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候的魏国有一位著名的学者,名叫董遇。小时候,他家境贫穷。年龄还不大,他就跟着哥哥下地种田,外出做小买卖,以维持全家人的生活。
董遇从小就很懂事,为人朴实,热爱劳动,能吃苦。他平时不爱说话,却非常喜欢读书。不论是下地干活,还是外出做买卖,他都随身带着书,一有空闲,就埋头读书。
哥哥笑他是个书呆子,他却毫不介意,还是照样抱着书本不放。尽管平时他很忙,但由于抓紧时间,坚持刻苦自学,后来,终于成为学识渊博的人。
许多人都慕名前来向他求教,问他怎样做学问。他只是说:
“要想增长学问,就得多读书。拿到书,你先读它一百遍!”
他还常常对人说: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书读的次数多了,自然就懂了。”
“平时,哪里有那么多的时间呀?”向他求教的人问道。
董遇说:
“时间都是挤出来的。比如我自己,每天都要帮家里干活儿,我的时间比别人紧得多。那么,读书的时间只好靠‘三余’了。”
“‘三余’是什么?”向他求教的人不明白,问道。
董遇耐心地对他们说:
“所谓‘三余’就是:冬天农闲,没有什么农活干,是一年中的空余时间;夜晚,不能干活,是一天的空余时间;阴雨天,也不能下地干活,那是平时的空余时间。一个人要是能把这三个‘空余时间’全都充分利用起来,你说,那得读多少书啊!”
那些求教的人听了,恍然大悟,纷纷点头称是。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黄金是非常宝贵的东西,把时间比作“黄金”,表明时间是非常珍贵的,是“无价之宝”,可不能随意荒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