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800000072

第72章 漫漫逃生路(4)

听从夏侯婴言,刘邦登上了车乘。

汇合了夏侯婴部,刘邦悲喜交加。喜的是,重逢了第一批、就会有第二批,第三批部下的来投,力量会很快壮大起来;悲的是,此次的失败带来的后果,哀鸿遍野,难民满途。

刘邦的车队经过一队难民。其中的一男一女两个儿童引起了夏侯婴的警觉。

“这两个孩子莫不是大王的一双儿女?”

夏侯婴报告汉王后,引领着两个孩子来到刘邦面前。

刘邦仔细辨认,两个孩子衣着破烂,面色憔悴,却是自己的一对亲生骨肉。

父子相见,不禁动容,泪如雨下。

“儿啊,只你二人,你祖父,母亲在哪儿呢?”

孩子把出门逃难,途中遭遇乱兵,与祖父、母亲失散一事,据实讲给父亲听。

听罢,刘邦心中升腾起浓浓的父爱,这样小的年纪便要颠沛流离,着实可怜啊,我要照顾好他们。

刘邦还没来得及走出适才找到的亲情,一列飘扬的旗帜表明了另一队堵追的楚兵的到来。

“快走吧!”

刘邦催促着车夫赶车。

车轴的轱辘似乎快不过战马的四蹄,夏侯婴在汉王车后亲自推车前行。

眼看着楚兵季布的人马越来越近,刘邦心中焦急,一把将自己的一双儿女推至车下。

“辎重减轻,或许快些。”刘邦想。

“大王,这是何意?”

夏侯婴不解刘邦之意,双手托起两个孩子重新放到车上。

刘邦走一程,季布追一程。眼见得季布就追至身前了。

刘邦二次把孩子推下。

夏侯婴又把孩子放到车上。

如是几次,刘邦发怒了,厉声喝斥道:

“我等危急万分,难道为这两个孩子,断送我们的性命吗?”

“大王可他们是您的亲骨肉呀!你怎生舍得呢?”

“住口!汝胆敢再言,定杀不饶!”

刘邦决心已下,孩子又被踢了下来。

夏侯婴不敢多言。他纵身跳下车,从士卒手中牵过一匹马,飞身跨上,左右两腋下挟住两个孩子,跟在汉王车后。

两个孩子在乱军阵中被吓哭了。恐怕最不理解的是,亲生父亲竟会屡次把他们从车上扔下,父子重逢的动人场面刚在眼前闪过,温暖的父爱竟会如此迅速地降温,父亲竟然是那么一个冷酷、虚伪的伪君子。

确实,丢下两个孩子的车辆跑得很快,季布追赶不上,只得无功而返。

追兵远去的身影渐渐消失,汉王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一些。

夏侯婴护着一双王子、公主追上车。刘邦拉过两个孩子,轻轻抚摸他们的头发,仿佛在安慰他们,要孩子们尽快从逃亡的惊骇中走脱出来。

孩子们太小了,他们还不懂得去认识逃亡前后的两个父亲。

他们出生的又太早了,因而也不知生于帝王家的幸与不幸。

摆脱了追兵,重又团圆的刘氏父子及随从将士,从小道到达了下邑。

下邑,这个小镇,由刘邦的妻兄吕泽驻扎。

镇虽小,对于失败未久的刘邦来说,仍算个不错的安身之所。

彭城、睢水战败失散的汉军将士,闻讯汉王在下邑,纷纷来归。汉军的元气逐渐恢复。

军队重新集结,对于刘邦是件快事,但这仍不能除去他心中的一块积病。

“老父、爱妻哪里去了?”

多方探听,才知太公和吕氏都被项羽掳了去。初时不知二人是死是活,汉王号啕不止。后来有确切消息说二人虽为项羽所获,但未遭毒手。

刘邦知道,老父、爱妻陷于敌手,一定会被作为人质。项羽也定会以此为诱饵,诱使刘邦投降。

刘邦曾有龙潭经历,岂肯再次身入虎穴!没有办法,父亲、妻子暂且割舍吧。

项羽迁怒刘邦的不肯投降,曾下最后通牒:

“如不降,烹汝父!”

刘邦复信项羽,竟说希望得到一杯羹汤。

骨肉、血脉之情,在刘邦看来,时常是可以割舍的。哪怕一时割舍,将来为之报仇雪恨呢?

与刘邦父、妻被虏的同时,王陵的母亲也被项羽抓获。

孝、义,被世人奉为必备之德性。项羽正是抓住这一点,欲胁迫王陵投降。

王陵的母亲,堪称一位女中豪杰。她不欲儿子背负叛汉不义的罪名,不肯作书劝降;也不欲陷其子于不孝之地,毅然决然以死断掉王陵的动摇之心。

王母志节高尚,而且已经看到,宽厚爱民的汉王将来必定主宰天下。

王母的死,尤其是死后鼎烹的遭遇,加剧了王陵与项羽之间的仇恨。

同样的际遇,使刘邦多了一位死心塌地的追随者。

失利过后,刘邦势力恢复需要一个过程。他所能给王陵的,只是安慰,节哀顺变嘛。刘邦的老父、娇妻不一样在敌营吗?退却是为了下一次更猛烈的进攻。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名人之八(中国历史名人传记)

    中国历史名人之八(中国历史名人传记)

    朱元璋当元末农民起义之际,驱走了蒙族统治者,建立了汉族新政权——明朝(公元1368~1644年)。建国之初,人心是振奋的。全国上下,久乱思治。在一个时期里,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明朝发生过的“大事”,择其要者,阐介如下。伴随着这些“大事”,就是本卷中出现的“名人”,读者可以从本卷中详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名人的详细传记资料。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5)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上)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上)

