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这件事,高祖便命人传旨下去,自己回后宫休息。
没过多久,高祖的父亲刘太公拄着银杖,在侍从的簇拥下来找高祖。高祖闻声,忙出来相迎,只见太公也不说话,径直到宫内坐下,侍卫立护两旁,高祖行礼,还没等他开口说话,就听太公怒气冲冲地问道:
“你分封的同姓王中,为何没有你亲侄儿刘信呢?”
“噢,父亲大人,原来是为此事而来呀,并不是我不想封他,也不忘了信儿,只是一想起他母以前曾经对我刻薄,不愿分羹与我,可见这种女人度量狭小,没有远见,但这件事给我印象很深,至今难以忘记,要想让我也封赏他的儿子,那就多等些日子吧。”
刘太公一听儿子原来还记着以前的事,想是要在分封上报私怨,也就无话可说,怒气也消了一半,他手拄银杖,捶了几下地说:
“唉,我儿是真龙天子,万民之主,怎能为一小事计较?这不就显得你没有气度了吗?信儿的母亲是做得不对,但她毕竟是个女人,你又何必这样认真呢?再说信儿年轻有为,正是报效朝廷的时候,何不封他为官,也好让他为朝廷多出力呀。”
听刘太公这么一说,高祖也就不好说别的,于是说:
“父亲请放心,儿心中自有打算。”
这样刘太公才怏怏不悦地回自己的宫中去了。
送走太公,高祖便下旨,封刘信为羹颉侯。
虽说封刘信为侯了,但从这名字中也可看出高祖的心胸,他对自己的亲侄儿都如此计较,就别提众将了,只有萧何位高至尊,这不过也是有高祖与他的私人交情在内起作用,别的将领很少有被如此加赏殊荣的。所以分封虽已结束,但并未达到众人满意的结果,只是更惹得将领们心中不悦,你嫌我多,我嫌他少的,每日上朝要争论不休,互想抱怨一番。
不过,总算这分封大事已结束,高祖也觉得整日忙国事,心焦力衰,便决定到洛阳南宫住上几天,散散心。
这一天,高祖一行,旗幡招展,仪仗威武地开进了洛阳南宫内,高祖先登上高处,向城内观望,只见整个洛阳城中尽收眼底,大街上车来人往,熙熙攘攘,店铺林立,幡旗舒展,再往远去看,城的四周树木茂盛,山清水秀,高祖手捻胡须,面带喜色,说道:
“多好的景象呀!真让人高兴。”
正在这时他眼神忽然凝固在一点上,不再说什么,只是很认真地看着不动。原来有一群人跃入他的视野,就在城边的水沟旁,沿着沙滩,三三两两的人群,身着武服、交头接耳、表情也很神秘,不知正在议论着什么。
高祖看罢,忙对身边的侍卫说:“你们看,那里的一些人在干什么呢?”
侍卫们顺着高祖手指的方向看去,也不觉惊讶道:
“咦,这是些什么人,怎么看着像有什么事呀?”
高祖便叫侍卫去招来随行的大臣们,可大臣们看罢也都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是好,又不便去问,只好说:
“万岁,您先别急,等几日再看看是否还有这种情况,然后再做决定。”
于是高祖派人到高处每日观察,可是每天如此,三五成群,总不散去,这下大臣们和高祖都有些慌,便有人对高祖说:
“不如找张良先生来问问。”
高祖一听,也只得如此了,便派人去招张良入宫。
过了几天,张良风尘仆仆地入宫进见,大礼过后,高祖说:
“先生,今日请你入宫,是有一事不明想请教先生。”
“万岁,您有何事自管对我说明,臣定会尽力而为。”
高祖便将这几日所注意到的异常情况讲给张良听,张良一边低头听着,一边也在想着什么,高祖刚说完,张良便毫不犹豫地说:
“万岁,这一定是在聚谋造反之事呀!”
“先生如何这样说呢?”高祖惊愕不已,“怎么就敢断定他们定在谋反?他们又为什么要谋反呢?
张良不慌不忙地解释说:
“万岁,您别急,听我慢慢给您讲呀。万岁原是出身于平民百姓之家,凭着自己的智谋和勇猛以及上天的恩泽和厚爱,和诸位将士出生入死,征战沙场多年,才有了汉室天下,也就是说您能得天下,是众多将领一同奋斗的结果,可是最近您所分封的人都是您的故人好友,亲戚家庭,所杀的又都是和您平素有私怨的仇人,这就会使人们心中感到恐惧不安呀!这些恐惧不安的人们每日思前想后,总疑心有一天会被您诛杀了,又一想,既然现在也不能被您重用加封,说不定还会被杀,还不如大家聚在一起谋议造反呢,这样就使大家常三五成群窃窃私语的原因,也是他们别无他路的结果呀!”
张良一席话使高祖猛然一震,大惊失色道: