为父母,都希望孩子成功,企盼孩子幸福。在有些父母眼中,“成功”就是上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将来当官挣钱。他们以为这一切得到了,“孩子就幸福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20世纪伟大的人生导师戴尔?卡耐基讲过:“人人都渴望幸福,但是,幸福之路只有一条,简单地说,就是改变自己的心情。幸福与不幸福,并不是由个人财产的多寡、地位的高低、职业的贵贱决定的。”
那么,什么是快乐?有位心理医生做出了最精辟的解释:快乐就是“我的思想愉快时的一种心理状态”。人生是快乐史,也是烦恼史。生活中每个人会感受到快乐,也会遭遇到烦恼。不同的是,有的人快乐多于烦恼,有的人烦恼多于快乐。快乐的人并不是没有烦恼,而是善于排解烦恼,化消极心态为积极心态,尽可能保持快乐的心情;烦恼的人并不是命运不好、家庭不好,而是自己的心态不好,快乐的事到了他那里也会变成烦恼。
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经常住的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两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着伞,临考之际做此梦,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去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裹准备回家。店老板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今天怎么就打道回府了?”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笑着说:“噢,我也会解梦的。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能考中。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种吗?戴斗笠打伞不是双保险吗?”秀才一听,被店主的乐观感染了,细想一下觉得店主的话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居然中了个探花。
在人生的道路上,只有那些勇于面对挫折,不畏艰难,凭顽强的毅力拼搏的人,才能有希望走向成功,才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1998年7月21日晚在纽约友好运动会上意外受伤之后,默默无闻的、17岁的中国体操队队员桑兰成了全世界最受关注的人。这确实是个意外。当时桑兰正在进行跳马比赛的赛前热身,在她起跳的那一瞬间,外队教练“马”前探头干扰了她,导致她动作变形,从高空裁到地上,身受重伤。桑兰来自浙江宁波,1993年进入国家队,个性温顺,但在遭受如此重大的变故后却表现出难得的坚毅,她的主治医生说:“桑兰表现得非常勇敢,她从未抱怨什么,对她我能找到表达的词就是勇气。”就算是知道自己再也站不起来之后,她也绝不后悔练体操,她说:“我对自己有信心,我永远不会放弃希望。”
因为她的坚强、乐观,美国院方称她为“伟大的中国人民光辉形象”,而那么多美国普通人去看她,并不只是因为她受伤了,而是为她的精神所感染。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在看望桑兰时说:“中国领导人和中国人民都知道这位勇敢的女孩的事。”美国总统克林顿、前总统卡特和里根都曾给桑兰写过信,赞扬她面对悲剧时表现出来的勇气。桑兰与“超人”会面的经过在美国ABC电视台播出,这个电视台50年来只采访过两个中国人,一个是邓小平,一个是桑兰。桑兰还如愿以偿地见到了自己的偶像里奥纳多?迪卡普里奥和席琳?迪翁。她的监护人说:“她太可爱了,像我们这些在她身边的人都愿意去帮助她。”
桑兰在面对人生中如此重大的变故时表现出来的乐观使人们为之感动。凡事都有其两面性,多从积极乐观的角度去思考,往往会有好的结局。一个漂亮的女孩,天天在为买不到一双漂亮的鞋而苦恼。有一天,她发现一个无脚的、长得和她一样漂亮的女孩需要别人扶持,突然感到自己能有一双健全的脚太幸福了!这个小女孩前后截然不同的表现,实际上就是两种不同的心态:前一种是悲观的、消极的,后一种则是乐观的、积极的。
孩子总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这时,父母应鼓励孩子乐观对待,不要总是消极地看问题。不管是什么原因,当孩子不能面对挫折时,父母应以乐观的情绪感染孩子,如:“就这点小事,怕什么,让我们一起来想办法。”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克服困难,不断提高抗挫折能力。父母要创造和谐快乐的家庭气氛。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研究表明,孩子在牙牙学语之前就能感觉到周围的情绪和氛围,尽管当时他还不能用语言来表达。可以想见,一个充满了敌意甚至暴力的家庭,绝对培养不出开朗乐观的孩子。
培养孩子的乐观情绪,我们建议父母这样做:
1.告诉孩子挫折有助于自信心的养成。一个自信的人通常会表现出勇敢、坚韧、乐观等行为特点,它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必备素质之一。当孩子遭遇挫折的时候,就会产生不愉快的情感体验,此时,家长就改用一些鼓励的话语激励孩子战胜挫折,并帮助孩子分析受挫的原因,使他能够充满信心地迎接挫折,战胜挫折,慢慢养成自信的个性特点。
2.告诉孩子挫折有助于坚强意志力的养成。为培养孩坚强的意志,家长可以利用自然挫折或人为设置的挫折来磨练孩子,培养他勇于竞争、勇于拼搏的顽强性格。
3.告诉孩子挫折有利于增强心理承受力。遭遇挫折,有的人会沮丧、焦虑、逃避;有的人会积极、勇敢地去面对。家长应教育孩子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挫折,战胜挫折。对于那些无法在短时间或通过个人努力克服的挫折,应让孩子学会运用自我安慰法等方法来缓解自已心中的压力和不快,以此培养孩子自我缓解心理压力的能力,培养其自信与乐观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