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松是唐代的一位画家。他以画水牛闻名。当时,人们要得到他的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旦有幸得到,便如获至宝。
有一个人,有幸得到了戴松的一幅“斗牛图”。画上画的是两头牛,正在相互角斗。他非常珍视那幅好不容易得来的画,用最好的锦缎包着。在家的时候,他几乎每天都要小心翼翼地拿出来欣赏欣赏,心里满足得不得了;他要是出门,走到哪里,就把画随身带到哪里,拿出来让人们观赏,借以抬高自己的身价。
有一次,他将那幅画挂在大街的一堵墙上,正与围观的人们眉飞色舞地欣赏着、议论着。谁都夸这是一幅好画。
就在这个时候,正好有一个放牛的小娃娃,手里牵着一头黄牛从旁边路过。见围着好多的人,他也很好奇,使劲挤上前,看了一会儿那幅“斗牛图”。然后,他不禁摇摇头说:
“这牛画得一点儿也不像。”
在场的人听小放牛娃这么一说,都回过头来用惊异的目光看着他。那画的主人听了,非常生气,上下打量了那放牛娃一下,轻蔑地说:
“你这个小毛孩子,懂得什么!你知道吗?这幅‘斗牛图’是当今最著名画家画的!”
说完,画的主人又回转身去,继续欣赏他的画。
“不管是谁画的,不像就是不像!”
放牛娃甩下一句话,就想走开。
“什么?放牛娃,你等等,先别走。你说这‘斗牛图’哪儿画得不像?”
画的主人气势汹汹地拦住那放牛娃,非要让他把话说说清楚,大有不讲清楚,就别想离开这里的架势!
放牛娃见他非要自己说清楚不可,就回转过身来,一本正经地对他说:
“两头牛打架,它们的力量都集中在前面,两头相顶,各不相让;而它们的尾巴呢,都是紧紧地夹在两条腿之间的。只有这样,牛才能使得上劲啊!”
说到这里,放牛娃用手指着那幅“斗牛图”继续说:
“可是,你们看,画上的两头牛,尾巴好像在不停地来回摆动,这是怎么回事呢?那使得上劲吗?”
围观的人听了,纷纷点头称是:
“嘿,这放牛娃说得真对!可不就是那么回事吗。”
于是,人们纷纷离去,谁也不想再欣赏那幅所谓的名画了。
观察能力是构成人的智力的要素之一。观察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窗口”,是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途径,是获得一切知识的“门户”。观察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的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