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宋国有一位老人,非常喜欢猴子,他家里养了一大群。
平日里,他和猴子朝夕相处,形影不离。每天都精心喂养、周到照料它们。久而久之,猴子和他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老人甚至把他养的那些猴子看作是自己的“孩子”。
他了解每个猴子的脾气禀性、兴趣爱好,对每个猴子的个性特征如数家珍;据说,那猴子们也能听懂他的话,他与猴子们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的心灵感应。老人越来越喜爱他那群小猴子。
为了使猴子生活得更好,他宁愿减少全家人的口粮,也要让猴子们吃得饱饱的,生活得舒舒服服的。由于他总是让猴子任意多吃,结果,猴子们的饭量也越来越大,个个都成为“大肚汉”。
猴子一般不挑食,平时是给啥吃啥,但最爱吃的食物是橡树的果实。在夏秋间,橡树的果实随时都能采到。在这期间,猴子们敞开肚皮吃还行。到了冬天,还敞开肚皮吃,可就不行了。
眼看储存的橡树果实一天天减少,可不能再让猴子撒开吃了。于是,老人想,该限定一下猴子的口粮,实行“定量用餐”了。
有一天,他向猴子们宣布:
“孩子们,你们都听着:你们的口粮可不多了,今后就得省着点儿吃。从今天起,你们吃饭要实行定量供应。每只猴子每天早上发给三个橡实,晚上发给四个橡实。你们看,怎么样?”
猴子们一听,早晨起来,已经饿了一夜了,才发给三个吃,太少了,不行。只见猴子们一个个龇牙咧嘴,乱蹦乱跳,脸上分明显示出很不满的神色,还不停地吱吱地乱叫,像是在发泄内心的强烈不满,是在进行坚决的“抗议”。
这一切,老人心知肚明,明白猴子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他见猴子们都嫌发给的橡果少,就重新宣布说:
“既然你们都嫌少,那么这样吧:早上发给四个,晚上发给三个。这就不算少了吧?怎么样?”
猴子们听说早上由三个变为四个,都以为是真的增加了供给的数量,一个个情不自禁地摇头摆尾,手舞足蹈,还咧着大嘴朝主人直乐,一幅心满意足和感激的样子。
老人终于和猴子们达成了共识。
事物的本质往往是隐蔽的,是通过“现象”来表现的,我们不能用简单的直观去认识,必须透过“现象”掌握“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