    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巨擘的手、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改变着历史,描绘着未来,不断创造着人类历史的崭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们是人间的英杰,不朽的灵魂,是我们人类的骄傲和自豪,我们不能忘记他们在那历史巅峰发出的宏音,应该让他们永垂青史,英名长存,永远记念他们的丰功伟绩,永远作为我们的楷模,以使我们未来的时代拥有更多的出类拔萃者。
  • 清朝这些人儿:努尔哈赤

    清朝这些人儿:努尔哈赤

    这本书是《清朝这些人儿》系列的第一本,本书主要人物是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出生于明朝嘉靖年间,他的一生与明朝有过合作,更多的是对抗。在本书中,我们将清楚地剖析努尔哈赤的一生,我们还将从努尔哈赤、从女真族、从后金国的角度,去解读这个朝代的历史。
  • 我的人生:阔少·囚犯·摄影家

    我的人生:阔少·囚犯·摄影家

    《我的人生:阔少囚犯摄影家》的作者从晚年的视角,以跌宕起伏、大悲大喜的生命阅历谱写出精彩人生篇章。这是一个普通人的命运轨迹,更是近代中国社会人生百态的一个缩影,可以给读者以深刻的生命感悟和人生启迪。人生如斯,在泥沙俱泻中唯有金砾能够沉淀,经过岁月的打磨,就能重新焕发光彩。从浪荡洋场到潦倒小镇,从豪门阔少到高墙囚犯,从苦力营生到光影人生,最终成为做客央视《东方时空》的“小巷馆主”。因怀真情,才见辞采。文中有深情的回忆,有细腻的描述,有冷静的反思,有深刻的剖析,更有对哲学命题的独特见解,可读可品,赏心悦目。
热门推荐
  • 童兵自选集

    童兵自选集

    新闻传播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众多门类中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在中国,新闻学的研究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传播学引起关注和广泛研究,也有近三十年的历史。由于新闻传播学者们的努力,中国的新闻传播学已经由被某些业界人士妄自菲薄的“无学”,变成了“显学”。在国家颁布的学科目录中,从无到有,由附属在中国语言文学之下的二级学科,变成了独立门户的一级学科。
  • 地球的武道圣者

    地球的武道圣者

    一个曾经”一千年无双无对“的异世武道宗师,一名天下无敌十余年的绝世强者。因跨破天人之限失败的男人在身死的那一刻神魂投往了另一个蔚蓝的世界,于是,自他醒来的那一刻开始——天地翻覆!
  • 翻域覆疆

    翻域覆疆

    由于家族覆灭,齐天被父母传送到另一大陆。是消极沉沦下去,还是掌控自身命运?看少年踏上一条励精图治、自强不息的道路。
  • 娇宠纯情妃

    娇宠纯情妃

    媚骨倾城的二皇子娶了个小娇妻。他朝她投怀送抱,她不要,他使美男计,以身相许,她不理。这世上没有女人能抵挡的了他的诱惑,他一定要让这女人沦陷!沦陷!!
  • 当你知道我的岁月

    当你知道我的岁月

    我,是茫茫人海中的一个凡人。被玻璃质感的牢笼笼罩,做着一份不怎么样的工作,将就着一段不怎么样的生活。置身在这个世界里,周遭的一切,都与我无关。偶尔我会问自己,那个单纯、勇敢做梦的自己,现在还在身体里面吗。那些生命中很重要的人,都还记得吗。夏天的故事总有秋天的悲。安静,安静,一切将在这个夏天结束,一切将在这个秋天开始。提一支笔,划过那些岁月,有些辛酸,有些无奈,偶尔也激情澎湃。如果你能替我保密,我将告诉你我的故事。当你知道我的岁月,用我的故事,唤起你的回忆。
  • 三世卿城

    三世卿城

    三生河旁三生树三生树下三生石三生石前三生桥三生桥上不归人佛说世间最苦得不到爱别离“若再来一次,你是否还会放弃我”“万水千山,我只愿陪你一人走过”
  • 冥警专案组

    冥警专案组

    古暮,阿梦,千里,忘川四个人的职业是冥警。既捉拿在人间犯了命案的特殊生物(包括灵魂,妖怪,魅,吸血鬼,外星人等),将其关进冥界,接受冥王的法律审判。
  • 须弥战记之英雄传说

    须弥战记之英雄传说

    生命不止,战斗不休。爱因侠而浪漫,侠为爱而永恒。如果难过了,就努力地看看天空吧!它那么大,一定可以包容你所有的委屈……QQ:1678730006
  • 妃常得宠

    妃常得宠

    前世她夏玖璃D市市长千金。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压根不知道“不得宠”三个字怎么写!意外穿越,竟魂穿到与自己同名同貌的骠骑将军府嫡出三小姐身上!唉~不过没关系!市长千金可是浪得虚名的?想当初嘟嘴卖萌自拍,点赞5万4,评论2万7,转发1万2!既已成为了你,也罢。就发动卖萌神技帮你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凤傲九天吧!本文已以宠文为主,虐狗为辅,欢迎入坑,保证甜的再也起不来~
  • 江山为聘娶你归家

    江山为聘娶你归家

    自古帝王最是多情,亦是无情。当不断有其他的女人进入后宫,他亦不再来她宫里。她没有勾心斗角的心肠,就算被其他女人欺负,也只能忍声吞气。他不会给她出气,要她以大局为重。她质问他为何要这样做,他只是摆摆手,让宫人将她带回宫,禁足。再后来,她病重,等他来时已无生息。她宫里的婢女说,她最后一句话是“夫君,带我回家”。他疯了似的跪在她的床头,唤着她的闺名,可是那个女子却再也没有睁开眼来唤他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